24日發榜,27日截至,一個人,一輩子,很可能就決定在這短短的三天。
殘酷的是,它並不完全來自於標準答案。
無奈的是,不管你喜不喜歡,都得做出選擇,然後,迎接。
折騰數日,晚上,疲憊了,安靜了,認了,塵埃落地。
我說,看電影吧。
好,看什麼呢?《七月與安生》
安妮寶貝,很多人罵,不解,也沒怎麼看過。《七月與安生》,知道,有些影響,沒看過。好死不死,選了這個,但是,女兒顯然沒懂。
七月是乖孩子,安生是瘋丫頭,七月就是安生,安生也是七月。安生是生來的七月,七月是給人看的安生。難怪安生說,她只要活到27歲,因為,必然的,只是,可惜了。
人這一輩子,胎裡帶來一些,人世間賦予一些,拉鋸,打架,矛盾,糾纏,最終多半都得認輸,於是,死了安生,活了七月。
只是七月就是安生,所以,留下來的,不管是七月,還是變成七月的安生,都是一回事。
人都想要安生,可選擇的卻多半都是七月,就像歌裡唱的,來自山川湖海,卻囿於廚房與愛。
可是即使夢死了,也是止不住的,於是變成七月的安生,讓變成安生的七月,繼續活在她寫的小說裡。
七月與安生,是一個人的一輩子,安妮寶貝是女人,所以她寫了一個女人的一輩子。
這個世上的女人,會死兩次,第一次就是變成安生的七月的死,也是變成七月的安生的活。只是,即便如此,不管是七月還是安生,只要活著一個,另一個都在。就像一面鏡子,人和人的鏡像,相生相伴。
七月缺不了安生,安生也只能依靠七月,即便相愛相殺。
只是,對於我們來說,你到底是七月呢?還是安生呢?
她說,以前看的時候,哭的稀裡譁啦。我懂了。
晶晶問,安生不回家嗎?我笑了。
晶晶說,她不喜歡家明這種男孩子,有點討厭。說,安生腿好細啊!我苦笑。
片中七月的媽媽說的真好,女人過得折騰一點,也不一定不幸福,只是會幸苦一點。
我倒希望我的女兒,過得折騰一點,辛苦一點,讓人生有滋味一點。但就像所有父母一樣,誰受得了兒女苦呢?
輕飄飄的一幀網頁,以KB論的幾個字節,那可能就是我的女兒的人生。無奈嗎?悲哀嗎?緊張嗎?忐忑嗎?問誰沒有呢?
於是,一瓶9度,一瓶幹啤,半塊午餐肉,就是我的告誡室。
女兒問,要慶祝?其實更像是逃吧。
2020年志願季,我們填報了志願,看了《七月與安生》。
2020年志願季,我們填著七月,夢著安生,糾結到疲憊。
2020年志願季,我們做出了選擇,只是不知道這選擇,是七月,還是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