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圍是女性的胸圍(bust)、腰圍(Waist)、臀圍(hips)三者的合稱。曲線美是衡量女性形體美的重要標誌,而女性「三圍」又是構成曲線美的核心因素。那麼,怎樣衡量女性的「三圍」是否標準呢?我在查了些資料後,對此有了更深的認識。對於女性的「三圍」,現在存在著不同的標準,我國的健美專家根據國人的體質體型,結合健身運動對人體形態和體質的影響等因素,研究歸納出計算女性標準三圍的方法:(豐滿型)
1,胸圍=身高×0.535,
2,腰圍=身高×0.365,
3,臀圍=身高×0.565。
實際計算得出的指數與標準指數±3釐米均屬標準。小於5釐米,說明過於苗條(偏瘦);大於5釐米,說明過於豐(偏胖)。
據統計,亞洲女性的標準三圍(胸、腰、臀)分別是84釐米、62釐米和86釐米。
同是三圍的計算方法,百度百科中又有了新的公式:(骨感型)
1,胸圍=身高X0.51
2,腰圍=身高X0.34
3,臀圍=身高X0.542
比較前一個方法,用這個新的公式計算出來的美女,顯然要瘦許多,更加苗條,更加骨感。
據說還有一種當今最流行時尚的最新公式:
1,標準胸圍=身高×0.53
2,標準腰圍=身高×0.37
3,標準臀圍=身高×0.54
4,標準大腿長=身高×0.3
5,標準小腿長=身高×0.26
比較前兩個方法,用這個新的公式計算出來的美女,雖然也屬於較豐滿型的,但顯然腰要粗些,臀圍要小些。
總之,三種標準各有利弊,關鍵是你喜歡豐滿型的美女,還是喜歡骨感型的美女。
一般女性三圍的比例是:胸圍約等於臀圍,腰圍比胸圍或臀圍約小23釐米。通過測量計算,如果發現哪個圍度與標準數據有差距,則可以通過健美運動來彌補矯正。因為針對性的健美運動能加強「三圍」的協調發展,防止比例失調。此外,健美鍛鍊還能使身體各部位肌肉與脂肪分布均勻,有利於整個體格的健美。
測量三圍的方法:
胸圍:胸圍反映胸廓的大小和胸部肌肉與乳房的發育情況,是身體發育狀況的重要指標。測量時,身體直立,兩臂自然下垂。皮尺前面放在乳頭上緣,皮尺後面置於肩胛骨下角處。先測安靜時的胸圍,再測深吸氣時的胸圍,最後測深呼氣時的胸圍。深吸氣與深呼氣時的胸圍差為呼吸差,可反映呼吸器官的功能。一般成人呼吸差為6~8釐米,經常參加鍛鍊者的呼吸差可達10釐米以上。測量未成年女性胸圍時,應將皮尺水平放在肩胛骨下角,前方放在乳峰上。測量時注意提醒被測者不要聳肩,呼氣時不要彎腰。
腰圍:腰的圍度反映腰腹部肌肉的發育情況。測量時,身體直立,兩臂自然下垂,不要收腹,呼吸保持平穩,皮尺水平放在髖骨上、肋骨下最窄的部位(腰最細的部位)。
臀圍:臀圍反映髖部骨骼和肌肉的發育情況。測量時,兩腿併攏直立,兩臂自然下垂,皮尺水平放在前面的恥骨聯合和背後臀大肌最凸處。
再如:
1、上、下身比例:以肚臍為界,上下身比例應為5比8,符合「黃金分割」定律。
2、胸圍:由腋下沿胸部的上方最豐滿處測量胸圍,應為身高的一半。
3、腰圍:在正常情況下,量腰的最細部位。腰圍較胸圍小20釐米。
4、髖圍:在體前恥骨平行於臀部最大部位。髖圍較胸圍大4釐米。
5、大腿圍:在大腿的最上部位,臀折線下。大腿圍較腰圍小10釐米。
6、小腿圍:在小腿最豐滿處。小腿圍較大腿圍小20釐米。
7、足頸圍:在足頸的最細部位。足頸圍較小腿圍小10釐米。
8、上臂圍:在肩關節與肘關節之間的中部。上臂圍等於大腿圍的一半。
9、頸圍:在頸的中部最細處。頸圍與小腿圍相等。
10、肩寬:兩肩峰之間的距離。肩寬等於胸圍的一半減4釐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