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吳冠中,曾放言100個齊白石比不上一個魯迅,他的畫如何?

2020-12-28 說史可還行

吳冠中的畫作,在藝術市場中屢次拍出高價,備受稱讚的《交河故城》曾拍賣出4070萬元天價,創下新高。在蘇富比藝術晚拍中,他的另一名作《魯迅故鄉》,以3400萬港元落槌。

交河故城

《魯迅故鄉》堪稱吳冠中70年代寫實階段的經典之作。1978年,他應魯迅博物館邀請,到紹興寫生,由此創作了這幅名作。

在這幅畫中,吳冠中憑高眺遠,以俯瞰的視角描繪出紹興的風景,不管是水、天還是建築,都蒙著一股霧般的朦朧灰色。白牆黑瓦的江南古宅在水中宛如一座小島,緊密地擠在一起。

綠色的樹和蜿蜒向前的水天之景,既讓畫面有了種清朗淡雅的生動,又延伸了空間感,江南水鄉特有的溫潤景色和建築特色由此鋪展開來。

畫裡彷佛浸透著吳冠中對江南水鄉的細膩情感。作為魯迅先生的故鄉,吳冠中或許在這裡體會到了不一樣的情緒,事實上,魯迅對吳冠中的藝術繪畫也有著重要的啟發。

吳冠中曾說:「我生長在宜興農村,小橋流水人家,童年並未覺得她有什麼特色。是讀了魯迅以江南農村為背景的小說,才深深感受到水鄉風物和江南人家的親切。」

吳冠中十分推崇魯迅,「要做一個有脊梁的中國文人」,他對此深以為然。他曾這樣說:「一百個齊白石抵不過一個魯迅,齊白石少幾個對於這個國家關係不是很大,但沒有魯迅,這個民族的心態就不行。」

後來他又說:「魯迅我是非常崇拜的,我講過一句很荒唐的話:100個齊白石比不上一個魯迅。那時受到很多攻擊,說齊白石和魯迅怎麼比較。我講的是社會功能,要是沒有魯迅,中國人的骨頭要軟得多」。

其實拿這兩位來比確實有點不恰當,雖然都是搞創作的,但他們各自領域不同,所產生的影響也不一樣。但能理解吳冠中先生說這句的意思,他是想強調魯迅先生更實際地幫到中國人的作用以及在近代中國發揮的巨大影響。

吳冠中1919年出生,曾師從林風眠、潘天壽,擅長油畫、中國畫,從17歲開始,他就全身心地投入到藝術創作中。

其畫風清新自然,表現技法多樣,既有西方藝術的形式美,也有中國繪畫的意境美,二者相結合,形成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

除了繪畫,吳冠中也撰寫了大量的藝術觀點和理論文章,在藝術界影響頗深,當然也引發了一些爭論。比如將齊白石和魯迅相比的說法,對畫家以獎代養的言論等。

他曾提出「取消美協、畫院」等言論,從而引起軒然大波。他認為,當今社會過於浮躁,畫家千方百計進入美協,只為了獲得頭銜;而展覽、畫廊雖然辦得越來越多,但並不是為了文化藝術服務,而是奔著盈利去的——「與其說這是文化繁榮,不如說是為爭飯碗而標新立異,譁眾唬人,與有感而發的藝術創作之樸素心靈不可同日而語。」

作為一代繪畫大師,吳冠中自己有著清醒的認識,他認為所謂的拍賣天價,都是炒出來的,他更希望的是自己的畫作走入到人民中去,接受靠時間和人民的評判。為此,他多次捐出自己的畫作,新加坡美術博物館、香港藝術館、故宮博物院、上海美術館等,都能看到吳冠中的畫作痕跡。

從藝幾十年以來,吳冠中不僅研究油畫,也致力於探索中國畫。縱觀他的畫作,不難看出其中蘊含著的濃厚的中國畫韻味,既有他所倡導的形式美,也有他明快、自由的獨特技法。筆墨揮灑中富含著情趣意味,有一種恰到好處的、靈動的畫面效果。他的這些繪畫技巧和理論,對中國畫的變革也有著重要的啟迪意義。

相關焦點

  • 吳冠中:這幫流氓藝術家,我就是看不慣!
    吳冠中 水鄉吳冠中以親身經歷細數美協、畫院、文聯、作協等各種藝術家組織的「協會弊端」。他在接受《南方都市報》採訪時,就曾提出「取消畫院,取消美協」,「美協是個衙門,文聯也是這樣。吳冠中 江南古鎮看不慣自以為是的「畫家」吳冠中說,「魯迅我是非常崇拜的」,他家中也擺著雕塑家熊秉明所作的牛,從中不難看出吳冠中對魯迅「俯首甘為孺子牛」精神的推崇。
  • 巴渝育桃李,美譽冠中華
    ——吳冠中其人其畫 - China.org.cn
    吳冠中生於斯、長於斯,成為畫家後,終其一生都在描繪故鄉江南,用源源不斷的激情和半個多世紀的光陰,創作了數以百計的佳作精品,營造了一個畫布上的具有濃濃詩意的杏花春雨江南。吳冠中的父親是鄉村小學校的教師,也是下田勞動的農民。他的母親是家道中落的大戶人家的女兒。吳冠中曾這樣回憶雙親:「母親頗有審美天賦,她敏感,重感情,但性子急,與只求實實在在的父親真有點水火不容。
  • 吳冠中:這幫流氓美術家,我就是看不慣!
    他在接受《南方都市報》採訪時,就曾提出「取消畫院,取消美協」,「美協是個衙門,文聯也是這樣。誰都來管文藝,結果文藝上不去!」他認為美院教的那一套,是培養畫匠而不是藝術家的,一些美院大量招生,都是為了錢!吳冠中說:「對報考美術學院的學生,老師和家長應該給他講明利害,學美術等於殉道,將來的前途、生活都沒有保障。學畫的衝動澆不死,這樣的人才可以學。」
  • 維港岸邊,屹立不倒的,還是吳冠中!|畫事
    遠有張大千潑彩屢創高價,近有吳冠中可謂中流砥柱,當然最祖師的徐悲鴻也不能忘記,一匹奔馬橫行世界。今年是吳冠中誕辰100周年,保利香港和保利藝術館、北京保利就做了一個吳冠中專場。在香港保利,吳冠中一直都是中流砥柱,曾創下單幅作品超2億的拍賣紀錄,並且一直保持著水墨貴,油畫更貴的市場價格,而且在這幾年藝術品市場不景氣的大環境下,竟然能逆市回升,不可不謂,薑是老的辣。
  • 我的鄰居吳冠中
    我問過吳老,「有消息稱,你的一幅畫又拍了四千多萬元創下新的紀錄……」他不動聲色,然後說了句:「這都與我無關。」吳老腦勤而心靜,不大願意接待訪客,大家知趣,儘量不去打擾他。一次,約好去他家說事,踏進家門後我大吃一驚。他的住房同我家一樣大小,都是一百零八平米,堅決不肯裝修。仍舊是洋灰地板,木製的窗框窗格子,一應的原生態,書房之小,堪比鬥室。哎呀,太委屈一個大畫家了,然而,他已經習慣了。
  • 吳冠中:美盲暴露得不是不懂藝術,而是虐殺藝術
    吳冠中  《故鄉》我們如何能夠尊重藝術?近現代的一些畫壇名家如黃賓虹、齊白石、潘天壽、傅抱石等,都從《芥子園畫譜》邁出了畫家生涯的第一步。稱《芥子園畫譜》為啟蒙之良師,一點也不過分。 齊白石把《芥子園畫譜》當做自己的啟蒙老師,他的回憶自述說,借來的書,用松油柴火為燈,一幅一幅的勾影。足足畫了半年,把一部《芥子園畫譜》,除了殘缺的一本以外,都勾影完了,釘成了十六本。
  • 繪畫大師齊白石:他的畫作得益於書法,好友求畫不給錢就絕交
    雖然他當年只在村裡的私塾上過半年左右的學,但是他後來熟讀《唐詩三百首》,後來便能自己作詩,著實厲害。齊白石的畫之所以技藝精湛,主要是受到了書法的影響。另外,齊白石在生活中是個與眾不同的人,他不僅十分吝嗇,而且曾經有個好友求畫不給錢,他馬上就與之絕交。
  • 吳冠中:我把四季用來等你
    從入冬開始,我就期盼一場漫天大雪。湮滅過去,也湮滅回憶。-吳冠中先生名言:1、我有兩個觀眾,一是西方的大師,二是中國老百姓。二者之間差距太大了,如何適應?是人情的關聯。我的畫一是求美感,二是求意境,有了這二者我才動筆畫。我不在乎像和漂亮,那時在農村,我有時畫一天,高粱、玉米、野花等等,房東大嫂說很像,但我覺得感情不表達,認為沒畫好,是欺騙了她。我看過的畫多矣,不能打動我的感情,我就不喜歡。 2、藝術到高峰時是相通的,不分東方與西方,好比爬山,東面和西面風光不同,在山頂相遇了。
  • 趙無極吳冠中稱他為師傅,一幅畫賣800萬,卻鮮為人知
    他被視作中國抽象藝術的宗師,門下弟子趙無極、吳冠中、朱德群等等畫室壓縮為僅10平方米的小閣樓,加之長期缺少顏料等畫材,只能偷偷畫小幅的畫,從此再無大的作品。更是名滿天下,而他自己的畫作人們卻極少有機會能看到,甚至一度淡出中國主流美術之外。留法三劍客的老師,值得被記住大名鼎鼎的「留法三劍客」都曾是吳大羽的學生,左起吳冠中、趙無極、朱德群。
  • 黃胄畫了一群雞,齊白石也畫一群雞,但都沒有他畫的一隻雞值錢!
    不過都是畫雞,但是畫出來的雞有的很普通,有的卻很值錢,比如黃胄畫了一群雞卻比不上齊白石畫的一隻雞值錢。齊白石的名聲估大家都知道,作為中國繪畫藝術裡面的大師級人物,他的一身也是非常的傳奇,齊白石並不是出生就是個畫家,他出生在一個非常普通的家庭,所以年少的時候過著平凡的生活,每天的生活無非就是餵牛養雞,所以他對這個動物非常的熟悉,所以他的一生似乎都與雞結下了緣分。
  • 清朝畫家畫老虎,風趣幽默,齊白石模仿畫一隻,卻被批是「病貓」
    齊白石當然,如果是這個畫家達到了一定的名望,那麼即便是臨摹模仿,哪怕是依樣畫葫蘆,也照樣能算得上是有收藏價值的藝術品,比如齊白石早期也曾大量臨摹各種名家名作,能留下來的哪怕只是寥寥幾筆的草稿塗鴉如今同樣也非凡品
  • 吳冠中「美麗的誤會」
    「那件事」,只有天知地知,他知我知,說起來真是一場「美麗的誤會」。說來話長。這是一件有關我冒充魯迅兒子海嬰,向他組稿的事。我與海嬰先生相識於1996年,曾為魯迅、許廣平編輯過散文合集《愛的吶喊》和三卷本《許廣平文集》,共同參加過兩次紀念魯迅活動。我倆比較談得來,相互說話也比較隨意。
  • 吳冠中畫一扇門賣7475萬,除了黑什麼都沒有,專家:這不是門
    實際上,有一個以上的「秋瑾故居」,吳冠中創造了兩個「秋瑾故居」,一個是水墨畫,另一個是油畫,第二個是由吳冠中在第一個完成後將近20年。在第一幅水墨畫中,圖畫主要由黑白組成,帶有寬闊的黑色門,鄭重地關閉了厚壁並延伸到兩端。
  • 齊白石書畫院院長-湯發周揭秘:年年「霸屏」拍賣季的大師都有誰
    所畫作品,都洋溢著對生活的熱愛。其篆刻樸茂有力,書法剛勁沉著,詩文、畫論也有獨到之處,李可染既是齊白石的弟子。李可染也是黃賓虹的弟子,十大畫家中,李可染、李苦禪都是齊白石的徒弟。林風眠培養出李可染、吳冠中、王朝聞、艾青、趙無極、朱德群等一大批藝術名家。
  • 齊白石書畫院-少白湯發周談2020年上海天衡都拍賣了齊白石那些畫
    紫色葡萄的描繪則是全畫的點睛之筆,用筆飽含水分,用筆輕鬆自然,用色則純淨明麗,畫中的葡萄讓人看著種垂涎欲滴。畫中還點綴著一隻草蟲,齊白石的草蟲也絕對是小中見大的。印鑑:老木鑑藏印:漱平藏畫收錄於:《齊白石全集(普及版)》2019版《齊白石全集(普及版)》裡詳細記載了齊白石為了畫蝦,還曾專門在水盂中置水蓄蝦,對蝦的生活習性和形狀動態瞭然於胸,進而恰當地取捨提煉如畫。
  • 93歲齊白石手抖不停,畫出一幅漏洞百出的畫,卻被專家譽為神作
    畫家所作出來的畫並不是每一幅都是精美無暇的。他們總有缺乏靈感的時候,那麼他們缺乏靈感時作的畫就會成為廢稿了。廢稿多半是要扔掉的,但是有一位畫畫名家手抖時畫的畫成為了典藏的名畫。這個人就是齊白石。齊白石的一生其實是非常豐富的,他本人是正直愛國的一位畫家。曾熬夜刻苦學習作畫齊白石1894年生於一個小村莊,他體弱多病,但是家境貧寒導致他小小年紀就擔起生活的重任。
  • 吳冠中71歲重溫夢想,畫人體很激動!專家:放大6倍越看越精彩
    ▲世界名家人體油畫作品(局部)。這就好比是給未來留個了一個希望,也留給自己一個繼續做夢的理由。那是在一九九〇年,吳冠中已是71歲,他下定決心,要利用一個月的暑天,去重溫一次裸體寫生。這與他上一次畫人體,已闊別40多年。
  • 葉淺予說,齊白石的畫達到一個頂峰,他的畫達到另一個頂峰
    裱畫師傅劉金濤和齊白石交情匪淺。在這位劉師傅的引薦下,崔子範見到了87歲的齊白石。87歲的齊白石已經是花鳥畫壇的標杆人物,能夠得到他的指點是很多人的夢想。沒想到,齊白石看了這些畫作後,謙虛地說:崔同志,你的畫是真大寫意,我的畫還是有些放不開,不要學我的,按照你自己的畫法畫就能畫好。以後要常畫,不要扔下。兩人年紀相差50歲。自初次拜見齊白石後,崔子範經常去齊先生家拜訪請教。
  • 吳冠中:風箏不斷線
    出生於江南水鄉江蘇宜興縣,他曾說:「水鄉哺育了我的童年,我畫過水鄉的方方面面,角角落落,畫裡流露了鄉情,更體現了我對形式美的追求。」吳冠中筆下的江南水鄉吳冠中幼時的家庭並不富裕。到了晚年作為身價億萬聲望頗高的大師級人物,卻依然生活居住在簡陋的居民樓之中,相比他的同學趙無極的豪宅,他的屋子裡甚至連衛生間都沒有。
  • 藝苑雜談丨齊白石也罵人?來看看齊白石的諷世畫
    熟悉齊白石為人及其藝術的人看到這幅畫,幾乎無不有會於心,悠然而笑,因為無論如何,這幅畫看起來都有點夫子自道的意思。但另有一幅內容與此略同的畫,齊白石卻題作「人笑我,我也笑人」。,海派畫家中的胡公壽就曾請任伯年把自己畫成一個乞丐的模樣,題為《橫雲山民乞食圖》,甚至據說是賣畫生涯最好的張大千,晚年也有一幅自畫像把自己畫成一個持杖託缽乞食人間的討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