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擺譜》

2021-02-13 景新投資

   

(賈道儒行)

 

在我的老家有一句俗語:說的比唱的還要好聽。說與唱,按照我的理解,本應該是相聲演員的功夫,所謂說、學、逗、唱。聽相聲,內行強調的是聽。所以,說必須是排在第一位的。當然也有其他功夫獨到的,如馬三立的貫口,侯寶林的學唱,都堪稱絕活。我以為,這句俗語直截了當的意思是指這個人嘴皮子很溜,這個溜有褒貶兩層含義:如果是褒義,是指這個人口吐蓮花,巧舌如簧,能言善辯;如果是貶義,是指這個人吹牛皮很厲害,話不知幾分真假。但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就含義本身而言,人們是不會說得很清楚的,要說只是說這句俗語的引申之義。那意思大約是說,你說的言過其實,僅僅是嘴上功夫好,而真正的功夫還不到家,卻用別的手段讓人感到你身手不凡。口氣中顯然含有揶揄。

我小時候曾下決心練習過寫毛筆字,沒多久就感覺自己是大師了,開始盲目地追求筆墨精良,結果字沒練成,筆墨倒是浪費不少。然後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終究半途而廢,筆墨也束之高閣。母親便說我是:說的比唱的還要好聽。這件事給我的印象非常地深刻。自古善書畫者大凡都不怎麼擇筆選墨,不是沒有道理。多年以前,蔡樂群先生與我父母親住貼鄰隔壁,還在用調羹餵飯的兒子時常會跑到他低矮的書案上去玩耍。某日竟要求蔡先生也畫一幅字畫玩玩,我覺得不好意思,很唐突,有點對不起先生。但先生不以為然,隨手抓起一桿筆,潑墨揮毫,一氣呵成。後來我把這幅字畫裱了,朋友們都說好,畫有宋元之遺風、字有二王之神韻。

前年落第一場雪的那天,我被邀請參加一個書院的雅集,看到一位據說已很了不起了的青年畫家當眾表演作畫。我認識的書畫家不多,初見此人,總覺得非常有藝術家的氣質,瀟灑而又有風度,對書法理論與書法歷史侃侃而談,頗有見地。他先是問了問什麼紙,說不行;繼之又嫌墨質不夠好。稍微左塗右抹了一下,突然擱筆,說:晚上喝了點酒,頭腦昏昏沉沉的,沒有感覺,不畫了。於是圍觀者嘆息不已地散去。那天來的書畫家不少,言談舉止都蠻隨和,留給書院很多的墨寶。我不知道這些書畫家是否都是有名氣的,或者說與這位青年畫家一樣都已號稱自己是個家了。不過後來我還是出於好奇心,上網查了一下,那天來的書畫家確實個個都是大名鼎鼎的,筆下功夫精湛。就唯獨這個青年畫家怎麼查也查不到,至今我也沒有看到過他的大作。他那天的表演,倒讓我想起魯迅先生說過的那句:光是話不行,要緊的是做。

文藝界有個專用詞叫擺譜。所謂擺譜與擺架子兩者之間的意思還不完全一樣。擺譜,泛指做某件事故意擺出某種姿態顯示給別人看,也就是虛張聲勢。比如明明只是在某一兩部影視作品裡串了個小配角,卻硬要裝出一副大明星的勢派,什麼助理、化妝和司機等僕從樣樣不缺,仿佛不如此就不足以撐住這個臺面,但往往事與願違,這年頭僕從抖露主子的那些齷齪事還少嗎?擺架子,不過是一種輕浮淺薄而已,是為了顯示身份而裝腔作勢。說某某擺名書畫家的架子,畢竟某某就是個書畫家,且也是有點名氣的。我想,擺譜同我前面說的嘴上功夫好倒是更相似一些。其實,這嘴上功夫好的人又何止於文藝界呢?如今的社會就像個大舞臺,嘴上功夫好的人比比皆是,什麼行業都有。擺譜似乎成了一門學問,我甚至懷疑這屬於人性的一種表現形式,你吃不準他究竟扮演著一個什麼樣的角色,也摸不透他到底有否真功夫。前些年,一個發展趨勢良好的產業引起我與合作夥伴的興趣,策劃下來,要解決某些指標卻是個難題。夥伴介紹了一位允諾出手相幫的人,那人一上桌開口就是一句:你們想要解決的問題,我已經同某廳長說了,若解決不了,我直接帶你們去北京見部長。我是著實吃了一驚,又非常之感激,酒當然是陪喝了不少。我想我們算是遇到了甘願兩肋插刀的朋友。可事後一直都沒有下文,我就問了夥伴,夥伴只是耐人尋味地朝我笑笑。

 

2020年7月25日

相關焦點

  • 「擺譜」這事有點懸
    「擺譜」這事有點懸  陳魯民「擺譜」,源自東北話。
  • 吃飯擺譜是門極大的學問
    雖然有失偏頗,但吃飯擺譜,古已有之。我所見吃飯譜擺得最大的,是《基督山伯爵》裡一個段子。基督山把天南海北的兩條魚擱一盤子上,然後輕描淡寫地陳述,說最愛的是想像「這兩條魚如何天南海北聚一起」。唐格拉爾不信,基督山就叫人把活魚端來給他看,以示「兄弟我有的是錢,一買就是兩條,一條吃,一條看」。
  • 為什麼有人喜歡在工作上擺譜
    擺譜之風盛行久遠,現代社會就有人喜歡擺譜,通過擺譜來炫耀特殊的身份和特別的經歷。但縱觀擺譜者歷來是高傲之人,視官職為至高無上榮譽之人,也是底虛之人,知道自身沒有太多內涵價值,完全依靠官職和擺譜來體現其威望和特殊之人。
  • 這兩人在孫權面前「擺譜」,為何一個深得君王心,一個遭受冷遇?
    面對魯肅如此「擺譜」,眾將士都很吃驚,魯肅卻接著說,如果有一天,將軍坐上至尊之位,統一九州,那時候再派個小車子來接我,那才叫有面子。孫權聽後,開懷大笑。魯肅的「擺譜」,並非真的讓孫權難堪,而是他明白孫權的心理。就像是在主戰和主降上,他看出來孫權是想打這一仗的,因為孫權比其他人都更需要這一仗。作為謀士,他也願意傾儘自己的智慧。
  • 你那麼愛擺譜,終會遇到一個不慣著你的人
    劉備本想拿出家譜,顯擺一番,誰承想到書童不領會,讓擺譜討了個沒趣。好在劉備擺譜,只是失了顏面,戰國時期齊國第六任君主齊閔王卻因為擺譜失了性命。齊閔王為人驕傲,喜歡享樂。然而這個亡國之君到哪兒都不忘擺譜,把衛國的高級官員當自家的奴僕一般使喚,終於使得衛國君臣上下不堪忍受,停止對他的一切供應,齊閔王迫不得已逃往魯國。不過他並沒有接受在衛國的教訓,當他到達魯國邊境時,他要魯國以天子的禮節來侍奉他,魯國國君必須早晚到廚房查看烹調,站在臺階下面侍候他進餐,等他吃完,魯國國君才能告退,辦他自己的事,魯國終於把他趕走。
  • 擺譜耍橫要待遇 那些被特權病毒「感染」的官員
    而就在把打贏疫情防控戰役作為重大任務的當前,少數官員失職失責,不作為不擔當,甚至對醫護人員擺譜耍橫。據媒體報導,湖北省市場監管局後勤服務中心籌備組副組長朱保華置當班護士忙著搶救危重病人的情形於不顧,大聲責罵醫護人員為什麼不馬上去他的病房清理馬桶。醫護人員試圖解釋,剛剛在搶救其他病患,反遭朱保華訓斥「不要解釋,這是你的職責」,不給護士任何說話機會。目前,朱保華已被停職檢查。
  • 餘文樂擺譜耍大牌,助理逛街直接闖櫃檯,仗勢插隊惹顧客控訴
    自從結婚生子以後,現在很多港片也不見他了,很少看到他活動了,差不多等於糊了,但就這還特別擺譜耍大牌,被網友微博控訴逛街插隊。
  • 許凱拒絕合影被罵,路人比明星還會「擺譜」?
    在她的認知中,因為有小孩子的緣故,許凱就必須為自己「行個方便」,不然就是架子大,殊不知她的行為落在大家眼裡比明星更為「擺譜」。
  • 藝人機場擺譜成日常,粉絲接機馮提莫,一個動作惹人笑
    藝人機場擺譜,粉絲成群結隊,保鏢人高馬大,這種形象的場景,已經深入人們的腦海裡,很多人氣不高不低
  • 散文怎麼寫?
    忽然有一天,他想弄明白自己有40隻腳,應該怎樣才能依次向前爬行呢?他左思右想,總不得要領,結果竟然連已經學會的爬行方法也忘記了。  既然如此,那麼人到底需不需要思考哪?答案絕對是肯定的。比如寫散文,―――很多人都喜歡,有的人寫的精緻典雅一些,有的人寫的幼稚粗糙一些,儘管如此,只要結構體式不致太離譜,不妨礙交流思想,能夠抒發和宣洩獨到的情感,大致都可以稱為散文。
  • 不是人格魅力和自身能力服眾,你見過最擺譜的領導是什麼樣的?
    只有極小數領導喜好擺譜,裝模作樣像個領導,搞出許多令人啼笑皆非的笑話。
  • 趙振清:散文的魅力
    可敘事,可描寫,可議論,可抒情,寫散文比較隨意,材料的安排只要達到「形散而神不散」的要求就行了。但是,散文雖然好寫,要想寫好一篇散文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別是精品難出。關於散文,我提出以下一些看法以供商榷。散文是文體的一個系列,種類多種多樣,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散文所指太多,顧名思義,就是用散句寫成的文章。
  • 散文 | 張玖玲:鄉愁
    近期作品散文 | 張玖玲:時光深處有菊香散文 | 張玖玲:孩子,體諒我讓你在課堂上淚流滿面書信 |張玖玲 :滿月酒,一生暖 ——寫給兒子散文 | 張玖玲 :苦楝花開【一封家書】張玖玲:孤獨與快樂 ——寫給兒子散文 | 張玖玲:櫻花之約散文 | 張玖玲:甦醒的青蔥散文  | 張玖玲:我是喜歡謊言的人獲獎感言 | 張玖玲:愛在溼地島 ---「聊城有個溼地島」徵文獲獎有感
  • 火山啟示錄(散文)
    現為鄒城市作家協會理事,濟寧市作家協會會員,濟寧市散文學會理事,山東省散文學會會員。兗礦新聞報社副刊編輯。近年來,在《鄒城文藝》、《鄒魯作家》《新晨報》《濟寧文藝》、《中國煤炭報》《散文詩》《花溪》《中國文學》《山東文學》《當代散文》等報刊雜誌發表散文、詩歌、散文詩等40餘篇(首)。詩歌《望雲》《觀普陀山觀音菩薩像》《人與獸》獲中國作家世紀論壇二等獎,入編「獲獎作家文庫(2005卷)」。
  • 黃聖依被吐槽架子大,《乘風破浪》全程擺譜,網友:來當闊太太?
    所以綜上所述,黃聖依被網友怒批「擺譜」「架子大」確實一點都不過分。雖然嫁給楊子之後,她的確是名副其實的闊太太,但有錢也不能如此任性啊!畢竟是在錄節目,而且又是萬眾矚目的場合,別人多次伸以援手卻連句感謝的話都沒有,如此沒禮貌的行為難道真是看人下菜碟?如果換做是比黃聖依還紅人的幫她,不知道她會不會還是這般心安理得呢?
  • 【散文】徐丹|乾淨的白大褂
    紙電影)         (刊頭題字:任和平)乾淨的白大褂文/徐丹(遼寧鞍山)        編輯/馬  力                徐  丹      女,遼寧鞍山退休幹部,從小酷愛文學,對詩歌散文更是情有獨鍾
  • 散文詩《沉默的火焰》獲中國散文獎
    2020年12月12日到13日,《海外文摘》雜誌社、《散文選刊下半月》雜誌社主辦的「2020年度中國散文年會」在北京召開。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高洪波到會致辭。會上,著名作家梁曉聲、王宗仁、阿成、劉慶邦等參加會議並分別進行了文學講座。
  • 臺灣女性散文的審美創造
    在當代散文史上,由蘇雪林等開啟的臺灣女性散文創作,成就斐然。這不但表現在50多年來湧現出的蘇雪林、張秀亞、琦君、林海音、胡品清、羅蘭、三毛、張曉風、龍應臺、簡媜、席慕蓉、方娥真和楊小雲等代代相繼的、富有個性特徵的女性散文作家身上,而且表現在她們對於現代散文懷鄉與性別主題的開拓上;不僅表現在鄉愁散文、浪漫抒情散文、遊記散文、哲理散文、雜文等散文「型類」的創作以及「知性」等新的散文品格的創新與探索上,而且表現在她們多樣化的散文風格及其審美創造上。
  • 散文的孤獨與大愛
    原標題:散文的孤獨與大愛  李豔  我喜歡散文,喜歡讀散文的那種感覺,從小就喜歡。  那天,有幸拿到楊光祖的散文集《所有的燈盞都暗下去了》,只看書名就讓我孤獨感油然而生。  孤獨是一種境界。
  • 白炳安散文詩選
    白炳安,系中外散文詩學會理事、廣東作家協會會員、肇慶市作協副秘書長。已在《散文》、《詩選刊》、《詩潮》、《散文詩》、《詩歌月刊》、《星星·散文詩》等發表作品。有作品入選《散文詩新世紀選萃》、《中國年度散文詩》、《中國散文詩精選》、《中國散文詩年選》、《大詩歌》、《中國散文詩人》丶《2013年中國當代散文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