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官員無理訓斥醫護人員,媒體:「耍官威」當止!
庚子新年,一場來勢洶洶的疫情席捲全國,舉國上下構築起抗擊疫情的新長城。在這場事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廣大醫護工作者衝鋒在疫情防控第一線,以搶救患者的生命、守護人民群眾的健康為使命,日夜奮戰,與病魔展開艱難的較量。而就在把打贏疫情防控戰役作為重大任務的當前,少數官員失職失責,不作為不擔當,甚至對醫護人員擺譜耍橫。據媒體報導,湖北省市場監管局後勤服務中心籌備組副組長朱保華置當班護士忙著搶救危重病人的情形於不顧,大聲責罵醫護人員為什麼不馬上去他的病房清理馬桶。醫護人員試圖解釋,剛剛在搶救其他病患,反遭朱保華訓斥「不要解釋,這是你的職責」,不給護士任何說話機會。目前,朱保華已被停職檢查。
事件曝光後,迅速引發輿論關注。網民紛紛評論:「好一個擺譜的『官老爺』」「你的任性不僅對醫護人員是傷害,對關注這場疫情的全國人民也是傷害」。有網民說,面對在疫情一線戰鬥、甚至付出生命代價的醫護人員,一個普通官員、一個患者不但不理解他們的付出和拼搏,反而擺譜耍官威,絕不能容忍這種行為。新華社發表微評指出,「白衣戰士」任務繁重、工作辛苦,將心比心,對他們的工作應多一些理解和配合,而不是吹毛求疵、無理取鬧,警示「『耍官威』當止!」
二、擺架子、講待遇、要特權,喚不醒的「官夢」
朱保華訓斥醫護人員雖只是孤立事件,但現實生活中,愛耍官威、有特權意識的在職或退休幹部卻並不是個例。一些幹部把黨和國家賦予的權力當成自己的「殺威棒」,作風強勢霸道,高高在上,視察工作時下屬未及時敬禮,便扇耳光且斥為「不懂事」。一些幹部把公權力與個人享受的待遇畫上等號,即使退休也索要待遇,甚至索要待遇未果,便反過來誣告、陷害現任領導,最終把自己也搭了進去。一些幹部在長期的特權「滋養」下,甚至連基本的生活常識都缺乏。這些現象的存在,說明一些官員身上被特權病毒感染得不輕。這也是一種官場瘟疫,如果不消殺,會傳染、會蔓延,吞噬黨的肌體,損害黨的健康。
三、越在乎徒有其表,越是政治不成熟
非常時期仍擺譜要待遇、日常出行下屬須執行專屬服務工作手冊、視察工作沒人敬禮扇耳光斥「不長眼」、犯了法進了監獄還念念不忘曾經的「副廳級」……如此強烈的身份意識,背後是「官本位」的糟粕思想在作祟,是權力的慣性使然,更是權力不羈的「霸氣側漏」。
半月談網發文批「特權病」是行權任性、越權享受。在分析其成因時指出,一是黨性修養不足、宗旨意識缺失;二是「官本位」思想嚴重,誘發權力「狂妄症」;三是把職權範圍當作「自留地」。南粵清風網在一篇分析特權現象成因的文章中也認為,封建殘餘的「官本位」意識仍在時不時左右人們的思想,助長特權現象。同時,一些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還存在制度空白,相應的制度沒有及時建立。而一些懲處不嚴厲、不到位,也讓搞特權的人「得遠大於失」,導致其心存僥倖、肆意妄為。
《人民論壇》雜誌曾刊文批一些官員「擺譜」:越在乎徒有其表,越是政治不成熟。真正穩重老練的黨員幹部,根本不會在意什麼「譜」和「面」,更不會把耍威風折騰群眾當作樂事。正如有媒體指出,如果說官威是一種傳染病,傳染源就在官員自身。
官員的「特權病」暴露出來的是公德心和公僕心的缺乏,是思想覺悟的低下、責任意識和政治責任感的淡薄。有觀點指出,正是一些特權的出現,讓廣大人民群眾看在眼中,痛在心裡,使社會上所謂的「仇官」現象愈加強烈,對國家機器正常行使合理特權也表現出牴觸情緒,從某種程度上加劇了社會矛盾,造成了一種對立狀態,侵蝕了黨的執政之基。
四、 治官員「特權病」,要轉「官念」滅「官威」
少數領導幹部存在的特權作風、特權意識警示,祛除官員身上的特權病毒,不僅要從幹部監管上下功夫,將權力關進位度的籠子裡,更要反思思想上的病變,及時將官僚風氣扼殺在搖籃中。
加強和推進位度建設。
半月談網發表文章指出,對特權病斬草除根,一方面要加強制度建設,針對特權思想和現象的高發領域和多發環節出臺相應的制度規範,包括約束決策權力、執行權力及資金的行使權力;另一方面,必須持之以恆推進作風建設,正風肅紀,真正剷除特權思想和作風產生的土壤。
對耍特權的官員該曝光就曝光。
有網民質疑公開個別深陷醜聞的官員時以姓「某」的現象,並指出早在2014年1月28日中央紀委第三次全體會議就要求,查處違紀問題,對違紀官員要點名道姓通報曝光。針對此現象,有媒體曾發文嚴厲指出「該曝光就曝光,官員耍特權之後豈能一律姓『某』」。
從幹部特別是高級幹部抓起。
《前沿》雜誌發表文章指出,必須以上率下,從領導幹部特別是高級幹部抓起。中央八項規定之所以執行得好,就是因為中央領導同志率先垂範、帶頭執行。反對特權也要自上而下地抓,一級帶一級,上行而下效,上級機關要切實負起領導和管理責任,對搞特權的幹部,必須發現一起處理一起。
五、輿情點評
據史書記載,清朝官吏有許多壞習慣,其中之一就是擺官譜、講官派。《官場現形記》裡講到某都統被革職回鄉仍官習不改,每天起床後吸鼻煙,便有僕人持官銜手本數十份立在旁邊,依次呼手本上的姓名「某大人拜會——」「某老爺稟見——」,然後躬身待命。如此程式,就像演戲一樣,每日必行之,否則便寢食難安,如患心病一樣。
時至今日,仍有一些領導幹部官味十足、官腔十足、官癮十足、官僚十足。不僅在位時高高在上,盛氣凌人,退休後也倚老賣老,提要求、講條件,特權退而不休。這些官員身上的「特權病」對黨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最具殺傷力,也是群眾「眼中釘」「肉中刺」。此次朱保華訓斥醫護人員事件正是如此,既丟了自己和家人的臉,也給幹部群體抹黑。
特權向來不受民眾待見,早飽受輿論詬病,也是紀檢監察部門重點整治的痼疾。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反對特權思想、特權現象,黨的十九大報告也強調「持之以恆正風肅紀」。輿論認為,黨員幹部要定位好自己的「公僕」和「服務者」角色,切實轉變自己的「官念」,嚴以用權、嚴以修身,自覺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守好底線,徹底消滅特權病毒。
(作者:人民網新媒體智庫高級研究員 劉星星)
(責編:邱越、袁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