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奪冠》:彭昱暢讓人眼前一亮,「陪打教練」成影片一大亮點
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這部由陳可辛執導,原定於除夕上映的院線電影《奪冠》歷經波折,在暌違近一年後終於在9月30號與觀眾見面。《奪冠》自立項到開拍,一路走來都備受業內人士和觀眾的期待與矚目,影片聚焦於「女排精神」,講述了中國女排在以往的艱難歲月是如何憑藉頑強的意志奪冠,而在進入低谷期後又是經歷了怎樣的波折最終重回巔峰,最終摘得了巴西奧運會冠軍的故事。
除了鞏俐飾演的郎平和黃渤飾演的女排教練,影片最令人驚喜和眼前一亮的,莫過於飾演陪打教練一角的青年演員彭昱暢。作為黃渤在片中的少年時期,彭昱暢在片中的演繹不僅做到了外形和神態上與黃渤的神似,還將一個最開始懵懵懂懂不情不願,最後發自內心的愛上排球事業的陪打教練一角詮釋得恰到好處,憑藉著駕輕就熟的演技,在片中用綠葉的姿態襯託出了女排們頑強不息的中國精神。值得一提的是,在另一部影片《我和我的家鄉》中,彭昱暢與黃渤再次飾演同一角色的不同時期,這特別的緣分,難會被觀眾笑稱「長大後彭彭就成了渤哥」。在戲外,彭彭也多次表示黃渤老師是自己的榜樣,而渤哥也在節目和採訪中多次肯定了彭彭的演技好,還盛讚他為人樸實善良。黃渤提到彭彭時難掩驚喜之情:「我碰到了我!彭昱暢是近幾年湧現出來非常優秀的年輕演員,這次表現也特別出色。」此次《奪冠》雖然眾星雲集,但彭昱暢在與一眾前輩對戲時卻毫不怯場,前輩拋過來的對手戲都能接上,與女排姑娘們的戲份也可圈可點,表現非常亮眼,獨特的青春氣息和成熟的演技實屬令人印象深刻。
影片最開始便是藉由彭昱暢的視點來展現女排的日常訓練生活,這個原以為自己只是被借調過來幾十天的小陪練,在最開始並不太理解吳剛所飾演的教練對於女排們近乎嚴苛的訓練。可以說,在這一個階段,他並不理解自己職責的重要性,還只是抱著完成工作的心態在參與訓練,彭昱暢將這一階段的懵懂和被殘酷訓練所震懾到的驚訝詮釋得很到位。而在與女排成員們的相處過程中,他逐漸的被隊員們的精神所打動,這種對於奪冠的渴望和對於自我突破的毅力開始召喚他發自內心的想要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眼神也逐漸堅毅成熟起來。此外,值得一提的是,為了追求最佳的呈現效果,作為陪打的彭昱暢有一些高難度的動作都沒有用替身,堅持自己親自上場,比如片中專業的「魚躍」救球動作,就是彭昱暢在場下苦練了好幾個小時,在地板上連摔了多次才換來的最佳鏡頭,足以見他作為一個專業演員的敬業和用功。
片中彭昱暢與少女郎平之間的友誼是打動觀眾的一大看點,兩人之間的互動也洋溢著滿滿的青春氣息和相互鼓勵相互成長的堅實友誼。首先二人的身高差就自帶萌點,女排與江蘇男排對戰的那場戲,彭昱暢作為江蘇隊一方上場,郎平對他的那一計「扣頭殺」讓人忍俊不禁。如果說彭昱暢在前期還只是個沒有明確人生目標,專注於陪打的少年,那麼郎平則是促使他往專業女排教練上前進的一個重要人物。片中的兩個角色在少年和成年時期分別有兩場機場喝咖啡細分,相較於黃渤和鞏俐時期的淡定和成熟,彭昱暢時期的兩人顯然更青澀和青春,當少女郎平將女排隊員們合力織成的毛衣遞給他時,彭昱暢眼中明顯的羞澀和不知所措讓人動容,而他欲言又止沒有說完的那句臨別贈言也讓人充滿遐想。彭昱暢所詮釋的陪打教練雖然是以綠葉的形式展現和襯託女排精神,但他仍然通過自己精準的演技詮釋了這個角色一路的成長軌跡,在眾星雲集的影片中留下了自己非常亮眼的身影。
作為新生代「後浪」演員中備受矚目的一員,彭昱暢一路走來所塑造的角色都讓人印象深刻。從電影《閃光少女》中的熱血男閨蜜「油渣」,再到《快把我哥帶走》中的男主角時分,亦或是文藝片《大象席地而坐》中的韋布,無論是青春片還是文藝片,彭昱暢都遊刃有餘的塑造著氣質不同的各類角色。而在綜藝《我們嚮往的生活》中又展示了他私底下勤勞踏實,沒有包袱又溫柔親和的一面。如今除了這部9月30號上映的《奪冠》,他主演的另外兩部院線電影《一點就到家》和《我和我的家鄉之天上掉下個UFO》分別定檔10月4號和10月1號。參演的青春劇《風犬少年的天空》也於9月24號在B站上線播出,看來十月份妥妥的是屬於彭昱暢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