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奪冠》上映口碑兩極分化?給你三個去看它的理由

2020-09-26 秦伊楚聊電影

9月25日,萬眾期待的電影《奪冠》上映啦,只是看看這個陣容,就知道這部影片不會爛,陳可辛執導,鞏俐、黃渤、吳剛、彭昱暢主演,其中還有中國女子排球隊本色出演。只是陣容強大怎麼夠,還有這三點,是你必須去看它的理由。

1 亮點

亮點一:影片細節深度還原

這部影片最大的亮點是深度還原了從1980年到2016年的幾場經典賽事,從解說到人物的訓練場地、服裝、觀眾,絕對能讓你身臨其境,回到過去。

其中影片前半段還原了1981年中國隊迎戰日本隊,打敗了「東方魔女」日本隊,獲得了世界冠軍的場景,當中國女排獲得勝利,觀眾們、聽眾們紛紛從家裡跑了出來,他們點燃了掃把,在街上奔跑揮舞,慶祝勝利。

後來郎平成為教練之後,決心改革低迷已久的中國女排,提出大國家隊計劃,將整個國家隊隊員擴充,靠大數據布置戰略戰術,讓我們看到了和過去的女排完全不同的另一種戰鬥方式。

這些深度還原,都讓平時對女排不太了解的觀眾們對中國的體育歷史有了更深更生動的了解。

亮點二:全員演技在線

這些非專業運動員的演員,比如彭昱暢,硬是演出了專業運動員的水準,他是女排的陪練教練,在場上和女排們一起打球毫無違和感。

我們的陳萍萍吳剛老師,在其中飾演郎平的教練,在場上指導女排們極為嚴苛,幾次戳中淚點。

不得不提一下鞏俐老師,真神演技,在影片中,她就是郎平,完全沒有鞏俐的影子。在場上指導女排們極有專業教練的樣子,一度我以為她就是教練,而非演員。

提起郎平,飾演青年郎平的,是郎平的女兒白浪,她主要演繹郎平年輕時艱苦訓練的過程,當她嘶吼著扛起100公斤的啞鈴時,足以震撼人心。

2 淚點

這部影片有些人不喜歡,說是太平淡了,但其實恰恰不是,而是因為淚點太多了,全程高能就等於沒有高能。

但陳可辛導演如此安排,我想他是有自己的考慮,假如只是展示曾經的輝煌,還是太單一了,假如只是展示如今的先進,可能又顯得枯燥,他可能更多抱著一種拍攝紀錄片的模式去拍攝這部電影,用理性的角度去描繪理性中的溫情。

淚點一:郎平舉起100公斤槓鈴

教練嫌郎平力量不夠,讓她練習舉槓鈴,舉不起100公斤就不準摸球,於是前半段的郎平一直在舉槓鈴。

有一天訓練已經很晚,她和陪練陳忠和在訓練場裡,她拼盡全力舉起了槓鈴,陳忠和嚇得大喊:「你腰不要啦!」

郎平只是笑笑,說我明天可以打球了。

淚點二:再不拼就沒機會了

從老一代的中國女排身上,你只能看到兩個字,那就是「拼命」,訓練時練哭了,繼續,大年初一別人都在全家團聚,女排繼續訓練,在場上就快被日本隊打趴下,她們手疊在一起喊道,再不拼就沒機會了,然後繼續。

奇蹟的另一個名字叫做拼命。有多麼輝煌,背後就有多麼非人的苦楚。

郎平看似健康,卻有殘疾人證書,多年的訓練讓她的身體早就已經壞掉了,和她一起隊員們個個都是英雄,隊長孫晉芳上場後腰傷發作,還依然上場扛,為郎平贏得了寶貴的幾分鐘休息時間。

還有接應陳招娣,骨折了依然帶著繃帶上場拼完五局,有「獨臂將軍」的美譽。

在他們身上,榮耀是最微不足道的東西,他們所付出的一切,遠比榮耀多太多。

淚點三:一件拼接的毛衣

陪練陳忠和,由彭昱暢飾演,他一個人做全體女排的陪練,每天陪著女排們打球,但他卻不能上場,也不能去奧運會。

但姑娘們為了安慰他,合起來為他織了一件毛衣,針口縫合不太整齊,兩個袖口不一樣大,但是陳忠和還是很驕傲地把這件毛衣穿在了身上。

淚點四:他們有科技,我們能拼命

有個搞計算機的專家(李現飾演)告訴郎平的教練袁偉民,美國已經開始用計算機計算數據,分析每個隊員的打球方法,人家打球現在靠科技了。

得知中國沒有那個技術之後,袁偉民選擇把網向上加高15釐米。

別人有技術,我們只能拼命,那就是那個時代最耀眼的精神。

3 笑點

沒想到吧,這麼一個勵志、感人的電影還有笑點。

是有的,只是必須仔細去體會,才能體會到苦中作樂的那種滋味。

笑點一:張常寧轉球

好了好了,現在全世界都知道張常寧這個毛病了。

張常寧以前是打沙灘排球的,被郎平選入中國女排,可是她依然保持著轉球的習慣,因為以前打沙灘排球時,會轉球把沙子轉掉。

隊友曾經很生氣地讓她別轉了,可是這個毛病就是改不掉。

電影中還原了她因為轉球被判超時的鏡頭,正轉的起勁的張常寧突然聽到被判發球超時呆在原地,那一刻萌呆了。

後來訓練時郎平略顯無奈地對張常寧說,我限你五秒內把它轉完。

笑點二:一不小心就打臉了

這是郎平和陳忠和的事情了,當時他們去和江蘇男排打,陳忠和為了激勵郎平說,你要是今天能打贏我,我一輩子陪你打,結果郎平一個扣球過去,陳忠和這輩子搭上了……

結語

亮點、笑點、淚點,當然不止我說的這些,更多的精彩,就必須要你自己去電影院探索了。也歡迎已經看過的小夥伴在下方留言補充。

相關焦點

  • 《奪冠》票房口碑兩極分化,上映16天票房不足7億,你怎麼看?
    喜歡看電影的小夥伴應該都知道,儘管今年電影行業因為疫情的原因受到了很大衝擊,但在國內疫情得到控制之後,電影行業也迅速復甦,很多優秀的影片都陸陸續續與觀眾見面,而這些影片在上映之後不僅口碑特別好,票房方面的表現也非常不錯。比如最近國慶檔上映的《我和我的家鄉》、《姜子牙》《急先鋒》這幾部作品在票房方面的表現就特別不錯,很多觀眾在看完這些作品後對於這些作品的口碑也非常好。
  • 西虹市首富上映在哪裡看? 《西虹市首富》口碑兩極分化
    西虹市首富上映在哪裡看? 《西虹市首富》口碑兩極分化時間:2018-07-28 01:24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西虹市首富上映在哪裡看?《西虹市首富》口碑兩極分化 傳說中的2018年夏季的特笑大片終於在今天上映了,它就是以開心麻花為主創,沈騰主演的喜劇電影《西虹市首富》,這次沒有馬麗什麼事,多少有點遺憾。 作為閆非,彭大魔繼《夏洛特煩惱》的大火之後,他們再   原標題:西虹市首富上映在哪裡看? 《西虹市首富》口碑兩極分化
  • 《奪冠》口碑兩極分化,一邊哭崩一邊瞌睡,全片三個驚喜一個遺憾
    9月25日,原名《中國女排》的電影《奪冠》上映了,首輪觀影口碑已出,每個人觀影要求和感受肯定是不同的,但針對《奪冠》有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就是有好幾個觀眾在看電影的時候一邊忍不住玩手機一邊拼命表示要哭了,感受竟是如此矛盾!
  • 《姜子牙》上映2天,票房高達6億,為何口碑兩極分化?
    最近期待已久的「封神宇宙」系列之一《姜子牙》上映了,截止目前它已經收穫了6億多的票房,領跑國慶檔,然而口碑出現了兩極分化。不過,國慶檔自然是全家出動去看電影,這部宣傳了這麼久的電影是很多的人首選,而這些觀眾是從去年哪吒獲悉它的存在,一旦沒有讓這些觀眾得到應有的觀影體驗,很容易崩掉口碑。
  • 《奪冠》背後的遺憾,造就了兩極分化的口碑
    隨著25日《奪冠》上映,疫情過後的第一個黃金檔算是正式開始蓄力。在第一時間去看了《奪冠》之後,卻無法在第一時間寫出影評。· 口碑無差評的三位實力派主演鞏俐、黃渤、吳剛,同時配上16年奪冠女排原型出演。這也是造成口碑兩極分化的一個原因,一些年輕人認為讓自己感動了,就是好電影;一些中年人認為,根本沒有詮釋女排精神,故事都沒有完整性,何來的感動。影片從1980年講起,到2016年結束,整整跨越了36年,相當於覆蓋了3代運動員,3個時代,這個跨度非常長,想要將其用兩個多小時講完講好,需要做很大的取捨,一個不小心,就會造成影片零散沒有主心骨。
  • 《花木蘭》口碑兩極分化,你會去看嗎?
    在經歷了幾年的籌備、數月的等待之後,迪士尼真人版電影《花木蘭》終於定檔,今日在國內上映。在海外流媒體平臺上映後,《花木蘭》的口碑呈現出兩極分化的局面。國外不少影迷和影評人認為《花木蘭》真香:賽過動畫版,視覺衝擊、動作集中,更加成熟。
  • 《金剛川》首日票房1.05億,口碑卻兩極分化,豆瓣評分6.9
    截止當前《我和我的家鄉》上映24天,票房也已經超過25.5億,如果能夠延期下架,相信很有可能突破30億票房大關。,但無論是票房成績,還是口碑方面,都表現的不是很好。,各種各樣的評價也隨之出現,整體上來說,觀眾對這部電影的口碑呈現兩極分化的狀態。
  • 票房破14億、口碑兩極分化的《姜子牙》「釣」到你了嗎?
    來源: 桂林生活網2020-10-10 11:32:24我來說說閱讀 次桂林生活網訊 2020年的國慶檔以近40億的票房數據收官,據國家電影專資辦數據,截至10月8日24時,今年國慶檔票房累計達到39.2億元,其中,《我和我的家鄉》以18.5億票房奪得檔期冠軍,《姜子牙》《奪冠》位列第二、第三名。
  • 《急先鋒》口碑兩極分化
    最先開啟的影片《奪冠》上映一周票房突破3億。《急先鋒》兩日票房也將破億。率先上映的《奪冠》口碑表現平平,一周3億票房,不高不低。上映2天的《急先鋒》票房破億不成問題,但是口碑冰火兩重天。在前12條熱評中,一星差評佔了五條,四星以以上好評佔了五條。
  • 《奪冠》超《八佰》成單日票房冠軍,兩天票房破億口碑卻兩極分化
    於9月25日如期上映,提前五天開啟2020年國慶檔票房大戰的電影《奪冠》,超越了《八佰》,獲得單日票房冠軍,贏得了開門紅。很遺憾,《奪冠》的第一波口碑不盡如人意,出現了兩極分化。看完《奪冠》,吃瓜客可以給電影給出的分數是8.5。不少網友表示體育電影就應該這樣拍,《奪冠》是自己看過的國內最好的體育電影,沒有之一。如果有,那就寄希望於同樣出自陳可辛導演之手的《李娜》吧。
  • 《金剛川》口碑為何兩極分化
    剛看完了電影金剛川,對電影的預期和情緒出發點會決定一個人對《金剛川》的評價,一半是「趕工才拍成這樣」另一半是「趕工都拍成這樣」,如果口碑不兩極分化倒是奇怪了。這部片最大的問題是離《八佰》太近了,同一個導演,同為戰爭題材,一個守倉庫一個守橋,都呈現極端環境下小人物的人性光輝,然而《八佰》處處用心,《金剛川》則讓人覺得是電影工匠管虎交出的行活:一切都對,就是不好。
  • 《姜子牙》口碑兩極分化,國慶檔票房誰是黑馬?
    鑑於疫情的原因,國內票房已經被遏制了9個月之久,老百姓因疫情原因被壓制的消費需求再次在國慶檔被釋放,而作為歷年來的票房必爭之地的國慶檔,也是好片雲集,今年國慶檔真可謂是「群雄逐鹿」。國慶檔共有八部電影上映:上映時間 電影名稱 主演9月30日 《奪冠》 鞏俐、黃渤10月1日 《姜子牙》 動畫電影10月1日 《我和我的家鄉》 葛優、 劉敏濤、範偉、張譯10月1日 《一點就到家》 劉昊然、彭昱暢、尹昉10月1日 《木蘭:橫空出世》 動畫電影10月1日 《海底小縱隊:火焰之環
  • 《奪冠》評價兩極分化,國產體育電影為何佳作難尋?
    儘管《奪冠》的上映一定程度上引起了市場對國產體育電影的關注,但本片並沒能取得預期的成績,從反響上來看,《奪冠》在觀眾中的口碑也趨向兩極分化。》口碑兩極分化,國產體育電影仍有上升空間早在2019年的國慶節前夕,當郎平率領的中國女排奪得女排世界盃冠軍時,關於「女排」「女排精神
  • 口碑兩極分化的《姜子牙》,是國漫的一次勇敢嘗試
    上映之前,《姜子牙》是國慶檔最被看好的「黑馬」,預售成績與期待指數皆高居榜首,上映之後,《姜子牙》也一度領跑黃金檔。首日票房破3億,首周票房破9億,《姜子牙》連續刷新了《哪吒》創造的國產動畫電影日、周票房記錄,如今已邁入國漫票房三甲行列。
  • 《奪冠》上映兩日票房破億,評論兩極分化,女排姑娘本色出演成亮點
    近日,陳可辛執導,鞏俐、黃渤、吳剛、彭昱暢等人主演的電影《奪冠》與影迷見面。這部影片原名《中國女排》,定在今年賀歲檔上映,後因疫情延期。也許是因為爭議過大,在正式上映的版本中,已經看不到這段搶雞腿的戲份。經歷一波三折後,《奪冠》終於登陸院線,上映第二天票房破億。
  • 這部電影的評價兩極分化太嚴重了……
    展現中國女排精神的國產電影《奪冠》這兩天正式上映,因為疫情而延期8個月,讓無數觀眾和粉絲充滿了期待,在首周末上映後,這部電影的票房中規中矩,能否在國慶期間進一步爆發還是未知數。從上映後兩天的觀影反饋看,《奪冠》的口碑並沒有一直較好,反而呈現了兩極分化的效果。
  • 《姜子牙》口碑呈現兩極分化,觀眾吐槽:正片沒有彩蛋好看
    《姜子牙》退居票房榜第二,與口碑的兩極分化有關係,畢竟有《哪吒》150萬用戶評出的8.5在前,而且正是《哪吒》讓《姜子牙》的起點變得很高,所以如果你接受《哪吒》的評分,也需要正視《姜子牙》的7.1分。《哪吒》的心態去看姜子牙要失望了,姜子牙的格局要大至少兩個梯度,相比哪吒沒有那麼親民,也沒有那麼強的娛樂性。
  • 這部動漫電影,上映前與《你的名字》作比較,口碑兩極分化
    現在B站新出的動漫電影也越來越多了,小陳君也是一枚電影迷,因為看電影和看一部短番相比,所花的時間差不多,同時也不用等更新,賊爽,許多小夥伴也是這樣想的吧(擊掌)!而下面讓小陳君帶大家來看看,一部三年前的動漫電影,它講述了有關校園欺凌與救贖,上映前曾被拿來跟《你的名字》作比較,在B站評分達到9.6分。這部動漫電影就是《聲之形》,無論是畫面還是人物塑造都是十分優秀的,大家通過視覺可以或者下面小陳君分享的圖片都能感受得到。而劇情也是十分吸引人的,同時也打動人。
  • 為什麼《天氣之子》上映後,評價出現了兩極分化?
    《天氣之子》上映後評價出現了兩極分化,這也和前作君名的太過成功有關,畢竟前作實在是太火了,下一部作品肯定要不可避免的被人和上一作對比,也能理解。作為商業片,君名和天氣之子都是相當成功的。其實,個人認為,《天氣之子》對比君名,有超越的地方,也有不足的地方,畫面配樂有過之而無不及,細節塑造也更上一層樓,不過個人認為劇情相比前作稍顯不足,至少從我的角度來看男主一行人救女主的那段有點太脫離實際,當時看的時候看得我愣了一下,就沒有君名那麼自然,但也還好,整體上至少仍然是一部可以和前作相提並論,還是很好看的!
  • 上映5天僅有0.1億票房,口碑還兩極分化,木村拓哉真的老了
    一提到日本的男明星,想必很多人都會聯想到的明星一定少不了木村拓哉吧,如果你把時間調回到20年前,木村拓哉不僅在國內是響噹噹的大明星,遠在國外的中國土地上也有很多人是他的忠實粉絲,比如什麼大S,劉嘉玲以及羅志祥等等,都是他的明星粉絲,可這些年,隨著國內市場和藝人的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