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吃晚飯減肥是可行的。
肥胖的人一般都是暴飲暴食造成的,因為吃得多,人體消耗不完就變成了脂肪。
一句話,是人體收支不平衡造成的,攝入的營養物質過剩,大於人體運轉、勞動、運動消耗的支出,導致了肥胖。
佛家講究過午不食,每天下午一點以後,佛家除了喝水,就不吃其他食物了。
虛雲大師一輩子一次肉都沒吃過,他對肉類天生反感,一點都吃不下。
虛雲大師於28-30歲時,自願去山洞裡做苦行僧三年。28歲辭去職事,盡散衣物。僅一衲,一褲,一履,一蓑衣,一蒲團。
沒有任何糧食,就靠山上的野菜、野果維持生命。「此三年中,居則巖穴,食則松毛,及青草葉,渴則飲澗水。日久褲履俱敝,僅一衲蔽體。頭上束金剛圈,鬚髮長盈尺。雙目炯然,人望見之以為魅。怖而走。予亦不與人言談。」
他一輩子都是堅持過午不食,中間經歷過各種戰亂、災荒、政治運動,甚至差點被人打死。活到120歲時,身體健康,沒有疾病,但是他認為該做的事情已經全部做完了,可以離開塵世了。他把弟子召集在一起,把後事全部安排好,準備圓寂。當時虛雲大師還寫了一首辭世詩:少小離塵別故鄉,天涯雲水路茫茫。百年歲月垂垂老,幾度滄桑得得忘。但教群迷登彼岸,敢辭微命入爐湯。眾生無盡願無盡,水月光中又一場!
雖然全部弟子跪地懇請他不要圓寂,他們需要他,但是虛雲大師堅持不進食,只喝水清理腸胃,結果三天以後圓寂了!虛雲大師圓寂後化為數百粒舍利子!真是功德圓滿,具有大智慧!
虛雲大師一輩子過午不食,120歲時自己選擇絕食圓寂,如果他不絕食而亡過,不知道還會活到多少歲!
民間還有一種說法,餓治百病。
中醫有:「倍食之,脾胃傷」的理論。
許多疾病都和吃得太多、太飽有關係。吃得太多、太飽會導致百病纏身。
吃得太多、太飽,會增加五臟六腑的負擔,加速五臟六腑的衰老退化!耗散人的元氣。吃得太多、太好,營養過剩,就會導致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都來了!
《黃帝內經》「上古天真論」中,就告訴了後人,如要獲得健康長壽,必須做到「食飲有節」。
《黃帝內經》中有詳細的論述,五味過度損五臟,菸酒其性猛烈,易耗散維持生命的元氣。
民間也有:「要得小兒安,常使三分飢和寒」;「吃飯少一口,活到九十九」;「吃得越多,死得越快」、「吃得越好,死得越早」等民間諺語。
這都告訴我們,飲食有節的重要性。
特別是肥胖症,很適合晚上不吃飯。晚上不吃飯,人體運轉需要消耗熱量,不吃飯,那麼只能把身上的脂肪轉化為熱量了咯!所以就能夠減肥了。
而且早上中午都吃了飯,不至於營養不良。
所以減肥者晚上不吃飯,不僅不會損害健康,只會越來越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