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渤:如果說電影是一個殿堂,「創投」就是第一扇門

2020-07-30 上觀新聞

這個夏天,上海國際電影節又把聚光燈打在青年導演身上。7月28日晚,歷經試映會、公開陳述、洽談會,為期四天的電影項目創投活動落下帷幕。站在評委會主席刁亦男面前的年輕導演,既有名不見經傳的青澀夢想家,也有在演員領域聞名遐邇卻打算重新挑戰自我的「新導演」。入圍上影節「創投」,成為這群年輕電影人登上夢想階梯的第一步。

「如果說電影是一個殿堂,『創投』就是第一扇門,你能不敲開它,敲響它,讓裡面的人聽到?這對年輕創作者來說是很重要的一步。」導演、演員黃渤比喻。

黃渤:如果說電影是一個殿堂,「創投」就是第一扇門

在上影節,很多人敲這扇門,也有很多人敲響了這扇門。電影項目創投自2007年創辦以來,已見證《鋼的琴》《Hello,樹先生》《白日焰火》等71個項目進入製作,其中一半以上實現在世界各地院線上映,更有不少作品重回上影節,衝擊亞新、金爵獎。

從短視頻作品、金爵短片、創投訓練營、電影項目創投到亞洲新人獎、金爵獎,上影節六級階梯型新人培育體系日趨完善,一批華語新銳導演在這裡起步並成長。

以創投為起點,為青年導演圓夢

10年前,青年導演李霄峰帶著《灰燼重生》走進第13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電影項目創投」的洽談會,儘管未能拿獎,卻讓不少人記住了這位年輕人。同一年入圍名單中,還有刁亦男自編自導的《白日焰火》。10年後,導演、編劇刁亦男成為本屆上影節電影項目創投的評委會主席,而李霄峰則帶著新作《風平浪靜》入圍金爵獎最佳影片。

這樣的成長並非個案。2007年,電影項目創投活動誕生之時,即以溝通產業資源、扶持華語新銳影人、促進中外合作為目標;在10多年的發展中,逐步形成青年電影計劃、電影項目創投、合拍片項目、製作中項目四個子單元。用刁亦男的話說,一個新人導演的作品,能在這裡找到投資、有個結果,「更重要的是年輕人有了交流的平臺」。而站在評委的立場,在發掘新人的同時,創投也令從業者掌握對未來電影市場的預判。

黃渤:如果說電影是一個殿堂,「創投」就是第一扇門

本屆創投項目共收到來自9個國家的450個申報項目,共29個項目入圍。這些入圍項目中,半數以上為中小成本項目,七成為導演處女作。演員王學兵帶來了處女作《困獸》;導演梁鳴在處女作《日光之下》入圍亞洲新人獎的同時,攜第二部影片《甜蜜變奏曲》亮相創投會。

「每年入圍創投的片子,評完獎後,開機率是很高的。」上海國際影視節中心副主任王曄說。翻開各大影展的展映片單,不少華語片的起點正是上影節的電影項目創投。2018年,孫傲謙的《少年與海》入圍創投,次年入圍釜山國際電影節「新浪潮」單元和平遙國際電影展「影展之最」單元。導演陳曉鳴的《學區房72小時》在創投之後,入圍了2019年上海國際電影節「華語新風」單元展映,並於同年院線上映。

從創投到亞新、金爵,孵化培育華語新人

10多年來,創投已孵化並促進71個電影項目的製作。它們中的許多作品又反哺上影節,壯大了這個國際影展的華語實力。很多如今頗具實力的電影人,都與上影節密不可分。用黃渤的話來形容,上影節是「自己撒種子、自己開花,自己結果」。

這離不開上影節逐年完善的階梯型新人培育體系。2004年,上海國際電影節首度創立「亞洲新人獎」,許多年輕導演在亞新的舞臺上被看見。他們之中就有寧浩。10多年前,還是新銳導演的寧浩憑藉《綠草地》斬獲亞洲新人獎最受歡迎影片;多年後,他又回到亞新獎,挖掘新一代亞洲新人新作。晚於亞新獎成立的電影項目創投,則把新人孵化培育的觸角進一步向業界延伸,在它的激勵下,許多青澀的年輕導演嶄露頭角。

這些有關電影的故事,從上海駛向世界。2015年入圍亞新獎的《少年巴比倫》,一路搭上「上海—東京直通車」,入圍東京國際電影節「亞洲未來」單元,接著又去了塔林黑夜電影節;2017年獲亞新獎提名的《被陽光移動的山脈》,被金爵獎評委會主席庫斯圖裡卡一眼相中,帶回了庫斯滕多夫電影節。

黃渤:如果說電影是一個殿堂,「創投」就是第一扇門

「從創投到亞新、金爵,這是很多導演的進階路徑。」王曄說,上影節的平臺尤其關注華語影片、中國片方,「創投項目開機了,我們會主動做宣傳,通過我們的服務增加影人的黏性,而且對於專業性我們也非常有信心,上影節的好朋友一年比一年多。」

7月28日晚,本屆上影節電影項目創投發布本屆榮譽名單。其中,「最佳製作中項目」為《漢南夏日》《思想沒問題》;「最佳創意項目」為《長夜漫遊》;「評委會特別推薦項目」為《困獸》;「最佳青年導演」項目為《慢半拍》《我心底的美麗世界》。收穫頗豐的新人導演中,誰將是下一個寧浩?

欄目主編:施晨露 文字編輯:施晨露

圖片來源:上海國際電影節提供

相關焦點

  • 黃渤:如果說電影是一個殿堂,「創投」就是第一扇門
    原標題:黃渤:如果說電影是一個殿堂,「創投」就是第一扇門 這個夏天,上海國際電影節又把聚光燈打在青年導演身上。7月28日晚,歷經試映會、公開陳述、洽談會,為期四天的電影項目創投活動落下帷幕。
  • 今年黃渤來當「師父」的金馬創投會,去年它的百萬首獎剛剛開機了
    金馬影帝黃渤主演電影的總票房是多少?
  • 《探世界》探出了黃渤第一部電影的片酬,黃渤:也就是朋友叫的
    都知道黃渤的第一部電影,是被好朋友高虎叫去試試的,就是管虎導演的電視電影《上車,走吧》。這部電影之後黃渤就去讀了電影學院,從歌手走上了演藝的道路,從此一發不可收拾。    在演電影之前,黃渤組過樂隊,開過舞蹈班,還辦過工廠,經歷很是豐富。當歌手時,跑了大半個中國,從駐唱歌手到嘉賓歌手,那唱一晚上可不少掙。九十年代,就800-1000一晚上了。
  • 培植電影「沃土」上影節助力青年導演「追夢」
    )「對於我們整個電影工業化來說,能夠扶植起一個年輕的導演,就等於扶植起來一幫電影人。」導演、演員黃渤在第23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青年電影沙龍如是說。作為疫情發生以來中國舉辦的首個重大影視類國際文化活動,第23屆上海國際電影節備受矚目,而「青年導演」的發展和成長也成為與會者關注的重點。「電影院重新開業後,我覺得整個電影觀眾的觀影熱情是抑制不住的。整個電影處於恢復和繁榮的過程中,青年創作者的創作熱情也是抑制不住的。」製片人頓河表示。
  • 致黃渤的第一部電影《上車走吧》!!!
    這部電影是黃渤的第一部電影,但我看他的第一部電影是《瘋狂的石頭》,都是棒棒的好片。
  • 半數電影創投應該取消
    去年(短片周)創投可能多少還有「矮子裡面拔將軍」的感覺,但今年絕對不是了。今年拿獎的項目是我覺得水準很高的,終審的九個長片項目裡,有兩個我很喜歡。我在2019、2020年把中國的創投走了一大半,所有在創投圈裡的項目我都看了,橫向比較後,這兩個項目都是我喜歡的。過眼的項目加起來有一百多,如果說挑出前十名,這兩個項目在裡面。
  • 「半數電影創投應該取消」
    我在2019、2020年把中國的創投走了一大半,所有在創投圈裡的項目我都看了,橫向比較後,這兩個項目都是我喜歡的。過眼的項目加起來有一百多,如果說挑出前十名,這兩個項目在裡面。我覺得這裡(短片周)的知名度比較低,創投項目少,反而有機會可以露出水面。
  • 60億影帝黃渤來當電影新人的「師父」,這不是做夢吧?當然不是
    金馬影帝黃渤主演電影的總票房是多少?60億人民幣,所以他又被稱為「60億影帝」黃渤2009年憑《鬥牛》和張家輝一起獲得第46屆金馬影帝今年黃渤憑藉《冰之下》再度入圍金馬影帝他今年來金馬獎,既是來參加頒獎典禮,也是來當「師父」的(讓黃渤來當電影新人的「師父」,是不是像夢一樣?)
  • 創投 | 金雞電影創投大會
    2020年第3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金雞電影創投大會發布「萬有引力」海報,標誌著新一輪的新作電影項目徵集正式開啟。2020第二屆金雞電影創投大會將於8月1日0時起至8月31日24時止接受項目申報! 請登錄www.zgjjbhdyj.com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官方網站,進入申報通道提交相關資料!具體要求請仔細閱讀以下申報章程。
  • SIFF PROJECT 特稿:十年創投,為一個更完善的電影市場
    通過十年的耕耘,創投在電影公司和電影學院之外,為創作者、投資者和市場之間架設起一個靈活、公開的平臺,並協助塑造一個更為多元、細分的中國電影市場
  • 刁亦男徐崢李少紅黃渤這些已成名的中年人,來「青年電影沙龍」幹什麼?
    刁亦男、徐崢、李少紅、黃渤一字排開,他們是上海國際電影節電影創投項目、亞洲新人獎等活動的常客,近年也都擔任過新人導演作品的監製。圖說:李少紅在沙龍上  演員、導演黃渤近年也當起了電影監製,他發起的「HB+U」新導演助力計劃,就是希望為優秀青年導演提供優質的平臺和資源。
  • 青年電影創投、扶持計劃匯總!
    名人類 1、賈樟柯「添翼計劃」 「添翼計劃」是2010年由賈樟柯的西河星匯影業融資億元支持多位有才華的導演拍攝電影。這個計劃以培養年輕導演為主。計劃第一階段將籌拍5部影片,第一部是韓國導演白承勳的《鴨子的反擊》,第二部是內地新人導演韓傑的《Hello!
  • 金雞創投能為中國電影創造怎樣的未來?
    在導演的闡述完畢後,製片人評審梁靜提出了一個直白的問題:「說實話,這個項目從內容上看,市場是非常堪憂的,可以說一下你這個片子最終到底想給誰看嗎?」更有評審直言不諱:「你說你這是一個類型片,但是看起來並不夠『類型』。」
  • 孫紅雷出演黃渤電影卻被剪掉全部鏡頭,黃渤說的原因真的是沒誰了
    不愧是男人幫出來的人,自從黃渤出現在鏡頭後,就開始不斷的製造笑點了,一位網民評論說:「簡直快要笑爆了,被笑出了八塊腹肌」」。我相信這不是少數人的感覺,而是所有人的感受。與年輕和充滿活力的客人不同,黃渤和其他人在他們的眼前展現了他們獨特的幽默。
  • 黃渤在《這就是街舞》炸場,「當『第四』是最好的」
    說到這,不得不感嘆,大家總說黃渤情商高,但那不就是在各種魚龍混雜中歷練出來的嗎?而黃渤是這樣回答的:「現在人一個電影的票房都20多億了,50億40億那不就是倆電影的事兒嗎?你這有什麼的呀?再過幾年你回頭看這不就是個笑話嘛,真是。當時你能拿出來說,就跟咱們當時說哪個電影票房過億了一樣,當時聽多麼聳人聽聞的消息,現在這哪是事兒啊。」
  • 18年前,黃渤出演的第一部電影,道出了外地人在京的艱辛
    說起黃渤的第一部電影,時間還得倒退到十八年前。2000年,同樣是初出茅廬的管虎,要拍攝一部體現在京外地人生活艱辛的電影。當時找到了一個演員高虎,後來經由高虎推薦,黃渤則成為了這部電影另外一個主人公高明。也正是這部電影之後,黃渤正式的踏入到了演藝圈。而這部電影則是黃渤演藝生涯的真正的第一部作品。《上車走吧》講述的是兩個外地進京務工的小哥倆。強子和小明。
  • 「聽」電影節創投項目開花結果,入圍評獎單元的三部華語作品集體回娘家
    其中,有多部華語影片的導演都是從上海國際電影節電影項目創投中走出來的,如今他們帶著全新作品集體「回娘家」。他的第一部電影《少女哪吒》就是從上海國際電影節創投單元拿了獎,才有機會拍攝,轉年還入圍了亞洲新人獎。他的新作《風平浪靜》今年入圍金爵獎。李霄峰說,自己從上海國際電影節創投項目起步,很幸運:「我覺得這可能是作為導演,比較幸運,能夠去嘗試不同的題材,我希望自己更全面,不同的題材其實有不同的挑戰。」《風平浪靜》由黃渤監製、講述了章宇主演的宋浩面對生活的壓力和背叛,如何自我選擇和救贖的故事。
  • 就是因為這部電影,讓林志玲再也離不開黃渤了
    近期的一集《極限挑戰》,讓林志玲和黃渤一塊上了微博熱搜。原因無他,黃渤在節目組安排的求婚環節,對志玲姐姐說了這樣的一段話:小編想告訴大家,不是這一刻,早在三年前,林志玲就「愛」上黃渤了。今天的電影,就是證據。
  • 章宇憑藉這部片成下一個黃渤?黃渤:他是我的接班人
    在展映之後,有幸第一時間觀看的觀眾都被這部影片感動了。點讚第一的評論說看完電影像"喝完一杯烈酒,後勁兒太大了"。因為《風平浪靜》本身的故事跟最近被替考的新聞緊密結合,"當電影照進現實,一切都值得深思和回味"。有影迷說,《風平浪靜》是全方位"靠譜"。從視聽、演員到演技,再到章宇的眼神,最後照進現實,感受"格外濃烈"。
  • 章宇憑藉這部片成下一個黃渤?黃渤:他是我的接班人
    影片講述了90年代一座海濱小城,章宇飾演的男主角因為一場兇殺案,一夕之間從重點大學保送生成了嫌疑犯,他連夜潛逃,過上了另一段人生,十幾年後,他回到家鄉,一個契機讓他再次回到十幾年前的案件,這背後隱藏著什麼陰謀?......一部現實主義佳作,人的命運,有時候就是這樣充滿了未知。在展映之後,有幸第一時間觀看的觀眾都被這部影片感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