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著》裡的這十句話,揭示了活著本身的意義

2021-01-13 佳佳樂多

談起《活著》這本書,大家立刻浮現眼前的應該是這本書的作者餘華,讀了這本書的人一定會有一個想法:活著,真好!但是,又有一個疑問浮現在我們的腦海之中,活著的本身的意義到底是什麼?我們該怎麼去尋找活著的意義呢?

《活著》裡的這十句話,感受生命的意義,看看這十句話會帶給我們什麼樣的人生哲理。下面大家就一起來看看吧。相信你會有不同的感受。

1.可是我再也沒遇到一個像福貴這樣令我難忘的人了,對自己的經歷如此清楚,又能如此精彩地講述自己。他是那種能夠看到自己過去模樣的人,他可以準確地看到自己年輕時走路的姿態,甚至可以看到自己是如何衰老的。這樣的老人在鄉間實在難以遇上,也許是困苦的生活損壞了他們的記憶,面對往事他們通常顯得木訥,常常以不知所措的微笑搪塞過去。他們對自己的經歷缺乏熱情,仿佛是道聽途說般地只記得零星幾點,即便是這零星幾點也都是自身之外的記憶,用一、兩句話表達了他們所認為的一切。

2.做人還是平常點好,爭這個爭那個,爭來爭去賠了自己的命。像我這樣,說起來是越混越沒出息,可壽命長,我認識的人一個挨著一個死去,我還活著。

3.你的命是爹娘給的,你不要命了也得先去問問他們。

4.人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著。

5.世界上沒有一條道路是重複的,也沒有一個人生是能夠替代的。

6.沒有什麼比時間更具有說服力了,因為時間無需通知我們就可以改變一切

7.最初我們來到這個世界,是因為不得不來;最終我們離開這個世界,是因為不得不走。

8.活著是自己去感受活著的幸福和辛苦,無聊和平庸;倖存,不過是旁人的評價罷了。

9.檢驗一個人的標準,就是看他把時間放在了哪兒。別自欺欺人;當生命走到盡頭,只有時間不會撒謊。

10.我覺得作家和批評家是有很大區別的,批評家就是在面對經典作家時,仍然想方設法找到他們作品中的破綻。作家不一樣,作家總是更熱情地去發現同行的優秀品質,尤其是自身欠缺的品質。所以同樣一部優秀的作品,在作家那裡會獲得毫無保留的尊敬,可能只是幾個精彩的片段感動了他,也已經足夠了。在批評家那裡,即使是最慷慨的讚揚都是有保留的,批評家總是更多地去關注那些不足之處,事實上任何一部偉大的小說都是有缺陷的,所以批評家總是理直氣壯。

讀完《活著》是這十句話是不是感覺這些話說的太接近於現實?我們有時候總在逃避一下事情,總是在想活著有什麼意義呢?

可是,只要你活著就絕對有你存在於這個世界的意義。

魯迅先生說:「真正的勇士敢於直面慘澹的人生」。你就會真正明白「絕望是不存在的」,只要活著,絕望就不存在。所以我們每個人都要好好的活著。

現在這本書精裝版只要28元,一頓飯錢就能體會人生的酸甜苦辣,何樂而不為?

點擊下方連結購買:

相關焦點

  • 《福貴》活著本身就是最大的意義
    到現在長大了,拜讀了餘華先生的《活著》這部書之後,再回過頭來重溫了一遍這部電視劇,不禁使人熱淚盈眶,感觸頗深。人活著到底是為了什麼?活著的意義到底在哪裡?電視劇《福貴》通過講述地主徐福貴跌跌宕宕的一生為我們詮釋了活著的真正意義。
  • 《不可思議的收縮人》:活著什麼也不為,就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
    《活著》是當代作家餘華的一部作品,書中有一句話寫到:「活著什麼也不為,就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正如書中所言,活著的目的並不複雜,我們努力渴求的生機,都是為了活著而努力。這部電影的故事情節具有趣味的科幻色彩,隨著主角凱瑞變小故事的真實寓意逐漸浮出水面,在這部大師作品中,充滿了對生命意義的哲理講述。而這個哲理就好像餘華的書《活著》所寫那般:「活著什麼也不為,就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
  • 《活著》:10句話闡述活著的意義,幸福和痛苦我們都要學會接受
    餘華的活著之所以能夠成為一部非常經典的優秀作品,一定是有它的原因的,因為在這一本書中,你能夠看到人生裡有很多曲折的故事,並且,當你與命運,相遇的時候,一定充滿著各種疑惑,不過,作者卻通過人世間的事情,讓很多人,看到了在社會底層,有一部分人他們在面對生活的時候,卻有著非常樂觀和堅強的態度,所以作者也表達了
  • 《活著》影評丨人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
    《活著》影評丨人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活著》是由年代國際有限公司1994年出品的劇情片。該片由張藝謀執導,以中國內戰和新中國成立後歷次政治運動為背景,通過男主人公福貴一生的坎坷經歷,反映了一代中國人的命運。
  • 《活著》:人生無常,「活著」便是活著的意義
    餘華說:「『活著』在我們中國的語言裡充滿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來自於喊叫,也不是來自於進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去忍受現實給予我們的幸福和苦難、無聊和平庸。」當福貴被抓了壯丁,好不容易活著回來,他說:「我和家珍,還有兩個孩子擠在一起,聽著風吹動屋頂的茅草,看著外面亮晶晶的月光從門縫裡鑽進來,我心裡是又踏實又暖和。」無論日子多麼苦,但和家人團聚,一家人能在一起,他感受到了幸福。女兒雖然聾了啞了,但聰明懂事,女兒出嫁時他們高興地合不攏嘴,女婿也對他們孝順,對女兒體貼,那段日子他天天跑到城裡看望女兒,那時的他也很幸福。
  • 汶川地震十二年: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
    汶川十年祭的時候,白巖松曾說:「我不願意看到我們以敲鑼打鼓和非常反映成就的方式去面對汶川大地震的十周年。」一個有責任有憂患意識和睿智的媒體人,道出了對災難和傷痛銘記的心聲。汶川地震十二年,從滿目瘡痍、廢墟叢生到廢墟上的崛起和重生,每一個經歷者和旁觀者都有著不同的境遇和感受,無法忘卻並時常在夢裡出現那些畫面,成為了十二年裡不可磨滅的印記。
  • 餘華的《活著》:人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
    《活著》還講述了眼淚的寬廣和豐富;講述了絕望的不存在;講述了人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的,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著。《活著》出版25年來打動了無數讀者,經過時間的沉澱,已成為20世紀中國文學當之無愧的經典之作。
  • 餘華:勤勞可愛的人都死了,敗家子到老還活著,這就是生命的意義
    這一古老而又深奧的哲學問題一直是人們在思索的問題,「拜金主義」者認為生命的意義在於豐富的物質生活;革命家和社會活動家認為生命的意義在於全人類的幸福;普通的人民認為生命的意義在於親情、友情和愛情。而《活著》說:「生命的意義就是生命的本身」。
  • 活著的意義就是好好活著
    如果在另一部好萊塢電影裡,這簡直就是勵志故事的開始不是嗎?在這個電影裡卻不是。這個電影說的是,有時候夢想所製造的這種匱乏太顯眼,有時候它遮蔽了我們所擁有的另一種富足:活著。活著這種富足吧,平時因為太習以為常,不容易意識到。但有時候,你非要經歷了一些事,才會有發現它的眼光。
  • 《心靈奇旅》活著本身就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
    「你的人生不需要有意義,不需要有一個目的,你活著的每一刻本身就是人生意義。」影片的情節很簡單,講述了夢想成為爵士鋼琴家的男主與厭世的靈魂22號相遇,它們攜手返回現實世界裡尋找生命的意義的故事。雖然裡面有著一大堆雞湯人生道理,但卻看起來不算枯燥吧,沒有教育人的感覺,而且整個故事給人一種睡前聽者的童話故事,是一種心底的溫柔,是對待成年人和孩子一視同仁的溫柔。
  • 《活著》,不管富貴還是貧窮,堅強的活著,活著,就是人生的意義
    讀了餘華《活著》,一開始覺得很壓抑,主人公富貴的一生確實很悽慘。看到後來,我還以為作者會讓富貴與小外孫相依為命,可是,作者覺得富貴還不夠悽慘,連小外孫也不讓他活,硬是只留下富貴一人和一條老牛為伴。為什麼安排他活著,他活著有什麼意義?我想,作者下面的一段話可以得到啟發:這輩子想起來也是很快就過來了,過得平平常常,我爹指望我光耀祖宗,他算是看錯人了,我啊,就是這樣的命。年輕時靠著祖上留下的錢風光了一陣子,往後就越過越落魄了,這樣反倒好,看看我身邊的人,龍二和春生,他們也只是風光了一陣子,到頭來命都丟了。
  • 《溫暖的告別》活著這麼美好,就要好好的活著
    這是一部關於臨終關懷的電影,沒有想像中的冰冷和恐懼,更多是溫馨的畫面和滿滿感動的淚水,偶爾的搞笑場面也帶來了歡樂,一口氣順暢的看完了;印象很深的就是那個小女孩,胖嘟嘟的非常的可愛,聽到小女孩自己說出她已經患了白血病,感覺很殘忍,但小女孩是堅強的,堅強到微笑的面對自己生命,積極面對周圍的人,同時用她微笑去感染到了周圍的人,甚至對於自己的父母,她也一直是在安慰,儘管她的父母一直試圖不告訴她真想,
  • 說「生而為人,我很抱歉」的那些人,真心懂活著的意義嗎?
    「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這句話實際上並不是出自太宰治的作品《人間失格》,而是作為副標題開篇語出現在《二十世紀旗手》中,但究其根源,是日本昭和時代詩人寺內壽太郎《遺言詩作》,而這位詩人經歷了四次自殺失敗,終於在第五次如願以償,太宰治只是這句話的最佳代言人。
  • 夜思|豆瓣評分9.0:活著的意義,就是好好活著
    反向勵志的操作,讓不少人反思起活著的意義。你有過「哇!活著真好」的瞬間嗎?如一條影評所言,當你愛上生活那一刻,就找到了激活生命的火花。推薦給你,靜夜思。豆瓣評分9.0:活著的意義,就是好好活著來源:陳海賢 | ID:haixiansalt作者:陳海賢前幾天和家人一起去看了一部暖心電影。
  • 《一條狗的使命》:活著的意義
    活著的意義——《一條狗的使命》影評活著的使命活著的意義是什麼?活著的使命又是什麼?影片一開始就提出這兩個深奧的問題,貝利,影片中的狗主角,它的四世都在思考這個問題,筆者也在這部影片中摸索著答案。影片採用擬人化的方式,用狗的口吻來記錄事件,這增強了對觀眾的代入感。
  • 簡單說說活著的意義
    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著。上面一行是餘華的小說《活著》中的一句話。餘華覺得人活著是僅僅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不是對活著以外的事情而活。那活著的意義是不是也是活著本身呢?要想知道活著的意義,我們有必要知道什麼是活著?
  • 《活著》:我們都是為了活著而活著
    今天突然想起了餘華寫的《活著》,我們都是為了活著而活著,而不是為了活著的事物之外而活著。世界本來就是苦難的,他磨礪著我們每個人的對苦難的承受能力。餘華:1960年4月3日生於浙江杭州,當代作家。中國作家協會第九屆全國委員會委員。
  • 餘華《活著》:人生一世,活著的意義是什麼?為何有人說,白活了
    什麼是活著?活著的終極意義是什麼?或許,不論男女老少談到這個話題,都能掰扯一二。然而,餘華一部《活著》,卻讓讀完小說的人,都默認了這個事實。其實,活著哪裡有人們口口聲聲說的那些大道理,用餘華自己的話來說,「活著跟生活不一樣,比生活更有力量,活著不是喊叫,不是攻擊,而是忍受生活」。
  • 夜思 | 豆瓣評分9.0:活著的意義,就是好好活著
    反向勵志的操作,讓不少人反思起活著的意義。你有過「哇!活著真好」的瞬間嗎?如一條影評所言,當你愛上生活那一刻,就找到了激活生命的火花。來源:陳海賢 | ID:haixiansalt作者:陳海賢前幾天和家人一起去看了一部暖心電影。影片探討了一個有趣的主題:如果你為一個熱愛的目標奮鬥了大半生,為它吃很多苦,受很多累,做了很多犧牲。
  • 人活著的意義是什麼
    人活著的意義,論品德,精神,形象,外貌,內心。家庭生活背景,都影響著人的一生。那麼人怎麼樣才能做到,真正的叫人呢,真正的配得上人的這個字,真正的沒白來到人世間一趟。我們該怎樣來正確,理解人這個含義呢?什麼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