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騰半生依舊底層」,網紅鳳姐自嘲發人深省:別讓瞎忙困住一生

2020-11-03 讀書文史

傳遞溫度與價值,關注我不走丟,更多精彩內容盡在

文 | 讀書君

說起鳳姐,你可能還會想起她的那些雷倒眾生的驚人語錄和句子:

擅長詩歌與散文,精通古漢語,9歲博覽群書,20歲到達頂峰,往前300年往後推300年,智商無人能及;

非北大清華碩士不嫁,伴侶必須有劉德華那樣的帥氣,謝霆鋒那樣的冷酷……

是的,當年憑著一股「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勁頭,鳳姐讓自己徹底火了一把,並成了天下皆聞的網絡紅人,不僅國內人盡皆知,在國外也頗具「影響力」,就連美國《人物》雜誌都對其進行了專訪。

時至今日,她依舊是眾人眼中的網紅,時不時仍然能在網絡上掀起一陣熱議浪潮。

最近,鳳姐因為一段自嘲感悟,又被推上了熱搜。

她表示:人有的時候活得不如狗,移民改變不了階層,美國夢難做。

一向超級無敵自信的鳳姐,如今說出這番不易之話,一時間讓不少人都為之感慨不已。

鳳姐人生的起伏沉淪,美國夢為何會破滅?

鳳姐,本名羅玉鳳,1985年生,重慶市綦江區人,中專、大專學歷,畢業後當過服務員,做過超市銷售員,當過洗腳工,後因為狂妄自大的言論而走紅。

客觀上說,鳳姐出身底層,單從其人生經歷和她的言論看,她屬於典型的病態型自戀人格,過於自吹自誇。

不過,深入地看,鳳姐也並非是如表象所呈現的那樣「無知」。從她在《延河》雜誌發表的八首詩以及在其他平臺發表的文章看,她並不是媒體描述中的那樣粗鄙、無知、惡俗。

羅玉鳳詩歌節選

平心而論,她確實有些文採,思維邏輯清晰,且是個有「追求」的人,心懷遠大抱負。

2010年鳳姐去了美國,並稱「出國就沒有打算回去」。

但是,出國打拼10年,到如今卻依舊沒有闖出一番天地,甚至還在直播中感慨「移民也改變不了階層,有時活得不如狗」。

這又是為何?

一心想靠努力打拼,走上人生巔峰的鳳姐,為何始終過得猶如「蜉蝣」一般渺小。鳳姐為何夢碎美國?

想必,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解釋:

一、認知與格局

一般而言,越是生活底層的人們,越是對財富、成名抱有極大的渴望。

很多人都曾夢想一夜暴富,一夜成名。為此,現實生活中,不少人會去走「偏門」,做一些極端或鋌而走險,不道德的事情,以此希望能夠快速達到目的。

比如鳳姐,一個典型的極端代表,她身上固有才華,也固有勇氣,但是卻不足於支持她走下去,這種局限性源於其認知格局。

鳳姐出身底層,貌不驚人,才不出眾,比上不足比下也沒有太多優勢,她想開闢一條通往成功的道路,選擇了出國。

許多人認為,只要出了國,換了一個美麗的場地,辛勤打拼,就能過上美好的生活。顯然,這些想法有些過於天真。

海外華人一直是個特殊的群體。中國很早以前就有了向外移民的歷史,尤其是19世紀中後期後,隨著封建社會的瓦解,西方資本主義的入侵,百姓民不聊生,且在「苦力貿易」的刺激下,不少人背井離鄉,遠渡重洋謀生。

然而,由於沒有學歷、沒有文化,沒有技術,他們往往只能靠出賣體力勞動為生,或洗衣做飯,或種地開荒,或端餐盤洗碗筷……生活有多辛酸大概也只有當事人知道。

對於鳳姐而言,也不亦如此。

沒有學歷、沒有語言背景、沒有美貌和身材,原本在國內還略顯優勢的口才,到了國外,毫無用武之地。她以為出國能換來一個新的天地,能改變命運,卻不知,在國內無法實現的人生價值,到了美國也難以實現:

因為人的成功,從來都沒有捷徑,不是光只靠改變外部環境就可以的。

最後,為了生存,她只能選擇出賣體力換取低廉的勞動價值,在美國幹起了美甲師工作,且一幹就是十年。

二、學習與自律

一個人的成功,並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日積月累的過程。而學習與自律,是成功的重要保障。任何時候,都不要忘了學習,接受教育。

學歷不高的鳳姐,到了美國之後,並沒有選擇繼續深造學習,而是選擇了打工謀生。

都說選擇遠比努力更重要,鳳姐沒有選擇學習教育,她選擇了出國闖蕩,但卻未給自己加足了「油」,最後,車子響聲是夠大,但是卻一直在原地打轉,全做無用功。

說到這裡,想到了另一個女人——鄧文迪

1968年生於山東的鄧文迪,年輕的時候,人生經歷也沒有什麼與眾不同,活得也沒比鳳姐差多少。後來,她嫁給了世界報業大亨默多克,成為世界超級富豪太太,全球頂級「女強人」,而她的成功,和她積極上進的學習態度,以及自律的人生都離不開關係。

鄧文迪

鄧文迪是一個刻苦、上進的女人,16歲時考入廣州醫學院,之後,又先後考進加州州立大學和耶魯大學學習。可以說,如果沒有這些豐富的學習經歷,出眾的才能和學識,她根本無法進入富豪大亨的眼中,也根本無法一步步走到了人生的巔峰,成為了世人矚目的焦點。

鳳姐腦子不傻,但是卻不夠聰明,她自詡「九歲博覽群書,二十歲智慧超群,前前後後六百年,無以知無一不曉」。除開這話帶有的幾分誇張成分不說,給人的感覺不僅謙虛度不夠,還不善學習,和文學家王安石筆下的那位方仲永「神童」有些相似,光有名聲卻不好學。

此外,鳳姐對他人對外界事物的要求很高,正如開頭所言,擇偶上的要求就十分苛刻。但是,對他人要求高的同時,卻未對自己嚴苛。

從網上流出的照片看,鳳姐活得並不精緻,相反,活出了「女屌絲」的慵懶、頹廢範。

臃腫的身材,不修邊幅的穿搭,邋遢的容貌,這已然是位大媽的模樣,和知性、精明、幹練的女性形象毫不沾邊。光從外形上看,就絲毫看不出鳳姐欲要改變自身底層的氣質形象。

三、階級的固化性

從古至今,階層性一直存在,且階級固化隨著時間的推移愈發堅固,不可動搖。

不同階級,擁有不同的社會資本,上流社會與下層階層,顯然存在許多的不對等性。儘管我們一直致力於相信,世界存在公平和正義,但那也僅僅是相對而言。

階層不同,決定認知視野也不同。魯迅筆下的《少年閏土》,就生動形象地揭露了這一現象。中國百年以前,地主家的少爺遭遇長工家的孩子,驚訝地發出感嘆:

「我素不知道天下有這許多新鮮事:海邊有如許五色的貝殼;西瓜有這樣危險的經歷,我先前單知道它在水果店裡出賣罷了。」

年輕的少爺,哪裡知道這巨大認知視野偏差,正是他們的階級鴻溝,正是中年後拉開他們親密距離的主導原因。在年少的男孩們看來,他們只不過是很高興能夠有一個可以與其分享完全不同經歷的朋友,因為這是他往常的朋友們所不知道的世界。中年之後,才發現人與人之間是不同的,認知也是有所不同的。

出身底層的鳳姐,儘管很努力地試圖去改變現狀,但是來自於社會的無形壁壘,卻無不時時在束縛著她。沒有身份,沒有背景,沒有人脈,沒有學歷……她只能選擇低下頭顱,選擇底薪廉價的工作。

一直以來,美國傳遞的觀念是一個講究機會平等的國家:任何人,無論出身如何,都能靠個人的天分和努力取得成功。然而,那其實也不過是句美好的雞湯罷也。

美國貧富的階級隔離森嚴,眾所周知,美國教授帕特南曾在《我們的孩子》一書中,就曾揭露了這種巨大的「階級鴻溝」:上層階級在美國仍過著幸福的生活,下層階級卻遭遇了生活秩序的全面崩潰。

一個柔軟的女子,從中國跑到美國欲要圓滿,想靠辛勤的體力勞動,在美國站穩腳跟,闖出一番新天地,顯然這樣的想法多少有些異想天開,甚至是痴人說夢。

不過,不管怎樣,鳳姐終究是個有勇氣的人。敢於追夢,不怕吃苦,心氣雖是高了點,但並非是自命清高,五指不沾陽春水,無病呻吟。即便是給美國人修指甲,也活得光明磊落,自在灑脫,比窩在家中啃老、當鍵盤俠的人要好許多。

有人說她俗不可耐,其實她人長得雖是俗了點,但文字不俗,智商情商也並不是零,不管怎樣,客觀上說,羅玉鳳是一個有獨立人格和觀點的人。

雖然她活得有些高調,但不可否認,不偷不搶,踏實做人,也挺好!

圖片源自網絡,若侵權請聯繫刪除。

點讚是一種美德,喜歡就點個讚、轉發分享吧~更多優質內容,請持續關注。

相關焦點

  • 鳳姐: 折騰半生, 仍是底層
    遺憾的是,十年後,鳳姐在美國沒有實現她的夢想,折騰半生,仍是底層。問題出在了哪裡?作者:愛娃;本文來源:「真棒之選」(ID:summerschool2018),「真棒之選」跟70、80和90後高知爸媽一起,優選海內外獨家資源,專業測評教育機構。如果您喜歡藍橡樹的文章,請記得要把我們「設為星標」哦!
  • 鳳姐:折騰半生,仍是底層
    (澳洲第一大網紅抖音帳號「微雪梨」,帶你看遍澳洲生活那些有趣的事兒!留學旅遊移民必備!請在抖音號搜「微雪梨」 ,我們在這等著你!)那個當年在陸家嘴發徵婚傳單,非北大清華碩士不嫁,說自己「9歲博覽群書,20歲到達頂峰,往前300年往後推300年,智商沒有人會超過我」的羅玉鳳,居然也人到中年了?
  • 鳳姐夢碎美國:折騰半生,仍是底層
    2選擇比努力更重要一樣是當時的網紅今年35歲的鳳姐,依然單身,身材倒是比以前發福了不少,依然在法拉盛做著店員的工作,依然還在採訪裡重複著「人權」、「底層從重慶一個小鎮,考了中師,再考到大專,再到上海陸家嘴徵婚走紅,最後把自己折騰到了美國,她真的已經在非常努力地改變自己的人生了。
  • 餘生,學會安靜,別再折騰
    既然我們常常對於時間的流逝感到無能為力,為什麼還要不厭其煩的折騰自己呢?很多人忙碌了一生,只是為了追求大多數人都在追求的金錢和名利,但金錢是賺不完的,沒有必要為了物質而讓自己的餘生活的那麼累。說到這裡,不由得讓我想起了小瀋陽在很久以前演過的一個小品,小瀋陽在小品中說道:「人這一生其實可短暫了,眼睛一閉一睜一天過去了,眼一閉不睜這輩子就過去了。」
  • 寫了《我的前半生》的亦舒,一生遠比羅子君折騰
    亦舒一直以來倡導的都是「女性獨立」的價值觀,而她的前半生比羅子君更加精彩。亦舒原名倪亦舒,原本出生在上海的她,五歲時隨家人到香港定居。 亦舒也曾借著筆下人物發出過一些聲音:你父親已經浪費了她的前半生,現在你又要去浪費她的後半生?    ——《媽》 小寶,相信我,我是愛你的。我懷你的時候是那麼年輕,但是我要你活著,甚至我親生的母親叫我去打胎,我不肯,我掩著肚子痛哭,我要你生下來,我只有十八歲。
  • 蔡英文,別再折騰臺灣民眾了
    為了抹黑大陸和大陸的疫苗,近日,島內親綠媒體《自由時報》與臺當局打配合戰,污衊大陸工人即便接種了疫苗,卻也依舊在烏幹達感染了病毒。甚至對外造謠,稱「大陸疫苗是謊言」的假新聞。不僅攻擊大陸疫苗的效果和研發,甚至對大陸的形象都造成了破壞。但綠媒的新聞只能騙騙不知道實情的臺灣人。
  • 成團「出道」發單曲:不做企業家,「網紅」羅永浩迎來人生第二春!
    而當第一代網紅鳳姐、芙蓉姐姐等人,都悄無聲息成為歷史的時候,羅永浩卻有越來越紅的趨勢。 如果說,2018年錘子科技資金危機,2019年錘子科技被字節跳動收購,緊接著電子菸創業失敗,把企業家羅永浩釘在了創業的恥辱柱上,並背負上行業冥燈、老賴等帶有嘲諷意味的標籤。 那麼,2020年便是「網紅」羅永浩一雪前恥的一年!
  • 別再折騰臺灣民眾!
    民進黨當局,別再折騰臺灣民眾了!在戰勝病毒的終極武器——疫苗研發方面,中國走在世界前列。在全球進入三期臨床試驗的13款疫苗中,中國有5款。中國疫苗在運輸保存方面具有明顯優勢,只需要2至8攝氏度的存儲溫度,大多數國家和地區現有物流條件均可滿足疫苗運輸要求。
  • 半生已過,別再執著於愛而不得
    終是歲月不堪數,倏然間半生已過。也許,有些人、有些事,早就該放下了。再執著,也改變不了分毫,又何必淤積於心呢?半生已過,別再執著,放下過去,才能好好生活。那些斑駁的過往,很多已經模糊了,但他給你的感覺依舊很清晰。他說過的某句話,你永遠都記得。還有他笑起來的樣子,像裝訂在你腦海中的一幅油畫,永遠那麼明媚,那麼生動。也許,那個人就在你的通訊錄裡,只是很少,或者從來不聯繫。你們之間仿佛隔著千山萬水,只能遙遙相望。
  • 一生很短,別愛太滿,別睡太晚
    一生很短,別愛太滿,別睡太晚。01別愛太滿,要留三分愛給自己《菜根譚》有句話說:花開一季,人活一世,適可而止,濃淡相宜。感情亦如此,三分醉,七分醒的狀態是最佳的。當你付出全心全意去信任一個人時,要不獲得一生的幸福,要不獲得一生的教訓。分享一個故事:從前有個乞丐到一戶人家去乞討,主人給了乞丐十塊錢,乞丐拿著錢高高興興的走了。第二天乞丐又來乞討,主人依舊給了十塊錢,就這樣,持續了大半年。半年後的一天,乞丐照常去那家人乞討,而主人只給了五塊錢。
  • 別瞎忙了,無需事必躬親
    作為項目經理,怎樣才能告別"瞎忙",將項目工作安排的井井有條,將項目風險牢牢把控在自己手中呢?上海欣旋徐老師在上課時用兩個故事給我們做出了詮釋:一,明確目標,分清項目工作的輕重緩急。信上強調,那是他一生中最有價值的一課。5年之後,這個當年不為人知的小鋼鐵廠一躍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獨立鋼鐵廠。所以說,項目經理在做工作時要有輕重緩急之分,只有分清哪些是最重要的,並將它首先做好,才能掌握自己的時間。此外,項目經理需要了解員工的不同需求、規劃及核心能力,針對不同成員的成熟度,指派不同的項目任務。只有做到這些,項目工作才能井井有條、卓有成效。
  • 陳志朋折騰半生,回歸正常穿衣風格後,今49歲終於不再像哥哥了
    但是這樣的陳志朋同樣不被眾人接納,大家冷眼旁觀看著,他也盡情地折騰,還頻頻因為衣服就這樣這折騰了一段時間之後,眾人對他的關注度再次降低。幾乎所有人都覺得他落寞了,過氣了。這樣的陳志朋是令人心疼的,或許折騰也是一件好事,只要他別真的消失就好。
  • 安宰賢預告要公開一切,具惠善迅速反擊:別瞎忙了
    這一次具惠善很快反擊:我沒有用Kakao Talk(聊天工具),別瞎忙了
  • 「網紅教授」鄭強年近花甲,披掛上陣太原理工,發人深省
    由浙大到貴大、貴大回浙大,到這次遠赴太大,鄭強教授每一次華麗轉身,都發人深省!鄭強教授出任太原理工大學黨委書記,此消息一出,無數網友激動不已。花甲之年,網紅教授鄭強終於當上了高校一把手。鄭強老師這一生,用其幽默風趣而擲地有聲的演講影響了無數學子。
  • 初代網紅鳳姐又現身了,仍舊生活在美國社會底層,美國夢碎了
    大家還記得那個憑藉「非清華男不嫁」走紅的初代網紅鳳姐嗎?最近又出來蹭熱度了,過了10年美國生活後,她放棄了此前搏人眼球、語不驚人死不休的炒作方式,和網友分享起了自己的生活感悟:「人有時候不如狗,移民改變不了階層,美國夢難做!」
  • 回憶困住了劇情
    譬如《南方有喬木》這部電視劇,一集中回憶佔據了一半,導演倒是省事,製片人倒是省錢,可是觀眾受不了呀,不停地反覆,重複,反覆,重複,本來還有胃口,這麼一折騰,全吐出來了,暈車,回憶困住了劇情。有的時候,我在想,究竟是我的問題還是電視就的問題呢?應該都有問題,我呢,品味越來越高;電視劇呢,品味越來越爛。於是出現了這樣的問題,如何解決呢?
  • 三次離開馮鞏,聲稱要「裸捐」,58歲離婚,牛群愛折騰的前半生
    有人說他落魄,有人說他愛折騰,是否落魄不好說,但他的確是愛折騰,曾三次離開馮鞏,當了五年縣長,聲稱要裸捐財產,感情上與妻子結婚多年,年近六十還離了婚,這些年過著很「不安分」啊。就這樣,牛群開始了他折騰的前半生。
  • 一輩子不要瞎忙,首先要做對這四件事
    洞見(DJ00123987)——不一樣的觀點,不一樣的故事,1000萬人訂閱的微信大號
  • 35歲網紅鳳姐直播自曝現狀:人生就是一個不斷認清現實的過程
    本文獲授權轉載自:讀者讀書會(ID:duzhe0423)前段時間,消失了很久的初代網紅鳳姐,在網上開了一場直播。 自從10年前她去美國之後,就再也沒有回國,全心全意追求自己的「美國夢」。被群嘲之後,她一不做二不休,辭掉工作,走上了炒作自己的道路,接通告扮小丑,成為了名噪一時的網紅。
  • 何炅半裸身材刷屏:廢掉一個人,就讓他瞎忙
    導語:這個時代,大多數人都陷入了「瞎忙的陷阱」,成為了時間的奴隸,每天被壓榨得不成人樣。其實,很多時候,你之所以沒成功,只是因為你都在瞎忙。優秀的人,從來都是利用時間的高手。他發現,原來以前的自己都在瞎忙,真正聰明的人是從來不會讓自己「拼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