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尋人工耳蝸」是一個「媒體和商業合謀的大騙局」?當事人:純屬無稽之談!

2021-02-12 北京青年報

12月19日早晨,26歲的張家口小夥兒李明(化名)在北京乘坐地鐵時,不小心丟失了自己的人工耳蝸,隨後他在網上發帖尋找。

北京青年報記者報導此事後,引發了更多的關注,很多熱心網友在轉發求助。

正當大家為這件事兒著急的時候,20日上午,自媒體黑XX發的一篇文章在網絡熱傳,標題是《大騙局:20萬耳蝸丟失刷爆朋友圈?媒體和商家惡意炒作濫用善心!》。


這篇文章說:

如果家庭條件僅僅以電動車為交通工具,她捨得給孩子配28萬的耳蝸?……為什麼全國丟失耳蝸的都是貧困家庭?因為這些家庭的描述更容易引發別人的愛心罷了。

這99.99%是媒體和商家合謀的大騙局。

北京青年報發的是軟文。

文中還列出「三大疑點」:

第一、耳蝸丟了就得開顱?

第二、12月以來全國四起「耳蝸丟失」,營銷痕跡明顯;

第三、耳蝸到底值多少錢?有報導稱僅為4.5萬。

這篇文章的閱讀量很快就突破了10萬+。

在文章下方的留言中,有人支持他的觀點↓↓↓

有人覺得自己的善心被利用了↓↓↓

也有很多人反駁↓↓↓

事情真的像黑XX說得那樣嗎?

20日上午,北青報記者在朝陽公園地鐵站見到了丟失人工耳蝸的李明(化名)和他的姐姐李女士。記者看到,由於李明目前沒有人工耳蝸,處於全聾狀態,他與姐姐只能用唇語交流。

在現場,李女士對自媒體黑XX的質疑一一回應。

戳視頻↓↓↓

質疑:當年人工耳蝸到底花了多少錢?

回應:17萬。

北青報:能介紹一下你弟弟的情況嗎?他的人工耳蝸花了多少錢?

李女士:弟弟小時候得過感冒,因為抗生素變聾了。聾了以後戴過助聽器,2008年植入人工耳蝸後,適應了一段時間這個機器,它的這個整體費用大概是17萬,昨天說20萬不太準確。

北青報:有人工耳蝸的購買憑證和弟弟的病情診斷書嗎?

李女士:有,有我弟弟當年做手術的證明。

質疑:裝新耳蝸需要重新做手術?

回應:如果有需要,打算做

北青報:萬一耳蝸找不到有什麼打算?

李女士:找不到的話,我們會去醫院配置一個新的外接設備,去跟腦袋裡的植入物進行匹配。

北青報:要給弟弟重新做手術嗎?

李女士:如果新買的設備無法與大腦中的植入物相匹配,可能打算在李明的左耳附近做手術,換一個新的耳蝸,當然我們也不願意這樣。

李女士在朋友圈發布的說明

質疑:是否與商家合謀營銷?

回應:無稽之談。

北青報:自媒體黑XX說你是與相關商家合謀後,發布的尋物啟事。

李女士:純屬無稽之談,我們不是什麼合謀推銷!弟弟真的丟了東西,我們報過警,尋求了地鐵工作人員的幫助。我看到黑XX的那篇文章後很氣憤,但是我現在沒有時間與黑XX交涉,我注意力都在尋找人工耳蝸的事情上。

人工耳蝸那個型號就叫澳大利亞耳蝸N6,是澳大利亞的,我們沒有去做什麼營銷。2008年植入手術後,升級換過設備,換的就是這個外置接收器。

李明和姐姐  攝影|北青報記者 劉暢

李明向北青報記者出示了19日從北京站返回張家口(沙子嶺西)的火車票。李明母親也提供了2008年李明手術時的證明。

李女士告訴記者,黑XX的那篇文章對她幫助弟弟尋找人工耳蝸造成了影響,「現在老是收到很多騷擾電話,我的電話一度卡頓,不能正常接聽。」

李女士說:「我只能告訴大家,這事兒(人工耳蝸丟了)確實是真的。我們自己家的事兒,興師動眾的,給大家了造成了這麼多的麻煩,我非常非常的抱歉。非常感謝所有陌生人的幫助,我們沒有跟任何人有商業合作。我現在所有的注意力都在找東西上,自媒體想蹭就蹭吧。」

人工耳蝸丟失後,李女士已向警方報警。她說,報案後,有民警陪她一起尋找,但是沒有找到。北青報記者了解到,警方此前接到報警,稱一男子丟失人工耳蝸。民警為此多方走訪查找線索,目前還在進一步尋找中。

與此同時,北京地鐵負責人告訴北青報記者,李明經過的沿途各站,工作人員都特意查看了,但沒有發現。「我們在得知遺失人工耳蝸的情況後,聯繫了相關線路的調度中心,聯繫了途經車站的工作人員,目前還未找到遺失物品。」

李女士說:「今天(20日)是最後一天尋找,不管最後找不找得到,都會告訴大家一個結果。」

多一點善意與信任,不好嗎?

北青菌再一次請大家多留心,

幫李明尋找他的人工耳蝸。

文|張夕 張雅 劉珜  張香梅

編輯|王子軒

視頻|劉暢 郭茂勇

更多精彩內容可戳↓↓↓

■貧困縣學生把免費奶倒進水溝,校長:喝不完怕過期…官方最新通報來了

■22歲男生留學兩年敗光200萬,回國後成「巨嬰」,吃飯還要奶奶餵…

■「改革先鋒」100人名單 你認識多少位?

相關焦點

  • 急尋20萬人工耳蝸是炒作?耳蝸丟了就要開顱?真相是……
    據媒體報導,昨天早上,來自河北張家口的李明(化名)在北京乘坐地鐵時,發現放在衣兜裡(一說包裡)的人工耳蝸體外機丟失,遂在微博求助,沒想到很快引發全城關注。焦急:耳蝸價值20萬,或需再次開顱手術今天上午,記者聯繫當事人的姐姐李女士,了解到了最新情況。
  • 多起人工耳蝸丟失都是套路?聾兒家長:這麼說是在我們傷口上撒鹽……
    近日,自媒體黑XX發了一篇文章,稱張家口小夥兒李明(化名)「急尋人工耳蝸」一事,是媒體和商家惡意炒作出來的騙局。
  • 「人工耳蝸丟失」真相究竟如何?為何「愛心傳播」反倒「營銷炒作」?
    到19日晚,事情發生了驚天的"逆轉",一家自媒體"黑奇士""爆料"人工耳蝸丟失"事件系"驚天騙局"、商家惡意炒作濫用善心。目的在於炒作澳大利亞某品牌的N6人工耳蝸。參考文章《大騙局:20萬耳蝸丟失刷爆朋友圈?媒體和商家惡意炒作濫用善心!》事情究竟是怎樣的?到底是充滿正能量的全城搜"耳蝸"愛心事件,還是商家的"驚天騙局"?
  • 「天價」人工耳蝸丟失引全城尋找……是炒作?
    不過,在一片聲援中,卻出現了一些諸如「有沒有開顱這麼嚴重」「耳蝸這麼貴為何輕易弄丟」的質疑,更有自媒體發文稱,這件事,99.99%是媒體和商家合謀的營銷套路!到底是怎麼回事?據李明的姐姐李女士介紹,李明當天從北京市朝陽區芳園裡小區北區出門,步行幾百米後乘坐地鐵14號線到金臺路,隨後換乘6號線到達朝陽門站,再轉2號線到達北京站。
  • 20萬元人工耳蝸丟失,全城尋找……是炒作?
    不過,在一片聲援中,卻出現了一些諸如「有沒有開顱這麼嚴重」「耳蝸這麼貴為何輕易弄丟」的質疑,更有自媒體發文稱,這件事,99.99%是媒體和商家合謀的營銷套路!到底是怎麼回事?就在下車時,李明準備戴上耳蝸,卻發現已經不見了。李女士形容,人工耳蝸外形看起來像一隻黑色的耳機,通過一根導線和一個圓圈與頭部內的植入物相連接。因為通過腦部植入,接收器跟腦部的植入物相配套,如果沒找到,弟弟可能需要再做一次手術,把植入物拿出來。「不算手術費的話,這個耳蝸價值20萬元。
  • 耳蝸事件最新進展 | 當事人崩潰痛哭 | 《騙局》一文如何出爐?
    大致內容是,一名男孩在北京乘地鐵時,20萬人造耳蝸丟失,重配要開顱。不少網友出於對這個小夥子的善意而主動轉發。當晚,有自媒體對求助帖的內容提出質疑,質疑當事人、廠家和媒體聯合炒作,「問北京」率先對此事進行調查求證:截至目前,丟失的人工耳蝸仍未找到。
  • 耳蝸之後,無人行善?
    隨後,事情出現了反轉,有人質疑說,「 即便丟了,也不需要像圖中說的一樣開顱 」,「 耳蝸的外部掛件是通用的,換個新的,匹配上原來的配置數據就好了 」。。。再後面,出了一片名叫 《 大騙局:20萬耳蝸丟失刷爆朋友圈?媒體和商家惡意炒作濫用善心!
  • 「全民找耳蝸」遭質疑背後,是你不知道的80萬聽障家庭的傷痛
    可就是這樣一個細節描述的錯誤,還是給了一些人陰謀論的機會。耳蝸還沒找到,網上已悄然流傳起了一篇文章【大騙局:20萬耳蝸丟失刷爆朋友圈?媒體和商家惡意炒作濫用善心!】3、如果這麼容易丟失,這些「貧困家庭」當初是不是就不該安裝這款耳蝸?4、耳蝸到底值多少錢?有報導稱僅為4.5萬,為啥新聞裡要寫20萬,還要「開顱」那麼恐怖?結論是:「這99.99%是媒體和商家合謀的大騙局!」
  • 人工耳蝸是什麼?人工耳蝸丟失後需要開顱嗎?聽聽醫生怎麼說
    近日來,網上有一則幫弟弟尋找「人工耳蝸」的事件受到了網友們的關注。據其在網上發布的啟示所述,其弟弟所佩戴的耳蝸大概價值20多萬,如果找不到,弟弟有可能需要再開一次頭顱做手術。有不少網友在看到了這個尋物啟事之後,出於熱心,將其轉至微博上和朋友圈,沒想到很快引發全網的關注。
  • 馨儀人工耳蝸開機日記
    這一個月有太多的朋友因為看了我的文章通過微博微信聯繫到我,其中有一位遠在巴塞隆納的耳蝸寶寶家長讓我記憶深刻,她講述了許多關於自己孩子做人工耳蝸的故事,比如在巴塞隆納雙側手術只需出單側費用,或者若是在馬德裡雙側完全免費由國家支付,術後一周傷口即可以碰水,在巴塞隆納康復完全免費,並且還會在一些康復技巧上給予我建議和指導,通過和這位家長的交流對照顧馨儀有了多一些的信心。畢竟我取的是海外醫生的經!
  • 助聽器、人工耳蝸和耳機,聊聊關於聽力的3大電子設備
    北京同仁醫院1997年做了國內第一例兒童人工耳蝸植入。 01 問:植入人工耳蝸的最佳年齡是幾歲? 答:最早期的人工耳蝸植入術僅針對具有一定語言基礎的成人患者。
  • 馨儀人工耳蝸植入日記
    她叫錢馨儀(以下簡稱馨儀),雙耳聽力大於110未引出,2周前在北京解放軍總醫院接受右耳單側澳大利亞人工耳蝸植入手術,主刀醫生戴樸教授。手術前自從2017.4.8日發現馨儀聽力不好之後就沒有停留的奔走檢查,這幾個月一直搜集人工耳蝸資料,對比到底使用哪一家的耳蝸?2017.6.8星期四終於有了一個結果。我們選擇512+N6,早上10點來到澳大利亞人工耳蝸公司籤合同。
  • 騰訊多媒體實驗室商世東:天籟技術讓人工耳蝸語音清晰度和可懂度...
    基於此,騰訊多媒體實驗室聯合國內最大的人工耳蝸廠商之一——諾爾康(Nurotron)一起展開相關討論和研究,經過長達半年的技術驗證,從架構上最終確定了「手機伴侶+人工耳蝸」的聯合解決方案,通過多種技術的優化和整合,實現了語音清晰度和可懂度提升40%的效果。經過提升後的信號,傳遞給人工耳蝸後,可以極大改善聽障人士的聽覺體驗,讓聽障人士在「聽得見」的基礎上「聽得清、聽得真」。
  • 愛耳日|關於人工耳蝸(CI),看看使用者怎麼說?
    中國是在1999年才有愛耳日,2016年之前國際上的叫法和中國的叫法是一樣都是叫愛耳日,直到2017年WHO改為國際聽力日。讓我們在國際聽力日看看國內外一些蝸友是怎麼說的吧!希望能讓大家清醒一點,對人工耳蝸有個全面的認知並且做出自己想要的選擇。
  • 費玉清被傳癌症晚期 經紀人闢謠:純屬無稽之談
    他本人曾表示,"未來不論媒體多希望自己出現,自己將再也不會出現"。65歲的小哥在告別演唱會之後,徹底封麥退隱。但江湖中仍有哥的傳說,很多人對他退休後的個人生活還是蠻好奇的。不過費玉清將隱私保護得很好,沒有過多的將信息透露給外界。
  • 人工耳蝸丟失需要做開顱手術?別害怕,沒這麼嚴重
    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一些聽力存在障礙的人也可以通過機器輔助聽到外界的聲音,這些機器有助聽器、人工耳蝸等。但最近網傳,如果人工耳蝸丟失,需要做開顱手術重新植入,這一消息嚇壞了很多佩戴人工耳蝸的人。那麼,什麼是人工耳蝸呢?人工耳蝸丟失,真的需要做開顱手術重新植入嗎?
  • 耳蝸找到了!完好無損!30小時全城尋耳,煙臺人愛心再創奇蹟!
    從5日中午到昨天傍晚的30個小時裡,這個耳蝸在煙臺人的朋友圈裡刷屏了——2歲小女孩彤彤(化名),不小心將人工耳蝸外掛機丟了。一個耳蝸價值30多萬,如果找不回來,還要二次手術,這對一個家庭來說,是無法承受之重。
  • 國產人工耳蝸十年磨一劍 加速助推口語無障礙溝通進程
    12月14日,由中國聾人協會主辦、中國聾協人工耳蝸植入者委員會和浙江諾爾康神經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承辦的「共同進步,聆聽世界」——中國國產人工耳蝸臨床應用十周年聯誼活動在北京舉行。中國聾人協會主席楊洋、中國聾協人工耳蝸植入者委員會主任陸峰、著名耳科專家龔樹生主任、著名青年歌唱家平安、北京行進聯盟理事長張奇、諾爾康總經理李楚、聽力言語醫學研究院院長銀力及數十位國產耳蝸用戶和家長代表共聚一堂,一同見證中國人工耳蝸十年來的發展與蛻變。中國聾協與浙江諾爾康神經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同時籤署了戰略合作協議。
  • 當寶寶第一次戴上人工耳蝸,開心的在爸爸懷裡「鯉魚打挺」,爸爸的...
    視頻中的小寶寶第一次戴上人工耳蝸,聽到了父親敲打桌面的聲音,開心的笑了,這位爸爸也是聾啞人,他表示:自己小時候沒有機會戴耳蝸,所以到現在都不能說話,現在有了人工耳蝸,一定要讓孩子聽聽這個世界的聲音。網友評論:「有聲音的世界真好」人工耳蝸人工耳蝸是一種電子裝置,由體外言語處理器將聲音轉換為一定編碼形式的電信號,通過植入體內的電極系統直接興奮聽神經來恢復或重建聾人的聽覺功能。
  • 「共同進步,聆聽世界」——中國國產人工耳蝸臨床應用十周年聯誼...
    12月14日,由中國聾人協會主辦,中國聾協人工耳蝸植入者委員會和浙江諾爾康神經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承辦的「共同進步,聆聽世界」——中國國產人工耳蝸臨床應用十周年聯誼活動在北京隆重舉行。中國聾人協會主席楊洋,中國聾協人工耳蝸植入者委員會主任陸峰,著名耳科專家龔樹生主任,著名青年歌唱家平安,北京行進聯盟理事長張奇,諾爾康總經理李楚,聽力言語醫學研究院院長銀力及數十位國產耳蝸用戶和家長代表共聚一堂,一同見證中國人工耳蝸十年來的發展與蛻變。中國聾協與浙江諾爾康神經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同時還籤署了戰略合作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