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起人工耳蝸丟失都是套路?聾兒家長:這麼說是在我們傷口上撒鹽……

2021-02-12 北京青年報

近日,自媒體黑XX發了一篇文章,稱張家口小夥兒李明(化名)「急尋人工耳蝸」一事,是媒體和商家惡意炒作出來的騙局。12月20日,李明和家人現身回應了質疑。(詳情可戳連結→「急尋人工耳蝸」是一個「媒體和商業合謀的大騙局」?當事人:純屬無稽之談!)

同日,北京青年報記者採訪了另外幾名遭到黑XX質疑的「耳蝸丟失事件」當事人,以及人工耳蝸生產商和相關領域的專家。

李明和姐姐現身回應質疑

另外三起「耳蝸丟失事件」當事人:

孩子的人工耳蝸並不是澳大利亞的

黑XX在文中稱,最近全國發生了四起「耳蝸丟失」事件,分別發生在河南鄭州、青海西寧、河北石家莊和北京,丟失人工耳蝸的家庭都比較貧困,「套路十分相似」,可能是一家澳大利亞公司在「搗鬼」。

12月20日,北青報記者採訪到了另外三起「丟失人工耳蝸事件」的當事人。

她告訴北青報記者,「家裡人都看到了這個(自媒體)的文章,很生氣。原本弄丟孩子的人工耳蝸心裡就很愧疚,現在還有人在我們傷口上撒鹽。」 

程女士說,當時鄭州媒體為她報導,丟失的人工耳蝸很快找到了,現在用的就是找回的這個,沒有損壞。

她告訴記者:「我兒子用的是奧地利的一款產品,不是他(黑XX)說的澳大利亞產品。這個圖我在網上發過,有聾兒的家庭一眼就看得出來。」

經核對比較,北青報記者確認,程女士兒子使用的人工耳蝸體外機,是奧地利的一款二代一體機產品。

黑XX還在文中還質疑,家庭條件僅僅以「電動車」為交通工具,捨得給孩子配28萬的耳蝸?

程女士對此很氣憤,「我騎電動車怎麼了?我們的的確確是普通家庭,家裡有兩個兒子,丟耳蝸的是3歲的小兒子。孩子父親在外面做小生意,給別人打工。做手術加體外機的28.8萬元,都是跟家裡的親戚朋友籌的。家裡有孩子生病,就是賣車、賣房也應該給孩子治病,難道不對嗎?」

至於為何不選擇國產的人工耳蝸,程女士說:「當時諮詢了很多家庭,選擇這個是因為聽說聲音比較平和,加上我們當地有售後,維護比較方便。」

他告訴北青報記者,孩子的人工耳蝸體外機已經尋回。

「耳蝸來自奧地利,是去年7月份配的,後來孩子不小心丟失,現在找回來了,能夠正常使用。」他說,「這款耳蝸是當時幾款裡質量比較好的,整套手術花了20多萬元,光是體外機就花費了8萬元左右,所有花費都是自費。」

 

黑XX在文中稱,馬平平一家收入微薄而且不太穩定,這樣的家庭拿出30萬裝耳蝸,還粗心大意丟了!為什麼全國丟失耳蝸的都是貧困家庭?因為這些家庭的描述更容易引發別人的愛心罷了。

看到這些,馬平平很氣憤。她告訴北青報記者:「真是什麼人都有!我們家條件確實困難,我自己不上班,孩子爸爸送貨養家。當時孩子做這個手術,是申請了『國項』,國家給了很大一部分補貼,配的也是奧地利的產品。當時找耳蝸的時候說得很清楚,手術和體外機價值30萬元左右,單獨的體外機要花費7萬元。」

馬平平孩子的耳蝸體外機現在還沒有找到,「是當地的好心人湊了幾萬元,重新買了一個。」

專家:耳蝸設備比較貴,更新有限制

12月20日下午,北京友誼醫院耳鼻喉頭頸外科主任龔樹生教授告訴北青報記者,丟失人工耳蝸就需要動手術一說,其實是家屬對於人工耳蝸工作機制的誤讀。他說:

人工耳蝸分為兩個部分,一部分是需要手術植入體內部分(包括電極系統),另一部分是用來轉換聲音的體外言語處理器,也就是常說的體外機。但這二者並不是只能一一對應的,如果不慎丟失了體外部分,只需要更換體外機,並重新進行調試即可。

即使是更換內置部分,按照目前的醫學技術,往往也只需要進行一個微創手術,用時40分鐘左右,因此佩戴人工耳蝸的患者無需過度擔心。

家長丟失了耳蝸肯定很緊張,也是人之常情,但丟了耳蝸就要重做手術的說法確實是不太準確。

北京同仁醫院耳科副主任醫師郝欣平介紹,就目前各品牌人工耳蝸的具體情況而言,患者丟失外掛機後,對更換的新機還是會有型號、品牌方面的限制,「並不是說什麼機器之間都可以互相匹配。」

黑XX在文中就人工耳蝸的價格提出質疑。龔樹生教授告訴北青報記者,目前市面上外掛機的價格從兩三萬到五六萬不等,最好的可能會達到七八萬左右,相比之下進口耳蝸價格會更貴一些。

他說:「其實無論國產的還是進口的,質量都不錯。不過國外產的耳蝸上市時間比較久,性能方面可能會更穩定一些,所以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能很多患者還是會傾向購置進口耳蝸。」

龔樹生教授還提到,耳蝸植入手術的費用並非只包括外掛機部分,「手術費相對便宜,大概1萬多,設備部分比較貴,尤其內置部分會更貴一些。」

據他介紹,目前耳蝸植入手術的手術費用部分已經被納入醫保,國家也有專門的針對貧困家庭的免費人工耳蝸項目,可以在當地殘聯提出申請。但該項目對患者年齡、家庭情況等條件有一定限制。

涉事人工耳蝸生產商:

「營銷」的說法是誣陷和誹謗

北青報記者了解到,李明使用的人工耳蝸由澳大利亞科利耳醫療器械(北京)有限公司生產。

這家公司的工作人員表示,從昨晚(19日)看到消息開始,他們一直在聯繫李明的家人,「現在聯繫上了,確認他用的是我們的N6產品。知道他的體外機丟失後,我們聯繫廠家,給他提供了一個備用機器,方便他尋找期間替用。」

李明(右)已經佩戴備用機

不過20日,這家公司得知,已經有愛心人士將一個閒置的N6產品借給李明用,「我們的銷售人員上門做了調試,保證他現在能使用機器,後續如果他沒有找到(丟失的人工耳蝸),再購置我們的產品,也會給他一個相應的優惠。」

公司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李明的手術是2008年做的,「17萬元應該包括植入體和體外聲音設備兩方面,這個花費屬於當時的中檔水平。但是,體外的聲音設備每3至5年會有更新,N6產品是2015年前後上市的,李明的體外機是也是在之後升級的。」據了解,李明丟失的N6體外機目前售價6.8萬元左右。

對於黑XX發文指責該公司與用戶、媒體一起「營銷產品」,工作人員回應稱,「這是誣陷和誹謗。我們也諮詢了律師,在考慮是否追究他法律責任的問題,(現在)還是先通過公開渠道去澄清這個事情。」

文|北青報記者 張雅 孔令晗 張夕  實習生 李偉欣

編輯|王子軒

更多精彩內容可戳↓↓↓

■貧困縣學生把免費奶倒進水溝,校長:喝不完怕過期…官方最新通報來了

■22歲男生留學兩年敗光200萬,回國後成「巨嬰」,吃飯還要奶奶餵…

■「改革先鋒」100人名單 你認識多少位?

相關焦點

  • 「人工耳蝸丟失」真相究竟如何?為何「愛心傳播」反倒「營銷炒作」?
    經查詢,"耳蝸丟失"事件,2018年作為熱點事件登陸網絡熱門共有四次。第一起是上文中說到的,12月19日下午,北京發布的消息"張家口小夥李明(化名)"急尋人工耳蝸"",引發熱議。其他三起分別發生在河南鄭州、河北石家莊、青海西寧。北青報記者對四起事件當事人的採訪報導——《多起人工耳蝸丟失都是套路?
  • 急尋20萬人工耳蝸是炒作?耳蝸丟了就要開顱?真相是……
    李女士說,事發後她問過媽媽,媽媽說弟弟腦袋裡的東西已經有十年了,肯定和肉長在一起了,再做新的太危險。而關於所稱的「20萬的人造耳蝸」,李女士稱,弟弟的手術做於2008年,從裡到外的整體費用為17萬,多說了三萬「很對不起大家」。對於所謂「炒作」「與企業合作」一說,李女士回應稱,沒跟商業合作,自媒體想蹭就蹭吧。
  • 耳蝸事件最新進展 | 當事人崩潰痛哭 | 《騙局》一文如何出爐?
    據小夥兒的姐姐李女士說,昨天有熱心網友告訴她,自己的人工耳蝸設備更新後,留有一臺舊設備,可暫時讓李明使用。李女士說,現在先暫時借用網友提供的設備,下一步還要諮詢如何去配新設備。李女士:弟弟又能聽見了,就算丟失的設備找不到,我也開心多了。
  • 20萬元人工耳蝸丟失,全城尋找……是炒作?
    不過,在一片聲援中,卻出現了一些諸如「有沒有開顱這麼嚴重」「耳蝸這麼貴為何輕易弄丟」的質疑,更有自媒體發文稱,這件事,99.99%是媒體和商家合謀的營銷套路!到底是怎麼回事?如果再把腦袋裡的植入物拿出來,我們所需要付出的代價就不是20萬元可以衡量的了。」她還強調,丟失的人工耳蝸對於別人來講,是沒有任何用處的,因為它只對應李明腦中的植入物。截至目前,警方、地鐵沿途各站工作人員分別進行了尋找,但尚未找到。另據耳蝸廠商消息,耳蝸丟失期間會提供臨時備用機。
  • 「天價」人工耳蝸丟失引全城尋找……是炒作?
    不過,在一片聲援中,卻出現了一些諸如「有沒有開顱這麼嚴重」「耳蝸這麼貴為何輕易弄丟」的質疑,更有自媒體發文稱,這件事,99.99%是媒體和商家合謀的營銷套路!到底是怎麼回事?據李明的姐姐李女士介紹,李明當天從北京市朝陽區芳園裡小區北區出門,步行幾百米後乘坐地鐵14號線到金臺路,隨後換乘6號線到達朝陽門站,再轉2號線到達北京站。
  • 馨儀人工耳蝸植入日記
    她叫錢馨儀(以下簡稱馨儀),雙耳聽力大於110未引出,2周前在北京解放軍總醫院接受右耳單側澳大利亞人工耳蝸植入手術,主刀醫生戴樸教授。手術前自從2017.4.8日發現馨儀聽力不好之後就沒有停留的奔走檢查,這幾個月一直搜集人工耳蝸資料,對比到底使用哪一家的耳蝸?2017.6.8星期四終於有了一個結果。我們選擇512+N6,早上10點來到澳大利亞人工耳蝸公司籤合同。
  • 人工耳蝸是什麼?人工耳蝸丟失後需要開顱嗎?聽聽醫生怎麼說
    近日來,網上有一則幫弟弟尋找「人工耳蝸」的事件受到了網友們的關注。據其在網上發布的啟示所述,其弟弟所佩戴的耳蝸大概價值20多萬,如果找不到,弟弟有可能需要再開一次頭顱做手術。有不少網友在看到了這個尋物啟事之後,出於熱心,將其轉至微博上和朋友圈,沒想到很快引發全網的關注。
  • 人工耳蝸丟失需要做開顱手術?別害怕,沒這麼嚴重
    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一些聽力存在障礙的人也可以通過機器輔助聽到外界的聲音,這些機器有助聽器、人工耳蝸等。但最近網傳,如果人工耳蝸丟失,需要做開顱手術重新植入,這一消息嚇壞了很多佩戴人工耳蝸的人。那麼,什麼是人工耳蝸呢?人工耳蝸丟失,真的需要做開顱手術重新植入嗎?
  • 馨儀人工耳蝸開機日記
    這一個月有太多的朋友因為看了我的文章通過微博微信聯繫到我,其中有一位遠在巴塞隆納的耳蝸寶寶家長讓我記憶深刻,她講述了許多關於自己孩子做人工耳蝸的故事,比如在巴塞隆納雙側手術只需出單側費用,或者若是在馬德裡雙側完全免費由國家支付,術後一周傷口即可以碰水,在巴塞隆納康復完全免費,並且還會在一些康復技巧上給予我建議和指導,通過和這位家長的交流對照顧馨儀有了多一些的信心。畢竟我取的是海外醫生的經!
  • 專業更專注 圓先天聾兒重回有聲世界夢 ——山東省耳鼻喉醫院聽覺...
    更令人擔憂的是,近些年,隨著二胎政策的全面放開,每年有出生缺陷的新生兒人數一直持續增長,其中新生兒聽力障礙發生率為3‰,每年約有3萬新增的新生缺陷聾兒,僅山東省就有1500至2000名新生聾兒。聽力是語言學習的基礎,先天聾兒因聽不到聲音,語言發育期很難學會說話,從而喪失語言能力,可能還會伴有運動、認知等方面的障礙。人工耳蝸植入手術為他們打開了一扇通往有聲世界的窗!
  • 「急尋人工耳蝸」是一個「媒體和商業合謀的大騙局」?當事人:純屬無稽之談!
    這篇文章說:如果家庭條件僅僅以電動車為交通工具,她捨得給孩子配28萬的耳蝸?……為什麼全國丟失耳蝸的都是貧困家庭?因為這些家庭的描述更容易引發別人的愛心罷了。北青報:自媒體黑XX說你是與相關商家合謀後,發布的尋物啟事。李女士:純屬無稽之談,我們不是什麼合謀推銷!弟弟真的丟了東西,我們報過警,尋求了地鐵工作人員的幫助。我看到黑XX的那篇文章後很氣憤,但是我現在沒有時間與黑XX交涉,我注意力都在尋找人工耳蝸的事情上。
  • 無聲世界,我們再也不見!
    「給大女兒生個弟弟妹妹做伴兒吧!」這是大女兒吟吟對陳姐最常說的一句話,姐姐真的很懂事。「寶貝們還小,我捨不得這麼早走。」陳姐每每聲音哽咽,卻從沒有哭出來,在孩子們面前,她總是帶著微笑。為了幫助肺癌媽媽陳姐實現給小女兒文文裝人工耳蝸,聽到孩子喊一聲「媽媽」的心願,浙江在線健康網聯合浙江經視、網易、今日頭條、民生996等媒體,共同發起了「愛的回聲」公益行動。
  • 聯播pro:緊急擴散 鄭州4歲女童20萬元人工耳蝸丟失
    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市政府決定自9月7日起,實施機動車限行交通管理措施。鄭州至周口新增12臺豪華商務快巴9月3日,記者從鄭州交運集團獲悉,即日起,該集團客運三公司與對開周口客運公司在鄭州中心站、隴海汽車站和汽車東站新開鄭州至周口汽車東站的商務快巴線路,平均一個小時一班,共12臺,滾動發車。
  • 裝上人工耳蝸,1歲9個月女童聽到了聲音
    6月29日下午,當1歲9個月女童詩詩順著拍手聲轉頭的那一刻,在場的醫護人員和家屬都興奮起來。這意味著重慶仁品耳鼻喉醫院又順利完成一例人工耳蝸植入手術,幫助孩子第一次聽到來自世界的聲音。
  • 傷口上撒鹽……你知道有多痛嗎?
    我們也曾試過在嘴巴潰瘍上放點鹽來消毒,痛得齜牙咧嘴。傷口撒鹽,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via@匿名用戶:小時候腳受傷,被削掉一點點肉,傷口一個半公分長,流血不止。伯伯情急之下倒了一碗鹽上去,血流瞬間被鹽堆吸收,雪白色晶體在粘稠的殷紅液體中化為透明,慢慢頹唐地由腳面滑下。血止住了。
  • 趣味英語:「落井下石」=「雪上加霜」=「傷口撒鹽」
    漢語中說某人看見別人限於某種困境或危險中時, 不伸手去幫忙, 反而加以陷害,讓人的情況更加嚴重時,有這麼幾個成語可以表達:如果是有人掉進陷阱裡,不伸手救他,反而推他下去,又扔下石頭,我們可以說如果是遭遇雪害又碰上霜害,即害上加害,我們可以說「雪上加霜」。
  • 熱詞分享:「傷口上撒鹽」用英語怎麼說?
    大家好,今天我們分享一個非常有用且地道的表達——傷口上撒鹽,它的英語表達是:rub salt in/into the wound 傷口上撒鹽,雪上加霜(使某一困難局勢對某人變得更糟)Losing was
  • 當寶寶第一次戴上人工耳蝸,開心的在爸爸懷裡「鯉魚打挺」,爸爸的...
    視頻中的小寶寶第一次戴上人工耳蝸,聽到了父親敲打桌面的聲音,開心的笑了,這位爸爸也是聾啞人,他表示:自己小時候沒有機會戴耳蝸,所以到現在都不能說話,現在有了人工耳蝸,一定要讓孩子聽聽這個世界的聲音。網友評論:「有聲音的世界真好」人工耳蝸人工耳蝸是一種電子裝置,由體外言語處理器將聲音轉換為一定編碼形式的電信號,通過植入體內的電極系統直接興奮聽神經來恢復或重建聾人的聽覺功能。
  • 傷口上,就別再撒鹽了
    可就在語音結束前的最後幾秒,忽然聽到背景音裡有個人在說,幹個什麼都幹不好,笨死了電腦都會丟。聲音很大,恨不得遮過我媽的聲音。是有多想罵我,是有多想讓我聽到。 這個聲音,是我爸。從小六姥爺就是這麼對我和六舅舅的。我們考試考的砸了,跑步摔跤扭傷了,在他那基本都是換來一句,笨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