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質量影視作品講好遵義故事

2021-01-09 金臺資訊

本報訊 (記者 錢誠 通訊員 王昌華)最近兩年,遵義的影視作品火遍全國螢屏。展現中國革命實現偉大轉折的艱辛歷程、弘揚偉大長徵精神的電視劇《偉大的轉折》,藝術再現貴州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偉大實踐、弘揚新時代貴州精神的電視劇《花繁葉茂》,反映改革開放貴州農村蛻變、用熱血青春書寫創業人生的電視劇《吉他兄弟》,均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晚8點黃金檔首播,並在開播當晚收視率均位居同一時段第一名。

翻開遵義影視作品列表,還有再現中國易地扶貧搬遷這一史無前例的壯闊時代畫面的紀錄電影《出山記》,先後榮獲各大紀錄片專業獎項,被列入中宣部文藝理論教學片;有刻畫「時代楷模」「全國道德模範」黃大發對黨忠誠、熱愛家鄉、奉獻一生的崇高品質的電影《天渠》,被列入國家電影局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重點宣傳推介影片;揭開沉睡在地下幾百年貴州楊氏土司神秘往事、展示世界文化遺產的紀錄電影《海龍屯》,獲得國內多個電影獎提名。

三部取材於遵義的電視劇相繼登陸央視一套,多部影視作品獲獎,《遵義會議》《領袖1935》《先鋒之那時青春》《紅城天使》《碧血丹砂》《麥子的蓋頭》等一批遵義影視作品走進全國影視核心展示舞臺,這看似意想不到的結果,實則在情理之中。

遵義故事,激情飛揚。1935年,紅軍長徵轉戰黔北,遵義會議的召開為中國革命指明了前進的方向,鑄造了偉大轉折的豐碑。2020年3月,遵義實現整體脫貧,徹底撕掉絕對貧困的標籤,從此踏上新徵程。

遵義市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推進黨和國家各項工作,大力培育和弘揚團結奮進、拼搏創新、苦幹實幹、後發趕超的精神,守好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創新發展思路,發揮後發優勢,綜合實力顯著提升,脫貧攻堅成效顯著,生態環境持續改善,改革開放取得重大進展,群眾獲得感不斷增強。

有奮鬥的地方,就有故事。遵義市深入挖掘紅色文化內涵,奮力推動文化藝術事業繁榮發展,不斷創作出有溫度、有情懷、有品質的影視作品,用這種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傳承紅色基因、講好遵義故事、彰顯新時代貴州精神,切實譜寫「遵道行義」新篇章。

遵義市高位謀劃,主動出擊,多方引進資源。貴州省文聯主席、省作協主席、著名編劇歐陽黔森,導演焦波、李偉、李舒,杭州佳平影業有限公司等組建的一支支優秀的創作團隊接踵而至,通過真誠創作、真實描摹、真情再現,講述一個個打動人心的遵義故事。

遵義市創作生產的不同風格、不同題材影視作品,是對不同歷史時期初心使命的註解和詮釋,是對思想升華和人生歷練過程的生動展現,令無數觀眾的心隨著劇情跌宕起伏。一句句感人肺腑的話語刷新朋友圈,觀眾在主創微博下留言、寫文章抒發心中所感。其中,不少影視作品還引發「95後」「00後」觀眾的共鳴,在以年輕受眾為主的影視網站和短視頻平臺,獲得高分好評。

下一步,遵義市將繼續把握紅色傳承、時代發展等宏大主題,結合新時代觀眾需要和市場要求,努力推出一批集思想性、藝術性、市場性相結合的影視精品佳作,促進遵義紅色文化產業多元化發展,贏得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雙豐收。

相關焦點

  • 有一種文化,很遵義!
    2 有一種影視現象叫「遵義創作」 黔北遵義歷來就是貴州文化重鎮。在新時代,遵義堅持把「傳承紅色基因,講好遵義故事」貫徹落實到每一項具體工作中去,努力走出一條精品迭出的文化發展新路,為把遵義建設成為黔川渝結合部中心城市提供堅強文化支撐。
  • 長徵故事反覆講但年輕人真能理解長徵精神嗎?我們從遵義開始找答案...
    距離遵義會議紀念館不遠,遵義城南小學邊上,記者找到84歲的曾祥銑,他是遵義長徵學會會長。曾祥銑一見上海的記者來,就說起報紙上的「好消息」:為了迎接建黨百年,現在《遵義晚報》每周二刊發「長徵地名故事」,接下來《遵義日報》也要開專欄,刊髮長徵故事。反反覆覆講長徵故事,現在的人真能理解長徵精神嗎?「這不用操心。」
  • 產業丨「華流」影視需講好中國故事
    中國影視作品在整體上已經實現了銜接,貢獻出一個深邃、多元、豐富的中國形象。除了經濟原因之外,中國影視作品能夠打破以前輸出艱難的壁壘,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這些作品無形中融入了許多現代性。簡單地說,近些年的影視作品,逐漸具備了向內的自省能力和向外的展望視角。
  • 張德祥:影視創作應如何講好中國故事
    影視創作應如何講好中國故事張德祥近期的某些影視作品,引起廣泛爭議,甚至下線停播,說明其中存在著不容忽視的問題。實際上,有些作品所表現出來的問題並不是新問題,而是老問題,一直在影視生產中存在著,只是時輕時重,時隱時顯,就像一個老毛病,難以根治。在我看來,這些老毛病不斷浮現出來,說明創作者在藝術觀、歷史觀等方面都出現了問題,我們應查找其問題根源,提出有針對性的矯正意見。
  • 遵義新蒲新區:打造投資熱土推進高質量發展
    從2009年開始,披荊斬棘、砥礪前行十一載,新蒲新區始終緊扣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心,立足資源稟賦、依託區位優勢,通過大力招商引資,推進各領域企業在這裡安家落戶,促成各類優質項目在全區大地上落地生根、開花結果,努力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讓全區群眾都能享受到發展的果實。
  • 【文明網評】電視劇「出海」要講好中國故事
    寮國MV電視臺目前播放的影視劇中,大約有65%來自中國,吸引了上百萬觀眾收看。據不完全統計,2019年,泰國電視臺播出的中國電視劇數量達100多部。泰國Monomax視頻網站近期播放的《鬥破蒼穹》頗受當地觀眾好評。
  • 遵義本土電影《碧血丹砂》在CCTV6播出,火了!
    遵義出品的電影《碧血丹砂》4月14日晚20:15在CCTV6黃金時段播出引起社會各界廣泛關注和熱議一起去聽聽大家怎麼說……貴州省電視藝術家協會理事向黔進影視公司總經理莫江濤:2019年,我們遵義聯合出品的電視劇《偉大的轉折》成為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首部獻禮劇,同時,遵義出品的電影《碧血丹砂》及《極度危機》在全國院線上映後反響強烈。
  • 合作「合拍」 講好故事
    儘管雙方合拍的作品不多,但獨特的故事呈現手法、高質量的拍攝和製作水平,給當時的電影愛好者留下了深刻觀影感受,增進了兩國人民的相互了解。許多法國人對中國的早期印象,或源於這些電影。 2010年,中法兩國籤署《中法電影合拍協議》,兩國電影界合拍熱情高漲。2014年上映的《夜鶯》在中國拍攝、在法國製作完成,以較高的藝術水準和鮮明的中國元素,得到中法電影界的高度評價。
  • 電視劇如何講好中國故事?影視文化輸出的「歡娛質造」詮釋
    歡娛影視CEO楊樂表示,「歡娛影視將會一直保持故事動人、畫面唯美的優勢,會以更開放的心態展示作品,以文化輸出為責任,讓海內外觀眾在一部部影視精品裡,感受中華文化的豐富和厚重,為文化自信貢獻影視人的力量。」
  • 舞臺劇《遵義1935》8月13日在紅花岡劇院首演
    宣傳海報7月31日上午10:00,中國原創大型交互式舞臺劇《遵義1935》首演新聞發布會在遵義格蘭雲天國際酒店會議室舉行。發布會現場這一部傳承紅色文化基因的作品《遵義1935》即將在8月13日迎來首演。《遵義1935》的主創團隊十分強大,總導演沈亮參與製作了《卡門》、《茶花女》、《託斯卡》、《蝙蝠》、《方志敏》等超過40部中外經典大戲。
  • 「網際網路+」時代下 如何用「影視動畫」講好中國故事
    華龍網10月19日11時21分訊(蒲思靜)對於高校來說,「影視動畫」是一門熱門專業,隨著經濟與社會發展,「影視動畫」專業也經歷了一個「井噴」過程,這對於推動影視以及動畫產業起到了重要助推作用,從不同角度滿足著觀眾對視聽藝術的追求。    與此同時,如何做強影視動畫、講好中國故事成為教育界面臨的一大挑戰,對於高職院校更是如此。
  • 能讓中國故事在海外講得好傳得開留得住,要走好這幾步!
    本屆論壇以「中國故事·國際傳播」為主題,設置1場主論壇以及紀錄片、電視劇、電影、新媒體4場分論壇。來自相關行業主管部門負責人、行業人士、學界專家等,共同圍繞作品創作、國際合作、海外拓展等議題進行深入交流研討,特別聚焦中國影視的海外傳播之路,深入探討媒體融合發展時代下如何用國際表達講好中國故事、以全球視野傳遞中國價值。
  • 劉德華來遵義了?他在哪!來幹嘛??
    「劉德華」來遵義了!!!他來這兒幹嘛!
  • 文旅融合遵義紅花崗區紅色文化愈加多彩
    位於革命老區遵義市中心城區的紅花崗區,匯集了遵義會議會址、紅軍總政治部舊址、紅軍烈士陵園等革命遺址,處處可見紅色元素。為傳承紅色基因,講好遵義故事,近年來,紅花崗區持續深入挖掘紅色資源,發揮紅色底蘊厚重的優勢,不斷豐富紅色文化傳承方式,或化為生活元素,或融入地標景點,吸引世界各地的人們走進這裡。
  • 整理羅晉影視作品中
    哈嘍哈嘍,大家好,繼續給大家整李演員羅晉的影視作品。好了,乾貨下面走起。第八部。2012年主演的古裝劇王的女人。該劇是由歡瑞世紀影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於正工作室等聯合出品的一部古裝電視劇由於正擔任製片人。
  • 講好中國故事 吸納海外爆款 縱覽2020白玉蘭獎報名作品
    儘管遭受新冠疫情影響,全球範圍內的影視行業紛紛按下暫停鍵,但白玉蘭獎憑藉一直以來的影響力,依然吸引了國內乃至海外電視行業的目光,電視劇、紀錄片、動畫片、綜藝節目四大類別都收到了大量海內外優秀作品的報名。
  • 以全域時空概念講好「黃河故事」 電影《家在黃河邊》啟動
    魏長城遺址、唐金龍高塔、宋岱祠岑樓、清豐圖義倉凸顯歷史厚重,同州梆子、同朝皮影、渭北面花和朝邑剪紙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彰顯人文魅力;遠銷俄羅斯、杜拜、加拿大等海外市場的大荔冬棗造就「南荔枝北冬棗」水果產業格局;清末「救時宰相」閻敬銘、速算大師史豐收等名人巨匠盡顯大荔的人傑地靈……眾多因黃河而興的文化資源,為大荔提供了講好「黃河故事」的天然素材,也為陝西大荔黃河文化影視文創基地的揭牌奠定了基礎。
  • 在國際舞臺講好中國故事
    而「金熊貓」,旨在打造成中國影視的一張文化名片。論壇上,嘉賓們面對新的國際傳播格局,以更高遠的視野、更開放的心態、更堅定的自信,探討在國際舞臺如何講好中國故事。 緊扣時代 中國故事有力量 全球化背景下,影視是跨文化傳播的文化形態之一。究竟什麼樣的作品,更能引發國外觀眾的興趣?
  • 講好中國故事,拍出時代現實影視精品,助力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
    近年來,「現實主義」作為一種重要的創作理念和手法,普遍存在於各類精品影視作品之中。至今為止多部或關乎國計民生、或書寫青年勵志的作品齊集亮相。無論是強大的演員陣容,還是熱門的題材故事,現實主義題材劇也憑藉著對優質內容的堅守與正能量的傳播,佔據了當下電影、電視劇市場的高地,這些現實主義題材作品都受到了業界和媒體的熱烈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