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如何講好中國故事?影視文化輸出的「歡娛質造」詮釋

2021-02-08 文化產業評論

第1780期文化產業評論

截止2017年9月,歡娛影視出品的《宮鎖心玉》《宮鎖珠簾》《陸貞傳奇》《神鵰俠侶》《大王不容易》等二十多部熱播劇已經在四十多個海外國家(地區)電視臺、新媒體發行播出,覆蓋近五億海外收視人群,並在當地創下高收視率記錄,通過電視劇把更多的中國元素和中國文化傳播給海外觀眾。

 

歡娛影視CEO楊樂表示,「歡娛影視將會一直保持故事動人、畫面唯美的優勢,會以更開放的心態展示作品,以文化輸出為責任,讓海內外觀眾在一部部影視精品裡,感受中華文化的豐富和厚重,為文化自信貢獻影視人的力量。」

 

作者:鄒銀娣

來源:文化產業評論

 

日前,作為當前全球規模最大、最有影響力的國際電視節目展會——2017坎城秋季電視節已拉開帷幕。在「文化走出去」的戰略指導下,我國電視產業近年來所取得的迅猛發展令世人矚目,其中,國產劇更是代表了電視產業化發展的最前沿成果。

 

歡娛影視作為行業內有著較強優質影視劇生產能力的影視製作公司,攜其3部重磅新劇《朝歌》《鳳囚凰》《延禧攻略》首次亮相坎城電視節。

 

歡娛精品劇為何敢揚帆出海

 

提及「歡娛影視」,必會讓人想到《宮鎖心玉》《美人心計》《陸貞傳奇》《神鵰俠侶》等一系列現象級古裝大劇,一波三折的劇情、演技在線的演員、精美華麗的服裝、深厚的文化底蘊、新生代的表達……

 

據了解,此次歡娛影視出海的這三部劇均各具特色。「一朝紅顏劫,兩代帝王更」,《朝歌》講述了上古時期,周朝王子姬發通過聯合周邊諸侯推翻暴虐的商紂王統治,開創新王朝的故事。這部東方神話史詩巨製,由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博士唐博、曹斌全程參與,從劇本階段開始「保駕護航」,製作團隊歷經6個月風雨兼程、輾轉2萬多公裡拍攝取景、再輔以8個月的後期製作打磨,使得《朝歌》高度還原了數千年前「武王克商」這個宏偉的題材,真實還原了殷商時期的建築風格,大到建築場景小到雕花紋飾,均不例外,生動還原了當時盛極一時的青銅文明。

 

《鳳囚凰》改編自同名IP《鳳囚凰》,由宋威龍、關曉彤主演,講述南北朝時期兩個國家的陰謀之下一代年輕人的故事。整部劇的服裝、造型、道具充滿了禪意,頗具東方意境,如寫意的水墨畫般。觀眾可以從「煙雲水氣」而又「超然絕俗」畫面的風格中,獲得古裝劇全新的視覺感受,領略專屬於南北朝的傳奇與風骨。

 

「宮闈生死,權傾紫禁」,《延禧攻略》的總製片人於正表示,這是一部聚焦於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風俗藝術、典禮文化精準考究與展現的電視劇。通過一個宮女成長為貴妃的故事,對乾隆宮廷之中權力與人性進行了一個深描,同時集宮廷美食、華美服飾於一體,全方位展現了清朝時期的衣食住行,堪稱一副乾隆年間的浮世繪。

 

由於此次坎城電視節是面向對中國文化陌生的海外市場,歡娛影視還特意製作了紀錄片來介紹戲服製作過程,並和海外媒體與片商一同觀看片花了解劇中出現的崑曲、宮廷禮儀等中國傳統文化元素。那麼,歡娛影視為何敢在坎城電視節這個面向世界的舞臺上大膽展示自己的劇?從這三部出海的精品劇中,我們不難找出其答案是——故事動人、製作精良、畫面精美、文化自信!

 

影視文化輸出之歡娛表現

 

自十八大以來,國家不斷推出促進文化「走出去」的政策,其中《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中華文化走出去工作的指導意見》《關於加快發展對外文化貿易的意見》《關於支持電視劇繁榮發展若干政策的通知》等文件先後印發,統籌對外文化交流、文化傳播和文化貿易、努力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推進文化「走出去」的力度空前加大。

 

國內專業的海外發行公司如捷成華數網聚、世紀優優、華策、克頓等的海外發行網絡均已覆蓋北美、南美、全亞洲如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越南、日本等近百個國家和地區,熱播劇《甄嬛傳》《羋月傳》《琅琊榜》等紛紛發往海外,開啟了「國劇出洋」的模式,歡娛影視也位列「文化輸出」隊伍中,助力中國影視文化輸出海外。

歡娛影視與土耳其影視平臺達成合作

 

截止2017年9月,歡娛影視出品的《宮鎖心玉》《宮鎖珠簾》《陸貞傳奇》《神鵰俠侶》《大王不容易》等二十多部熱播劇已經在四十多個海外國家(地區)電視臺、新媒體發行播出,覆蓋近五億海外收視人群,並在當地創下高收視率記錄,通過電視劇把更多的中國元素和中國文化傳播給海外觀眾。

 

歡娛影視CEO楊樂表示,「歡娛影視將會一直保持故事動人、畫面唯美的優勢,會以更開放的心態展示作品,以文化輸出為責任,讓海內外觀眾在一部部影視精品裡,感受中華文化的豐富和厚重,為文化自信貢獻影視人的力量。」

歡娛影視CEO楊樂與外國片商交流

 

電視劇如何講好中國故事

 

如今正值電視劇發展的黃金時期,年初,廣電總局電視劇司把2017年確定為「內容品質提高年」,並圍繞內容品質提高,提煉了8個字「價值、文化、品質、創新」。

 

 

價值觀是一部文藝作品劇的靈魂,是一種從骨子裡透出來的自信。

 

我們經常會在看一部劇的時候被感動得熱淚盈眶,而其中最打動人心的地方,往往就是價值觀。喜歡《平凡的世界》,那是因為在苦難中主人公樂觀向上不斷進取的人生態度;喜歡《琅琊榜》,那是因為家國情懷、鐵肩道義與江湖情義;喜歡重大革命和歷史題材,那是愛國情懷與民族大義,是信仰和理想主義;喜歡《好先生》是愛情的勝利,《歡樂頌》是友誼,《小別離》是親情,《老大的幸福》是溫暖的情懷,《人民的名義》是國家的擔當……

 

歡娛影視一直以來秉承以作品為載體,寄文化為內核的價值觀,其製作的一系列電視劇《宮鎖心玉》《宮鎖珠簾》《宮鎖連城》《美人心計》《笑傲江湖》《陸貞傳奇》《美人製造》《神鵰俠侶》等,無不體現著新歡娛「以史為本,今人傳之」的立業之本。

 

當代電視劇走出國門,不僅加深了國外觀眾對中國社會的了解,也有助於提高中國的國際影響力、文化軟實力。因其承載大量文化元素、體現價值觀,故思想內容在跨文化傳播中顯得更為重要。作為中華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載體,電視劇行業應根據文化產品的傳播規律以及海外傳播對作品的特殊需求,借鑑發達國家的相關政策及市場經驗,抓住機遇創新思維,實現中華文化國際傳播的「彎道超車」。

歡娛影視CEO楊樂與新華社記者合影

 

 

「文運與國運相牽,文脈與國脈相連。」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對於影視劇製作而言,沒有文化自信,不可能製作出有骨氣、有個性、有神採的作品。而堅定文化自信,離不開對中華民族歷史的認知和運用。

 

中華民族5000多年的悠久歷史中蘊含著非常豐富的故事寶藏,這是生長在這片土地上做電視劇的得天獨厚的資源。歡娛影視非常注重在其製作的電視劇裡融入了中國傳統文化元素,例如這次亮相的《朝歌》體現了商周時期的青銅文明,《鳳囚凰》再現了南北朝的人文風貌,《延禧攻略》展示了大量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如打樹花、崑曲、刺繡等,通過讓傳統文化搭載現代廣受歡迎的電視劇的形式,讓那些瀕臨失傳的傳統手藝得以廣泛傳播並延續下去。

 

歡娛影視不斷從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中汲取營養,將歷史傳統文化的精髓進行藝術轉化、形象表述,注重用民族記憶塑造國家形象,通過對中國精神、中國元素、中國符號的強調,讓歷史劇更好地弘揚民族精神,增強中華文化的感染力,為傳播中華博大精深的文化貢獻影視人的一份力量。

歡娛影視CEO楊樂為浙江廣電總局介紹戲服

 

《延禧攻略》在坎城電視節上首次曝光了中英文片花,美國、加拿大、愛爾蘭、伊朗、土耳其、羅馬尼亞、俄羅斯、越南、波蘭等數十國的影視機構均對《延禧攻略》表達了濃厚興趣,意欲購買《延禧攻略》的海外版權。以《延禧攻略》為代表的影視作品之所以如此受海外市場歡迎,主要是因為「工匠精神」的中西共同信仰與理念。

與伊朗影視機構洽談

歡娛影視一直如匠人般以極致的態度不斷雕琢自己的產品。在劇本的創作上足夠紮實,對每個故事的歷史背景,以及當時的藝術和審美都做了大量的研究;在演員的選擇上做到了適合;在畫面製作上足夠精良。

 

《延禧攻略》中,人物的造型刻畫皆遵循了清朝滿洲宮內的衣著服飾,如後宮女眷的小兩把頭、峨眉淡掃、一耳戴三鉗等;宮殿布景陳設亦打造得如博物館般精緻恢弘,皆旨在傳達尊重歷史,還原清宮歷史風貌的嚴苛態度,被媒體盛讚為「是一幅磅礴大氣的中國清宮畫卷」。

 

近年來,無論市場風向如何變化,歡娛影視始終不變的就是專注內容。為了保證內容創新和作品質量,「IP孵化」和「IP加工」這兩條臂膀就成為了歡娛在當前和未來專注的領域。楊樂表示,歡娛要做一個劇本研發中心,目前已經籤約了十多位編劇,重點做劇本研發,另外歡娛也在跟各個文學網站積極開展合作,他們給歡娛輸出內容和人才,歡娛進行後續的挑選和培訓,從而建立起自己的團隊。

 

與此同時,歡娛影視建立起了涵蓋劇本研發、藝人經紀、製作宣發等的全產業生態鏈。為了培養更多導演、編劇、美術、造型師以及演員等臺前幕後的影視行業精英,歡娛影視正在做一個「行業新領袖」計劃。此外,歡娛影視還有一系列聚焦傳統文化的舉動,如扶植傳統繡娘等匠人。

 

 

將傳播內容植根於中國傳統文化、傳統審美,繼續用「創新、唯美、極致」的作品來達到中國歷史及中國文化的輸出,讓年輕人、讓世界更了解中國。作為善於把握年輕受眾審美的歡娛影視,在精準把握90後人群的同時,向其傳播有價值、有內涵的大眾文化,以最優的效率產出實現全面輻射年輕受眾群體的良性優質爆款內容。

 

最近正在熱播的歡娛影視出品的《大王不容易》,選取了身份地位懸殊的西周大王和小宮女進行靈魂互換,營造了多重反差萌,用衝破次元壁、混搭古今元素的方式,講述了一段歡喜冤家式的宮廷愛戀,畫風清奇,劇情歡脫,帶給觀眾無限的新鮮感。再加上該劇網感十足,緊緊抓住網生代年輕觀眾的興趣點,擊中他們的痛點,被網友戲稱為「下飯菜」、工作解壓的良心之作。

 

楊樂認為,中國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背景,每個朝代都有很多可以挖掘的故事。除了傳統的歷史線之外,也有很多新鮮的角度可以嘗試。每個年代的人都有屬於他們的記憶和符合他們價值觀的故事解讀,所以歡娛要做的是符合當下大家觀看的古裝作品。

 

期待未來的歡娛影視,繼續講好中國的故事,做更多的精品電視劇。

交流/報導/約稿/諮詢/合作

加微信號:7759813  

郵箱:whcypl@126.com

相關焦點

  • 《鳳囚凰》引收視狂潮背後:歡娛影視「越努力越幸運」
    《鳳囚凰》是由東陽歡娛影視文化有限公司聯合出品的古裝權謀劇,改編自天衣有風同名小說,由李慧珠執導,關曉彤、宋威龍、張逸傑、白鹿等主演,講述了南北朝動亂時期山陰公主劉楚玉(關曉彤飾)與門客容止(宋威龍飾)之間發生的一系列肝腸寸斷的權謀愛情故事。
  • 歡娛影視出品電視劇《烈火軍校》周播成績單出爐 熱度、口碑雙豐收
    由歡娛影視出品的熱血青春勵志劇《烈火軍校》自開播以來,有關話題的熱度便不斷攀升,不管是觀眾還是業界的評論也有口皆碑。
  • 《延禧攻略》出品方歡娛影視亮相香港國際影視展
    作為中國影視娛樂領域的主導力量,歡娛影視堅持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影視化表達,締造出多部風靡海外的優秀作品,近期的《延禧攻略》和《皓鑭傳》更是為歡娛在世界範圍內贏得了「內容製作優質精良,展現中國優秀文化」的良好口碑。
  • 產業丨「華流」影視需講好中國故事
    有了經濟大環境的良好氛圍,再加上影視創作裂變後的響應,才能合力使得諸多影視作品走出國門。中國的影視劇「走出去」的願望正在慢慢實現,類似《歡樂頌》《琅琊榜》《甄嬛傳》這樣的電視劇,以及《白日焰火》《山河故人》《親愛的》等電影,已經開始走出國門,擁有了一定數量的海外粉絲,影視「華流」正成為建構國家形象的重要渠道。
  • 【文明網評】電視劇「出海」要講好中國故事
    在東南亞,緬語配音版《紅樓夢》《西遊記》《婚姻保衛戰》等電視劇相繼在緬甸各電視臺播出,很多緬甸觀眾成為中國電視劇的「鐵粉」。寮國MV電視臺目前播放的影視劇中,大約有65%來自中國,吸引了上百萬觀眾收看。據不完全統計,2019年,泰國電視臺播出的中國電視劇數量達100多部。泰國Monomax視頻網站近期播放的《鬥破蒼穹》頗受當地觀眾好評。
  • 「延禧」有攻略 《延禧攻略》幕後團隊歡娛影視的成功之道
    隨著暑期步入尾聲,今年暑期檔口碑和熱度雙高的古裝電視劇《延禧攻略》也在8月26日迎來VIP會員的大結局。大結局當日,《延禧攻略》的出品方東陽歡娛影視文化有限公司聯合北京愛奇藝科技有限公司在北京舉辦了「延禧家宴」為主題的慶功會。
  • 電視劇如何講好「中國脫貧故事」
    □韓 莉近日,國家廣電總局發布《關於做好脫貧攻堅題材電視劇創作播出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要求自即日起,各級電視臺特別是電視上星綜合頻道要加大脫貧攻堅題材電視劇購買、排播力度。目前,廣電總局已研究確定22部脫貧攻堅題材重點電視劇。《通知》還要求用心用情用功推出精品力作,講好脫貧攻堅的中國故事。
  • 張德祥:影視創作應如何講好中國故事
    影視創作必須「魂有所依」——由電視劇《隱秘而偉大》《雷霆戰將》說開去近日,以「亮劍3」為噱頭的抗日題材電視劇《雷霆戰將》引起普遍質疑,停播下架。幾乎同步開播的年代戰爭劇《隱秘而偉大》則因質量較高,收穫口碑與好評。這個現象引人反思。
  • 歡娛影視《皓鑭傳》全球版權花落FOX
    目光長遠布局海外 歡娛影視攜手FOX引領華流出海  隨著中國的影視創作在國際市場的認可度度不斷提升,華語內容的全球化戰略已成為大型影視公司的戰略目標。  中國傳統文化基因和當代中國的精神風貌是中國的影視企業「走出去」的優勢所在,國外對具有濃厚中國情懷的影視作品帶有強烈的好奇心。
  • 歡娛影視打造首部紀錄片《鳳凰》 聚焦女性審美紀錄時代變遷
    半島全媒體記者 王悅 10月27日,歡娛影視首部紀錄片《鳳凰》亮相2021騰訊視頻V視界大會,這也意味著以影視劇製作而在行業內外站穩腳跟的歡娛影視將正式涉足紀錄片領域。據悉《鳳凰》將邀請10位當代女演員展現10位中國古代歷史上著名女性的生活細節,看點十足。
  • 國劇"出海"講好中國故事 匠心匠藝展示全面的中國
    中國電視劇逐漸具備向內的自省能力和向外的展望能力。在這樣的趨勢下,中國電視人如何在「走出去」的過程中進一步講好中國故事,展現當代中國價值觀念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魅力,成為一個新的時代命題。第25屆上海電視節期間,與之相關的話題也被業界人士在不同場合反覆提及。
  • 影視劇是講好中國故事重要手段
    原標題:影視劇是講好中國故事重要手段——訪全國政協委員、著名導演劉家成 今年兩會,劉家成帶來的3份提案中,有一份是建議通過影視劇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為何關注這個問題,劉家成回答了《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的提問。 需降低輸出引進逆差 問:您在提案中提出,中國文化地位應與在世界上的經濟地位相稱,這是有感而發嗎?
  • 高質量影視作品講好遵義故事
    展現中國革命實現偉大轉折的艱辛歷程、弘揚偉大長徵精神的電視劇《偉大的轉折》,藝術再現貴州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偉大實踐、弘揚新時代貴州精神的電視劇《花繁葉茂》,反映改革開放貴州農村蛻變、用熱血青春書寫創業人生的電視劇《吉他兄弟》,均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晚8點黃金檔首播,並在開播當晚收視率均位居同一時段第一名。
  • 「網際網路+」時代下 如何用「影視動畫」講好中國故事
    華龍網10月19日11時21分訊(蒲思靜)對於高校來說,「影視動畫」是一門熱門專業,隨著經濟與社會發展,「影視動畫」專業也經歷了一個「井噴」過程,這對於推動影視以及動畫產業起到了重要助推作用,從不同角度滿足著觀眾對視聽藝術的追求。    與此同時,如何做強影視動畫、講好中國故事成為教育界面臨的一大挑戰,對於高職院校更是如此。
  • 中國動畫電影如何講好中國故事
    中國動畫電影如何講好中國故事?我以為不妨先做好以下四個方面的事:請小說家和成熟劇作家加盟動畫編劇隊伍;從文學「母體」中汲取營養;從當下現實生活和社會問題中提煉主題和發掘內容;從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中找尋場景和創意靈感。
  • 專訪|CEO楊樂:《延禧攻略》是歡娛影視重要的轉折點
    《延禧攻略》的製作方歡娛影視的CEO楊樂說:「《延禧攻略》的成功,可能是國產影視行業一個歷史性的時刻,當大家都還在呼籲拒絕流量明星高片酬,專注於製作與創作本身時,歡娛是真的做到了。」《延禧攻略》劇照說起歡娛這家公司,觀眾往往想起的第一個名字是「於正」。但在業界內,很多人都知道,楊樂是這家公司經營上的領軍人物。
  • 《小美好》《太子妃》韓國翻拍:影視文化不只是輸入,還有輸出!
    陳情令近年來,國內影視文化在大幅度的輸出。影視文化的輸出,不只是包括在別國上映傳播,更有別國翻拍等。《甄嬛傳》《琅琊榜》《陳情令》等古裝電視劇都是佳作經典,海外傳播力度也是非常大的。其實影視文化不只是電視劇電影等,方短視頻的發展,也使得有才能的人得以展現才能,李子柒便是一例文化輸出的例子。
  • 華策致敬中國電視劇60周年: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
    6月13日,華策集團副總裁、華策北京事業群總裁、華策影業董事長傅斌星應邀參加了本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電視論壇,就「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主題進行了分享。 隨後,傅斌星從創作和宣發兩個層面就中國影視作品的出海策略進行了分享。從創作層面講,華策的一些劇集在國際平臺上的點擊量超越了同期韓劇,而觀眾當中有70%是非亞裔人群,之所以能得到這麼多用戶的認可,恰恰是因為作品中的東方元素,「所以,越本土的可能越能得到世界觀眾的喜愛」。
  • 淺談我眼中的「文化輸入」與「文化輸出」
    也就是說,接觸一種新的文化並不代表會被它輕易所同化,而有可能在某些特定的時間點,我們過於害怕失去自己原先的文化和精神,害怕在多元的文化中迷失自己原先的文化記憶。現在,讓我們把視角放在「文化輸入」的輸出方,簡單探討一下「文化輸出」的過程和特點。退到最初我們討論的影視作品問題上,大多數的歐美影視作品是以何種方式傳播?
  • 《延禧攻略》提前預定「年度劇王」,歡娛影視再樹行業新標杆
    愛奇藝創始人、CEO龔宇在評價《延禧攻略》時說:「我認為《延禧攻略》一定是中國影視行業重要的標誌性的劇。優秀的演員,高質量的製作一定會出好作品,好的作品也一定會博得用戶喜歡。」 《延禧攻略》之所以能成為「年度劇王」,得益於製作方歡娛影視在劇本內容、服飾道、演員挑選、團隊組建、文化植入與輸出等各方面的高質量把控。 好的劇本是第一基礎。《延禧攻略》嚴格區分了一般的瑪麗蘇古偶劇,其劇本內容紮實,戲劇架構完整,人設有因有果、前後呼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