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如何講好「中國脫貧故事」

2020-12-27 騰訊網

□韓 莉

近日,國家廣電總局發布《關於做好脫貧攻堅題材電視劇創作播出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要求自即日起,各級電視臺特別是電視上星綜合頻道要加大脫貧攻堅題材電視劇購買、排播力度。目前,廣電總局已研究確定22部脫貧攻堅題材重點電視劇。《通知》還要求用心用情用功推出精品力作,講好脫貧攻堅的中國故事。仍在創作中的脫貧攻堅題材電視劇要堅決避免同質化傾向,在脫貧攻堅主題下,從不同風格、角度、地域進行多樣化開掘,形成百花齊放的多樣化格局。(3月27日人民網)

據了解,正在央視熱播的《一個都不能少》,在湖南衛視熱播的《綠水青山帶笑顏》等劇人氣持續走高。近年來,各種脫貧攻堅題材電視作品紛紛湧現,它們既是時代的記錄者,也逐漸成為脫貧攻堅戰中的深度參與者,更是電視螢屏上的一抹亮麗風景。

「扶貧開發成敗繫於精準」,扶貧題材電視劇創作也當同此理。曾經,在大眾心目中,脫貧攻堅題材電視劇大多立足奮鬥、主打勵志、聚焦政策,一不小心就容易被拍成「嚴肅臉」,年輕觀眾不太待見。而放眼此次國家廣電總局確定的多部重點劇,在創排思路上各出高招,值得期待。但要用電視劇表達脫貧攻堅題材,則需要在精和準上做足文章。

首先,好的脫貧題材電視劇,得打破思維定式,情真意切而又「新意盎然」,其展現的應是當代的「真農村」。當下,即使在仍有貧困戶的地方,網際網路也早已走進普通村民的生活。正如很多製片人所言,現在城鄉差距越來越小,農民足不出戶也可網購,農產品直播辦得風生水起。同時,大多數村民的追求已經升級到更高的精神層面——用知識改變命運,以文化重塑美麗鄉村。因此,如何講好新形勢下的脫貧攻堅故事才是創作者們應該重點著力之處。比如《一個都不能少》融入了當下大熱的「生態移民」「生態旅遊開發」「大學生回鄉創業」等故事內容,農村搬遷戶因為成了社區內配套有幼兒園、小學、醫療室、休閒廣場、服務中心等的「城裡人」而自豪又開心;而《綠水青山帶笑顏》中,楊爍飾演的男主角在博山的創業項目就是辦民宿,馬蘇飾演的第一書記也提出要用短視頻「帶貨」。這接地氣的真實的農村,「土與舊」「洋與新」的並存,都能引發年輕觀眾的共情。

此外,成功的好劇更要邁開腿,沉下心。有些脫貧攻堅題材電視劇之所以讓觀眾覺得「膚淺」與「彆扭」,是因為創作者沒有深扎到位,僅僅停留在美麗鄉村層面上,一不小心將此類劇拍成了風景宣傳片,而貧困區域真正需要關注的資源無法對接、人才流失、溝通不暢等諸多現實問題反而被忽略。事實上,記錄和參與脫貧攻堅戰自然不是拍風景片、戀愛戲,更不是生硬空洞地喊口號、貼標籤。要令觀眾走心動容,創作者就應該走出舒適區,走進田間地頭,將雙腳深扎泥土中,同時在回望貧困之態、凸顯扶貧之難、激發脫貧之志上下功夫,方有希望生動詮釋精準扶貧戰略的重大意義和艱難過程。如何過上好日子才是農民真正關注的問題,因此一部合格的脫貧攻堅題材劇應該關心基層幹部的艱辛,關心農民的飯碗,關心農民的急切和焦慮,而不是只把農村當作背景。

同時,一部優秀的脫貧攻堅題材劇,還要力求避免因為盲目追求戲劇化矛盾衝突,而導致的對貧困群體現狀的選擇性遮蔽;應該直面新時期農村的深層次問題,對於現實矛盾,不迴避、不躲閃、不歪曲,用詼諧幽默、正向勵志的田園風格,以小故事闡述大道理,如此才能做到既正能量又接地氣。任何忽視或無視扶貧工作的艱巨性、複雜性和長期性,一味跟風的創作態度都不可取。「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就令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裡發一點光。」在脫貧攻堅的戰場上,在最真切觸摸老百姓脈搏的地方,基層工作者用激情發出能給鄉親們帶來溫暖的光亮,以他們為主人公的優秀電視作品亦當如是。

關注河北新聞網,了解河北最新新聞。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講好脫貧攻堅故事 --電視劇《一個都不能少...
    以此鮮明時代主題為題材的電視劇,必然會受到廣泛關注與討論。該劇與張藝謀導演的劇情電影《一個都不能少》同名,僅看劇名很容易聯想到關於農村與貧困的故事,具有極強的代入感,讓觀眾產生一種尋根問底如何「一個都不能少」的想法和衝動。
  • 電視劇《最美的鄉村》完美收官——用「繡花」功夫講好脫貧攻堅故事
    電視劇《最美的鄉村》完美收官——用「繡花」功夫講好脫貧攻堅故事電視劇《最美的鄉村》海報。在如何精準脫貧上,唐天石針對上河峪村發動村民搞農家特色遊、手工滿繡,在那家溝村發動大家搞起養蜂產業等,都屬於對症下藥、因地制宜,精準施策、綠色發展,體現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黨對全國人民的莊嚴承諾,帶領貧困人口實現全部脫貧出列,基層黨員幹部衝鋒在前、功不可沒。
  • 記者怎樣講好中國故事 ——由脫貧攻堅主題報導實踐引發的思考
    習近平總書記說:「我們有本事做好中國的事情,還沒有本事講好中國的故事?我們應該有這個信心!」脫貧攻堅是一場具有中國特色、世界意義的大事,它造福中國,有利世界,是中國故事中不可或缺的華麗篇章。本文結合學習這組稿件,談一點與此相關的話題與新聞界朋友們交流探討。
  • 講好一杯咖啡裡的脫貧故事(文化隻眼)
    近日,一條同樣講述咖啡故事的短片《一杯咖啡裡的脫貧故事》,在海內外社交媒體刷屏。短短3分34秒,觀眾了解了百年前的法國傳教士如何把咖啡種子帶到雲南;時至今日,來自西方的咖啡豆如何讓雲南咖農們,走上脫貧致富之路。故事清新動人,畫面乾淨流暢,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趙立堅,中國駐南非大使陳曉東,中國駐美大使館官方帳號都紛紛轉發。
  • 宛城區:講好百姓故事 為脫貧攻堅加油助力
    11月25日,南陽市宛城區召開全區脫貧典型新聞發布會,城區溧河鄉邢莊村駐村第一書記王娜動情地講述著自己的扶貧故事。  此次受邀參加宛城區脫貧攻堅「故事會」的還有扶貧幹部馬勇、民營企業家付中華、脫貧戶張久愛。他們從不同側面講述著「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這場戰役中的精彩故事,給人傳遞著榜樣的力量。
  • 廣播劇《駱駝灣的笑聲》編劇任小敏:用聲用情講好脫貧攻堅故事
    廣播劇《駱駝灣的笑聲》編劇任小敏用聲用情講好脫貧攻堅故事日前,由河北省委宣傳部策劃指導、河北廣播電視臺創作錄製的廣播劇《駱駝灣的笑聲》,在河北廣播電視臺新聞綜合頻率、文藝頻率、科教頻率及黑龍江廣播電視臺、遼寧廣播電視臺、山西廣播電視臺
  • 如何講好一方水土的一方故事?扶貧劇還有更多的創作空間
    聚焦「脫貧攻堅」這一主題,扶貧劇還有更多的創作空間  如何講好一方水土的一方故事?  電視劇《綠水青山帶笑顏》人物群像雷宇翔製圖  閱讀提示  近期,國家廣電總局發布了《關於做好脫貧攻堅題材電視劇創作播出工作的通知》,同時公布22部脫貧攻堅題材重點電視劇名單。
  • 電視劇《最美的鄉村》講扶貧助脫貧,好劇為好山好水好物「帶貨」
    從講扶貧、演繹生態建設的螢屏「說書人」到化身為鄉村旅遊、文化民俗、農副產品的螢屏「帶貨官」,電視劇這門自帶親和力、滲透性的藝術樣式,不經意間為脫貧攻堅事業貢獻著綿薄之力。 家鄉人寫家鄉戲,接地氣的劇本觸得到脫貧關鍵「幀」 今年是決戰脫貧攻堅之年,相關題材電視劇成為螢屏主流之一。
  • 電視劇如何講好中國故事?影視文化輸出的「歡娛質造」詮釋
    「宮闈生死,權傾紫禁」,《延禧攻略》的總製片人於正表示,這是一部聚焦於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風俗藝術、典禮文化精準考究與展現的電視劇。通過一個宮女成長為貴妃的故事,對乾隆宮廷之中權力與人性進行了一個深描,同時集宮廷美食、華美服飾於一體,全方位展現了清朝時期的衣食住行,堪稱一副乾隆年間的浮世繪。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強「四力」、轉作風、講好伊犁脫貧攻堅故事
    為切實做好脫貧攻堅戰的宣傳工作,講好伊犁脫貧攻堅故事,伊犁州黨委宣傳部、伊犁州扶貧辦、伊犁州總工會聯合舉辦了「強『四力』、轉作風、講好伊犁脫貧攻堅故事」大型採訪活動,取得了豐碩的成果。脫貧攻堅是在黨的領導下各級幹部和群眾正在進行的一項偉業,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奠基工程,在這一偉大的歷史進程中,湧現出了一大批體現時代精神的典型人物、感人故事,這些故事感人至深、發人深省、催人奮進。
  • 【文明網評】電視劇「出海」要講好中國故事
    在東南亞,緬語配音版《紅樓夢》《西遊記》《婚姻保衛戰》等電視劇相繼在緬甸各電視臺播出,很多緬甸觀眾成為中國電視劇的「鐵粉」。寮國MV電視臺目前播放的影視劇中,大約有65%來自中國,吸引了上百萬觀眾收看。據不完全統計,2019年,泰國電視臺播出的中國電視劇數量達100多部。泰國Monomax視頻網站近期播放的《鬥破蒼穹》頗受當地觀眾好評。
  • 華春瑩打call的這杯咖啡,講出了怎樣的「中國好故事」?
    華春瑩打call的這杯咖啡,講出了怎樣的「中國好故事」?在全國832個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之際,由中國搜索承辦的「中國好故事」資料庫聯合「復興路上工作室」推出中英雙語動畫短片——《一杯咖啡裡的脫貧故事》(英文名《Coffee Matters》),讓海內外網友對中國的扶貧工作有了全新的認識
  • 我講脫貧攻堅故事——中國聯通青年志願宣講團側記
    有這樣一支90後青年志願宣講團,他們的身影活躍在「凝聚聯通力量 共築全面小康」——中國聯通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工作匯報展現場,他們用青春之聲為參觀者講述展覽背後的扶貧故事,向總部及子公司各單位參觀者宣傳中國聯通扶貧實踐與成效。2020年10月至12月,宣講團陸續為在京各級黨、團組織和外部來賓宣講122場,服務3000餘人。
  • 中國動畫電影如何講好中國故事
    進入新世紀以來,近16年的探索,數量驟增,高票房動畫大片接連出現,只要突破「講故事」的瓶頸,在未來十年必定能迎來國產動畫第三個輝煌期。進入新世紀,中國動畫電影也出過一些能把故事講好的口碑之作,如麥兜系列、《藏獒多吉》《風雲決》等,但這樣的佳品寥若晨星,屈指可數。
  • 江蘇衛視《從長江的盡頭回家》用綜藝講好脫貧攻堅故事
    因此,節目邀請主持人彭宇和眾多嘉賓組成探訪小組,走出演播室,深入長江沿岸的鄉村小鎮進行實地探訪,深扎鄉村找到當地的好景、好物,用生動的故事講述家鄉的發展變化,解鎖「長江藏寶圖」。,不少主流媒體平臺都在以各種形式參與到精準扶貧中來,或宣傳地區文創產品、展示地方秀麗風景,或講述脫貧攻堅的動人故事,承擔著主流電視媒體的責任與使命。
  • 花木蘭:如何講好中國故事
    劉亦菲版《花木蘭》終於全球上映,這是一部外國導演拍的中國人演的講英文臺詞的面向世界的電影,國外影評沒有意外之處,很中國,主角也很東方的漂亮,武打很中國,主題也是很中國。影片陣容可謂大咖雲集,劉亦菲的木蘭,鞏俐的女巫,甄子丹的中國將軍,李連杰的中國皇帝。
  • 京產「脫貧劇」熱播螢屏,創新電視表達,講好脫貧攻堅故事
    《楓葉紅了》於8月5日在央視一套首播,收穫了黃金時段電視劇單頻道收視率第一的好成績《月是故鄉明》則從返鄉基層幹部張錦繡反哺家鄉的故事著手,對農村轟轟烈烈地脫貧攻堅戰進行了全方位還原和深入的討論。通過張錦繡的故事探索了鄉村振興的方向,即「農」字當頭,以「農」為根,因地、因時、因人制宜,在保住青山綠水的前提下,種植、養殖、旅遊多管齊下。
  • 怎樣講好中國精神的精彩故事
    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面向國際國內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精神面臨新的挑戰與機遇。可以說,移動網際網路媒體生態不僅具有強大的社會動員力與推動力,還能夠實現中國精神的精細化、定製化、智能化、個性化傳播。同時,也要直面講好中國故事面臨的挑戰,特別是對外傳播所承受的壓力。
  • 全國網絡名人聚焦重慶 用新媒體視角講好脫貧攻堅故事
    隨著脫貧攻堅的深入,這裡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今(14)日,「助力決戰脫貧攻堅——網絡名人看重慶」在黔江區啟動,25位全國網絡名人及媒體記者共40餘人開始對渝東南武陵山區城鎮群的黔江、酉陽、秀山等區縣進行集中走訪。網絡名人將深入脫貧攻堅工作一線採集素材,再通過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體,向粉絲和網友講好扶貧故事,傳遞脫貧攻堅的好聲音。
  • 張德祥:影視創作應如何講好中國故事
    影視創作必須「魂有所依」——由電視劇《隱秘而偉大》《雷霆戰將》說開去近日,以「亮劍3」為噱頭的抗日題材電視劇《雷霆戰將》引起普遍質疑,停播下架。幾乎同步開播的年代戰爭劇《隱秘而偉大》則因質量較高,收穫口碑與好評。這個現象引人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