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播劇《駱駝灣的笑聲》編劇任小敏:用聲用情講好脫貧攻堅故事

2021-01-10 河北新聞網

廣播劇《駱駝灣的笑聲》編劇任小敏

用聲用情講好脫貧攻堅故事

日前,由河北省委宣傳部策劃指導、河北廣播電視臺創作錄製的廣播劇《駱駝灣的笑聲》,在河北廣播電視臺新聞綜合頻率、文藝頻率、科教頻率及黑龍江廣播電視臺、遼寧廣播電視臺、山西廣播電視臺、學習強國河北頻道、河北廣播電視臺冀時客戶端等平臺播出。這部由專業藝術團隊傾心投入、精彩演繹的廣播劇,一經播出便備受群眾喜愛,引起強烈反響。記者對該劇編劇任小敏進行了採訪,為大家講述創作背後的故事。

《駱駝灣的笑聲》以習近平總書記2012年到阜平縣駱駝灣村視察,並向全黨全國發出脫貧攻堅進軍令為創作背景。「該劇結構簡潔,敘事樸素,豐富的細節設計以及精湛的聲音藝術表現力,將一個個生動、形象的扶貧故事呈現在聽眾面前。」任小敏介紹,該劇描寫了在回鄉創業帶頭人張武毅的帶動下,駱駝灣村村民轉變脫貧思路,通過流轉土地、發展產業來盤活本地自然資源,實現了從人均收入不足千元到貧困村「摘帽」的發展歷程。

一直以來,廣播劇都被稱為「文藝輕騎兵」,但僅就劇本創作而言,它所需要的前期文字準備工作,與電影、話劇等藝術門類相比並不少。「2018年下半年我接到《駱駝灣的笑聲》創作任務時,剛剛完成《塞罕壩人》與《老呂叨叨》兩部廣播劇的創作。時間緊任務重,一時難以進入狀態,曾經數易其稿甚至推倒重來,創作過程頗多周折。」任小敏表示,短時間內如何保質保量完成重大題材的創作任務,是她面臨的最大考驗。

為了更好地呈現駱駝灣村的發展變化,主創團隊曾專程到駱駝灣村進行實地考察,並與村民代表座談交流,獲得了豐富的第一手材料。此外,他們還翻閱了龍泉關鎮黨委副書記黃文忠書寫的近15萬字的工作日誌、隨筆以及工作中拍攝的駱駝灣村的圖片等,盡力讓廣播劇貼近生活、貼近現實,展現駱駝灣村獨有的韻味。

近些年,無論是電視劇《索瑪花開》還是電影《十八洞村》,以脫貧攻堅為主題的精品力作層出不窮,如何在扎堆的廣播影視劇中脫穎而出,書寫一個時代中歷史與現實的交匯碰撞,是任小敏考量的重中之重。「藝術來源於生活而又高於生活,劇中的張武毅、黃秀格等形象都可以在駱駝灣村找到人物原型。」她認為,創作扶貧題材的劇作,最怕一味唱高調而空洞無物、單純說教。「因而我們在創作《駱駝灣的笑聲》時,儘可能接地氣,既有泥土味兒,更有時代感,儘可能多地融入新時代的元素。」任小敏表示,劇中通過兩代人在新時代新形勢下不同觀念、不同思路、不同方式的衝突融合,將脫貧攻堅故事講述得真實生動。

駱駝灣的人物和故事,不僅承載著革命文化底色中「河北故事」在歷史坐標中的厚度和重量,也蘊含著現實題材創作的情感價值。「當駱駝灣脫貧攻堅的號角響徹河北大地時,歷史與現實交匯碰撞出的不僅僅是河北改革發展一時一地的記錄,同時也反映出國家脫貧攻堅戰略的實施給百姓帶來的巨大福祉。」談起此次創作,任小敏感觸頗多:「無論如何,我都為曾描述過這波瀾壯闊的偉大歷史進程而感到欣慰與榮幸。」 (見習記者 李嘉歡 記者 田 恬)

相關焦點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講好脫貧攻堅故事 --電視劇《一個都不能少...
    該劇與張藝謀導演的劇情電影《一個都不能少》同名,僅看劇名很容易聯想到關於農村與貧困的故事,具有極強的代入感,讓觀眾產生一種尋根問底如何「一個都不能少」的想法和衝動。不僅如此,電視劇《一個都不能少》已經在播出時間上佔得先機,是習近平總書記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之後與全國觀眾見面的第一部脫貧攻堅題材電視劇,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脫貧攻堅不僅要做得好,而且要講得好」重要指示的具體行動。
  • 四部脫貧攻堅廣播劇今日首發,快來聽聽那些感動你的故事……
    當下正值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收官之時,新疆廣播電視檯曆時5個月,為大家傾情奉獻四部脫貧攻堅主題廣播劇:《克裡雅河的回答》《村裡的豐收節》《又是一年杏花開》《咱們村的第一書記》。這四部劇講述了南疆大地上各族群眾煥發內生動力、脫貧奮鬥的真實故事。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強「四力」、轉作風、講好伊犁脫貧攻堅故事
    為切實做好脫貧攻堅戰的宣傳工作,講好伊犁脫貧攻堅故事,伊犁州黨委宣傳部、伊犁州扶貧辦、伊犁州總工會聯合舉辦了「強『四力』、轉作風、講好伊犁脫貧攻堅故事」大型採訪活動,取得了豐碩的成果。這些優秀作品,記錄著各族幹部群眾和江蘇援疆助力脫貧攻堅壯舉,講述著伊犁脫貧攻堅的動人故事,傳播著伊犁脫貧攻堅聲音,展現了伊犁脫貧攻堅成效,鮮活生動,感人至深,將激勵全州廣大幹部群眾在與全國、全疆同步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道路上奮力前進。
  • 宛城區:講好百姓故事 為脫貧攻堅加油助力
    11月25日,南陽市宛城區召開全區脫貧典型新聞發布會,城區溧河鄉邢莊村駐村第一書記王娜動情地講述著自己的扶貧故事。  此次受邀參加宛城區脫貧攻堅「故事會」的還有扶貧幹部馬勇、民營企業家付中華、脫貧戶張久愛。他們從不同側面講述著「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這場戰役中的精彩故事,給人傳遞著榜樣的力量。
  • 江蘇衛視《從長江的盡頭回家》用綜藝講好脫貧攻堅故事
    節目不僅僅是脫貧攻堅收官時刻的響鼓一錘,而是以可持續發展的眼光,為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提供「一條龍」式的幫扶體系。因此,節目邀請主持人彭宇和眾多嘉賓組成探訪小組,走出演播室,深入長江沿岸的鄉村小鎮進行實地探訪,深扎鄉村找到當地的好景、好物,用生動的故事講述家鄉的發展變化,解鎖「長江藏寶圖」。
  • 電視劇《最美的鄉村》完美收官——用「繡花」功夫講好脫貧攻堅故事
    電視劇《最美的鄉村》完美收官——用「繡花」功夫講好脫貧攻堅故事電視劇《最美的鄉村》海報。由該劇劇組供圖6月20日,以「脫貧攻堅、全面小康」的重大歷史使命為時代背景,講述新時代共產黨人積極響應黨中央號召,奮戰在脫貧攻堅一線的電視劇《最美的鄉村》,迎來了完美收官。該劇自6月6日晚登陸央視一套黃金檔以來,實時收視率持續走高,連續多日位於收視排行榜首位,不但受到觀眾和業內專家好評,也堅定了河北人民打贏脫貧攻堅戰的信心和決心。
  • 全國網絡名人聚焦重慶 用新媒體視角講好脫貧攻堅故事
    隨著脫貧攻堅的深入,這裡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今(14)日,「助力決戰脫貧攻堅——網絡名人看重慶」在黔江區啟動,25位全國網絡名人及媒體記者共40餘人開始對渝東南武陵山區城鎮群的黔江、酉陽、秀山等區縣進行集中走訪。網絡名人將深入脫貧攻堅工作一線採集素材,再通過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體,向粉絲和網友講好扶貧故事,傳遞脫貧攻堅的好聲音。
  • 諸城桃園:心繫貧困群眾 用心用情助推脫貧攻堅
    心繫貧困群眾 用心用情助推脫貧攻堅——諸城市教體局孫皎同志脫貧幫扶工作簡要事跡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欒雪 通訊員 >胡偉 尚巖 濰坊報導 孫皎同志是諸城市教體局分管脫貧攻堅工作的一名機關幹部,包靠桃園生態經濟發展區的貧困戶,他把脫貧攻堅工作作為神聖使命,主動擔當,以身作則,履職盡責,深入做好入戶幫扶工作,與地方黨委政府和村委會密切配合,扎紮實實履行包靠責任,在協調落實好各項行業扶貧政策的基礎上,千方百計幫扶貧困群眾解決各類生活難題。
  • 「決戰脫貧攻堅」貴州衛視《與夢想合拍》:創新講好產業扶貧故事
    導讀:貴州衛視聚焦聚力脫貧攻堅,用心用情深耕創作,於5月18日起在晚間黃金時段全新推出脫貧攻堅紀實節目《與夢想合拍》。節目生動反映貴州脫貧攻堅一線的火熱實踐,呈現貴州因地制宜實施特色產業扶貧的好經驗、好做法,講好基層黨組織帶領廣大農村群眾不懈奮鬥,最終實現脫貧致富奔小康的圓夢故事,展現新時代貴州精神和家國情懷。
  • 電視劇如何講好「中國脫貧故事」
    □韓 莉近日,國家廣電總局發布《關於做好脫貧攻堅題材電視劇創作播出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要求自即日起,各級電視臺特別是電視上星綜合頻道要加大脫貧攻堅題材電視劇購買、排播力度。目前,廣電總局已研究確定22部脫貧攻堅題材重點電視劇。《通知》還要求用心用情用功推出精品力作,講好脫貧攻堅的中國故事。
  • 2020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河北慶祝活動在阜平駱駝灣舉行
    河北省豐收節慶祝活動正是以「迎豐收、促脫貧、奔小康」為主題,結合「脫貧攻堅、抗疫助農、鄉村振興及現代農業發展」等元素,搭建廣大農民群眾喜迎節日的舞臺,讓更多農民群眾都能參與到豐收節慶祝活動中來,讓廣大農民群眾盡情享受自己的節日。
  • 京產「脫貧劇」熱播螢屏,創新電視表達,講好脫貧攻堅故事
    2020年是脫貧攻堅的決勝年,電視螢屏上開始出現一批圍繞「脫貧攻堅」主題創作的電視劇作。三部作品都將真實的脫貧攻堅故事搬上螢屏《月是故鄉明》則從返鄉基層幹部張錦繡反哺家鄉的故事著手,對農村轟轟烈烈地脫貧攻堅戰進行了全方位還原和深入的討論。通過張錦繡的故事探索了鄉村振興的方向,即「農」字當頭,以「農」為根,因地、因時、因人制宜,在保住青山綠水的前提下,種植、養殖、旅遊多管齊下。
  • 記者怎樣講好中國故事 ——由脫貧攻堅主題報導實踐引發的思考
    習近平總書記說:「我們有本事做好中國的事情,還沒有本事講好中國的故事?我們應該有這個信心!」脫貧攻堅是一場具有中國特色、世界意義的大事,它造福中國,有利世界,是中國故事中不可或缺的華麗篇章。本文結合學習這組稿件,談一點與此相關的話題與新聞界朋友們交流探討。
  • 我講脫貧攻堅故事——中國聯通青年志願宣講團側記
    積極響應號召 助力脫貧攻堅2020年10月16日中國聯通舉辦了「脫貧攻堅 聯通力量」主題大會,同步開啟線下展覽。黨旗所指,團旗所向。展覽開始前夕,集團公司直屬團委主動對接扶貧辦了解宣講需求,發布了「青春助力 脫貧攻堅」——中國聯通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工作匯報展青年志願宣講團招募公告,邀請總部及在京子公司有志青年加入到展覽講解工作中。
  • 【媒體傳真】京產「脫貧劇」熱播螢屏,創新電視表達,講好脫貧攻堅故事
    2020年是脫貧攻堅的決勝年,電視螢屏上開始出現一批圍繞「脫貧攻堅」主題創作的電視劇作。今年以來,《楓葉紅了》《月是故鄉明》《吉他兄弟》等脫貧攻堅主題「京產劇」先後登陸了央視一套、八套晚間黃金檔,並收穫了收視和口碑的雙豐收。
  • 《鳳歸梧桐》清遠開機,取材真實故事反映廣東脫貧攻堅成效
    《鳳歸梧桐》以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為主題,講述了高材生顧志誠回鄉應用自己所學的現代營銷技能,帶領鄉民脫貧增收,在經歷了與兒時好友、家人還有鄉民之間發生的一系列衝突、矛盾和碰撞後,最終在親情和故土的感召下,決定留鄉建設的故事。
  • 講述平凡人物的動人故事 2020年「好記者講好故事」巡講走進重慶
    今日,2020年「好記者講好故事」巡講活動走進重慶。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實習生 吳禮霜 攝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2月23 日19時訊(記者 王瑋 實習生 吳禮霜)前線抗疫、脫貧攻堅、生態環保、鄉村教育、科技創新......今(23)日下午,2020年「好記者講好故事」巡講活動走進重慶,在重慶日報報業集團舉行。
  • 電影《駐村第一書記》舉行首映式講述脫貧攻堅真實故事
    11月22日下午3時,由最高人民法院影視中心、河南晨曦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等相關單位聯合拍攝的獻禮脫貧攻堅戰、記錄偉大時代變革的主題電影《駐村第一書記》在河南省人民會堂舉行首映。影片由康紅立擔任編劇、導演,知名演員趙濱、趙成順、於根藝、萇哲濤、李丹翼、底玲衝、張清、巴寧聯合主演。
  • 【一線記者講故事】基層見聞:在山的那邊
    她所在的駱駝灣村是阜平縣龍泉關鎮一個普普通通的小山村。八年前,唐宗秀只有一個身份——隨時等待人們救濟的貧困戶,現如今唐大媽的身份可是不少:鄉間民宿大管家、村企業的熟練工、文化旅遊講解員。那麼,8年裡究竟發生了什麼?唐宗秀和這裡的鄉親們又經歷了怎樣的歷史巨變呢?
  • 元古堆:讓脫貧攻堅的故事講得更生動——對話天水籍著名作家秦嶺
    秦嶺:中國作協安排作家們在曾經採訪過的脫貧村親自講述脫貧攻堅的故事,我認為既是對脫貧攻堅大決戰即將完美收官的一次宣言,也是對我們作品的肯定。莫言、李敬澤把這些作品譽為民族復興的「信史」,這話讓我感動之餘,也頗感汗顏。就我個人而言,只是為甘肅老家做了一點力所能及的事情。與其說我的創作受到關注,毋寧說多半是沾了元古堆這個西部小村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