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傳真】京產「脫貧劇」熱播螢屏,創新電視表達,講好脫貧攻堅故事

2020-11-04 首都廣播電視


2020年是脫貧攻堅的決勝年,電視螢屏上開始出現一批圍繞「脫貧攻堅」主題創作的電視劇作。今年以來,《楓葉紅了》《月是故鄉明》《吉他兄弟》等脫貧攻堅主題「京產劇」先後登陸了央視一套、八套晚間黃金檔,並收穫了收視和口碑的雙豐收。

《楓葉紅了》於8月5日在央視一套首播,收穫了黃金時段電視劇單頻道收視率第一的好成績;《月是故鄉明》於9月19日在央視八套首播,在播出當天同時段收視全國第一,直播關注度1.3873%,市場佔有率8.0903%;《吉他兄弟》自10月18日在央視八套首播至今,開播當晚實時收視率破1,實時收視排名第一,至今熱度也高居不下。

三部作品都將真實的脫貧攻堅故事搬上螢屏,在具體的表達方式上則各具特色,進行了不同維度的創新。《楓葉紅了》將故事設定在自然條件差、經濟基礎弱的深度貧困地區之一巴圖查幹嘎查(村),在視覺表達上用飽滿明亮的色彩呈現了大地與家園的美麗,在內容上則將國家扶貧政策巧妙地融入村民的實際生活當中,以百姓之口講述政策、在實際之中運用政策,避免了對宏觀政策生硬的解讀與宣傳。

《月是故鄉明》則從返鄉基層幹部張錦繡反哺家鄉的故事著手,對農村轟轟烈烈地脫貧攻堅戰進行了全方位還原和深入的討論。通過張錦繡的故事探索了鄉村振興的方向,即「農」字當頭,以「農」為根,因地、因時、因人制宜,在保住青山綠水的前提下,種植、養殖、旅遊多管齊下。正在熱播的《吉他兄弟》則結合貴州省正安縣的人文與地域特色,生動描繪了改革開放以來貴州農民工的奮鬥歷程。

這些不同維度的表達共同組成了脫貧攻堅事業的多個層面,也是北京市廣播電視局充分發揮精品創作「北京模式」的作用,對北京電視劇創作生產進行提前規劃、加強引導和重視把關的成果。28日開幕的2020年秋季北京電視節目交易會,還特別推出北京市重點電視劇片單展區。片單內的脫貧攻堅題材電視劇大多以現實生活為藍本,以富有感染力的人物、故事和情節打動人、溫暖人、鼓舞人,致敬每一個為扶貧事業努力奮鬥的普通人。

除了已播出的劇集外,還有脫貧攻堅主題的《溫暖的土地》和《萬物生》近期正在排播,這兩部劇在拍攝前期就得到了北京廣播電視網絡視聽發展基金的扶持。此外,包括《長江人家》《幸福隧道》《村第一書記》《綠色誓言》《黃大發的奮鬥史》《我的軍禮》和《我的綠水青山》等一批脫貧攻堅主題電視劇,同樣列入展區內。

來源:北京日報

相關焦點

  • 京產「脫貧劇」熱播螢屏,創新電視表達,講好脫貧攻堅故事
    2020年是脫貧攻堅的決勝年,電視螢屏上開始出現一批圍繞「脫貧攻堅」主題創作的電視劇作。今年以來,《楓葉紅了》《月是故鄉明》《吉他兄弟》等脫貧攻堅主題「京產劇」先後登陸了央視一套、八套晚間黃金檔,並收穫了收視和口碑的雙豐收。
  • 【媒體傳真】「高光」京產劇的養成模式
    政策利好扶持生產2016年以來,電視劇迎來媒體融合環境中的產業繁榮期。這極大地促進了綜合配套產業鏈條的完善,打造了文化創新創意的「培養皿」。2018年,北京市廣播電視局提出精品創作「北京模式」,聚焦廣播電視網絡視聽精品創作,建立完善了引導機制、服務機制、審查機制、監管機制和評價考核等五項工作機制。2020年4月,北京市廣播電視局成立了局精品創作領導小組,進一步深化精品生產「北京模式」。
  • 「決戰脫貧攻堅」貴州衛視《與夢想合拍》:創新講好產業扶貧故事
    導讀:貴州衛視聚焦聚力脫貧攻堅,用心用情深耕創作,於5月18日起在晚間黃金時段全新推出脫貧攻堅紀實節目《與夢想合拍》。節目生動反映貴州脫貧攻堅一線的火熱實踐,呈現貴州因地制宜實施特色產業扶貧的好經驗、好做法,講好基層黨組織帶領廣大農村群眾不懈奮鬥,最終實現脫貧致富奔小康的圓夢故事,展現新時代貴州精神和家國情懷。
  • 電視劇如何講好「中國脫貧故事」
    □韓 莉近日,國家廣電總局發布《關於做好脫貧攻堅題材電視劇創作播出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要求自即日起,各級電視臺特別是電視上星綜合頻道要加大脫貧攻堅題材電視劇購買、排播力度。目前,廣電總局已研究確定22部脫貧攻堅題材重點電視劇。《通知》還要求用心用情用功推出精品力作,講好脫貧攻堅的中國故事。
  • 北京模式護航 京產劇表現亮眼
    臨近年中,這些表現優秀的精品國劇都有同一個名字——「京產劇」。  8部首播劇上星  網絡劇表現優秀  僅6月就有三部熱播劇出自京產,這一成績其實是今年上半年京產劇整體表現優秀的一個縮影。如脫貧攻堅題材的《溫暖的土地》《楓葉紅了》《月是故鄉明》,反映北京發展變化的《嗨,什剎海》《北京西城故事》,謳歌英雄精神的《三叉戟》,講述大型國企海外援建、展示中國大國擔當精神故事的《大海港》等,都屬當代現實題材創作精品,極具現實意義。
  • 江蘇衛視《從長江的盡頭回家》用綜藝講好脫貧攻堅故事
    因此,《從長江的盡頭回家》創新地將直播帶貨的模式直接服務於脫貧攻堅工作,讓電視和電商、小屏和大屏進行跨屏互動,搭建起讓當地特色農產品流通的「路」。一檔好的公益節目應該讓公益理念沁入其文化內核之中,進而觸發更為深層的現實共情。
  • 記者怎樣講好中國故事 ——由脫貧攻堅主題報導實踐引發的思考
    習近平總書記說:「我們有本事做好中國的事情,還沒有本事講好中國的故事?我們應該有這個信心!」脫貧攻堅是一場具有中國特色、世界意義的大事,它造福中國,有利世界,是中國故事中不可或缺的華麗篇章。本文結合學習這組稿件,談一點與此相關的話題與新聞界朋友們交流探討。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講好脫貧攻堅故事 --電視劇《一個都不能少...
    恰逢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之年,由國務院扶貧辦重點推薦,國家廣電總局審核批准,全程在甘肅張掖創作拍攝的36集脫貧攻堅題材電視連續劇《一個都不能少》從3月16日開始,在中央電視臺一套晚八時黃金時段首播,一經播出便引起媒體高度關注,引發群眾強烈反響。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強「四力」、轉作風、講好伊犁脫貧攻堅故事
    為切實做好脫貧攻堅戰的宣傳工作,講好伊犁脫貧攻堅故事,伊犁州黨委宣傳部、伊犁州扶貧辦、伊犁州總工會聯合舉辦了「強『四力』、轉作風、講好伊犁脫貧攻堅故事」大型採訪活動,取得了豐碩的成果。這些通過媒體廣泛傳播,凝聚起了脫貧攻堅的強大力量,為自治州實現全面脫貧、精準脫貧營造了濃厚的輿論氛圍。
  • 宛城區:講好百姓故事 為脫貧攻堅加油助力
    11月25日,南陽市宛城區召開全區脫貧典型新聞發布會,城區溧河鄉邢莊村駐村第一書記王娜動情地講述著自己的扶貧故事。  此次受邀參加宛城區脫貧攻堅「故事會」的還有扶貧幹部馬勇、民營企業家付中華、脫貧戶張久愛。他們從不同側面講述著「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這場戰役中的精彩故事,給人傳遞著榜樣的力量。
  • 精品時代報告劇《石頭開花》講述脫貧攻堅真實故事
    12月9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電視劇司、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發展研究中心在北京召開時代報告劇《石頭開花》創作研評會。該劇出品方、編劇、導演、演員,以及播出平臺代表、專家學者,圍繞《石頭開花》的創作實踐、脫貧攻堅主題宣傳電視劇製作和播出經驗等議題展開討論。
  • 電視劇《最美的鄉村》完美收官——用「繡花」功夫講好脫貧攻堅故事
    電視劇《最美的鄉村》完美收官——用「繡花」功夫講好脫貧攻堅故事電視劇《最美的鄉村》海報。「我們的目的就是要啃下這塊『硬骨頭』,寫好這部新時代的脫貧攻堅故事,生動展示黨和人民小康路上的『脫貧精神』。」該劇總編劇之一楊勇表示。
  • 電視劇《最美的鄉村》講扶貧助脫貧,好劇為好山好水好物「帶貨」
    作為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脫貧攻堅重點劇目之一,由郭靖宇監製,郭靖宇、楊勇擔任總編劇,巨興茂、來赫執導,楊志剛、張子健、嶽麗娜等演員領銜主演的精準扶貧題材電視劇《最美的鄉村》正在央視一套熱播。十天來,該劇收視率屢破2%的同時,「承德」二字在社交媒體的可見度日益提升。
  • 時代報告劇《石頭開花》開講「脫貧攻堅」壯舉背後的故事
    作為「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脫貧攻堅重點劇目」之一,全劇將全景式、系統性、生動化反映「脫貧攻堅」這場中國乃至全球減貧史上的奇蹟是如何創造出來的,而「石頭開花」四個字,象徵了變不可能為可能的信念,以及在貧瘠中綻放出的希望。
  • 【一線傳真】代縣長石瑞發主持召開脫貧攻堅 安全生產 「氣代煤...
    【一線傳真】代縣長石瑞發主持召開脫貧攻堅  安全生產 「氣代煤」推進工作會議 2020-05-15 04: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以草根故事觸時代脈搏|《楓葉紅了》以真情展現脫貧攻堅真實歷程
    與此相呼應,在國家廣電總局的調度部署下,一系列唱響致富奔小康的新時代主旋律影視作品,紛紛亮相螢屏。主創團隊深入挖掘脫貧攻堅的深刻內涵,到老少邊窮地區實地採風助力故事創作,實現了生動精彩的藝術表達。近期,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黃金檔播出的由著名導演哈斯朝魯執導,孟浩強、孫茜領銜主演的電視連續劇《楓葉紅了》就是這樣一部以脫貧攻堅為題材的主旋律作品。該劇講述了主人公韓立(孟浩強 飾)依託脫貧攻堅政策,帶領嘎查黨員、群眾奮力脫貧,提高農牧民素質,改變村莊面貌的故事,以點帶面,折射出了時代發展的新面貌。
  • 《啟航》《芝麻胡同》《河山》……為「京產劇」叫好
    從2019年年初的《啟航》《天下無詐》,春季熱播的《破冰行動》《芝麻胡同》,到秋冬歲末的《奔騰年代》《光榮時代》《河山》《歸鴻》等接力亮相……這些電視劇以豐富出新的題材內容、深厚雋永的精神意蘊以及製作傳播等方面的探索創新,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它們有一個響亮的名字——「京產劇」。
  • 時代報告劇《石頭開花》開講「脫貧攻堅」壯舉背後的故事
    作為「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脫貧攻堅重點劇目」之一,全劇將全景式、系統性、生動化反映「脫貧攻堅」這場中國乃至全球減貧史上的奇蹟是如何創造出來的,而「石頭開花」四個字,象徵了變不可能為可能的信念,以及在貧瘠中綻放出的希望。
  • 【基層傳真】歙縣法院脫貧攻堅「國考」交上滿意答卷
    【基層傳真】歙縣法院脫貧攻堅「國考」交上滿意答卷 2021-01-15 16: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這部主旋律脫貧劇背後,藏著導演歐陽奮強三十年的真與悟
    作為全國脫貧攻堅最難啃的骨頭之一,涼山能否脫貧關係甚大。11月16號,四川省人民政府發布《關於批准普格縣等7個縣退出貧困縣的通知》,至此,四川省88個貧困縣全面摘帽。12月18日,講述四川涼山脫貧故事的電視劇《金色索瑪花》,就在央一黃正式拉開了帷幕。節奏銜接得恰到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