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水要來了」!老漢抱著13張銀行存摺往外跑

2021-01-14 南方都市報
7月16日,重慶市萬州區五橋街道降雨量達208mm,五橋河河水暴漲,五橋街道老街全線被淹。街道760餘名黨員幹部、志願者奔赴救災一線,以下就是一個社區幹部的見聞。

洪水稍稍退去,老橋又露了出來。

7月16日零點,傅哥還躺在床上輾轉反側,他總覺得身子燥熱無法入睡。木門嘎吱嘎吱響,是山風在吹。傅哥是我所在單位下面一個老街社區的幹部,他平時住在城郊農莊。我常去傅哥的山莊,有時就是獨坐一會兒,聽聽溪流潺潺聲,在古樹蒼穹中望望白雲,樹木中的滾滾氧氣,會把肺葉浸綠。凌晨3時,傅哥索性起床,他走到庭院長廊,抬頭見黑雲低垂,體形如龐大笨重駱駝在緩緩蠕動,一道閃電在雲層縫隙中划過,似乎是在給行走的黑雲照亮天路。早晨7點,天漏了,積壓的黑雲裡,滂沱雨水譁譁譁從天傾落,傅哥從雨幕中望出去,景物迷離搖晃。屋旁溪水搖身變成轟鳴山洪,朝山下直撲而去。百年老街在雨水中飄搖。傅哥趕到社區時,五橋河的洪水正滔滔滾滾衝洩而出。這條溫順的河流是長江二級支流,它是老街人心中的母親河。傅哥和街道幹部們一合議,立即分頭奔赴老街街巷通知沿河居住的居民撤離,他們拿著小喇叭,大聲喊:「洪水要來了,馬上離開家!」嗓子都喊啞了,大雨中聲音還是顯得很微弱,又一家一家敲門。社區居民在洪水中轉移。一些居民還在睡覺,睡眼惺忪中跌跌撞撞往外跑。76歲的劉老漢,抱著一個木箱就出門,箱子裡,有他的13張銀行存摺,這是他勒緊褲腰攢下的,有時候半夜也起床一筆一筆計算,有次為湊上存1000元錢的整數,劉老漢把沿街收來的舊報紙雜誌賣掉30多元後終於湊上了,他笑眯眯地從銀行出門時,正好遇上了去銀行存錢的我媽,劉老漢問我媽:「你存了多少?」我媽老老實實回答:「600。」劉老漢滿意地笑了。
從老街巷子裡衝出門的王大哥,手裡抱著一床剛買不久的涼蓆,突然又轉身衝回家。傅哥大聲喊:「你回去幹啥子?」王大哥嘟嚷著說,還有一口高壓鍋,新買的。「你還要不要命啊?!」傅哥奔過去,拉住王大哥就開跑,五橋河的渾黃洪水已灌進了香爐街的巷子裡,漫到了大腿處。洪水中,老巷子裡的500多居民被緊急疏散了。突然有個志願者大聲喊,香爐街臨河的居民樓二樓樓梯口還站著一個年邁的婆婆和一對母女在張望著呼喊救命。穿上救生衣的傅哥讓志願者找來繩子,一頭拴在公路行道樹上,一頭拴在了自己腰身,跳進了齊腰深的洪流中,艱難地向街對面蹚水而去,把圍困的3名居民轉移到了安全地點。傅哥在洪流中救援。傅哥在洪流中救援的這幅圖片,被一名志願者拍下,當天刷爆了社區居民的微信朋友圈。我在這些朋友圈裡一一點讚,其中還留了一條言:傅哥,好樣的!30歲出頭的小何是在老街長大的英俊少年,大學畢業後在本地電視臺做記者。當天早晨7點,他就扛著採訪機在雨水譁譁中直奔老街採訪。第二天,小何拍攝的老街搶險救援新聞畫面,在央視播出。我看見洪流中的傅哥接受採訪時說:沒得啥子,我當時也沒想那麼多,救人啊,是我的本能。7月16日的降雨量達到了208mm,這創下了自老街有水文歷史記錄以來的新高。上午10點40分,洪水漫過了老街的百年石拱老橋,當洪水逼近橋頂,洪峰中僅露出老橋的小小「頭頂」時,站在遠處的老街居民,感覺洪水也漫到了胸口,人們無聲地祈禱:老橋,挺住啊。老橋,是老街人心裡的老祖宗,老街人生活的半徑以它為圓心,來來往往千千萬萬雙腳印的覆蓋,讓老橋在百年風雨侵蝕中飽經滄桑,每一塊石頭都浸潤了歲月的包漿。有一次我赤足走在老橋的青石上面,感覺有硯臺般的光滑。遙想百年前,還拖著長辮子的工匠們,為臨河的老鎮精心設計了這座堅固的石拱橋,它頑強而沉默地佇立在歲月的天光下,讓我想起了從前車馬慢郵件慢的日子。而今的老橋,是留給老街人心裡共同的撫慰,是綿綿的鄉愁,在欲望常如洪流滾滾的時下,老橋如慈愛老祖母凝望的模樣,它讓老街人憑弔著歲月往事,也如石墩一樣穩穩安放在人心中央,抵禦著歲月裡消逝的某些東西。還有老橋上的黃葛樹,因虯勁根須攀繫著老橋橋身,出於對這座歷史文物老橋的安全考慮,黃葛樹被砍掉了。老橋兩邊臨河的吊腳樓裡,那些老理髮鋪、修表店、配鎖店、賣筲箕撮箕的農具店、鐵匠鋪、彈棉鋪、油條鋪、滷肉鋪……成為一幀幀舊時光裡的黑白底片。當天上午11時,五橋老街緊急轉移2600多人。午後2時過,咆哮洪水終於退去。老橋無恙,只是在洪水中洗了個澡,抖了抖滿身風塵,繼續俯瞰浩蕩江水。站在橋端的居民老何,給老橋深深地鞠了一個躬,幾個居民也躬身向老橋致意。這一幕令我眼眶溼潤。我沒想到會在現實中看到如同電影中的場景,我知道,那是老街人對百年老橋的內心情愫。洪水侵襲過的老街,滿目瘡痍。泥沙與洪水中衝出的各種物資,在幾條老街的路面上堆積了厚厚一層。老街沿途一些居民商家,損失慘重,但很少看到他們臉上悲傷的表情。在老街開了一個家具店的老劉,家具全部被河水浸泡成了廢品,他收拾著凌亂的店鋪,一見到我還坦然地說:「沒事兒沒事兒,只要命還在,該來的都會來,該有的都會有。」

洪水侵襲過的老街,滿目瘡痍,社區工作人員衝洗淤泥。

在老街開一家泡菜店的老項家,200多個泡菜罈子衝走了,還有幾千斤泡菜與貨物,損失了20多萬元。我與社區幹部進屋統計災情時,老項的妻子哭了,老項拍打著妻子的背安慰說,沒啥啊,我們人還在嘛,娃娃還在讀研究生嘛。老項血壓有些高,平時喜歡喝點酒,妻子總擔心他的身體,這一次老項決定戒酒了,好好愛惜身體,把生意繼續堅持下去。聽到老項戒酒的保證後,他的妻子破涕為笑了。

徵稿啟事


南方都市報「生活筆記」欄目,打造開放寫作平臺,記錄你的百味人間。歡迎投稿至nanduzaocha@126.com,郵件標題請註明「生活筆記」,我們會認真對待每一份來稿。




▊ 南都福利社

南都君今天送出兩套《陽光姐姐小書房 成長寫作系列》。每本書由伍美珍老師作品及小作家作品共同組成,每本書共包含三個部分:一是選出小讀者具有代表性的問題,為孩子解答成長中遇到的小煩惱;二是根據小讀者遇到的煩惱,用生動有趣的故事幫孩子理解,如何面對遇到的問題;三是每本書一個寫作秘笈,幫孩子提升寫作能力。戳連結,參與福利活動。


點擊上圖,109元



相關焦點

  • 張老漢傳奇
    三女兒樂了,張老漢日防夜防,防著她私奔,結果是二姐步了大姐的後塵,讓她唏噓不已,十八歲的姑娘開始想,情為何物,讓她們不顧父母,兄弟姐妹的親情,遠離家鄉,在外忍受風吹雨打。小竹不懂,小菊也不懂,兩個人手裡抓著豆包吃的不亦樂乎,什麼情情愛愛,都不如豆包來的實在。
  • 去銀行存錢,為啥都不用存摺了?銀行給的「這張紙」,真的安全嗎
    據央行在4月10日發布的2020年一季度金融統計數據報告可知,在今年1-3月份中,我國住戶存款增加了6.47萬億元,要比同期增加了4012億元。要知道,這就意味著,在今年第一季度中,平均一天就有著超過700億元的存款在「湧向銀行」!這樣來看,是我國的老百姓還是「家底很厚」嘛!
  • 存摺消磁 老人過世 銀行的6800元遺產難倒一家人
    去世2個月老伴留下的一本存摺,成了楊長秀和家人的煩惱。  4月6日,成都彭州下著雨。天彭鎮安瀾10組的78歲老太楊長秀坐著女兒的電瓶車,冒著雨,再次趕往彭州城區的一銀行的分理處,想取出過世老伴存摺上的一筆錢。再一次失望而歸,為了幾千元的存款,這位年邁的老太已跑了好幾趟。  因為存摺消磁,銀行方面表示:要取出存摺的錢,一定得公證。
  • 去銀行存款,為什麼銀行只給一張紙沒給存摺?
    相信很久已經沒有去銀行存款的朋友都會發現這樣一個問題,現在去銀行存款的時候,很多銀行不再給大家存摺,只是給大家一張紙,對此很多朋友可能都不理解,因為在大家的印象當中,去銀行存款的時候,銀行都應該給存摺的,因為存摺上面會有存款的明細,什麼時候存進去的、存了多少錢、多長時間、利息是多少都一清二楚
  • 銀行存單和存摺有什麼區別?為什麼現在很少見存摺了?
    存摺則不一樣,存摺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儲蓄帳戶存摺,這種存摺只能辦活期帳戶的現金存取;另一種存摺是結算存摺,這種存摺不僅能夠正常辦理現金的存取,還可以實現轉帳,代扣,代發,自動繳費等其他功能。存摺的功能其實跟銀行卡差不多,要比存單的功能更強大。
  • 67年前50萬元存摺問能否取出 銀行:已歸國庫
    《依萍母女到底多有錢》《郭靖追黃蓉到底花了多少錢》等帖子刷屏,讓我們驚嘆這些大家以為不起眼的角色,其實都是深藏不露的土豪哇。 這些可能是玩笑話,那麼,如果家裡有一張1948年的銀行存摺,裡面存的50萬一直沒有取出,到現在,是不是也是一筆巨款呢?
  • 農村老漢去提親,被親家瞧不起,老闆跑來跪下,親家愣了
    那天兒子給他打來電話說自己要結婚了,希望老漢可以去幫他提親。老漢特別高興,兒子只要娶上媳婦,自己的心願就可以了結了。於是老漢就帶著村裡的土特產進城去提親了。親家在城裡比較有錢,經濟條件也很好,做人做事都很講究面子,所以安排了一家大酒店。兒子沒有告訴親家,自己的父親是一個老農民。
  • 西塘鎮相友村:「綠色存摺」存出美麗新村貌
    今天你家垃圾分類了嗎」「存摺上的積分多少啦」……最近兩日,在經開區西塘鎮相友村,這樣的問話已然成為大家每日問候交談的口頭禪,一本「綠色存摺」激發了大家參與垃圾分類的熱情,讓村民們讚不絕口。4月18日,相友村「綠色銀行」正式掛牌成立,成為經開區第一個以分類垃圾回收兌現物品的銀行,旨在讓清理、分類垃圾成為村民自覺行為,提升村民環保意識,助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
  • 去銀行存定期是用定期存摺,還是用普通存單或者卡更好?
    02定期存摺方便,但交易筆數多後,也沒有匯總的金額李善為了方便,就將原有的定期存單換成了定期存摺,這樣有就方便每次轉存定期,可是今年受疫情影響,公司降低了收入,於是李善只有用存款來度度日,從2月份起,每月都從原有的定期存摺裡部分支取一部分來做生活費
  • 女子迷信狐仙去上香 帶兩女兒和存摺離家已11天(圖)
    對於39歲的電工王福臣來說,幸福就是丈夫在外掙錢、媳婦在內持家、兩名女兒健康成長。而原本幸福的一家如今卻因妻子的迷信瀕臨破碎。今年初,妻子打工時迷上了「狐仙」算命,而7月底更是帶著家中存款和兩個女兒「人間蒸發」。如今,王福臣只能抱著給女兒買的新書包號啕大哭:娘仨去哪了?快點回家吧!
  • 那一年,我被扒手扒竊了一個存摺
    要知道,那時候錢硬,十元錢都夠我們一星期的生活費了。窮學生坐不起出租啊!坐在三輪車上,雖然不舒服,可是我們也非常高興。一學期了,好想家啊!現在要回家了,能不高興嗎?到了汽車站賣票大廳,那人啊,是烏泱烏泱的,簡直是插腳無縫。一條條蜿蜒曲折的長龍,在賣票口不斷向外延伸。
  • 日本一銀行為推進電子化出狠招:辦紙質存摺收費72元
    來源:海外網瑞穗銀行的紙質存摺(Livedoor news)海外網8月21日電為了推進電子化和提高業務效率,日本瑞穗銀行宣布從2021年1月起,所有70歲以下的顧客在開戶時,如果希望辦理紙質存摺,需要繳納1100日元(約合人民幣72元)的費用,這在日本大型銀行中還是首次。
  • 父母去世留下一存摺,銀行人員說必須本人才能取,兒子做法絕了
    2019-04-13 09:21:22 來源: 服裝搭配時尚雜誌 舉報
  • 民間故事:洪水來了,夫妻倆只救出父母,洪水退去,兒子好端端的
    他抱來一捆乾柴,在堰塘邊燃起了一堆篝火,喝了幾口白酒,脫下衣服,鑽進了冰洞裡。不一會,他冒出頭來,喘了幾口氣,又灌了幾口酒,又一次潛入水中。 就這樣潛進去了五次,他也沒有抓到一條鯉魚。華至純又一次冒出水面的時候,臉色發白,嘴唇發青。老婆喊道:「你不要命了?快起來吧。」華至純說:「不抓一條鯉魚,我就不起來。」
  • 印度男死後沒錢下葬,鄰居拿他存摺,踩自行車馱遺體去銀行要錢
    來源:海外網亞達夫的遺體被鄰居用自行車運到銀行(Getty)海外網1月9日電一名印度農場工人去世後,其鄰居為了要葬禮費,將工人遺體用自行車運到了銀行。報導稱,村民們試圖在亞達夫家裡找出一些貴重物品來支付他的葬禮費,但找不到任何東西。於是村民們拿走了他的銀行存摺,存摺上顯示他的帳戶裡有1600美元(約10360人民幣)。當地警官阿曼達稱,當天下午,鄰居用自行車把亞達夫的遺體運到了銀行,直到工作人員把他存摺裡的錢取出來才離開。阿曼達稱,村民們要求銀行從亞達夫的帳戶裡拿出火化的錢,否則他們不會火化他。
  • 山西一郵政儲蓄銀行:客戶拿存摺去取錢,竟被告知買的是保險……
    來源:都市110 家住太原的安女士去年在塢城南路的郵政儲蓄銀行存了兩萬元,最近安女士急需用錢,便拿著存摺去銀行取,結果銀行工作人員說,要取錢得先交錢。
  • 老漢遭騙銀行門口自殺 全部積蓄被騙子盜走想不開
    前不久發生了一起鬧出人命的詐騙案:老漢遭騙銀行門口自殺。在這個詐騙橫行的社會,大部分人都對一般的詐騙有著較強的免疫力了,但是依然還有少數人群被騙子騙到,比如這位河南大爺熊某,他在收到詐騙簡訊後信以為真將自己卡中的積蓄全部轉給了騙子,更嚴重的是老漢在知道被騙後竟跑到銀行門口自縊身亡,令人扼腕。
  • 洪水之夜,一個留守老人的自救
    等吳愛梅回過神來,洪水已經衝進一樓,瞬間沒過她的膝蓋。她拖著6歲的孫子和3歲的孫女,拼命往樓上跑,水還在漲,一個小時內,漫溢過2樓地上20公分。水是從吳愛梅家三層小樓的西面、南面和東面湧入的,圩堤的四處缺口洞開,泥土下沉,潰口越撕越大。小樓成了洪流中的「孤島」。供電中斷,吳愛梅的手機也打不開了。
  • 老漢養育棄嬰24年,結婚卻不讓他參加,老漢偷偷跑去一看,傻了
    ,決定要自己養孩子,還給孩子起了個名字叫亮亮。一個老漢養這麼小的嬰兒實屬不容易,一邊努力賺錢一邊顧孩子,好在有一些熱心腸的鄰居和好心人的幫助,亮亮倒也一天天平安的長大了,也很懂事聽話,不僅學習好,還孝順劉老漢,村裡人都說劉老漢好人有好報,以後要享兒子的福。一晃24年過去了,亮亮都大學畢業了,還找到了好工作,本事一件高興的事,但是劉老漢心裡還是覺得不對勁,他覺得亮亮變了。
  • 刷存摺多6萬美元 全家狂歡後烏龍一場
    一名網友表示,今(1)日一早就被家人叫起來慶祝,原因是網友的媽媽刷存摺後發現,竟然有一筆約莫184萬的款項進帳,讓全家人都沉溺在喜悅之中,甚至感動的痛哭流涕。不料,事後竟發現原來是烏龍一場,是銀行的行員匯錯錢到帳戶內,讓原PO不禁感嘆,「為什麼要這樣對待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