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期刊主題宣傳好文章":故事講好了 讀者才愛看

2021-01-13 人民網

原標題:故事講好了,讀者才愛看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為推動期刊界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在中宣部出版局指導下,中國編輯學會、中國期刊協會日前聯合開展了第二屆「期刊主題宣傳好文章」推薦活動。

  經過初評和終評,《瞭望新聞周刊》的《永遠為了人民的期待——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國家治理的根本邏輯》、《紫光閣》的「十九大報告解讀」組文、《中國文藝評論》的《中國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的創新性發展——習近平文藝思想的當代價值研究》、《中國社會科學》的《「中國方案」開啟全球治理的新文明類型》以及《中國新聞周刊》的《雄安時代》等17篇(組)文章最終入選。

  主題報導做好看了 點擊量照樣破億

  在《中國新聞周刊》總編輯呂振亞的桌面上,擺放著幾期近年來他較為得意的作品——封面故事為《雄安時代》《改革的海南命題》《新思潮:中國學派》的《中國新聞周刊》。

  《雄安時代》採訪雄安新區管委會和規劃專家,首次披露新區規劃詳情,從選址、基建、人居、產業、交通等方面,全面描摹「千年大計」——雄安未來的樣子,百度收錄達7.9萬條,在《中國新聞周刊》全媒體平臺上總閱讀量破1億人次。報導翻譯成英語、法語、日語、義大利語等7個語種在《中國新聞周刊》9個外文版刊載後,成為外媒報導雄安時援引的權威信源。

  《改革的海南命題》採訪事件親歷人,深情講述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年的歷史,深入分析海南全島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等政策的未來影響。在2018年4月召開的博鰲亞洲論壇上,2000冊雜誌被與會人員一搶而空。

  《新思潮:中國學派》敏銳關注中國不斷取得經濟奇蹟在國內外學術界引起的熱潮,並試圖告訴年輕人,其實「我們的政治制度是很酷的,從治理能力看,它是超前的;而社會主義是很時尚的事業,恰恰是我們身邊湧動的時代潮流」。

  「關注國家重大戰略和國際大事,做大家都關心的選題,找好的角度切入,強化報導的可讀性,是《中國新聞周刊》主題宣傳既獲得主流認可,又贏得市場青睞的訣竅。」呂振亞分析,「舉個例子——2018年的全國『兩會』,監察法的發布是一個熱點。請專家解讀是一種報導方式,我們做了一些,但不親民。讀者會想,這個法律跟我有什麼關係?於是我們從北京、山西、浙江三地的司法實踐入手,用實際案例說明權力相互制衡帶來的好處,文章的閱讀量就提升了很多。講好故事,讀者才願意看。」

  主題宣傳要產生社會影響,信源的權威性是重要因素。呂振亞介紹,《雄安時代》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在於採訪了新區管委會和多位親身參與規劃的專家,這源自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陳剛的支持,「這是我們期刊在時政新聞報導領域經營多年,獲得的信任感和認可度。」

  在泛娛樂化信息充斥各類閱讀終端的今天,呂振亞並不認為嚴肅的時政新聞沒有市場,「主題報導做好看了,一樣能獲得破億的點擊率。讀者在瀏覽碎片化信息之餘,也有對高品質新聞的閱讀需求。從整體上看,期刊業不如以前景氣,但為了做好精品內容,我們採編隊伍一直在壯大。」呂振亞說。

  守土有責,實踐起來卻並不容易

  在入選文章中,以《紫光閣》「十九大報告解讀」組文、《中國發展觀察》「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組文、《教學與研究》《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為代表的文章,圍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展開全方位、多層次的闡釋和解讀,成為體現黨的意志、宣傳黨的主張的重要輿論力量。

  「『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站在中央和國家機關工作委員會的高度思考問題,及時解讀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於我們而言並不是特殊的使命,而是《紫光閣》融入基因裡的職責,是守土有責。」紫光閣雜誌社副總編裴季壯說。

  同樣認為期刊服務於黨和國家中心工作是「守土有責」的,還有中國文聯理論研究室主任、《中國文藝評論》主編龐井君:「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文藝工作發表重要講話,從全局和戰略高度深刻闡明時代發展對文藝工作的新要求,並就加強和改進文藝評論工作做出重要論述。這需要我們認真學習貫徹,特別是從理論的層面,以學術的視角,結合藝術的特性,進行深入探索和研究,這是《中國文藝評論》的定位和職責。」

  然而「守土有責」四個字實踐起來卻並不容易。在2018年6月剛剛刊發的《紫光閣》中,裴季壯約請了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中國社科院、中國人民大學、復旦大學等機構的十餘位理論專家和馬克思主義學院負責人,從學習馬克思主義的人民立場、人民民主思想、社會建設思想、人與自然關係的思想、世界歷史思想、政黨建設思想等多個方面,深入解讀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精神。這與該刊「十九大報告解讀」組文的策劃思路一致——既要求專家具有權威性,又要求文章把握「時度效」原則,集納在一起及時刊出;既要求準確把握講話精神、具有說服力,又要求增強創新意識、具有感召力。一組時政解讀文章,往往要深入研究中央精神,反覆與作者進行溝通,是具有多年編輯經驗的「老把式」才敢攬下來的「活」。

  「守土有責」還意味著敢於立足思想理論前沿,直面各類思潮,澄清謬誤,明辨是非。在入選名單中,《學術界》的《中國改革和發展不斷成功的原因》和《財經國家周刊》的《新時代「經濟學」》等文章,就是直面西方經濟學中「市場經濟不可能在落後國家產生」等思想,闡釋中國如何立足國情,根據自身體制構建國家治理體系,持續取得巨大成就的典型。

  構建中國氣派的學術話語體系,恰逢其時

  伴隨著我國進入新時代,廣大學術期刊正為構建中國特色話語體系述學立論。

  「此次獲獎文章中,有我們《中國社會科學》刊發的《「中國方案」開啟全球治理的新文明類型》一文。這篇文章從世界史、文明觀和哲學學科的高度,闡釋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對重大全球問題及其治理的貢獻,闡釋『中國方案』作為新型國際關係建設性方案的合理性。這是我們加快構建新時代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的作品,也是我們辦刊理念的體現。」《中國社會科學》常務副總編王利民說。

  在回答如何做好主題宣傳這個問題時,王利民思考最多的是「如何構建我們自己的話語體系」。

  「話語體系是人們在一定社會語境中形成的思想理論體系和知識體系,每一個民族都有代表其民族特色的話語體系,每一個時代都有體現其時代特徵的話語體系,每一個社會也都有象徵其價值取向的話語體系。從某種程度上看,構建新時代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即是在構建我們自己的話語體系。」王利民闡釋,「當前,我們擁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成功實踐作為實踐基礎,擁有各學科發展成果作為學術基礎,擁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理論基礎,構建中國特色話語體系恰逢其時。」

  《中國文藝評論》在對黨的文藝方針政策進行解讀時,也聚焦文藝領域重大問題,試圖構建具有中國氣派的文藝評論話語體系。近期,該刊推出了一批文章,研究中華美學精神,關注中國傳統藝術及其當代呈現,總結中國繪畫百年之路,探討中國新詩百年氣象。

  「中國傳統美學的一個顯著特徵是把作品人格化。最好的文章,讀的時候不覺得是在讀文章,而是在讀一個生命。我們將既堅持學術標準,又秉持美學精神,讓我們的期刊活起來,為讀者提供一個個氣韻生動的『生命體』。」龐井君說。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相關焦點

  • 中宣部第四屆「期刊主題宣傳好文章」推薦活動揭曉 省委《黨的建設...
    中宣部第四屆「期刊主題宣傳好文章」推薦活動揭曉 省委《黨的建設》雜誌《追尋領袖走過的足跡》組合報導入選時間:2020-11-13點擊:0來源:甘肅日報  由中宣部出版局主辦、中國期刊協會承辦的第四屆「期刊主題宣傳好文章」推薦活動結果近日在京揭曉
  • 「我是期刊領讀者」——讓期刊和讀者親密接觸!
    期刊界今日頭條\編輯部的故事\期刊裡的中國\期刊強國對話\中國學術期刊TOP榜 中國期刊領讀者\世界一流科技期刊觀察\期刊資源庫\期刊出版知識競賽…… 滿滿的「乾貨」都在這兒……「我是期刊領讀者」第一季邀請函
  • 《讀者》(原創版)榮獲「2020年度中國版權最佳內容創作獎」
    特刊中的部分公益廣告本期特刊入選甘肅省博物館「疫去春歸——甘肅省新冠肺炎防控特展」,第二十七屆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BIBF)「2020中國精品期刊展」「防疫抗疫主題宣傳精品期刊」主題板塊,並被湖北省博物館、廣西民族博物館、江西省博物館
  • 《如何寫出「抓人」的故事》:掌握這個訣竅,小白也能寫出好文章
    作為一個寫作小白,你是不是也有這樣的苦惱:別人的文章閱讀量10萬+,自己的文章閱讀量不上百;別人的文章讀者點讚、評論、轉發高頻互動,自己的文章卻少有留言;挖空心思寫的文章,好不容易有了展現量,卻抓不住讀者
  • 「小切口」講好「大故事」
    連日來,重慶市各級團組織圍繞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開展形式多樣的宣講活動。團重慶市委加強線上線下統籌,綜合運用網上宣傳與基層宣講、理論研究等多種路徑,向全市青少年闡釋好、解讀好全會精神。在重慶市榮昌區,團榮昌區委書記張雪走進萬靈鎮大榮寨社區小院講堂,她以「我們的2020年、2025年、2035年」為主題,用拉家常、講故事的方式,為當地群眾和青年代表宣講全會精神。為激發大家的興趣,張雪還以「我們的幸福是奮鬥出來的」等話題與聽眾互動,現場氣氛活躍。
  • 記者怎樣講好中國故事 ——由脫貧攻堅主題報導實踐引發的思考
    講好脫貧故事,講好中國故事,都需要就「勢」論事,據「勢」行事,以事成「勢」。從媒體到個人,從領導到記者,地區之間、媒體之間、部門之間,凡是與故事相關的機構和人事,都需要在這個大前提下共同做好相互配合協調、形成合力,只有這樣才能譜寫富有時代特色、本地優勢、個人特點的中國故事新篇章。
  • 10本兒童文學品牌期刊主編有好建議
    在此,小編進行了「孩子最喜愛的刊」調研活動,廣泛徵求家長、老師和小讀者的意見,特推薦讀者喜愛的全國十本知名兒童文學藝術類期刊,並邀請主編與大家見面。《故事大王》雜誌主編寄語《漫畫周刊》童話故事系列期刊從事童書編輯工作17年,所策劃、責編的圖書先後獲得五個一工程獎、中國出版政府獎、中華優秀出版物獎、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獲得國家出版基金資助,入選「三個一百」原創出版工程、主題出版重點出版物、優秀兒童文學出版工程、新聞出版總署向全國青少年推薦百種優秀出版物,入圍中國好書。個人被評為天津市優秀中青年編輯,獲得天津市「五一」勞動獎章,入選天津市宣傳文化「五個一批」人才。
  • 《讀者》雜誌社社長富康年:堅持內容為王 講好中國故事 傳播好中國...
    讀者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讀者雜誌社社長、總編輯富康年表示。  「所有的文化產品,應該都要把社會效益放在前面。」富康年認為,「內容為王」既然是王,就要走在前面。  《讀者》雜誌創刊37年,一直奉行「做好產品本身就是最大的營銷理念」,用人文精神滋養了中國人的素質,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 「好記者講好故事」活動走進中山
    生動的講述、動情的表達、感人的畫面……12月24日下午,全省新聞戰線第七屆「好記者講好故事」優秀演講人來中山開講,來自全省新聞界的15位最佳演講人在舞臺上講述了在新時代新聞實踐中親歷
  • 2019年中國期刊業觀察
    6、期刊國際收錄情況 據美國科學信息研究所2018年發布《期刊引證報告(JCR)》顯示:2018年度中國大陸(China Mainland)計有213種期刊被收錄,相比2017年度的192種增加21種,增幅為10.94%。從影響因子的學科分區看,2018年度中國大陸地區期刊位列Q1區的期刊數量相對2017年度的40種上升至48種。
  • 如何寫好一篇文章的開頭,開頭寫得好,主題不會跑
    開頭起的好,讀者會被牢牢抓住。可以說一個好的開頭是一篇好文章的重要組成部分。開門見山,直接提出文章觀點,或者直觀地提煉出文章要講的主要內容。這樣做的好處是讓讀者第一時間就知道你這篇文章要講的是什麼東西,當然,你的觀點或主題決定了是否能留住讀者繼續往下讀的欲望。
  • 媒體看法院|講好法院故事 媒體人為法院宣傳「支招」
    媒體看法院|講好法院故事 媒體人為法院宣傳「支招」 2021-01-17 11: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直擊第二屆中國網絡電影周 |愛奇藝楊向華:好電影不局限在發行模式...
    11月12日,2020年第二屆中國網絡電影周高峰論壇在成都舉辦。不久前,在愛奇藝PVOD模式上線的影片《春潮》提名2020年金雞獎最佳故事片和最佳導演。楊向華認為,「好電影不局限在發行模式或大小屏幕,這讓我們對未來充滿信心。」2020年以來,愛奇藝在國內率先試水PVOD模式,與國內外越來越多頭部製作方共同探索。
  • 講好中國故事是新聞媒體的神聖使命
    總書記提出48字的黨的新聞輿論工作的職責和使命,要求切實提高黨的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為新形勢下作好新聞輿論宣傳作出全面部署。(2月20日 人民網)   講好中國故事,新聞媒體要堅持正確輿論導向。只有不斷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和看齊意識,做好經濟社會發展的記錄者、守望者和傳播者,才能更好地圍繞中心、服務大局。
  • 講好中國故事 推動鄉村振興 ——三屆中國農民電影節回顧
    文/圖 全媒體記者 郭建光「讓農民電影成為傳承民族文化的紐帶,成為塑造中國形象、講好中國故事的良媒。
  • 寫一篇拍案叫絕的好文章需要這樣做
    01 怎麼寫文章才能使讀者獲得感更強我在前面幾篇的內容中提到過,判斷一篇文章好與不好的標準,就是看一篇文章的信息量。比如說一篇文章為我們提供了多少知識,夠不夠透徹,講的故事能否吸引人等等。舉個例子,我想寫一篇關於如何對抗拖延的文章,給出了方法論,第一告訴人們要用意志力克服,第二說要做詳細的時間規劃,第三要擺脫幹擾因素。結果什麼都提到了,什麼都說了點,但讀者看了之後還是不知道怎麼實操。第三是,拓寬文章的論點維度。
  • 【講好靈寶蘋果故事】金城果會的前世今生
    編者按 為進一步助推靈寶蘋果產業發展,今年8月,市文聯組織實施「講好靈寶蘋果故事」主題採風創作展賽活動,靈寶金城果會自1987年舉辦,至1998年,每年舉辦一屆,連續舉辦了十二屆金城果會,有力地推動了靈寶蘋果產業的發展。2018年以來,靈寶開始走上蘋果高質量發展的道路,連續兩年成功舉辦了蘋果花節和中國農民豐收節暨靈寶蘋果採摘季活動,為種好優質蘋果、講好蘋果故事、賣好靈寶蘋果搭建良好的平臺,2019年,靈寶市重拾「金城果會」這塊金字招牌,力爭把它擦亮做強。
  • 第二屆期刊論壇閃亮登場!
    第二屆期刊論壇閃亮登場!今年的生物物理大會將繼續舉辦學會期刊專題會議(),屆時學會期刊將邀請專家為大家講解SCI論文的寫作與作圖技巧,歡迎小夥伴們蒞臨現場。01論壇舉辦時間&地點11月16日 13:00-15:0011月16日 18:00-20:00地點:廣州生物島02論壇主題
  • 探尋中國經驗 講好中國故事
    原標題:探尋中國經驗 講好中國故事   編者按:聯合國把貧困列為
  • 第四屆「中國青年好網民」優秀故事徵集活動入圍故事
    12、王燦的故事他是一名退役軍人,擅長時評寫作,先後在人民日報、環球時報、中國軍網等媒體平臺發表文章130餘篇。2019年5月起,擔任中國歷史研究院微博編輯,努力還原歷史全貌、粉碎歷史謠言,撰寫的《別傻了!民國真實的「軍閥姨太太」究竟是啥境遇?》《講真!英國殖民下的香港真的那麼好嗎?》等文章被人民日報、新華社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