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日,讀者劉女士向小時新聞記者報料,說自己與朋友在9月20日吃了一餐龍蝦後全身酸痛,痛到坐都坐不牢,經醫生診斷患了橫紋肌溶解症,懷疑與其當天中午食用的小龍蝦有關。而商家雖賠償了當天餐食的費用並承諾給她們每人5000元的補償,但劉女士對商家的態度以及賠償金額並不滿意。
事情到底怎麼回事?昨天晚上,小時新聞記者聯繫上報料人劉女士,她向記者講述了事情的原委。
9月20日,劉女士約上了兩位小姐妹,去杭州一家叫「喜柿龍蝦和螃蟹餐廳」的網紅店解解嘴饞。
其實她們也是這家網紅店的老主顧了,前前後後去了大約四五次,有時還會點外賣。9月20日當天,像往常一樣,她和小姐妹一共點了六斤小龍蝦和兩隻螃蟹,吃得也是蠻開心的。
當天下午2點半,劉女士三人吃完後便分開,還打包了未吃完的一斤多小龍蝦。
但就在吃完小龍蝦四個多小時後,劉女士發現自己脖子、肩膀、手臂很酸,用她的話說「站也站不住、坐也坐不牢」,於是立即就醫。
當天晚上,劉女士在家人的陪同下來到浙江省立同德醫院就診,當診斷結果出來時她傻眼了,不僅診斷患有橫紋肌溶解症,自己的血壓也飆到了148/93mmHg,而自己平常血壓基本正常,並沒有高血壓的症狀。
令劉女士訝異的是,與自己一同吃小龍蝦的小姐妹朱女士,在吃完小龍蝦一小時後出現了類似的症狀。
今天早上,小時新聞記者聯繫上了朱女士。據她介紹,在食用小龍蝦一小時後她便有了肌肉酸痛的症狀,意識到身體不對勁後立馬趕到浙醫二院濱江院區進行了就診,醫生給出的診斷也是橫紋肌溶解症。
「很明顯的一個感覺就是手都抬不起來,就連手機都無法使用,三天後複查還是診斷肌酸激酶增高。」朱女士說。
同行的另外一位小姐妹,倒沒什麼症狀。劉女士回憶,那位小姐妹當天來吃小龍蝦之前吃了餛飩,本身並不餓,只吃了幾隻小龍蝦,而且吃完小龍蝦後還喝了很多冰水。
這讓劉女士立馬警覺起來:「很有可能是因為吃了小龍蝦才導致的橫紋肌溶解症。」
為了不讓有更多的人中招,並希望有關部門儘快查明,劉女士於是她讓老公撥打了食藥監的投訴電話,對方建議劉女士可以先與商家協商。
經過和商家交涉之後,店家答應免去劉女士在店裡消費的1068元,並在幾天後表示「
目前通過各方的檢疫檢驗結果,產品上沒有未達標或不合格問題存在
」,但考慮對劉女士和朱女士的工作耽誤,「賠償每位5000元費用表示歉意」。
對於店家的這一解釋和賠償方案,劉女士並不滿意,「因為橫紋肌溶解症耽誤的這些日子的誤工費遠遠不止五千元,誤工費在兩、三萬左右,都是可以查證的。就算全額賠償誤工費,對身體造成的傷害也是不可逆的……」
就檢驗檢疫結果、後續賠償等相關問題,小時新聞記者也聯繫上了「喜柿餐廳」的負責人張先生。
「事情發生後,我們也很抱歉,對兩位女士進行賠償和道歉。目前我們已經通過第三方檢測機構進行鑑定,檢疫結果是合格的。我們也在等食藥監的紙質報告出來,要是小龍蝦真的有問題,一定會全力配合調查並按規定處理。」張先生說。
眼下正是小龍蝦肥美的時節,蒜蓉、麻辣、十三香,再配上幾罐兒冰啤酒,簡直太享受了。9月30日,廣西柳州的文女士,在和朋友一起健身後,就去大吃了一頓。這饞是解了,可第二天文女士卻開始腰酸背疼,經檢查,文女士被確診患上了「橫紋肌溶解症候群」。經過三天的住院治療,文女士背部的疼痛有所緩解,但大腿的疼痛依然很明顯。專家提醒:過度運動易導致「橫紋肌溶解症候群」。
9月16日報導,繼廈大附屬第一醫院連續收治五例因吃小龍蝦出現橫紋肌溶解的市民後,市中醫院一周時間又一連收治了4名出現同樣症狀的市民。醫生提醒,小龍蝦蛋白含量高,而蛋白質腐敗後對人體健康有很大危害,因此不要進食「隔餐」小龍蝦,更不要過量食用。進食小龍蝦後24小時出現全身或局部肌肉酸痛者,要及時就醫。
9月初的一個晚上,張女士和朋友一起吃夜宵,吃了大約20隻小龍蝦。半夜,她開始渾身酸痛,甚至不能行走。她被送到市中醫院急診部,查出血液裡的肌酸激酶較正常值超標20倍、肌紅蛋白超標10倍、肌酸激酶同工酶明顯升高,是典型的橫紋肌溶解症。還好就醫及時,經過大量補液、鹼化尿液治療後,症狀明顯緩解。
張女士告訴醫生,一周前,她吃完小龍蝦也有類似症狀,但第二天就好了,到醫院檢查也沒有發現明顯問題,沒想到這次會這麼嚴重。市中醫院腎病科邱明山主任醫師介紹,今年陸續接到十餘名吃小龍蝦導致橫紋肌溶解的患者,上周連續接到4名患者,還好都是輕症,均已出院。
目前常見的水產品中,只有小龍蝦會引發橫紋肌溶解,其他海產品目前還沒有發現此類情況。「橫紋肌溶解早期,肌紅蛋白、肌酸激酶蓄積在體內排不出來,可以多喝水加速排洩。」邱明山說,小龍蝦引起的橫紋肌溶解,又稱哈夫病。血清肌酸激酶是肌肉損傷最敏感的指標。肌酸激酶水平越高說明肌肉損傷越嚴重,發生急性腎損傷的風險越高。
哈夫病的具體致病因素至今不明,只知道是吃水產品後24小時內發病。有媒體報導,引起哈夫病的是魚蝦體內一種可溶於非極性脂類的未知毒素,在高溫下穩定,烹調無法使之消除。而小龍蝦導致的橫紋肌溶解,可能與所在水域或特定的某種微生物參與到小龍蝦的生長過程中等因素有關,即特定水域及特定因素產生問題,導致小龍蝦自身攜帶了某種生物毒素,人吃後可能發病。
邱明山提醒,小龍蝦蛋白含量高,而蛋白質腐敗後對人體健康會帶來很大危害,因此不要進食隔餐小龍蝦,也不要過量食用小龍蝦。凡進食小龍蝦後24小時出現全身或局部肌肉酸痛者,要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