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夏日,驕陽似火,小龍蝦遍布各大菜場,蒜蓉龍蝦、麻辣小龍蝦、香辣小龍蝦香飄四溢,讓人垂涎欲滴,但請各位要適量食用小龍蝦。
7月9日早上,羅某突然出現胸悶氣促,來到長沙市某醫院急診科就診。
完善了相關檢查後,住進心血管內科進一步診斷和治療。
剛入院,又出現了雙腿疼痛不適、腰背部酸脹難忍,伴全身乏力、發熱。醫生詳細詢問病史,說起自己迷上了長沙的小龍蝦,連續5天晚上在夜宵大排檔吃蝦。
「每天吃三四斤,昨天一個人吃了6斤。」聽完描述,醫生進一步明確了橫紋肌溶解症候群的判斷。經過幾天對症治療,症狀明顯好轉,即將痊癒出院。
建議吃完小龍蝦後多飲水,適量食用。
近日,大部分受災區域的洪水肆虐,社會各界投入到了夜以繼日的抗洪工作之中。在工作中要量力而行,謹防因過度勞累、高強度運動之後,引發「橫紋肌溶解症候群」。
從多家醫院急診內科近年來接診的「橫紋肌溶解症」病例來看,大多數為輕度,有些患者只要多加休息、多喝水,症狀即可緩解,有一部分症狀較嚴重的,除肌肉酸痛外,可伴有肌肉無力、醬油色尿。
如果及時發現、及早送醫,一般只需要通過補液的方式,達到稀釋血液的目的,從而有助於將破壞的肌細胞排出體外,保護腎功能,症狀也都會有所緩解,而症狀最為嚴重的如造成腎功能損傷甚至衰竭的病例,在臨床上並不多見,這些往往需要做血液透析才能進行治療。
「橫紋肌溶解症」與小龍蝦之間沒有必然的聯繫,這種疾病在臨床上是一種常見病,它的發病原因涵蓋39個大類100多種,包括劇烈運動、過量酒精以及服用降脂類藥物,如阿託伐他汀等。
引起橫紋肌溶解原因一般有:
(一)物理性因素
1、外傷和壓迫,如地震,交通意外,長期保持一個姿勢等;
2、劇烈運動;
3、電擊傷;
4、高溫度環境。
(二)非物理性因素
1、藥物性,如他汀類調脂藥;
2、食源性,過量食用小龍蝦等;
3、重症感染;
4、 多發性肌炎和皮肌炎等。
另外,還有許多藥物可以導致「橫紋肌溶解症候群」,一定要警惕!
一、降血脂藥
1.HMG-CoA還原酶抑制劑(他汀類):辛伐他汀、普伐他汀、阿託伐他汀等。
這類藥物能有效降低總膽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他汀類藥物可引起肌病,包括肌痛,肌炎和橫紋肌溶解。不同他汀類藥物的肌肉不適發生率不同,一般在5%左右,故這類藥物被稱之為肌肉毒藥物。
2.苯氧酸類(貝特類)藥物:非諾貝特、苯扎貝特等。
這類藥物主要降低甘油三酯(TG)和極低密度脂蛋白(VLDL),聯合使用他汀類和貝特類藥物會增加肌病和橫紋肌溶解症的發生。
二、抗感染藥
喹諾酮類抗菌藥(沙星類)可增加肌腱炎和肌腱斷裂的風險,會加重重症肌無力患者的肌無力。18歲以下未成年人應避免使用。
三、抗肝炎病毒藥:拉米夫定和替比夫定
這類藥物可引起肌肉骨骼系統損害,表現包括肌痛,關節痛,肌酸磷酸激酶(CPK)升高,橫紋肌溶解和痙攣。
四、β2受體激動劑:特布他林、沙丁胺醇等
本類藥物為哮喘的首選治療藥,能選擇性激動呼吸道β2受體,擴張支氣管,改善呼吸功能。藥物過量嚴重者可能出現橫紋肌溶解和腎衰竭。
五、引起低血鉀的藥物:呋塞米、氫氯噻嗪、吲達帕胺、複方甘草酸苷、兩性黴素B等
低血鉀症是肌溶解的誘發因素,長期應用排鉀藥物均可引起橫紋肌溶解症。
無論何種原因導致的橫紋肌溶解,都應及早就醫,以免延誤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