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海都記者 鄭旭 江宛秋
市民稱,吃小龍蝦後全身疼痛,醫院診斷為橫紋肌溶解;晉安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多次調解未達成協議,建議消費者儘快走法律途徑維權。
昨日,福州市民陳女士通過「智慧海都」APP向記者反映,9月18日晚,她在蝦爺王牌料理點了一份1.3斤的小龍蝦外賣,次日凌晨4點多,她因全身疼痛醒來,後來到醫院診斷為橫紋肌溶解症,前後治療費花了5000多元。
事後,陳女士多次通過12345和市場監管局同商家協商,但商家表示只願意賠償3000元,雙方沒有調解成功。醫療專家表示,橫紋肌溶解症主要為外傷、劇烈運動、藥物毒物、感染等引起,食用小龍蝦本身不會導致橫紋肌溶解症,若出現症狀,可能與食用的小龍蝦存在衛生問題等有關。
網絡圖 圖文無關
市場監管局:調解不成,建議消費者走法律途徑
陳女士告訴記者,她於9月19日早上自行到晉安區醫院急診,但狀況不見緩解,三天後又轉到福建省省立醫院南院住院治療。兩次檢查中,醫院給出的肌酸激酶檢測結果分別為3900多和6000多,而正常的參考區間是在20到200。
「他們的小龍蝦賣得一點也不便宜,我們也是基於價格才認定他們家可能比較靠譜。」陳女士認為,因為生病,導致了她工作被耽誤,按理來說商家應賠償誤工費,但商家現在連醫療費都不願意結清。
昨日中午,記者前往鼎鑫建築設計創意園內蝦爺王牌料理店。一名進貨的店員告訴記者,該店下午4點半才開門營業,其所進的小龍蝦都是新鮮的,未使用過洗蝦粉和其他添加劑。至於具體的投訴問題,店員表示並不知情,要等晚上老闆來了才知道。蝦爺王牌料理的陳店長昨晚對記者表示,他們的蝦都是從武漢空運到福州的,死蝦一隻都不用,產品不存在問題,經得起任何部門對產品的檢查。
記者在12345查閱發現,該店曾多次因油煙擾民、餐飲環境等問題被附近居民投訴。
福州市晉安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市場監管局曾派出工作人員到現場調解,但雙方調解不成功,已籤字確認。「我們在現場核查過了,這個店證照齊全,也有進貨臺帳,暫無法判定橫紋肌溶解是因吃小龍蝦而引起的。」市場監管局建議,消費者應儘快走法律途徑維權。
網絡圖 圖文無關
醫生:食用小龍蝦三種情況可能引發橫紋肌溶解症
小龍蝦究竟會不會導致橫紋肌溶解?對此,福建省第三人民醫院腎病科副主任魏麗芳表示,如食用小龍蝦後出現橫紋肌溶解症,原因可能有三點:第一,對小龍蝦過敏卻渾然不知,食用小龍蝦後誘發了該病;第二,可能與洗蝦粉有關,小龍蝦比較髒,很多商家為了清除汙垢,使用洗蝦粉,裡面含有的一些化學成分可能會誘發該病;第三,小龍蝦本身「潛伏」某種生物毒素,這種生物毒素增加了橫紋肌溶解的發生風險。
魏醫生提醒,市民購買小龍蝦應儘量走正規渠道,不要食用野生或來源不明的小龍蝦,不食用小龍蝦的頭和內臟。日常生活中,不論運動還是吃小龍蝦都要適量,如果過量有可能引起橫紋肌溶解,如果出現肌肉疼痛、肌無力、尿色加深等典型症狀,需立即到醫院治療,避免因延誤病情造成永久性的腎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