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在好萊塢混出一點名堂的李小龍回到香港
當時的李小龍已經創立截拳道,也拍了幾部好萊塢作品,但在電影行業確實不算超級巨星。回到香港李小龍先是接觸香港電影霸主邵氏,但向來以識人看相著稱的邵逸夫愣是錯過了李小龍
據說是李小龍提的要求不符合其電影新人的身份,大概率就是片酬,電影主導權這些談不好
剛成立的嘉禾卻一眼看中李小龍,老闆何冠昌給李小龍1.5萬美元的高片酬,讓他拍攝了《唐山大兄》和《精武門》兩部電影
這裡就不得不提的李小龍電影生涯非常重要的人物羅維
拍攝《唐山大兄》時,嘉禾沒啥經驗竟然讓吳家驤導演,吳家驤幾乎沒有任何功夫片的經驗,拍攝工作自然進行不下去。嘉禾就讓羅維救場。
結果《唐山大兄》香港票房破350萬,打破香港影史紀錄。李小龍一躍成了香港影壇的天王,而羅維成了香港最賣座的大導演
《唐山大兄》成本很低,幾乎所有的拍攝工作都是在泰國的一個小山村完成。因此製作啊劇情啊都非常粗糙,李小龍極為驚豔的功夫才是最大賣點,改變了以往功夫片繁複而花哨的招式,出手快、準、狠,加上獨創的高昂嘯叫,這才是《唐山大兄》大賣最重要的原因
可惜羅維沒能意識到是李小龍成就了他,兩人的關係日益緊張,《猛龍過江》也因此誕生
《唐山大兄》之後,嘉禾緊急追加了《精武門》的投資。香港票房破443萬,再次打破紀錄。但其實這兩部電影的文戲都一般,甚至可以說糟糕。觀眾完全是被李小龍個人魅力徵服的
可羅維在電影成功之後,以李小龍恩師自居。加上那時導演在片場擁有絕對的權力,而李小龍接受西方文化。敢說敢做,對電影很多細節會說出自己的想法。這讓羅維感覺李小龍不給自己面子,兩人的矛盾日益激烈,甚至到了決裂的邊緣
這種情況下,嘉禾支持李小龍自導自編自演一部電影來證明自己的才華
事實證明沒了羅維,李小龍電影更加成功。《猛龍過江》1972年上映,取得了空前的成功。電影院人山人海,電影票供不應求,甚至出現了買票隊伍過於龐大,還需要警方出動控制人潮,一些電影院被迫暫停放映
最終《猛龍過江》香港票房530萬,毫無意外的再度打破影史紀錄,順便打破了東南亞幾乎所有地區的票房紀錄
《猛龍過江》的巨大影響力讓好萊塢都側目,立馬邀請李小龍合拍了《龍爭虎鬥》,北美票房取得讓人咂舌的2500萬美元。李小龍在歐美成了一個文化符號
羅維在失去李小龍之後,也退出嘉禾自立門戶成立了電影公司。不得不說羅維運氣極好,公司籤約的第一個新人就是陳港生,羅維給新人取了一個藝名叫成龍
可惜羅維完全不懂成龍的特點,一味的要求成龍模仿李小龍。兩年拍了10來部電影,部部票房撲街。成龍成了票房毒藥。還是袁和平看了成龍表演,花6萬塊錢從羅維手裡借來成龍拍了兩部電影,這就是成龍日後大紅大紫的基礎《蛇形刁手》和《醉拳》
在成龍成名之後,羅維竟然還打壓成龍,拍一部電影才給6000塊的片酬,結果成龍也跑到嘉禾去了
羅維之後便一蹶不起,晚年找來洪金寶動用自己最後的資金1800萬拍了《一刀傾城》,票房僅100多萬,羅維宣布破產,1996年羅維去世
《猛龍過江》故事完善,動作場面調度登峰造極
相比於《唐山大兄》《精武門》的故事薄弱,這部《猛龍過江》至少做到了講了一個好故事
當然了《猛龍過江》的劇情非常簡單,義大利華人陳清華繼承了父親的中餐館。本來生意很紅火,可當地的一個商業大集團仗勢欺人,硬要陳清華賣餐館的地皮
陳清華不想變賣父親的遺產,商業集團老闆就天天帶小混混來搗亂,驅趕店裡的顧客。中餐館生意一天不如一天
陳清華寫信給在香港的叔叔,請求他的幫忙,本來是想叔叔找一個大律師。沒想到叔叔派了一個鄉下青年唐龍過來。初到羅馬,唐龍不受陳清華和餐館夥計的重視。知道唐龍會中國功夫,還被夥計嘲諷不如空手道能打
第二天小混混又來了,唐龍直接出手,兩三招就把這群小混混擊敗。陳清華和餐館夥計開始叫唐龍為龍哥了。夥計個個求著龍哥教他們中國功夫
不過商業集團老闆不肯善罷甘休,再次到餐館逞兇。這次他們帶了槍。
唐龍把這群人騙到了餐館外,面對多人,雙節棍在手絲毫不慌!一一擊倒!在回到餐館,以飛鏢擊敗了手槍!
明的不行,老闆決定來陰的。找來狙擊手準備暗殺唐龍。
唐龍對危險有天生的預感,躲過了致命的子彈。可惜在追蹤殺手回家,發現清華已經被綁架。唐龍直接跑到商業集團總部,擊敗了所有歹徒,救出了清華
電影高潮是老闆找來兩位空手道頂尖高手和合氣道高手,聯合餐館內部的叛徒。設下陷阱圍殺唐龍。
當然唐龍一一將他們擊敗。尤其是最後一場決戰在古羅馬競技場實地拍攝,對手是美國著名空手道大師羅禮士,16歲學習空手道,是美國罕見的空手道九段高手之一!
如果說電影前幾次戰鬥都屬於表演性質,那麼李小龍和羅禮士這一戰可謂徒手格鬥的巔峰
整場打戲李小龍沒有採用任何鏡頭剪輯,中長鏡實拍全過程
李小龍給這場打戲安排的地點含有深意,羅馬鬥獸場歷史上是貴族讓角鬥士和猛獸搏殺的地方。其實貴族把角鬥士也當成一直人形玩物,一個提供搏殺娛樂的猛獸
李小龍和羅禮士這場打戲,有一隻貓全程在場。變成了動物看兩個人類殘酷搏殺。和羅馬鬥獸場的歷史形成一個強烈反差
《猛龍過江》也闡述了李小龍的武術理解,李小龍在片中並沒有看不起其他武術派別,甚至認為空手道強的地方,中國武術也應該學習
和羅禮士的對決頗有高手對決,惺惺相惜意味,相信兩位高手之間的戰鬥不是為了地皮不是為了金錢,就是為了功夫尊嚴的抗衡,結尾羅禮士很明顯不低李小龍,多出關節被打斷,李小龍示意不必再打。可羅禮士仍然堅強的站起來,決意求死!
這是武士的尊嚴!李小龍殺死羅禮士也是對這種尊嚴的認同。最後李小龍用衣服蓋住了羅禮士的身體。因為他們不是動物,他們有最後的尊嚴,不會像動物一樣死去!
對功夫有像哲學一般的理解,是超脫當時時代的,是獨一無二的,這也是李小龍為什麼能憑藉四部半電影影響全世界的原因
韓國演員黃仁植不服李小龍,差點罷拍
電影拍攝時還發生了一件趣事,電影請來了羅禮士,羅伯華爾和黃仁植三大頂尖高手出演,其中黃仁植是韓國合氣道七段,擅長腿功,被稱為左腿攻擊之王
按照劇情安排黃仁植會被李小龍輕鬆擊敗,這讓黃仁植非常不服氣。於是片場找李小龍比武,贏了他就繼續拍,輸了他可要罷拍,不演了
李小龍跟他來了一場點到為止的比武,結果顯而易見黃仁植乖乖的拍戲了
不過多年以後黃仁植接受採訪說,他還是喜歡跟成龍拍戲
《猛龍過江》後黃仁植在香港發展,出演了成龍的《師弟出馬》大反派,結尾和成龍惡鬥二三十分鐘。幾乎全程壓著成龍打
其實《猛龍過江》中除了片尾大戰,李小龍對付其他敵人幾乎都是兩三招取勝。確實沒有給對手演員表現的機會,這估計就是黃仁植更喜歡成龍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