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李小龍和羅維決裂,自導自演拍《猛龍過江》,票房破530萬

2020-08-27 港片懷舊

1970年在好萊塢混出一點名堂的李小龍回到香港

當時的李小龍已經創立截拳道,也拍了幾部好萊塢作品,但在電影行業確實不算超級巨星。回到香港李小龍先是接觸香港電影霸主邵氏,但向來以識人看相著稱的邵逸夫愣是錯過了李小龍

據說是李小龍提的要求不符合其電影新人的身份,大概率就是片酬,電影主導權這些談不好

剛成立的嘉禾卻一眼看中李小龍,老闆何冠昌給李小龍1.5萬美元的高片酬,讓他拍攝了《唐山大兄》和《精武門》兩部電影

這裡就不得不提的李小龍電影生涯非常重要的人物羅維

拍攝《唐山大兄》時,嘉禾沒啥經驗竟然讓吳家驤導演,吳家驤幾乎沒有任何功夫片的經驗,拍攝工作自然進行不下去。嘉禾就讓羅維救場。

結果《唐山大兄》香港票房破350萬,打破香港影史紀錄。李小龍一躍成了香港影壇的天王,而羅維成了香港最賣座的大導演

《唐山大兄》成本很低,幾乎所有的拍攝工作都是在泰國的一個小山村完成。因此製作啊劇情啊都非常粗糙,李小龍極為驚豔的功夫才是最大賣點,改變了以往功夫片繁複而花哨的招式,出手快、準、狠,加上獨創的高昂嘯叫,這才是《唐山大兄》大賣最重要的原因

可惜羅維沒能意識到是李小龍成就了他,兩人的關係日益緊張,《猛龍過江》也因此誕生

《唐山大兄》之後,嘉禾緊急追加了《精武門》的投資。香港票房破443萬,再次打破紀錄。但其實這兩部電影的文戲都一般,甚至可以說糟糕。觀眾完全是被李小龍個人魅力徵服的

可羅維在電影成功之後,以李小龍恩師自居。加上那時導演在片場擁有絕對的權力,而李小龍接受西方文化。敢說敢做,對電影很多細節會說出自己的想法。這讓羅維感覺李小龍不給自己面子,兩人的矛盾日益激烈,甚至到了決裂的邊緣

這種情況下,嘉禾支持李小龍自導自編自演一部電影來證明自己的才華

事實證明沒了羅維,李小龍電影更加成功。《猛龍過江》1972年上映,取得了空前的成功。電影院人山人海,電影票供不應求,甚至出現了買票隊伍過於龐大,還需要警方出動控制人潮,一些電影院被迫暫停放映

最終《猛龍過江》香港票房530萬,毫無意外的再度打破影史紀錄,順便打破了東南亞幾乎所有地區的票房紀錄

《猛龍過江》的巨大影響力讓好萊塢都側目,立馬邀請李小龍合拍了《龍爭虎鬥》,北美票房取得讓人咂舌的2500萬美元。李小龍在歐美成了一個文化符號

羅維在失去李小龍之後,也退出嘉禾自立門戶成立了電影公司。不得不說羅維運氣極好,公司籤約的第一個新人就是陳港生,羅維給新人取了一個藝名叫成龍

可惜羅維完全不懂成龍的特點,一味的要求成龍模仿李小龍。兩年拍了10來部電影,部部票房撲街。成龍成了票房毒藥。還是袁和平看了成龍表演,花6萬塊錢從羅維手裡借來成龍拍了兩部電影,這就是成龍日後大紅大紫的基礎《蛇形刁手》和《醉拳》

在成龍成名之後,羅維竟然還打壓成龍,拍一部電影才給6000塊的片酬,結果成龍也跑到嘉禾去了

羅維之後便一蹶不起,晚年找來洪金寶動用自己最後的資金1800萬拍了《一刀傾城》,票房僅100多萬,羅維宣布破產,1996年羅維去世

《猛龍過江》故事完善,動作場面調度登峰造極

相比於《唐山大兄》《精武門》的故事薄弱,這部《猛龍過江》至少做到了講了一個好故事

當然了《猛龍過江》的劇情非常簡單,義大利華人陳清華繼承了父親的中餐館。本來生意很紅火,可當地的一個商業大集團仗勢欺人,硬要陳清華賣餐館的地皮


陳清華不想變賣父親的遺產,商業集團老闆就天天帶小混混來搗亂,驅趕店裡的顧客。中餐館生意一天不如一天

陳清華寫信給在香港的叔叔,請求他的幫忙,本來是想叔叔找一個大律師。沒想到叔叔派了一個鄉下青年唐龍過來。初到羅馬,唐龍不受陳清華和餐館夥計的重視。知道唐龍會中國功夫,還被夥計嘲諷不如空手道能打

第二天小混混又來了,唐龍直接出手,兩三招就把這群小混混擊敗。陳清華和餐館夥計開始叫唐龍為龍哥了。夥計個個求著龍哥教他們中國功夫

不過商業集團老闆不肯善罷甘休,再次到餐館逞兇。這次他們帶了槍。

唐龍把這群人騙到了餐館外,面對多人,雙節棍在手絲毫不慌!一一擊倒!再回到餐館,以飛鏢擊敗了手槍!

明的不行,老闆決定來陰的。找來狙擊手準備暗殺唐龍。

唐龍對危險有天生的預感,躲過了致命的子彈。可惜在追蹤殺手回家,發現清華已經被綁架。唐龍直接跑到商業集團總部,擊敗了所有歹徒,救出了清華


電影高潮是老闆找來兩位空手道頂尖高手和合氣道高手,聯合餐館內部的叛徒。設下陷阱圍殺唐龍。

當然唐龍一一將他們擊敗。尤其是最後一場決戰在古羅馬競技場實地拍攝,對手是美國著名空手道大師羅禮士,16歲學習空手道,是美國罕見的空手道九段高手之一!

如果說電影前幾次戰鬥都屬於表演性質,那麼李小龍和羅禮士這一戰可謂徒手格鬥的巔峰

整場打戲李小龍沒有採用任何鏡頭剪輯,中長鏡實拍全過程

李小龍給這場打戲安排的地點含有深意,羅馬鬥獸場歷史上是貴族讓角鬥士和猛獸搏殺的地方。其實貴族把角鬥士也當成一隻人形玩物,一個提供搏殺娛樂的猛獸

李小龍和羅禮士這場打戲,有一隻貓全程在場。變成了動物看兩個人類殘酷搏殺。和羅馬鬥獸場的歷史形成一個強烈反差

《猛龍過江》也闡述了李小龍的武術理解,李小龍在片中並沒有看不起其他武術派別,甚至認為空手道強的地方,中國武術也應該學習

和羅禮士的對決頗有高手對決,惺惺相惜意味,相信兩位高手之間的戰鬥不是為了地皮不是為了金錢,就是為了功夫尊嚴的抗衡,結尾羅禮士很明顯不低李小龍,多出關節被打斷,李小龍示意不必再打。可羅禮士仍然堅強的站起來,決意求死!

這是武士的尊嚴!李小龍殺死羅禮士也是對這種尊嚴的認同。最後李小龍用衣服蓋住了羅禮士的身體。因為他們不是動物,他們有最後的尊嚴,不會像動物一樣死去

對功夫有像哲學一般的理解,是超脫當時時代的,是獨一無二的,這也是李小龍為什麼能憑藉四部半電影影響全世界的原因

韓國演員黃仁植不服李小龍,差點罷拍

電影拍攝時還發生了一件趣事,電影請來了羅禮士,羅伯華爾和黃仁植三大頂尖高手出演,其中黃仁植是韓國合氣道七段,擅長腿功,被稱為左腿攻擊之王

按照劇情安排黃仁植會被李小龍輕鬆擊敗,這讓黃仁植非常不服氣。於是片場找李小龍比武,贏了他就繼續拍,輸了他可要罷拍,不演了

李小龍跟他來了一場點到為止的比武,結果顯而易見黃仁植乖乖的拍戲了

不過多年以後黃仁植接受採訪說,他還是喜歡跟成龍拍戲

《猛龍過江》後黃仁植在香港發展,出演了成龍的《師弟出馬》大反派,結尾和成龍惡鬥二三十分鐘。幾乎全程壓著成龍打

其實《猛龍過江》中除了片尾大戰,李小龍對付其他敵人幾乎都是兩三招取勝。確實沒有給對手演員表現的機會,這估計就是黃仁植更喜歡成龍的原因吧

相關焦點

  • 1972年,李小龍拍《猛龍過江》,最大問題是韓國演員差點罷演
    嘉禾就讓羅維救場。結果《唐山大兄》香港票房破350萬,打破香港影史紀錄。李小龍一躍成了香港影壇的天王,而羅維成了香港最賣座的大導演《唐山大兄》成本很低,幾乎所有的拍攝工作都是在泰國的一個小山村完成。香港票房破443萬,再次打破紀錄。但其實這兩部電影的文戲都一般,甚至可以說糟糕。觀眾完全是被李小龍個人魅力徵服的可羅維在電影成功之後,以李小龍恩師自居。加上那時導演在片場擁有絕對的權力,而李小龍接受西方文化。敢說敢做,對電影很多細節會說出自己的想法。
  • 1972年,離開羅維的李小龍,用《猛龍過江》撐起自己的一片天
    1972年對於香港電影來說是個值得紀念的年份,李小龍以「王者」的姿態席捲香港,不僅讓嘉禾成了唯一能與邵氏抗衡的電影公司。更是通過一部《猛龍過江》打破了包括香港在內東南亞幾乎所有地區的票房紀錄,將功夫的理念持續升華。李小龍一生致力於將中國功夫推向世界,在全球範圍內都享有很高的聲譽。
  • 48年過去了,李小龍的《猛龍過江》將要重映,女主角卻至今未婚
    1971年《唐山大兄》以小搏大,在香港一舉斬獲319萬港幣,打破各種票房紀錄,李小龍成功打響名聲,1972年又順勢推出《精武門》和《猛龍過江》,佔據當年票房榜冠亞軍。其中《猛龍過江》由李小龍自編自導自演,有很強的自我風格在裡面,如今48年過去了,值此重映之際,和大家聊一聊《猛龍過江》幕後精彩故事。
  • 李小龍這部電影上映還出動了警察維持秩序,影院都被迫暫停了營業
    大家好,今天我來和大家聊的是李小龍,相信很多人聽到了這個名字並不會感到陌生,有的朋友也看過李小龍演的很多影視劇,劇中李小龍的身手很好打起來讓人會很痛快,解恨,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吧。,邵氏卻並沒有把李小龍這位年輕人放在眼裡,反而是新成立的嘉禾把李小龍很看重,當成寶慧眼識珠,並且給了1.5萬美元的片酬拍攝《唐山大兄》和《精武門》,《唐山大兄》當時票房取得了350萬,打破了香港當時的影史記錄,這時的嘉禾便趕緊追加《精武門》預算,票房443萬,又一次破了記錄。
  • 48年了,《猛龍過江》8分鐘打鬥依然無人超越,女主角至今未婚
    1972年對於香港電影來說是個值得紀念的年份,李小龍以「王者」的姿態席捲香港,不僅讓嘉禾成了唯一能與邵氏抗衡的電影公司。更是通過一部《猛龍過江》打破了包括香港在內東南亞幾乎所有地區的票房紀錄,將功夫的理念持續升華。
  • 做導演的李小龍有多牛?47年前,拍這片1人身兼數職,票房530萬!
    李小龍1971年回港後拍攝的兩部電影《唐山大兄》和《精武門》,取得了300萬港元和443萬港元的票房成績,接連刷新了香港開埠以來的票房紀錄。而這種時候卻和電影導演羅維關係鬧僵,李小龍一氣之下決定自組協和電影公司,首部電影就是他自編自導的《猛龍過江》。
  • 導演羅維:與李小龍成龍李連杰都有過合作,不過最後都以決裂收場
    《唐山大兄》一公映,便以350萬港幣票房一度刷新港產片最賣座紀錄,也讓李小龍一夜之間走紅全港。然而影片的拍攝過程卻並不愉快:主演李小龍因為常年在美國生活,性格直來直去,再加上心高氣傲,所以常不聽羅維指揮,恰恰羅導演也是個直脾氣的性情中人,他眼見一個「後輩」整天對自己指手畫腳,當然心生不滿,因此二人發生衝撞,在所難免。
  • 李小龍到甄子丹,《猛龍過江》48年,功夫片進步了還是退步了?
    說到《肥龍過江》,不得說李小龍1972年的《猛龍過江》和洪金寶1978年的《肥龍過江》;或許,我們能從中找出功夫片末落的深層原因。《猛龍過江》讓一切都簡單化,打鬥取代了劇情。 2.角色和真人邊界模糊。 此外《猛龍過江》最獨特之處,莫過於李小龍尖細「阿打」的叫喊聲,和雙節棍的演示。個人愛好習慣的充分保留,進一步模糊了李小龍真人和角色的邊界。 甚至許多人一度認為,李小龍真的在劇組中KO了他所有的團隊搭檔。
  • 李小龍 代表作《猛龍過江》
    1972年12月30——李小龍電影《猛龍過江》上映。
  • 70年代影壇大哥羅維:與李小龍交惡、逼走成龍,自己也跌落神壇
    羅維,70年代香港有名的大導演,本來手中有著兩張王牌:李小龍和成龍,奈何最後都與兩人決裂,自己也逐漸走下了神壇。當時,他的片酬還不是很高,以1.5萬拍攝了兩部電影,其中一部就是《唐山大兄》。《唐山大兄》開機後,原本的導演吳家驤與李小龍合不來,一氣之下走了。此時電影才拍到一半,怎麼辦呢?嘉禾只好找來羅維救場。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唐山大兄》上映,票房高達320萬,刷新了香港的票房記錄。
  • 《猛龍過江》李小龍武術思想解析—截拳道(先導篇:李小龍之死)
    但,,,,,,1972年3月,由李小龍本人自編、自導、自己主持製片、自己擔綱武術指導、自己主演的《猛龍過江》正式宣布出品;1972年5月4日,《猛龍過江》開機拍攝;1972年6月29日,殺青;1972年12月30,《猛龍過江》香港首映;公映時盛況空前,以至於出動警方控制人潮,有些劇院被迫暫停放映;本片是香港電影史上第一部在歐洲取景的影片,在當年打破了東南亞幾乎所有地區的票房紀錄;《猛龍過江》以300萬票房的成績成為年度香港票房冠軍,且一舉打破了亞洲記錄。
  • 捧紅李小龍,和義子成龍反目,影壇大佬羅維晚年走向末路悽慘離世
    1996年,一代導演羅維,因心臟病去世,前半生如此輝煌的他在晚年卻名聲不再,而他一手栽培的成龍最後都沒出現在他的葬禮上。《唐山大兄》是李小龍重回香港之後拍攝的第一部電影,由導演吳家驤執導,但是導演和李小龍非常不合,影片拍攝不下去,最後片方找來了羅維救場。
  • 嘉禾420萬籤約成龍,羅維在電影中諷刺成龍,送跑車給6000塊片酬
    大家好,1978年成龍被自己老闆羅維借給袁和平拍《蛇形刁手》,沒想到大獲成功,借走的3個月還拍了《醉拳》,直接讓全香港人都知道了功夫小子成龍。接下來我們聊一聊《笑拳怪招》的幕後故事,羅維本來想親自執導,卻遭到成龍的牴觸,在香港大導演中,羅維是一個特別的存在,運氣很好,半路接手李小龍的《唐山大兄》一舉成了香港百萬票房導演,在上個世紀70年代百萬票房可是相當厲害。
  • 「傳奇」不是猛龍不過江:功夫巨星李小龍的精武人生
    1972年12月30日,由華人功夫巨星李小龍自導自演的電影《猛龍過江》在香港首映。首輪公映總收入530多萬港元,刷新香港電影票房紀錄。《猛龍過江》電影海報《猛龍過江》是李小龍從美國返回香港後拍攝的第三部電影,徹底確立了李小龍華語功夫巨星的地位。
  • 44年前,羅維試圖以本片讓成龍取代李小龍,45萬票房宣布失敗
    1972年3月22日,由羅維執導、倪匡編劇,李小龍從美國返港後所拍攝的第二部功夫片《精武門》在港上映,結果再度引發強烈轟動!彼時的成龍雖已在朱牧導演的《頂天立地》、魏海峰導演的《廣東小老虎》當中擔綱過男一號,但由於前者只有慘澹的10萬票房,而後者拍峻後又一直遲遲無法公映,令成龍自覺成名無望,一度想與電影圈和演員職業一刀兩斷。於是,心灰意冷的他飛回了澳洲父母身邊,跑到餐廳做起了調酒師。
  • 李小龍的功夫電影,中外觀眾心中的英雄
    1971年10月31日,三十年前的童星李小龍在美國拍完《青蜂俠》(1964)與《醜聞喋血》(1969)等片後,應嘉禾公司的邀請拍了羅維導演的《唐山大兄》 (1971),影片推出,票房高達三百-十九萬元。第二年再接再厲,拍了《精武門》,票房收入達四百四十三萬元。
  • 當年邵逸夫沒將他看在眼裡,多年後成一代巨星,李小龍的傳奇人生
    當時,因為李小龍在香港的名氣並不大,所以並沒有多少人看好該片的成績。但讓人沒有想到的是,《唐山大兄》上映後,直接斬獲了300萬的票房,這是香港電影史上最高的票房記錄(截止當時)。這部電影不僅帶火了李小龍,還帶紅了大導演羅維,同時對於嘉禾影業也是一個很好的開門紅。
  • 《猛龍過江》幕後冷知識 武術冠軍不願輸給李小龍,直接被李小龍打服
    《猛龍過江》幕後冷知識-武術冠軍不願輸給李小龍,直接被李小龍打服李小龍絕對是中國的傳奇。在猛龍過江這部電影上映之前。
  • 魚目豈能混珠,這幾部才是李小龍真正主演的電影
    李小龍原名李振藩,1962年開辦振藩國術館,1967年自創截拳道,1973年7月20日李小龍在香港逝世,年僅33歲。雖然李小龍去世,但是之後幾年以李小龍為賣點的影片層出不窮,作為一名普通觀眾很難分辨。其實在李小龍短暫的一生中,真正主演的電影只有以下四部,讓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 致敬香港電影,香港電影歷年票房冠軍(1971——1973)
    幾十年來,香港一直是電影工業基地之一和電影出口地之一,人們把它稱做「東方好萊塢」。無數的經典港片和經典角色,是我們華人電影的驕傲和精神食糧。1971 《唐山大兄》票房:319萬 打破當時香港電影票房紀錄導演:羅維 主演 :李小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