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東泰安一六年級學生上音樂課時,誤吞原子筆的零件卡住氣管,老師緊急採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對該學生進行施救。最終學生順利吐出異物,轉危為安。
據不完全統計,我國每年因為吞咽異物或氣管異物阻塞等意外而導致窒息死亡的兒童近3000名。兒童異物阻塞常見且發生的時間非常短,往往五六分鐘就能致命。被噎住之後的三分鐘之內,是搶救的黃金時間。
如果你身邊有人被噎住了,拍背、摳嗓子的方式都是錯誤的,正確的處理方式就是:海姆立克急救法。
那麼,到底什麼是海姆立克急救法?
生命的擁抱:海姆立克急救法
海姆裡克腹部衝擊法(Heimlich Maneuver),是美國醫生海姆裡克先生發明的。在急救急診中,醫生常常採用拍打病人背部,或將手指伸進口腔咽喉去取的辦法排除異物,其結果不僅無效反而使異物更深入呼吸道。海姆裡克經過反覆研究和多次的動物實驗,終於發明了利用肺部殘留氣體,形成氣流衝出異物的急救方法。
1974年,海姆裡克作了關於腹部衝擊法解除氣管異物的首次報告。1975年10月,美國醫學會以他的名字命名了這個急救方法,並經該學會推薦,在報刊電視等媒體廣為宣傳,僅4年時間至1979年,在美國就有3000多人用該法搶救窒息獲得很大成功。數十年來,此方法至少救活了100萬人的生命,其中包括美國前總統裡根、紐約前任市長埃德、著名女演員伊莉莎白等等。 《世界名人錄》稱海姆立克為「世界上拯救生命最多的人」。該法被人們稱為「生命的擁抱」。
「海姆立克急救法」具體怎麼操作?
另外,醫生強調:海姆立克急救法最好在孩子異物嗆入後,呼吸困難情況不好時用, 如果孩子嗆入後情況平穩,則不建議使用。因為,孩子往往在異物嗆入時,會發生劇烈的咳嗽,臉咳的通紅,唇色發紺。但如果咳嗽很快平緩了,證明異物有可能被咳出或進入到了支氣管,這時候就不建議採用海姆立克急救法,而應儘快送來醫院進行檢查,因為再度衝擊有可能挪動支氣管中異物的位置,一旦異物移動到主氣管,情況會更糟。
越來越被普及的緊急救命法
前幾年大熱的電影《人在囧途》中,有這樣一幕場景:王寶強扮演的男主角利用「海姆立克急救法」成功幫助一位老太太吐出了卡在喉嚨裡的棗核,挽救了生命。
在現實生活中,如電影中同樣的一幕不斷在發生,「海姆立克急救法」也在危急時刻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2020年12月18日,在貴陽飛往十堰的山航航班上,一名男性旅客突然出現異物堵塞氣管導致窒息的緊急狀況,山航空乘採用海姆立克腹部擠壓術緊急施救,旅客最終咳出異物,轉危為安。
▲2020年10月,山東聊城一名女士在餐館就餐時用海姆立克急救法,成功救助了一名被食物卡住喉嚨的高中生。
▲2019年10月,鄭州宜家商場裡,一名幼童被異物卡喉窒息,過路護士60秒叩背百餘次成功救命。
▲2019年2月,江蘇徐州沛縣一名男子在飯店就餐時被異物卡喉,痛苦得快要趴到地上,危急時刻,另一名食客用幾個月前學的海姆立克急救法,從後面抱住他,反覆擠壓他的腹部,男子轉危為安。
…………
什麼情況下容易發生異物堵塞?
首先,幼小兒童尤其以剛學會走路的兩歲間孩子,氣管異物發生率較高。這是因為小兒的氣管與食物交叉的會厭軟骨發育不成熟,功能尚不健全。大人給其花生米、黃豆等食物,由於小孩口中含物說話、哭笑活動,使會厭軟骨無可適從,而致吞咽時食物誤入歧道,造成氣管異物。而花生米、黃豆等遇水膨脹,就更不易取出。此外,幼兒也因好奇,易將錢幣、紐扣等異物放在嘴裡,不慎而致意外。
其次,不論是孩子或者大人,如果在吃飯時看視頻、講話、說笑或者狼吞虎咽等,都容易發生嗆咳或者異物堵塞。
另外,許多老人因疾病常年臥床,如果食用不易吞咽粘豆包、湯圓、月餅、饅頭等食物,也容易造成氣管異物。
如何預防異物卡喉窒息?
▲將食物切成細快;充分咀嚼。
▲口中含有食物時,避免大笑、講話、行走和跑步。
▲不允許兒童將小玩具放在口中,太小的零件不給幼兒玩耍。
▲注意這些容易使老人和小孩發生氣管堵塞的食物:
1.果凍:建議家長給老人和小孩吃果凍的時候,不要一整顆給,可以先弄碎後再給老人和小孩食用。
2.麻花、糖果:不好咬的食物,本來就容易噎住喉嚨,不適合老人和小孩食用,如果真的要給老人和小孩食用,建議先切成丁狀。
3.魷魚絲:纖維過長,咬感過硬的零食,包括魷魚絲、牛肉乾都不適合給老人和小孩吃。
4.花生醬:黏稠度過高,不適合老人和小孩吞食。
5.堅果類:體積太小,有時老人和小孩可能來不及咀嚼就吞食下肚,容易噎到。
6.小巧水果:小巧圓形但裡面帶核的水果並不適合給老人和小孩食用,如龍眼、葡萄、櫻桃等,可剝開去核後再給老人和小孩食用。
7.多纖維蔬菜:維纖多且不易咬爛的蔬菜不適合老人和小孩,如芹菜、豆芽。
8.大肉塊:大塊的肉塊老人和小孩無法咬爛,若強吞下很容易噎到,應該切成薄肉片或肉丁。
9.長面:太長的麵條老人和小孩不易吞食,若以吸食的方式食用也容易噎到,烹調時可先切成小段再烹煮。
10.多刺的魚:建議選擇魚刺較少的魚類烹煮,否則容易噎到並會刺傷老人和小孩食道與口腔。
普及急救技能勢在必行
近年來,許多急救知識的培訓走進校園、社區等,成為人們極為關注的重點技能。開展應急知識技能普及活動的呼聲也越來越高。海姆立克急救法、人工呼吸、心肺復甦技術、及時正確的包紮等急救技能的掌握,讓更多的人面對身邊的危情時,不再手足無措。希望未來急救知識普及率越來越高,讓急救技能成為我們的第二本能。
(大眾網·海報新聞編輯 王錦川 綜合大眾網·海報新聞、人民日報、騰訊、搜狐、果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