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劇一開始,我最喜歡的是財前,看到最後,我最喜歡的還是財前。
開始對這個人物的情感很複雜,一開幕是財前在空中構思手術整個過程,繼而是一場完美的手術驚豔全場,前幾集就表現出來他是一個十分優秀的外科醫生,專業,高效,拼盡全身力氣在向上爬;當看到財前被東教授排擠,替他生氣難過,又看到他只是嶽父,妻子拿出來炫耀的工具,沒有人真正關心他的時候,感到惋惜。最後看他被迫無路,一步步戴上了欲望的枷鎖,最終自己身患癌症,得不到救治的時候,又覺得這個人物過分悲情。
他總是很自信,堅信自己的道路,這一點裡見也是一樣,只不過他們的路不同。給財前的鏡頭除了手術,就是在各大會議上演講,而裡見則多是用患者的角度烘託這個人物。但是他們的初心是相同的,是想發展醫學,救治更多的患者,尤其是在癌症方面,最後在財前給裡見的信中說道,希望未來沒有因癌症而死的人。這一段真是讓我哭的稀裡譁啦。
前面一大段鋪墊,都是在講財前如何在權力和欲望的海裡迷失了自己的方向。就我個人來看,這話不完全正確。全劇中,財前最高興的時候不是如願以償當上教授的時候,也不是官司一審打贏了的時候,他最高興的時候,是鵜飼教授給他展示那座他理想中的醫院的時候,以至於他經常在夜晚去看施工的情況。他想坐上那個更高的位置,不單單是權力的誘惑,他更加希望的是可以發展一個超一流水平的癌症中心。他雖然多次與鵜飼教授搞小動作,甚至掩蓋事情真相,是他明白,只有他爬到那個位置,他才能真正意義上實現他的抱負。而裡見不同,裡見認為無論自己處在什麼位置,本質上是醫生,而醫生 的職責就是救死扶傷,他一直在踐行一個醫生的操守以及一個學者的嚴謹,這樣的人值得敬佩但未免太過理想了。
財前是一個看上去很兇,其實十分善良的人。劇的最後真的讓人感慨良多。他一直為佐佐木先生的死抱歉,但是他的驕傲以及隨之要實現的夢想不允許他這麼做。比起病人,他更加關注的是醫學的發展,他希望從根源上解決病人的痛苦,最後他的胡言亂語中,他希望佐佐木先生也可以來他的癌症中心,他會留床位給他。他也討厭醫大裡明爭暗鬥,討厭絕對的研究而不顧病人的死活。財前和裡見都想改變醫大這種不良的風氣,一個選擇隱忍,然後變革,一個選擇對抗,但是唯有兩個人知道,他們這麼努力是為了什麼。
財前在打官司那段期間也比較打動我,他為裡見的病人做手術也不單單是賣他人情,他對待好朋友和東教授是完全不同的。在教授選戰的時候,他單純為了討好東教授,而對於裡見,在說過一次請他不要作證後就沒有了,反而多次請他去癌症中心當內科主任。
可惜最後他也沒有看見他理想中的那座白色巨塔,象徵著至高醫學的白色巨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