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熱內對於多人物多線索複雜敘事的能力、對角色情感細緻入微的捕捉實在令人佩服。片中人物不僅多,而且個別出場時間短,但是每一個人物都鮮活而有獨立,情感飽滿充實。
影片中紅綠基調的存在,使得影片的多色彩體系看起來和諧統一。並不繁雜的色彩也營造出濃濃的童話色彩和法式浪漫情調,溫暖且迷人。
除了無可挑剔的色彩和構圖,電影裡的配樂也尤為動聽,與電影的節奏搭配的非常完美。亦像來自於童話世界,在極具法式風味的口琴、手風琴和小提琴聲中,配樂悠揚歡快卻不過分甜蜜豔俗。
艾米麗與尼諾的故事是本片的情感主線,布雷圖多的玩具盒、廿年足不出戶的玻璃人老爺爺、被丈夫背叛的女房東、虐待員工的果蔬攤主、咖啡館裡的男客人與賣煙女櫃員、失意作家、艾米莉父親、放音樂的盲人的故事是艾米麗的自我救贖和他人救贖、是一場由艾米麗引爆的溫情革命。
導演 讓 皮埃爾 熱內
沒有你,良辰美景更與何人說
艾米麗的成長過程,充滿孤獨與寂寞。
6歲,渴望父親抱抱的她只有在檢查身體時才能夠接觸到父親,她因此精神緊張、心情激動心跳加速,卻被父親認為有心臟病,不適合去學校,只能留在家裡接受母親的家庭教育。因此她沒什麼朋友,只能自娛自樂,幻想各種生活中美好的事情。
母親精神焦慮,總是充滿焦慮,讓家裡的氛圍無比壓抑——壓抑到艾米麗唯一的朋友,一條叫抹香鯨的小金魚,不斷地嘗試跳出魚缸自殺、了卻殘生。一家人竭力將金魚救活,可母親忍無可忍,將艾米麗唯一算得上的朋友小金魚連同魚缸一起,扔進了河裡。
八歲時,母親在艾米麗的眼前被跳樓的遊客砸死,本就沉默寡言父親從此更加孤僻,終日思念亡妻。封閉在自己的世界裡,對艾米麗近乎不聞不問。艾米麗就在這樣孤獨寂寞的環境裡成年。
成年以後,艾米麗在一家餐廳當服務員,接觸的只有同事、空姐與客人。餐廳老闆是一個坡腳卻不會撒掉酒杯裡的酒的有故事的女人,賣煙女櫃員沈哥敏感到神經兮兮的女人,與艾米莉搭檔的服務員最近和男友分手,而她的男朋友卻死纏爛打的成天呆在餐廳監視她並且錄音,餐廳裡常駐的客人還有一個懷才不遇的失意作家,空姐是艾米莉的朋友在執飛前會將貓咪寄養給艾米麗。每天下班後,陪伴艾米麗的是一個人的晚餐,貓應該是空姐的,電視,望遠鏡。
從某種角度而言,世界早已拋棄了她,或者,世界拋棄所有人。面對著世界她只能自己幻想出自己的仙境
直到1997年8月30日的夜晚。
轉折
電視中傳來黛安娜王妃車禍身亡的消息,艾米麗驚掉了手中的香水瓶蓋,滾動的瓶蓋敲鬆了一塊牆磚,露出的牆洞裡藏著一隻小鐵盒,裡面裝著一個男孩的照片還有一些雜七雜八的小玩具。
暗藏在浴室裡40多年的盒子,誰會想著物歸原主呢?可艾米麗決定,要找到這個鐵盒的原主人,把他的童年珍寶還給他。
故事從這一刻起,變得溫暖。
為了找尋失主,艾米麗開始與各式各樣的鄰居與陌生人接觸。她聽過了各種各樣的故事,走遍了整座城市。
終於,在一個電話亭裡,一個年過半百,頭髮花白的中年男人看著手中的鐵盒,笑著,泣不成聲。直到這時她內心深處的孤獨感才被他人的笑臉、他人的幸福滿足給洗刷。
感受到幸福的艾米麗化身「天使」,從此開始幫助別人。儘管不懂得如何與他人建立關係的她,在有些時候顯得那麼孩子氣。
但最終,在她的幫助下,放音樂的盲人能聽到在過馬路時能看見的一切,足不出戶的玻璃人老爺爺看到了外面世界的精彩並且畫好雷諾瓦女孩的神態,被丈夫背叛的女房東收到偽造的書信,重拾對生活的信心,虐待員工的果蔬攤主被不斷的惡作劇搞得懷疑人生,咖啡館裡的男客人與賣煙女櫃員誤打誤撞出了愛火,失意作家重燃對寫作的信心,尼諾也得知紅鞋男的真實身份,而艾米麗的父親,也終於走出了困居多年的小屋,踏上了去看看這個世界的旅程。
艾米麗沒有沉溺於自己的幻想世界裡,她從孤獨中走了出來。給別人帶來了溫暖,可良辰美景與何人說?
"小艾米麗,你不是脆弱的玻璃人,幸福要靠自己爭取,假如你錯過機會,你那顆心遲早會像我的骨頭那樣,又幹又枯,別再猶豫,去找他吧。"
當艾米麗遇見了尼諾——一個收集地鐵站快拍亭撕碎照片全部拼貼起來的小哥,她心動了,但她不敢勇敢直面喜歡的少年,於是她小心翼翼,一步步試探。
尼諾到餐廳尋找艾米麗
艾米麗卻羞澀膽怯不敢表達心意
在玻璃人老爺爺的鼓勵之下,她又有了奇妙的念頭,於是她設計了一個遊戲,讓尼諾找到自己。艾米麗用箭頭指引著男主,還精心安排,向男主分享地鐵站怪照的謎底,就像一個為別人慶生的孩子單純地想送給對方一份禮物。
電影最後幾分鐘的鏡頭有趣又有愛
他們童話式的戀愛,具有"你天生適合我的靈魂"的默契。讓人羨慕,能碰上靈魂契合的人,真是人生一大幸事。艾米麗給世界的善意和有趣終究被加倍奉還,良辰美景終有人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