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草天空》| 學評
《香草天空》是一部重拍片,原版是1997年的西班牙影片《睜開你的眼睛》,出自《小島驚魂》導演阿曼巴之手。
大衛·阿姆斯以獵豔為樂,甚至連好友的女朋友索菲婭都不放過。
不過,大衛終要為自己的花心付出代價,在和前女友茱麗乘車出行之時,茱麗開車撞向大樹,企圖與之同歸於盡。這場車禍使大衛的人生跌入谷底,而更為詭異的卻仍在前面等待著他……
《香草天空》是莫奈的一幅畫,是阿湯哥在生日宴會上第一次遇上索菲亞向她展示,並對她指出,這是他母親最喜歡的東西。於是《香草天空》作為一個線索,連接了阿湯哥和母親之間的親情,還有和蘇菲亞之間純潔的愛情。
對於阿湯哥而言,他真正的幸福只有三樣,父母對他的愛,唯一好友的情誼, 還有姍姍來遲的索菲亞的愛情。而車禍之後,他失去了索菲亞的愛情, 也失去了布萊恩「背叛」之後的友情,從小就失去的父母的愛更不必說,精神上沒有了這三種感情的支撐,可以說是一無所有,但是人潛意識裡對死亡的嚮往和恐懼不斷拯救他自己也迫害他自己,這樣的糾纏永無止境,所以他在跳下高樓後又甦醒。
--馮鈺
夢境是人潛意識的集合與加工,更是被壓制欲望的釋放,當夢境與現實重重疊加,相互錯位游離不清,我們該如何判斷又該如何抽離於夢境?生命或許就真的只是一場虛幻,而殘酷現實與美好幻想的掙扎就是我們在虛幻中糾結、甜蜜、痛苦的原因,我們不知大衛最終是否重新進入夢境的輪迴,但他從樓頂跳下去的選擇,一定完成了對自己的救贖。
--孫裕
夢中夢中夢三重嵌套的故事,完美的夢境就如同香草的天空一樣恬靜平和,但夢境再美終究是虛幻,是潛意識在作怪。回歸現實的勇氣令人佩服,離開完美的鏡花水月去往孤身一人的現實,迎接再回首已是百年身的悲哀。
--楊舒雯
迷幻的夢境,有時讓人無從分辨真假,迷失其中。夢境和現實的游離不清,生命或許真的是一場虛幻,而真愛,就是我們在虛幻中糾結、甜蜜、痛苦的原因,索菲最後在葬禮上笑了,因為,唾手可得的真愛並沒有結束,留它在大衛永遠醒不來的夢裡繼續追尋。
--李林峰
影片包含毀容、殘腿斷臂指替閹割;把精神分析理論看作是一種用來闡明父系社會的無意識是怎樣構成電影形式的政治武器。從各方面來說,男性生殖器中心主義自相矛盾之處在於,它是依靠被閹割的女人形象來賦予它的世界以秩序和意義的。男性無意識有兩條逃避這一閹割焦慮的道路:專心重新搬演那原始的創傷,通過對有罪的對象的貶值、懲罰或拯救來加以平衡或者是另一種徹底否認閹割的通道就是用戀物對象來替代,或者把再現的人物本身轉變為戀物,從而使它變為保險而不是危險,凸顯了精神分析論中無意識和潛意識。
--唐嘉
在電影《香草天空》中,全片始終圍繞著大衛的夢境和現實展開。從精神分析法中的「釋夢」來分析,選擇殘酷現實還是美好夢境,這是一個兩難的問題。如果高科技所創造的夢境當真完美無缺,那倒也罷,只是人們潛意識中殘存的痛苦記憶總是無法徹底根除,所以在美夢中始終會有噩夢重現,這便是男主角大衛的南柯一夢依然不堪回首的根源所在。
--尤炳欽
《香草天空》敘述故事的方式十分複雜卻又富有邏輯,多重時間線,夢境與現實交錯,經過學習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我們很容易了解到David的俄狄浦斯情結,他的夢境都是以母親最愛的《香草的天空》作為背景。導演也很有心的在David與索菲亞走在大街上時用油畫作為天空的背景。我們是否可以這樣理解David對於索菲亞(女性)的「愛」之起源與他的俄狄浦斯情節有關,而他與朱莉的「關係」,則出於異性相吸的誘惑。所以在影片中的女性存在(索菲亞,朱莉)對於David而言既是追求又是威脅。電影裡藉助將女性角色按照父權社會刻板印象的分化方式一分為二的簡單粗暴的方式(黑長直的天使與金髮碧眼的惡魔),向我們講述了她們關於David的一段故事,在這樣的過程中,我們感受到精神分析的藝術魅力。
--易慧敏
逃避永遠不能解決任何問題,「What is happiness to you ?」當害怕高樓的阿湯哥在香草天空的背景下跳下樓去,選擇結束這一場夢境,回歸現實的時候。他心裡已經找到了答案。生活可以不完美,可以是殘酷的,但是只有真實的生活才能讓人體會到那些人生的酸甜苦辣,才能體會到真正的幸福。
--稅盼
選擇殘酷現實還是美好夢境,這確實是一個兩難的問題。如果高科技所創造的夢境當真完美無缺,那倒也罷,只是人們潛意識中殘存的痛苦記憶總是無法徹底根除,所以在美夢中始終會有噩夢重現,這便是男主角的南柯一夢依然不堪回首的根源所在。這又牽扯出一個問題,似乎現實生活中人的快樂始終是短暫,而痛苦是永恆的,我們是選擇逃避現實,還是在永恆痛苦的間隙中尋求那曇花一現的快感,自古以來哲學家就在出世入世之間糾纏不清。而本片導演的觀點當然是——睜開你的眼睛。
--吳晨
用精神分析法的角度去分析、去看這部電影的時候會發現其中有許多的精神分析法的內容。以主人公的夢為主要線索來展開故事,而男主的夢恰恰正是男主為了滿足自己現實中的缺失才建立的,和索菲亞的幸福生活、毀容的臉恢復原樣、有一個陪著自己聊天的心理分析師等等,都是因為男主現實中的無法滿足而來進行的自我心理滿足。從男主的真實生活環境中看對應的就是他缺少真愛、父愛與想要的生活。所以說夢是現實的反映,夢是對現實的彌補。
--路暢
夢就是被壓抑的欲望,曾幾何時,你也會覺得夢境就是現實,現實就是夢境,相互錯位游離不清,讓人一度分不清虛實的界限,夢醒了重要的人卻不在了,你願意選擇現實,還是活在夢境?生命或許真的只是一場虛幻,而真愛,就是我們在虛幻中糾結、甜蜜、痛苦的原因。
--肖路遙
影片中角色們的行為大多受資本力量的驅使。趨炎附勢的朱莉,看似純真的蘇菲婭,為維持自己在董事會中的地位而殫精竭慮的大衛;布萊恩——大衛的唯一好友也是受其恩惠的新人小說家,在友情和愛情的抉擇中選擇了前者,其中也有為自己的前程打算的緣故,使這位「唯一好友」也成為拜倒在金錢大廈前的一個弄臣而已。追求夢想和愛情的想法若不純粹,則它便成為資本力量的光鮮外衣。相對於資本的主體大衛,女性們成為可供賞玩和選擇的客體對象。鍾情一人多是幻象,實則,蘇菲婭更有可能成為大衛眾多女伴中較為不同的一位而已。
--葛詩怡
電影永遠可以承載千千萬萬的「知識點」,這些「知識點」都在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只有一個不會變:「愛」。本片將這一種「愛」發揮到了極致,既凸顯「男人愛女人,又恐懼女人。」的事實,又去敲打人們如何去愛與被愛。
--張北鋮
「open your eyes…..」 男主被驚醒,睜開眼後到底是現實還是再次進入夢境?都說夢是願望的滿足,那惡夢是什麼?大概是在歡愉之後的心虛吧,「香草天空」,看似美麗,炫目,但是更多的還是那一抹琢磨不透和認不清自我吧。
--肖薈伶
人最難的是認清自己並且了解自己,知道自己是誰在幹什麼。生活即是一場選擇,選對了,人生無恙,選錯了,萬劫不復。所以很多人選擇活在「夢境」中,現實太過無聊堅硬,將我們的生命磨出了厚厚的繭子,然後變得麻木不仁,可是我們總要去面對,躲避在自己的「清醒夢境」也許會讓痛苦少一些,但是你永遠也不知道,去追求你真正所愛的一切是什麼樣的感覺。
--馬童波
《香草的天空》看到結尾才能夠了解故事的緣由,理想與現實的選擇是一個龐大的哲學內容,當主人公選擇放棄夢境重新開始生活,他跳下高樓,這時他已經找到了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夢境是人們了解內心的途徑,但不能被夢境所控制,終究要回歸於現實之中。
--徐欣雨
真實與夢境的交雜是電影的最大特點,在夢境中隨處交雜著對現實的映射,正如弗洛伊德的理論中夢境是現實中願望的滿足,David在夢境中對愛情的美化選擇性過濾掉部分現實,David花心浪蕩的性格實質上源自於原生家庭的影響。母親的早逝使他對母性形象弱化並產生俄狄浦斯情節,在後來的夢境中出現的心理醫生便是他對理想的父親形象的構畫,通過對潛意識的重新構建找尋自我安慰,而最後對現實的選擇則是在於現實的不可控性這種不可控也許殘忍也許美好但也是現實的魅力所在,這是混亂的夢境無法滿足的。
--易暢
夢境一直是電影繞不開的經典元素之一。伯格曼的《野草莓》和黑澤明的《影武者》中都將夢境理解為現實中的恐懼在潛意識內的投射,這種理解在《香草天空》中其實也有體現。但《香草天空》將其更進一步;一夢套一夢,環環相扣,虛虛實實,真亦假時假作真。夢境在片中不光是恐懼,更是對往昔的難以釋懷,對真相的本能逃避,對欲望的無力反抗。主角選擇回歸現實也許是最為「正確」的一條路,但倘若真的決定繼續活在夢裡,平行宇宙中的兩個主角平行前進,哪個主角最後能率先通往幸福與安寧呢?
--戴展昊
女人這個詞,給人的標籤容易是柔弱,渺小,這使女人長期被人認為是男人的附屬。影片故事構架的不斷建立和推翻不斷重組使平淡的愛情故事變得離奇,加深了女人的影響力,或美好或噩夢,真是成也女人,敗也女人。
--林麗莎
影片中體現了四個層面的男性恐懼:第一層面:蛇蠍貌美的女性誘惑。第二層面:是無法分辨好女人和壞女人的區別。主要發生在夢境階段,在這個階段他無法分辨朱莉和索菲亞。第三層面:不僅僅是男性的恐懼,也是所有人的恐懼,那就是我們到底是在現實中還是在夢境中。電影末尾精神醫生麥考伯無法接受他只是別人家庭娛樂裡的虛擬角色,原來以為是幫助別人擺脫幻想,結果卻發現自己活在別人的夢裡面。第四層面:美好夢境和殘酷現實的選擇。如果不是因為大衛的潛意識導致噩夢,或許大衛始終將沉浸在跟索菲亞的幸福生活中,即便是意識到這是夢境,也需要艱難地在夢境和現實中選擇,因為現實真的太痛苦太殘酷太瑣碎太無聊了。
--劉可馨
這是一部關於夢境和現實的科幻電影,虛假而又美妙的夢境,和真實而又痛苦的現實,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選擇,而電影又不僅僅表達了這些,更重要的是要有直面殘酷生活的勇氣。只要有過去,就會有回憶,事情已經發生了,就不要刻意去忘記,去逃避,而是要去接受它,體驗它,帶著它一起生活。
--李海霞
指導老師:張增
責任編輯:洪毅 呂程宇 王一帆 雷靜
最終解釋權歸電影學術造星公司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