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山》是法國華裔作家高行健(Gao Xingjian)的第一部長篇小說,從1982年夏開始創作至1989年9月完稿,歷經7年。
主人公——「我」誤診為肺癌,偶然在火車上聽說有一個能治療癌症的靈山,於是「我」便啟程尋找。《靈山》根據作者在中國南部和西南部偏遠地區漫遊中留下的印象而作。作品中,主人公看似在尋找靈山,實則描述了一個人內心追求的心路歷程。
《靈山》全書共81章、40萬字。[1] 高行健憑著該小說獲得2000年諾貝爾文學獎。
你坐的是長途公共汽車,那破舊的車子,城市裡淘汰下來的,在保養的極差的山區公路上,路面到處坑坑窪窪,從早起顛簸了十二個小時,來到這座南方山區的小縣城。
你背著旅行袋,手裡拎個挎包,站在滿是冰棍紙和甘蔗屑子的停車場上環顧。
從車上下來的,或是從停車場走過來的人,男的是打著大包小包,女的抱著孩子。那空手什麼包袱和籃子也不帶的一幫子年輕人從口袋裡掏出葵花籽,一個接一個扔進嘴裡,又立即用嘴皮子把殼兒吐出來,吃得乾淨利落,還嗶剝作響,那分憂閒,那種灑脫,自然是本地作風。這裡是人家的故鄉,活得沒法不自在,祖祖輩輩根就扎在這塊土地上,用不著你遠道再來尋找。而早先從此地出走的,那時候當然還沒有這汽車站,甚至未必有汽車,水路得坐烏篷船,旱路可僱獨輪車,實在沒錢則靠兩張腳底板。如今,只要還有口氣在,那怕從太平洋的彼岸,又都紛紛回來了、坐的不是小臥車,就是帶空調的大轎車。有發財了的,有出了名的,也有什麼都不是,只因為老了,就又都往這裡趕,到頭來,誰又不懷念這片故土?壓根兒也沒有動過念頭死也不離開這片土地的,更理所當然,甩著手臂,來去都大聲說笑,全無遮攔,語詞還又那麼軟款,親暱得動人心腸。熟人相見,也不學城裡人那套虛禮,點個頭,握個手。他們不是張口直呼其名,便從背後在對方的肩上猛擊一掌,也還作興往懷裡一摟,不光是女人家同女人家,而女人家倒反不這樣。衝洗汽車的水泥槽邊上,就有一對年紀輕輕的女人,她們只手拉著手,嘰嘰喳喳個不停。這裡的女人說話就更加細軟,叫你聽了止不住還瞟上一眼,那背朝你的扎著一塊藍印花布頭巾,這頭巾和頭巾的扎法也世代相傳,如今看來,分外別致。你不覺走了過去,那頭巾在下巴頦上一系,對角尖尖翹起,面孔果真標緻。五官也都小巧,恰如那一抹身腰。你挨近她們身邊走過,始終絞在一起的那兩雙手都一樣紅,一樣糙,指節也都一樣粗壯。她們該是走親友或回娘家的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