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安西軍團:白髮龜茲英雄血,長槍獨守大唐魂

2021-01-12 健齊說史

自古以來,河西走廊就是兵家必爭之地,自從西漢張騫出使西域開始,河西走廊便是連通中原和西域的必經之路,戰略地位及其重要。為了加強對西域的管理,唐朝在太宗時期便設立了安西和北庭兩個都護府,兩萬多名大唐精銳在這裡戍邊,維繫著西域的安穩,震懾著西域的幾百個小國。然而,歷史上卻鮮有人知道關於安西守軍,還有一段悲壯的故事,本文我們便來講述這一段塵封已久的歷史。

唐朝傳到了玄宗李隆基這一代時,國力達到了頂峰,唐玄宗所創造的「開元盛世」讓他有點忘乎所以,在他執政的後期,沉迷於女色,重用奸臣,最終爆發了那場改變大唐王朝走向的安史之亂。叛軍一路南下勢如破竹,在潼關大敗了哥舒翰率領的二十萬大軍後,一舉攻入長安。為了平叛,唐朝不得不下令駐守西域的安西、北庭都護府抽調出精銳部隊前往平叛,就此,安西守軍只剩下數千人之眾。

與此同時,趁著唐朝忙於平叛無暇顧及邊境,一直打河西乃至整個西域主意的吐蕃也伺機而動,意圖攻佔河西,切斷大唐與西域的聯繫。這種情況下,公元766年,唐朝派了郭子儀的侄子——郭昕,前往安西地區西巡,此後,吐蕃攻陷了整個河西地區,自此,安西和中原徹底失去了聯繫。

1909年,日本大谷光瑞探險隊在新疆庫車縣考察時,發現了《楊三娘借錢契約》,在這份契約的落款上寫著「大曆十六年」的落款。而事實上,作為唐代宗在位期間年號的「大曆」總共也只持續了十四年,在已經成為一座孤島的安西地區,人們甚至都不知道大唐的皇帝、年號均已改變,而他們自己,似乎也已經被遺忘了。

然而,身為大唐兒郎的郭昕,依舊在不斷地派遣使者想方設法前往長安報導安西的情況。公元781年,在這裡守護了整整十五年之後,郭昕派出的使者,終於有一路歷經千難萬險到達了長安。在長安,無論是代宗皇帝,還是文武百官,都認為西域早已落入吐蕃之手,在看到不遠萬裡從安西趕來的使者後,整個朝堂頓時哭作一片。原來西域還在!還有一群熱血男兒駐守在那裡!唐代宗當即下令嘉獎尚在西域堅守的守軍,又把郭昕封為武威郡王,讓他繼續在西域做堅守。

然而,這些所謂的嘉獎授官,終究是虛無的,此時的唐朝,國力遠不如早期,國內僅有的力量要在邊境防範吐蕃的入侵,實在沒有能力派兵前去安西支援郭昕,且不說前去西域路途遙遠,中間會講過吐蕃的佔領區,一路上險象環生,就算援軍最後成功到達安西,也難以再一直長時間地駐守,等於是白白往西域浪費一支軍隊。在綜合考慮下,唐朝最終放棄了安西守軍,放棄了西域,這些所謂的嘉獎,無非只是給尚在安西戍邊的白髮兵們精神上的鼓勵罷了。此後,西域的狀況越來越糟糕,公元789年,此前和安西都護府相互照應的北庭都護府淪陷,整個西域,就只剩下安西都護府了,領土一點點被蠶食,沒有援軍,沒有補給,剩下的安西軍牢牢地守衛在安西四鎮內,繼續做著艱苦慘烈的鬥爭。

公元808年冬天,在郭昕到達西域的第四十二個年頭,安西只剩下了一座龜茲城,城外是吐蕃的十萬虎狼之師,城內,是在這片土地上駐守了半個世紀之久的、被人遺忘的、僅存的四百餘名白髮蒼蒼的大唐安西都護府守軍。

戰鬥的結果沒有什麼懸念,龜茲城被破,包括武威郡王郭昕在內的四百餘名守軍全部以身殉國,自此,唐朝對西域的管控正式宣告結束,而郭昕和他的安西白髮兵們,也似乎被人們所遺忘了。大約一千年後,清朝的乾隆皇帝平定了大小合卓,給這片土地起了個新名字,叫做「新疆」,以此來炫耀他開拓新的疆土的功績,他可能一時沒有想起來,早在漢朝,這片土地便已經和中原連為一片,一直到了唐朝,還有來自中原的熱血男兒在這片土地上堅守。

由於歷史文獻的缺乏,這段歷史極少被人們所提及,但是,英雄註定是要不朽的,在1992年,在新疆的新和縣通古斯巴什遺址中,出土了大量唐代的錢幣,經過考察,這正是郭昕駐守在安西之時所鑄造的錢幣,借著這些文物,關於安西軍的故事逐漸被揭開了神秘的面紗,歷史終究沒有遺忘他們,千年之後,這段悲壯慘烈的歷史終於再度浮現在了大家眼前。

參考文獻:

《中國通史》

相關焦點

  • 一支鮮為人知的護國軍——白髮龜茲軍
    白髮龜茲英雄血長槍孤守大唐魂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徵戰幾人回幾句熱血澎湃的文字不足與表現古代將領的英雄氣節,作為華夏子孫歷史不應被遺忘,自古以來在外族屢犯邊境之際湧出無數可歌可泣的悲壯史詩,而今天所寫的就是其中一支展現漢人氣節及脊梁的軍隊--安西都護府
  • 大唐興衰見證者——安西都護府
    安西都護府自唐太宗貞觀十四年初設,至唐憲宗元和三年徹底淪陷,歷時一百六十八年,經十二帝。它的出現代表著大唐的繁榮昌盛,它的淪陷代表著大唐王朝的沒落,每讀史書,小編都因為唐的興盛自豪驕傲,也因為安西都護府最終命運感慨。我想,各位網友們也都該好好了解那一段歷史。
  • 《大唐漠北的最後一次轉帳》——為什麼世上從來沒有古中國?
    那時候的長安到西域,連接這天南地北萬裡之遙的絲綢之路,絲綢、茶和瓷器,在大唐邊軍的護送下,從中原運來西域,然後被各族商人,販賣到全世界……龜茲的舞女最是美麗,于闐的繪畫赫赫有名,高昌的樂手聲名遠揚,大宛的良馬千金難買,莎車藝人擅長雜技… …自貞觀年間,大唐初建安西都護府,至元和年間,最後一任安西都護郭昕戰死,安西都護府存在了近兩個世紀。
  • 大唐精銳「安西軍」的興盛與衰亡,附歷任大都護姓名及任期
    , 貞觀二十二年(648年), 郭孝恪擊敗 龜茲國,把安西都護府遷至 龜茲(今 新疆 庫車縣)。大唐戰神蘇定方唐高宗顯慶二年(657年)十一月, 大唐名將蘇定方在 碎葉平定了 阿史那賀魯的叛亂,最終滅掉了了西突厥,並 將安西都護府的 治所遷回 高昌故地, 顯慶三年(658年)五月,安西都護府又遷到龜茲(今 庫車), 安西都護府升格為 大都護府,成立了威震西域的「安西四鎮」 ,唐高宗時期,他改變了太宗時期只重軍事而輕行政管理的做法,在 突厥故地分設蒙池、 昆陵兩個都護府
  •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白髮唐軍不退的硬核人生(一)
    貞觀初年唐太宗平定突厥頡利可汗後,貞觀四年(公元640年)大唐王朝順利拿下高昌國控制全境,隨即唐太宗力排眾議、高瞻遠矚的在高昌設立西洲(新疆吐魯番)以及庭州(新疆吉木薩爾北),同年設立了安西都護府,至貞觀21年(公元647年),通過兩次大規模作戰,大唐王朝得以進軍西域龜茲(新疆庫車),此後設置了安西都護府下轄的四個軍鎮,該四鎮為龜茲(新疆庫車)、焉耆(新疆焉耆西南)、于闐(新疆和田西南)、疏勒(新疆喀什
  • 1萬孤軍堅守西域40年,壯烈殉國時已是白髮老兵
    黑髮少年成了白髮老人,最終全軍戰死,卻無人投降。 正可謂:孤軍守土四十載,少年白髮無人還;英魂歸去已千年,塞外野冢誰人知? 01 強大的巨唐 故事的開始,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大唐的版圖。
  • 孤軍守土四十載少年白髮無人還;英魂歸去已千年塞外野冢誰人知?
    紅圈都是安西重鎮,李白就出生碎葉城,龜茲是安西首府,庭州是北庭首府那時的大唐,「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西去安西九千九百裡」。東突厥的頡利可汗在宴會上跳舞助興,南蠻的酋長馮智戴在宴會吟詩作樂,西域的舞女、樂器、雜技在長安肆意飛揚。
  • 大唐榮光:中國為何不能失去西域?
    到了貞觀二十二年(648年),大唐的精兵強將先後擊敗了西突厥、焉耆與龜[qiū]茲[cí]等對手,之後將安西都護府的治所由西州移至龜茲(今新疆庫車),設龜茲、疏勒(今新疆喀什)、焉耆(今新疆焉耆)、于闐(今新疆和田)四鎮,史稱「安西四鎮」。
  • 孤城遙望玉門關:一座堅守了四十載的孤城,道盡了不屈的大唐之魂
    風卷戰旗天山葬,長槍永守大唐魂!」網友曾如是改編。隨後,唐肅宗李亨命坐鎮安西四鎮的名將李嗣業先後三次徵調安西精兵共一萬五千人入關平叛,而後,北庭都護府精銳也奉命東調,這便組成了在平定安史之亂中起了至關重要作用的「安西行營」。隨著安西、北庭兩鎮精兵的東調,以及隴右、河西兩鎮精銳盡失,吐蕃趁大唐帝國主力正在平叛之時,對河西、隴右兩鎮發起了猛攻。
  • 那群孤懸域外,死戰不退的大唐健兒,你還記得他們最後的模樣嗎?
    公元808年龜茲唐軍覆滅後唐朝疆域公元780年,吐蕃攻陷瓜州、沙州兩地,使得磧西門戶洞開,北庭、安西兩地將士舉步維艱。得知安西、北庭兩地將士仍在堅守的消息,這一天,唐德宗與文武群臣相視而泣;這一夜,長安百姓無眠;英雄遲暮、臥病在床的郭子儀得知侄兒消息,老淚縱橫……可是,如今的唐朝早已是千瘡百孔,連徹底消滅河北三鎮割據勢力的實力都沒有的大唐帝國,談何收復河西、隴右,支援安西、北庭呢?
  • 孤軍抗敵半個世紀,全軍覆沒,解讀大唐帝國最精銳部隊——安西軍
    影片末尾出現了一支殘敗的皓首老兵,他們並非為了情境杜撰出來的,而恰恰是真實的歷史主角,是大唐最大的榮耀、永恆的光輝——鐵血安西軍。縱觀華夏幾千年歷史,不朽英雄、威武之師不計其數,是什麼讓銀聯選擇這支名不經傳的軍隊來代表民族的信譽和國家的承諾呢?了解安西軍後,你會發現這番令人動容的故事與映射還遠遠配不上這支軍隊。
  • 大唐孤軍:苦守西域四十年,滿城儘是白髮兵
    郭昕的人生轉折,始於唐代宗永泰二年(766年),那時候,大唐的西域疆土岌岌可危。唐朝在西域設有兩個主要軍政機構,安西都護府和北庭都護府。安西都護府,統轄安西四鎮(碎葉、龜茲、于闐、疏勒),最大範圍曾囊括天山南北,直至蔥嶺以西,後來,分管天山以南地區。北庭都護府,分管天山以北地區,東起伊吾,西至鹹海,北達額爾齊斯河到巴爾喀什湖一線。
  • 安西十二時辰:大唐安西都護府守軍將士的一天
    本文作者根據各種材料,復原公元8世紀上半葉,生活在西域龜茲(今新疆庫車地區)的唐軍戰士和他們家屬的生活場景,文中提到的各種細節,均有文獻和文物依據。在一片緊張中,龜茲王城外的唐軍營地,有條不紊地恢復了生氣。身披玄甲的大將手持長槊,頭頂纓盔,鐵甲在晨光中散發著金屬特有的色澤,充滿殺氣而不失細膩。
  • 大唐怛羅斯之戰
    安西都護府位於龜茲(念 秋慈),現在是新疆的庫車,領兵的叫王天運,部隊翻過帕米爾高原就可以直搗小勃律(如下圖)問題又來了,他們選的這個發兵時間並不是很好,發兵都是深秋時節了,到達小勃律都得隆冬臘月了,帕米爾高原可不是鬧著玩的,最低海拔也在4000米,世界第一高峰和第二高峰都在那裡。
  • 大唐西域的失落:32歲的他一路向西,書寫盛唐最後的輝煌
    唐玄宗天寶八載(749年),已經32歲的岑參從長安出發,遠赴西域的龜茲(今新疆庫車),就任安西節度使高仙芝的幕府掌書記。此前在唐太宗李世民時期,大唐先後平定突厥、薜延陀、回紇、高昌、焉耆、龜茲和吐谷渾,奠定了在西域稱霸的基礎,但隨著時間推移,吐蕃和黑衣大食(阿拉伯帝國阿拔斯王朝)也不斷崛起,於是,在遠離長安的西域中亞,大唐、吐蕃、大食在中亞地區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為了抗衡兩大強國,大唐則在天山以北設立北庭都護府,在
  • 大唐帝國和阿拉伯帝國的巔峰對決,影響世界格局的怛羅斯之役
    大唐帝國刀鋒所向,進而開始經營西域。突厥汗國、薛延陀汗國、西突厥汗國先後被唐朝所滅,伊吾(哈密)、鄯善、高昌、焉耆、龜茲、疏勒、于闐等西域小國在此後的幾十年中或被迫投降唐朝、或被武力滅國。唐朝從此建立了以安西都護府、北庭都護府為核心的西域統治體系。
  • 大唐榮耀:在平行世界,太平盛世、父慈子孝、一生一代一雙人
    #任嘉倫#廣平王靜水深流,眼神眉梢間皆是少年的痴愛,意氣風發,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是我大唐鮮衣怒馬,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見長安花的感覺,鐵馬戎邊,長槍獨守大唐魂,男女主一生摯愛的味道,一幕幕相逢時,眼裡都有戲 。有愛,觀者才能入戲,入戲,便也帶著愛,喜虐交錯的愛情。
  • 大唐榮耀:在平行世界,太平盛世、母慈子孝、一生一代一雙人
    廣平王靜水深流,眼神眉梢間皆是少年的痴愛,意氣風發,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是我大唐鮮衣怒馬,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見長安花的感覺,鐵馬戎邊,長槍獨守大唐魂,男女主一生摯愛的味道,一幕幕相逢時,眼裡都有戲 。有愛,觀者才能入戲,入戲,便也帶著愛,喜虐交錯的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