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賢行願品》:是故若人誦此願者,行於世間,無有障礙,如空中月,出於雲翳。諸佛菩薩之所稱讚,一切人天皆應禮敬,一切眾生悉應供養。
以誦持普賢行願的力量,行於世間,無有障礙。我們的心量沒有打開時,不能自在地行於世間,而受持普賢行願王,最終會掃除能彰心性顯發的執著,因此行於世間物無有障礙。也就是由實行普賢行願,貪、嗔、痴、嫉妒、懈怠、散亂等障礙都會消除,內外、自他對立的二取執著都會遠離,使其清淨、圓滿、無礙。所以,諸佛菩薩共同讚嘆,一切人天都應禮敬,一切眾生悉應供養。
一個人獲得世間功名,並不一定值得讚嘆,而能持誦普賢行願,諸佛菩薩一定歡喜、稱讚。為什麼?因為稱合佛性、隨順菩提分緣故。因此,隨學普賢大行,深入法界大海,遠非追求世間名利能比,理當受一切人天禮敬。修行者隨順普賢行願,將饒益一切眾生,因此一切眾生也都應供養。
此善男子,善得人身,圓滿普賢所有功德。不久當如普賢菩薩,速得成就微妙色身,具三十二大丈夫相。
我們要深知普賢行願的恩德,經由普賢行願的啟發,我們才醒悟自己的自性是何等不可思議,才知道怎樣實現生命的價值。《隨念三寶經》說:"如來色身是福等流,意思是,佛的微妙色身是以大悲利益眾生圓滿了無量福德而成就的。《涅槃經·獅子吼品》講到三十二相中每一相的因緣,比如,對父母、師長如法作財供養,獲得腳底千輻輪相;遠離兩舌、惡口、嗔恚,獲得四十齒潔白齊密相;自修十善教化他人,獲得廣長舌相……。這樣相應修福,才能滿足三十二相。
而這裡色身相好的修法,不是分開來一個個地集修,而是在普賢行願這一部法中含攝了一切善行,就在修這部普賢行願中能攝集一切福德,由持誦普賢行願就能速得成就微妙色身,具足三十二相,所以,這是一種總集性的修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