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們凝望時代。
一
乾隆36歲時,在圓明園偏殿,看到一本沉睡多年的畫冊。
畫冊是在康熙末年,由路易十四國王贈送,名為《法蘭西最美建築》。
乾隆驚豔畫冊內的凡爾賽風,尤愛其中噴泉。大清並無噴泉,以為是水的戲法,便以水法喚之。
作為遇到美好事物一定要馬上擁有並立即賦詩的皇帝,乾隆下令即日開建,並點名宮廷畫師,義大利傳教士郎世寧督造。
郎世寧負責噴泉設計,法國傳教士蔣友仁負責水力機樞,宮廷造辦處則籌備上等的合金紅銅。
水氣光影在畫布上蔓延,齒輪銅管在敲鑿中成型,銅管末端的噴泉出口,被設計成十二生肖銅像。
中西風韻在此悄然合璧,卯兔搖著摺扇,醜牛抱著拂塵,而寅虎更接近西方的叢林兇獸,午馬一臉俊朗英氣。
修建12年後,1759年,工程完畢,十二生肖噴水池設在海晏樓前。
十二尊銅像,呈扇面排開,每隔時辰,便逐一噴水報時。正午時分,具中的午馬牽頭,十二銅像一同噴水,轟鳴如海潮。
海潮聲中,乾隆拾階而上,站在海晏樓二層。此後餘生,他大半光陰消磨於此樓此園。
那一年,大清人口突破一億六千四百萬,庫銀超六千萬,乾隆剛剛平定了南疆,御批中盛世一詞出現了52次。
他認為一切皆在掌控,圓明園中九島環繞,象徵九洲,最高土山,代表崑崙,整座園林就是世界的縮影。
然而在他視線不及的遠處,鐵甲艦船已行至印度,人類正將雷電引入避雷針中,珍妮紡紗機轟鳴著革命的鼓點;瓦特改良的蒸汽機,暴躁地壓縮著熱風。
活在園中世界的乾隆,在水法落成兩年前,下令閉關鎖國,永停貿易。英國公司託人進京告御狀,告狀人被斬首。
乾隆六十歲生日時,蔣友仁特意繪製了一幅四米長,兩米高的世界地圖,標註各國位置,並寫了有關地球、彗星及其他天文發現的說明。
地圖深鎖宮中,直至85年後,道光皇帝仍在問:英國到底在什麼地方?
1774年,蔣友仁去世,水法無人維護,水力機械失靈。此後,每當聽聞乾隆要來,太監便令壯漢,提水蓄池,勉強維持。
國運的潮汐在最高點處,開始轟鳴後退。
乾隆八十二歲生日時,英國遣使做最後的試探。
龐大使團帶來了大量禮品,包含蒸汽機、綿紡機、織布機、天體儀、戰艦模型,禮單上甚至還有卡賓槍和榴彈炮。
使團在熱河行宮見到年邁皇帝,當夜觀看乾隆親自編寫的崑曲《四海昇平》,不久後便被打發歸國,通商請求全被拒絕。
那些禮物中,只有自鳴鐘被擺入皇宮,整點時,人偶出來,用毛筆書寫「八方向化,九土來王」。其他禮物被裝箱藏入圓明園。
它們再現世間,已是那個痛楚長夜。
1860年,英法聯軍焚毀、劫掠圓明園,大火燒了三天三夜,300多國人葬身火海,數萬文物流失海外。
火光中,十二銅像頭顱被砍,不知所蹤。
二
八十年代,圓明園早成荒地農田,農舍鴨場散布其中,漢白玉多被敲碎壘牆。
當年的水法已陷泥沼,周邊雜草一望無際,附近清華學生說,那裡是「永恆的荒原」。
我們手挽著手爬上大水法,看到野貓、看到大雁,就是看不到人。
此後,有港商打算佔地開發,學者聯名倡議保護,情況才有改觀,然而也只是圍起荒原,路過的33路公交都不設站。
在大洋另一端,美國加州棕櫚泉,退休老警察布萊克,總愛和遊客講他別墅的故事:別墅上任主人,常吹噓坐過中國皇帝的龍椅。
1985年,他和遊客的互動,登上旅遊雜誌,有美國文物販子從照片中,看到水池邊模糊的銅首。
文物販子飛至加州,在老警察別墅院內,看到了馬首和虎首,一百年光陰碾壓而過,它們已成水池龍頭。
而在別墅衛生間內,牛首釘在牆上,被發現時還掛著毛巾。
文物販子如獲至寶,買下馬首、虎首、牛首,每個不過1500美元。
兩年後,豬首和猴首現身紐約蘇富比拍賣會。臺灣商人蔡辰洋,花13萬美元拍下猴首。他沒買豬首,理由是「豬頭不雅」。
1989年,老警察處流出的馬首、虎首、牛首,也現身倫敦蘇富比,蔡辰洋再次買下,每個售價已漲至20萬美元。
至此,十二獸首三分之一已歸蔡辰洋,而更複雜的情節,埋在時間的遠端。
2000年,蔡辰洋購得的猴首、虎首、牛首,現身香港蘇富比和佳士得,新聞一出,舉國激憤,國家文物局致函希望能停止拍賣。
拍賣行置之不理,輿論熱度不斷上升,拍賣當日,大批香港市民抗議,不斷有市民衝入拍賣場,高呼「拍賣賊贓可恥!」。
內地的保利集團博物館,原本前來購買瓷器,抵港後集團指示:不惜代價拿下獸首。
最終,保利以740萬港幣和700萬港幣價格,將猴首和牛首拍下。拍賣虎首時,有臺灣電話不斷抬價,最終成交價高達1400萬港幣。
2007年,相似劇情再次上演,蔡辰洋所剩的馬首,再次現身香港蘇富比,標價6000萬港幣,並打出「八國聯軍——圓明園遺物」標題。
最終,馬首被何鴻燊以6910萬港幣購得。此前,賭王已花費600多萬港幣,從美國購回豬首,捐贈國家。
馬首購得後,被放置在新葡京賭場一層,旁邊陳列著鑽石和藍寶石,背後是巨大的黃金蓮花。
賭場熙攘,馬首沉默凝望,滄桑繁華不過輪轉之間。
2009年,法國佳士得公開拍賣兔首和鼠首,傳說發現於巴黎一舊公寓的牆上。
國家文物局致函要求撤拍,留法華人連續三天遊行抗議,佳士得置若罔聞。
拍賣日當天,新聞顯示,兩個銅首被神秘買家以單價1400萬歐元購得。
然而不久後,國內商人蔡銘超宣布,他就是神秘買家,但他不會付款。
巨大爭議隨之而來,支持者稱他民族英雄,質疑者稱他利用愛國炒作。
文化部藝術品評估委員會副主任趙榆受訪時則稱:蔡銘超的做法等於是在外國人面前自毀中國人的信譽。
追逐銅首十年後,狂潮中有了反思之聲。
蔡銘超登上了當年江西高考作文題,題目中說:有人稱其為民族英雄,有人認為這是惡意破壞規則,你有什麼看法?
三
那年流拍之後,佳士得幕後的皮諾集團放出狠話:寧可將獸首閒置,也不讓它們回到中國。
然而,2013年,皮諾家族卻悄然買下兩個銅首,無償捐獻中國。
銅首背後是時代潛流,皮諾集團主營奢侈品,而2012年至2018年,全球一半奢侈品增幅來自中國。
此時,國人已從狂潮中清醒。
皮諾集團宣布捐贈次日,國家博物館副館長陳履生微博稱:12生肖水龍頭只是歷史見證,稱為國寶欠妥。
國家文物局古建築專家組組長羅哲文則稱:
作為龐大的圓明園建築無數構件之一,十二生肖本身價值並不重大,其工本、工藝等並不特別,也就是噴水龍頭而已。真正價值就是數十萬元而已。
過往一次次天價拍賣,更像商人利用愛國主義進行的圍獵,而且相似劇情曾在日本上演。
日本經濟泡沫破碎前,佳士得和蘇富比,鼓動日本企業家灑金拍賣場,宣洩二戰戰敗後的國民壓抑。
那場幻夢中,擊敗西方買家的投資者,被日本視為民族英雄,花費幾十億元從倫敦買回一張畢卡索的畫,便能讓大和民族集體狂歡數日。
2018年,龍首在法國拍賣,輿論已趨於冷靜,報導稱,龍首最後拍賣價降至240萬歐元。
去年,病重的何鴻燊決定將馬首正式捐贈國家文物局,今年冬天,馬首啟動歸程。
至此,除了龍首流離在外,四首下落不明,北京已聚齊七尊銅首。超過一個世紀的漫長故事中,虎首斷了虎鬚,猴首右臉凹痕,牛首在時光中布滿劃痕。
12月1日,馬首被安放在圓明園正覺寺。從正覺寺一路向北,越過枯柳,越過池塘,便是海晏樓廢墟。
他們相距已不過數裡,但分別已整整160年。分別時,夜空中還是暴虐的火光和帝國的灰燼;歸來時,嫦娥正巡遊九天靜待歸來。
十二銅首的命運,追隨著國運的潮汐,而國運的潮汐呼應著文明的走向。背離文明時,銅首流散,擁抱文明時,銅首歸來。
在馬首回歸前一個月,國家文物局剛剛發布一則聲明。
此前不斷有呼聲稱應重現圓明園盛景,文物局聲明回應,圓明園意義在於「以斷壁殘垣告誡後人勿忘國恥、警鐘長鳴。」
冬日的正覺寺遊人稀少。
寺中的馬首聽過宮廷的絲樂,曬過加州的陽光,而今它身邊沒有賭場的金蓮,身下只有樸素的石臺。
它誕生於享樂,斷頭於封閉,承載過尊嚴,沉寂於理智,最終凝結為見證。
它不應再有輪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