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科學家」顏寧開講 不要叫我「女科學家」

2021-01-13 搜狐網
 "美女科學家"顏寧開講

  搜狐娛樂訊 說起女科學家,大家首先可能會想到居裡夫人、諾貝爾醫學獎獲得者屠呦呦。白大褂,厚厚的演鏡片,手裡拿著各種試管,這可能是大家對於女科學家的最初印象。但結構生物學家、清華大學醫學院教授——顏寧可能會顛覆我們對於「女科學家」的印象,穿著打扮時尚、談吐幽默風趣,看起來真的不像一位科學工作者。

  2016年8月31日,國際著名期刊《Nature》在線刊登了清華大學、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的一項重要成果,題為「Structure of the voltage-gated calcium channel Cav1.1 at 3.6? resolution」。這項研究在3.6?標稱解析度上,解析了兔Cav1.1複合物的冷凍電子顯微鏡結構。清華大學的顏寧教授是這篇論文的通訊作者。本周六晚22:38,由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製作的中國首檔青年電視公開課《開講啦》將邀請到這位「美女科學家」,她將在現場與大家分享自己的科研成果,在顏寧看來——科學家不應有男女之分,她鼓勵所有的女性要遵從自己的內心,勇敢做自己。

  不要叫我「女科學家」

  長發飄飄、紫色上衣、一雙高跟鞋,當顏寧從講臺通道走出來時,觀眾們都大為驚豔。連小撒也調侃道:「您可以不叫顏寧了,叫『顏值』好了!」顏寧立刻回應道:「那『寧』送你了!」顏寧出場後,小撒直言「顛覆了我對女科學家的想像」,沒想到這一句遭到顏寧直接「反擊」:「科學家就是科學家,為什麼前面一定要加個『女』字呢?這叫歧視!」

  關於女科學家為什麼這麼少,顏寧向大家分享了自己的出國經歷和自己對這個問題的見解。2015年,顏寧參加瑞典結構生物學年會,帶給了她很大的觸動。在瑞典,女性科學家演講者的比例竟然佔50%,而在中國、美國等其他國家,女性科學家的比例都少得可憐,顏寧不禁自問,女科學家都去哪兒了?顏寧說:「我的學生中,女生都很優秀,可最終選擇科研這條道路的女生少之又少。」對此,顏寧分析,女性在面對家庭和事業選擇時容易陷入困惑,外在因素影響了女生選擇堅持走科學之路。但顏寧認為——「我們需要讓這個社會慢慢看到越來越多的女性可以成功。」並現場鼓勵所有女性,遵從自己內心,勇敢做自己。

  現場闢謠:現階段「餓死癌細胞」無法實現!

  演講中,顏寧向大家分享自己的科學夢源於小時候看《西遊記》,當她看到孫悟空可以無限變小,她就幻想如果小到可以進入細胞內部會怎樣呢?由此激發了她走進科學,對細胞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而關於她的科學研究成果,最被大家熟知的應該是「餓死癌細胞」這一說法。在網上,只要搜索「顏寧」的名字,就會跳出很多新聞——「清華大學教授說可以治療癌症」、「清華教授說可以『餓死癌細胞』」等等。這些頗具吸引力的標題是真的嗎?節目中,顏寧主動闢謠,澄清被大眾媒體廣泛傳播的「餓死癌細胞」這一說實則是不正確的。並深入淺出地為大家介紹了自己的研究——葡萄糖轉運蛋白。她說:「科研從基礎研究到製藥,或者產生一個療法,實際上還是漫漫長路。」並反覆強調,科學是嚴謹的,「當它變成一種大眾媒體上的一個標題的時候,其實就會變成了誤導」。

  作為一名科學家,顏寧坦言,自己研究的越多越有謙卑感,越能試圖去理解生命,帶著好奇去探究生命的奧秘。最後她還呼籲年輕人,應該認真對待自己的人生。

http://yule.sohu.com/20160909/n468088170.shtml yule.sohu.com true 搜狐娛樂 http://yule.sohu.com/20160909/n468088170.shtml report 2058 "美女科學家"顏寧開講搜狐娛樂訊說起女科學家,大家首先可能會想到居裡夫人、諾貝爾醫學獎獲得者屠呦呦。白大褂,厚厚的演鏡片,手裡拿著各種試管,這可能是大家對於女科

");}

相關焦點

  • 顏寧:別叫我女科學家!
    顏寧離開清華的消息迅速在國內引起轟動,很多人將她的這次個人的職業選擇解讀成「負氣出走」,「人才流失」,給她貼上了個「歸海派」科學家的標籤。顏寧不得不頂著壓力一遍遍解釋,「普林斯頓是我的母校,回到普林斯頓任教,是我一直的理想!」而對清華,她也不吝溢美。「清華對我的支持非常有力,令我毫無經費之憂。可以說,我在清華就跟公主一樣。」這也是顏寧對網上「負氣出走」一說感到氣憤的原因。
  • 顏寧:我,網紅女科學家,不服來戰!
    在科研路上一路開掛,在網紅路上懟人無數,看似天不怕地不怕的顏寧,卻很早就意識到自己的「軟肋」——她不僅是個科學家,而且是個女科學家。這一個「女」字,有時讓她欣喜,有時也讓她懼怕。在《開講啦》那期節目裡,撒貝寧反覆強調她是「女」科學家時,她便反問:「其實我對『女科學家』這個說法是拒絕的。為什麼科學家前面一定要加個『女』字呢?」
  • 女科學家顏寧:以智慧定義美麗
    一提到顏寧,許多光環天然地向她「靠攏」:《自然》「中國十大科學之星」之一、國際最出色的女科學家之一、塞克勒國際生物物理獎、國際蛋白質學會青年科學家獎、首屆國際青年科學家獎獲得者,清華大學最年輕博導……也有人會想起在2012年度科技盛典上,當顏寧身穿紫黑色小禮裙、挽起髮髻,亭亭玉立站在臺前,將研究成果娓娓道來,人們記住了這位入行未滿12年的新生代女科學家,以及她是如何以智慧定義
  • 中國女科學家顏寧闢謠!
    近日,對網絡上流傳的一個消息,顏寧也非常無奈了。她的微博這麼說:到哪投訴這種說瞎話都不眨眼的啊?不理呢,竟有人當真;理呢?替ta們抬咖麼?據上觀新聞報導,4月30日,中國女科學家顏寧入選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
  • 師從施一公,不是顏寧,今獲世界最具潛力女科學家獎,網友:牛掰
    近日,施一公教授的一名弟子,不是顏寧,獲得了世界最具潛力女科學家獎,並且她年僅27歲,可謂是「最年輕」一代的科學家了,網友紛紛感嘆:牛掰,那是一般人無法企及的高度! 白蕊聽到自己獲得世界最具潛力女科學家獎時,還在實驗室做著研究。她說:「我當然高興,這是屬於我們團隊的榮譽,不過獲獎就代表我的責任更重了」。白蕊還表示在「眼界」和「氣魄」方面,自己還需要修煉好久也不一定能夠達到老師施一公的境界。但值得肯定的是,施一公教授在教育領域取得無數「驚人」的成就,格局和眼界是常人無法比擬的,但作為施一公的優秀弟子白蕊雖不能快速達到老師的高度,但也在科研領域有了可喜的成果。
  • 41歲清華教授顏寧:我不結婚丶定居美國,不欠任何人一個解釋!
    一時間身披無數榮譽的顏寧受到了海內外眾多的關注,她成為了我國女性科學家的代表。在2017年,顏寧登上綜藝節目《開講啦》,她穿著紅色短袖和高跟鞋,優雅丶自信地登上舞臺,讓觀眾大為驚豔,很多人表示不敢想像這是一個科學家的形象,就連主持人撒貝寧都開玩笑說:你不應該叫顏寧,應該叫顏值。
  • 清華美女教授負氣出走美國?面對網友非議,顏寧淡然活出自我
    「金錢不能成為衡量幸福感的標準」這是顏寧在由撒貝寧老師主持的《開講了》當中說的一句話,也是她演講的核心觀點,而很明顯,這個觀點是與現如今大眾的主流價值觀大相逕庭的
  • 就在6天前,開講啦圈粉百萬又去美國的女神博士顏寧,又曝新情況
    【文丨張 十 扒】不知道大家還記得那個在央視節目《開講啦》中讓人眼前一亮,打破所有人對科學家固有印象,還圈粉無數的女神博士顏寧嗎?在開講啦播出時,顏寧的頭銜是清華超級女博士。但是如今再說起她,她的頭銜卻變成了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終身講席教授、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顏寧。
  • 當陳薇邂逅顏寧-她們的事業她們的愛情-陳薇哭了!她被丈夫寵愛30年的"神仙愛情",才是真的甜/顏寧:不準備結婚最終的歸宿都是自己
    當時的顏寧可沒想過,她只是被周遭的人推著朝前走。提起當年報考的事,她說,「我高中就覺得我最想幹什麼,肯定幹不成,我想考北大,肯定進不了,所以就報了清華。」去美國之前,她在國際最有影響力的頂級學術期刊《自然》、《科學》、《細胞》上發表了19篇論文,其中兩篇被《科學》「年度十大進展」引用,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國際青年科學家獎、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獲賽克勒國際生物物理獎,被《自然》評為10位「中國科學之星".
  • 顏寧赴美三年又獲大獎,李一諾幫比爾·蓋茨「花錢」,這對清華姐妹...
    清華最年輕教授顏寧: 不要叫我「女科學家」 彥寧第一次走進公眾的視野,是在2007年,被冠以「清華最年輕美女教授」,這一年她30歲。 可顏寧卻說,自己最不喜歡的,就是別人說她是一位「女科學家」,並以這個身份為前提誇耀她是多麼不容易。在做客央視節目《開講啦》的過程中,她直截了當地提出: 「女科學家」,暗含著對女性的隱性歧視。畢竟,沒人會強調「男科學家」,科學家就是科學家,大家用實力說話,與性別無尤。
  • 顏寧和一諾,中國最強女閨蜜是怎樣煉成的?
    清華最年輕教授顏寧: 不要叫我「女科學家」 「顏寧」這個名字第一次為世人所熟知,是在2014年。彼時,這個「清華最年輕教授」帶著一個平均年齡不到30歲的團隊,首次解析了葡萄糖轉運蛋白晶體結構。
  • 她是才貌雙全的清華女神教授,2020年又拿獎被認可,卻說只想「任性」地活.顏寧:每個人最終的歸宿都是自己
    圖片源自微博@nyouyou身上又多了個標籤,說心裡話,比起「科學家」「美女教授」「院士」等高大上的頭銜,顏寧這個「標籤」恐懼症患者,更願意聽到別人喊她「娛樂博主」。顏寧不喜歡對方關注她的外貌多過實力。2017年參加央視《開講啦》欄目時,撒貝寧說:「您的名字不該叫顏寧,應該叫『顏值』」,她馬上笑著懟了一句,「『寧』送給你了!」小撒都不曉得怎麼接下去。
  • 顏寧在美又獲大獎,我們失去了什麼?
    文 | 難得君01顏寧一直是個話題人物。她第一次走進公眾的視野,是在2007年,被冠以「清華最年輕美女教授」,這一年她30歲。事實上,在大學期間,儘管顏寧的表現可圈可點,但也僅僅是優秀而已,似乎離天才還有不少距離。畢業的時候,顏寧拒絕了美國在華藥企的高薪工作,她說:「我自由自在慣了,讓我在等級森嚴的公司制裡待著,肯定不習慣。」顏寧當時的打算是出國繼續深造。
  • 2017年,超級博士顏寧「棄國歸美」,就在幾天前她又有了新動靜
    美國二戰期間推出「回形針計劃」,吸納大量優秀的德國科學家,加速了戰爭的勝利,同時也讓美國成為世界強國。建國以來,從「兩彈一星」研製成功,到現在成為世界第2大經濟體,人才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2016年,顏寧登上了青年公開課節目《開講啦》,年輕時尚的她一上場就驚豔了眾人,撒貝寧驚呼顛覆了自己對科學家的認知。
  • 女神科學家顏寧!
    顏寧,女,1977年11月出生於山東萊蕪,原清華大學醫學院教授 、博士生導師。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副理事長。2017年5月接受美國普林斯頓大學邀請,受聘該校分子生物學系雪莉·蒂爾曼終身講席教授的職位。2017年12月15日獲「影響中國」2017年度科技人物。
  • 施一公弟子,不是顏寧,榮獲「諾貝爾女性獎」,顏寧發文耐人尋味
    而近些年來讓施老更加出名的除了自己本身的科研成就之外,還有培養出顏寧、白蕊、萬蕊雪等優秀的弟子。正所謂「嚴師出高徒」,施一公教授麾下的弟子,也是一代比一代優秀,每一位都獲得了令世人佩服的科研成果。近日,施一公教授的一名弟子,不是顏寧,獲得了世界最具潛力女科學家獎,並且她年僅27歲,可謂是「最年輕」的一代科學家了,網友紛紛感嘆:牛掰,那是一般人無法企及的高度!
  • 顏寧在微博為國內女性科學家鳴不平,傑青男女比例就是最好的例子
    為年輕女科學家發聲近日,顏寧在微博為中國女性科學家發聲,她說:「支持女科學家這個話題,當我還處於事業發展早期,我是不會講的,因為只要一些事情與自己相關,講出來自己會受益,那麼她自己肯定不會在公開場合講。
  • 43歲美女科學家顏寧至今仍單身,她沒另一半的原因在哪裡?
    顏寧大家應該都聽過,年紀輕輕的她,已經是美國科學院的院士,著名學府普林斯頓大學的教授。她不僅學術出色,顏值也頗高,因此被人譽為「美女科學家」。她就像科學界的一朵鮮花一樣,在整個科學界散發出誘人的清香。顏寧出生於山東章丘,現在整個章丘地區都知道顏寧,那裡的人也都以她為驕傲。
  • 是什麼論壇,讓顏寧×四對科學伉儷共同集結?
    (語出顏寧在2019年女科學家論壇的發言)到了要小孩的年紀,但現在處於讀博的關鍵階段,我該如何權衡?- 出身農村的大學生,想從事科研工作,但父母總勸我早點嫁人,相夫教子,我該怎麼辦?北京時間12月27日 14:00-17:00,未來論壇將聯合女科學家論壇,在2020未來科學大獎周期間推出《女科學家去哪兒了-科學伉儷專場》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