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這幾年的德雲社大火,火爆到什麼程度呢?演出的票,剛放票十幾秒就被一搶而空,能進場的都是牛人。演出當天觀眾冒雨排隊,場外還有幾百人在等待。演出結束以後,粉絲們送的禮物得用輛卡車才能夠拉回去。
提到德雲社,那不得不提的就是它的創建者郭德綱了。
郭德綱1973年生,天津人,從八歲開始學習相聲,時至今日,已是相聲界響噹噹的人物。他在相聲沒落時期力挽狂瀾,挽救了這門民間藝術。
他的師傅侯耀文評價他:一路坎坷走來,所以他勢必疾惡如仇。
郭德綱在2013出版了自己的自傳《過得剛好》,當時正逢他40歲不惑之年。他在這本書當中,首次回憶40年的江湖過往,榮辱浮沉,冷暖自知。這本書當中記錄了郭德綱這些年的人生感悟以及對人生,對相聲,對藝術的感悟和思考。
即使面對著臺下無人的場面,依然保持著他的幽默感。過得剛好,就是他的人生態度。
01堅持熱愛,不改初心
摩西奶奶說,你最願意做的那件事情,是你的天賦所在。
郭德綱三次進京,兩次敗北。初期的生活艱苦,絕非一個簡單的北漂可以一言帶過。
1988年16歲的郭德綱跟著全國總工會文工團在北京學習。因為種種原因,待了兩三年就回去了。
1994年第二次進北京,因為漫無目的,四處瞎撞,只待了十幾天又以失敗告終。1995年,第三次進北京,呆到了現在。
剛到北京的時候,因為交不起房租,哪裡便宜就搬到哪裡,房間裡只有一張床和一把椅子,房東在外邊咣咣砸門,連踢門帶罵街,他躲在屋裡不敢出聲。
即使在這樣艱苦的生活當中,他依然具有樂觀的態度。那時候的他自製了一種頂餓的食譜:買一捆大蔥,再買點兒掛麵。用鍋燒點開水,麵條煮爛了,成了糊糊再抹上醬。每天他就把這鍋糊糊熱一熱,分著吃。
他引以為,不僅吃到了維生素—大蔥,而且還吃到了碳水化合物—麵條。在看似打趣的過往經歷當中,我們不僅能夠感覺到郭德綱堅韌豁達的人生態度,也能夠體會到他當時處境的心酸。
有一個能坐四五十人的劇場,答應每個月給他1000塊錢,可是在他連續演出了兩個月之後,一分錢沒有拿到,還是要堅持演出。那個時候為了節省路費,他每天選擇坐公交。有天夜場結束以後,已經沒有末班車了,他徒步走回家。
走在橋上只有幾尺寬的馬路牙邊兒上,身邊和身後是呼嘯而過的一輛一輛的汽車。他抬頭望天,幾點寒星,殘月高懸。想到這些年的坎坷,他不禁潸然淚下,即使這樣,他還用《孟子》裡面的話,給自己加油打氣: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
在身處險境的時候,他都咬牙堅持挺了過來,所以他說除了我自己,誰也害不了我。
02讀書為本,做人立根
郭德綱直言自己是個很無趣的人。不抽菸,不喝酒,不打牌,唯一喜好就是說相聲,從小和同齡的夥伴兒玩不到一塊兒。自己一個人在書房裡面看書,聽戲,寫字,也就因此初中沒畢業的他,如今古文詩詞,張口就來,妙語連珠。
他說自己一路走來,背後的是傳統文化在支撐。
他的兒子郭麒麟從五六歲開始說相聲,初二時候好幾門都是滿分,但是初三他告訴父親,自己不想上學了。他尊重了兒子的想法,但是可以沒文憑,不可以沒文化;可以不上學,不可以不讀書。
家的書房比劇場還大,只要說得出來的書能立刻從書房拿出來給你看。郭德綱說讀完這些東西,我給不了他文憑,但是這些東西我兒子會受用終生的。
剛回劇場,郭德綱立下一個規矩,只要來一個觀眾也得說。有一次能容二三百人的劇場,真的就只來了一個人。開場老先生叫邢文昭。臺上一個人臺下一個人。突然臺下觀眾的手機響了,老先生便停下來看著他,臺下的觀眾也不好意思。接起電話匆匆講了兩句就掛掉,接著聽。
郭德綱上場之後,指著那個人說:「今天你要好好聽。上廁所必須跟我打招呼。今天動起手來,你跑不了,我們後臺的人比你多。」對方聽了哈哈大笑,但那時候也是一件令人心酸的事。
郭德綱一路走來,也有貴人相扶持,其中一個就是他的師傅侯耀文。2004年,師父收他之時,無數的人趕往玫瑰園進讒言阻攔此事。
先生力排眾議,終於將郭德綱立於侯氏門牆。兩人之情猶如父子。2007年,侯耀文先生去世之時,郭德綱正在外地,得知噩耗,扔了電話,淚如傾盆,本著藝人的藝德完成節目。隔日,搭頭班機,飛回北京撲進靈堂,倒地便哭,撕心裂肺。
對於張文順老先生也是有情有義,德雲社所有人分班服侍,為了讓他不寂寞。去世之日,德雲社停演七天,高調祭祀。
華羅庚曾說:「人家幫我,永誌不忘;我幫人家,莫記心頭。」郭德綱就是這樣的人。
03江湖恩怨,理智淡然
人在江湖先做事後做人,一定要把人字立起來。他說我沒有破壞江湖規矩。
2005年,他剛火起來的時候,相聲界曾組織一次遊行,建議有關部門封殺郭德綱。
從2006年春節開始,不斷有專家表態郭德綱即將過氣。
同行之間才是赤裸裸的仇恨,他們之間的仇恨有多大呢?書中提到了三件令他印象深刻的事情。
從2015年開始,郭德綱的同行開始聽他的節目,然後從中找出可能惹麻煩的話題,報送有關部門。
2006年,北京部分相聲同行發起一場靜坐的安排,這件事情後續因為有關原因未能成功實施。
第三件事情就是轟轟烈烈的「反三俗」,低俗、媚俗、庸俗。
人與人之間要想詆毀對方最好的辦法是從道德方面進攻。
郭德綱說,反三俗沒錯,該反,但是不該由一幫很三俗的人來「反三俗」。
何為高雅?何為低俗?
郭德綱認為小人物的喜怒哀樂才是真正的藝術。雅和俗應該相互包容,才能做到雅俗共賞。如果說俗,只能說通俗。
相聲行業裡待了這麼多年,鼓勵和謾罵伴隨著成長,如同一日三餐。他說,自己一張嘴勸解不了所有人。
摩西奶奶曾經說過,你有你的路,我有我的路。至於適當的路,正確的路和唯一的路,至今為止,並不存在。
他拿相聲當命,至今心態平和。他說,人生苦短,活一百歲的沒有多少人,開心就笑,不開心待會兒再笑。高高興興比什麼都強,跟誰較勁都是跟自己較勁。
郭德綱感慨:一路走來,經歷各種坎坷、各種不順和阻礙,終於我也看到了花團錦簇,也看到了燈彩佳話。那一夜,我也曾夢見百萬雄兵。
04結 語
在《人間值得》當中,九十歲的中村恆子說過,當人活到七老八十的時候,「勝利」與「失敗」都毫無意義。人生,只要能照亮某個角落就夠了。
人生在世就是讓人笑笑,偶爾也笑話笑話別人。希望我們回望一生,也能做到寵辱不驚,閒看閒雲,過得剛好。
文/紫竹凌:多平臺籤約作者,自由撰稿人。
歡迎關注@以書話人生,經典好書,與君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