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綱自傳《過得剛好》:40年江湖過往,自濁自清自安然

2020-12-23 以書話人生

最近這幾年的德雲社大火,火爆到什麼程度呢?演出的票,剛放票十幾秒就被一搶而空,能進場的都是牛人。演出當天觀眾冒雨排隊,場外還有幾百人在等待。演出結束以後,粉絲們送的禮物得用輛卡車才能夠拉回去。

提到德雲社,那不得不提的就是它的創建者郭德綱了。

郭德綱1973年生,天津人,從八歲開始學習相聲,時至今日,已是相聲界響噹噹的人物。他在相聲沒落時期力挽狂瀾,挽救了這門民間藝術。

他的師傅侯耀文評價他:一路坎坷走來,所以他勢必疾惡如仇。

郭德綱在2013出版了自己的自傳《過得剛好》,當時正逢他40歲不惑之年。他在這本書當中,首次回憶40年的江湖過往,榮辱浮沉,冷暖自知。這本書當中記錄了郭德綱這些年的人生感悟以及對人生,對相聲,對藝術的感悟和思考。

即使面對著臺下無人的場面,依然保持著他的幽默感。過得剛好,就是他的人生態度。

01堅持熱愛,不改初心

摩西奶奶說,你最願意做的那件事情,是你的天賦所在。

郭德綱三次進京,兩次敗北。初期的生活艱苦,絕非一個簡單的北漂可以一言帶過。

1988年16歲的郭德綱跟著全國總工會文工團在北京學習。因為種種原因,待了兩三年就回去了。

1994年第二次進北京,因為漫無目的,四處瞎撞,只待了十幾天又以失敗告終。1995年,第三次進北京,呆到了現在。

剛到北京的時候,因為交不起房租,哪裡便宜就搬到哪裡,房間裡只有一張床和一把椅子,房東在外邊咣咣砸門,連踢門帶罵街,他躲在屋裡不敢出聲。

即使在這樣艱苦的生活當中,他依然具有樂觀的態度。那時候的他自製了一種頂餓的食譜:買一捆大蔥,再買點兒掛麵。用鍋燒點開水,麵條煮爛了,成了糊糊再抹上醬。每天他就把這鍋糊糊熱一熱,分著吃。

他引以為,不僅吃到了維生素—大蔥,而且還吃到了碳水化合物—麵條。在看似打趣的過往經歷當中,我們不僅能夠感覺到郭德綱堅韌豁達的人生態度,也能夠體會到他當時處境的心酸。

有一個能坐四五十人的劇場,答應每個月給他1000塊錢,可是在他連續演出了兩個月之後,一分錢沒有拿到,還是要堅持演出。那個時候為了節省路費,他每天選擇坐公交。有天夜場結束以後,已經沒有末班車了,他徒步走回家。

走在橋上只有幾尺寬的馬路牙邊兒上,身邊和身後是呼嘯而過的一輛一輛的汽車。他抬頭望天,幾點寒星,殘月高懸。想到這些年的坎坷,他不禁潸然淚下,即使這樣,他還用《孟子》裡面的話,給自己加油打氣: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

在身處險境的時候,他都咬牙堅持挺了過來,所以他說除了我自己,誰也害不了我。

02讀書為本,做人立根

郭德綱直言自己是個很無趣的人。不抽菸,不喝酒,不打牌,唯一喜好就是說相聲,從小和同齡的夥伴兒玩不到一塊兒。自己一個人在書房裡面看書,聽戲,寫字,也就因此初中沒畢業的他,如今古文詩詞,張口就來,妙語連珠。

他說自己一路走來,背後的是傳統文化在支撐。

他的兒子郭麒麟從五六歲開始說相聲,初二時候好幾門都是滿分,但是初三他告訴父親,自己不想上學了。他尊重了兒子的想法,但是可以沒文憑,不可以沒文化;可以不上學,不可以不讀書。

家的書房比劇場還大,只要說得出來的書能立刻從書房拿出來給你看。郭德綱說讀完這些東西,我給不了他文憑,但是這些東西我兒子會受用終生的。

剛回劇場,郭德綱立下一個規矩,只要來一個觀眾也得說。有一次能容二三百人的劇場,真的就只來了一個人。開場老先生叫邢文昭。臺上一個人臺下一個人。突然臺下觀眾的手機響了,老先生便停下來看著他,臺下的觀眾也不好意思。接起電話匆匆講了兩句就掛掉,接著聽。

郭德綱上場之後,指著那個人說:「今天你要好好聽。上廁所必須跟我打招呼。今天動起手來,你跑不了,我們後臺的人比你多。」對方聽了哈哈大笑,但那時候也是一件令人心酸的事。

郭德綱一路走來,也有貴人相扶持,其中一個就是他的師傅侯耀文。2004年,師父收他之時,無數的人趕往玫瑰園進讒言阻攔此事。

先生力排眾議,終於將郭德綱立於侯氏門牆。兩人之情猶如父子。2007年,侯耀文先生去世之時,郭德綱正在外地,得知噩耗,扔了電話,淚如傾盆,本著藝人的藝德完成節目。隔日,搭頭班機,飛回北京撲進靈堂,倒地便哭,撕心裂肺。

對於張文順老先生也是有情有義,德雲社所有人分班服侍,為了讓他不寂寞。去世之日,德雲社停演七天,高調祭祀。

華羅庚曾說:「人家幫我,永誌不忘;我幫人家,莫記心頭。」郭德綱就是這樣的人。

03江湖恩怨,理智淡然

人在江湖先做事後做人,一定要把人字立起來。他說我沒有破壞江湖規矩。

2005年,他剛火起來的時候,相聲界曾組織一次遊行,建議有關部門封殺郭德綱。

從2006年春節開始,不斷有專家表態郭德綱即將過氣。

同行之間才是赤裸裸的仇恨,他們之間的仇恨有多大呢?書中提到了三件令他印象深刻的事情。

從2015年開始,郭德綱的同行開始聽他的節目,然後從中找出可能惹麻煩的話題,報送有關部門。

2006年,北京部分相聲同行發起一場靜坐的安排,這件事情後續因為有關原因未能成功實施。

第三件事情就是轟轟烈烈的「反三俗」,低俗、媚俗、庸俗。

人與人之間要想詆毀對方最好的辦法是從道德方面進攻。

郭德綱說,反三俗沒錯,該反,但是不該由一幫很三俗的人來「反三俗」。

何為高雅?何為低俗?

郭德綱認為小人物的喜怒哀樂才是真正的藝術。雅和俗應該相互包容,才能做到雅俗共賞。如果說俗,只能說通俗。

相聲行業裡待了這麼多年,鼓勵和謾罵伴隨著成長,如同一日三餐。他說,自己一張嘴勸解不了所有人。

摩西奶奶曾經說過,你有你的路,我有我的路。至於適當的路,正確的路和唯一的路,至今為止,並不存在。

他拿相聲當命,至今心態平和。他說,人生苦短,活一百歲的沒有多少人,開心就笑,不開心待會兒再笑。高高興興比什麼都強,跟誰較勁都是跟自己較勁。

郭德綱感慨:一路走來,經歷各種坎坷、各種不順和阻礙,終於我也看到了花團錦簇,也看到了燈彩佳話。那一夜,我也曾夢見百萬雄兵。

04結 語

在《人間值得》當中,九十歲的中村恆子說過,當人活到七老八十的時候,「勝利」與「失敗」都毫無意義。人生,只要能照亮某個角落就夠了。

人生在世就是讓人笑笑,偶爾也笑話笑話別人。希望我們回望一生,也能做到寵辱不驚,閒看閒雲,過得剛好。

文/紫竹凌:多平臺籤約作者,自由撰稿人。

歡迎關注@以書話人生,經典好書,與君共讀。

相關焦點

  • 郭德綱自傳《過得剛好》:人生最困難的生活狀態是,一切都剛剛好
    「品人情冷暖、世態炎涼,觀榮辱紛爭、死走逃亡,自濁自清自安然。」——郭德綱《過得剛好》一提起相聲,我們多數人首先想到的,多半就是被眾多粉絲戲稱為「相聲國王」的德雲班主郭德綱了。而我們對郭德綱的了解,基本上都是他在舞臺上跟于謙搭檔的眾多相聲節目,以及多年以來媒體對他以及德雲社相關的報導。可就像郭德綱在他出的一本名為《過得剛好》的書中所言一樣:「我在私底下是一個特別無趣、乏味的人……不抽菸、不喝酒,當然也不燙頭。」
  • 《過得剛好》:四十年江湖過往,一直堅持著做自己才能過得剛好
    《過得剛好》:四十年江湖過往,一直堅持著做自己才能過得剛好&34;說這話的不是別人,正是郭德綱。《過得剛好》是郭德綱親筆作品,講述人生四十年的江湖過往,知無不言,言無不盡。2005年,郭德綱帶領德雲社郭德綱用實力讓國人重新認識了相聲,力挽狂瀾於水火之中。藝人不易,成腕兒角兒,一行一百年出一位就了不得了。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在同行的排擠中郭德綱活了下來,也見識了人間情。&34;微博中可以看出郭德綱心態很好。論歲數,郭德綱和鳴哥父母一樣大。院前開地,酒裝壺裡。鋤頭肩扛,開墾四方。
  • 郭德綱《過得剛好》:一直做自己喜歡的事情,路途再坎坷也無悔
    「品人情冷暖、世態炎涼,觀榮辱紛爭、死走逃亡,自濁自清自安然。」可就像郭德綱在他出的一本名為《過得剛好》的書中所言一樣:「我在私底下是一個特別無趣、乏味的人……不抽菸、不喝酒,當然也不燙頭。」這本書裡收錄了郭德綱記錄人生經歷、心路歷程的文章,原本他起名為《人在江湖》,可後來編輯建議換了一個書名《過得剛好》。
  • 靠相聲這門傳統藝術打下德雲社的大IP,郭德綱卻說自己過得剛好?
    江湖過往四十年,郭德綱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江山父老能容我,不使人間造孽錢」這是改自唐寅《言志》的一句話,他們看似無求無志,其實胸有溝壑初心不改。唐伯虎不改書畫之志,郭德綱也不改他的相聲之志。我爭者人必爭,極力爭未必得。我讓者人必讓,極力讓未必失。
  • 郭德綱親筆自傳《過得剛好》:人生最難的生活狀態是一切都剛剛好
    因為從不看相聲,對於郭德綱也是不了解的,但是我愛看書,而他卻出了一本《過得剛好》,這讓我從一本書側面但卻更真實的了解了他,文字比說更能體現一個人的「真性情」。這本書在2019年一出版便銷售了數十萬冊,《過得剛好》原本郭德綱取名叫《人在江湖》,也是他對人們說他有「江湖氣」,他的解釋是這樣的:「所謂江湖氣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濃縮。忠孝仁義,天地君親師都屬於江湖氣,聰明莫過帝王,伶俐莫過江湖。養家不可治氣,治氣不必養家。心有波濤面含春色,此為江湖。江湖子弟,拿得起來放得下,更應守江湖道義。」
  • 過得剛好:郭德綱的相聲江湖
    的《過得剛好》,書名諧音他的名字,郭德綱。過得剛好,郭德綱好。 這本書,無意之間翻到的,此書的編輯寫的一篇廣告,吸引了我。他說,之前在一個小城市打拼,生活潦倒,天天帶著耳機,聽郭德綱的相聲,鼓舞了自己的鬥志,現在成為了一名編輯。 很多人留言,說他寫得不好,不像是書評,甚至讓他寫寫自己的勵志故事,覺得蠻有意思,就找來了這本書。
  • 《過得剛好》:生活百般滋味,人生需要笑對,看郭德綱的人生百態
    郭德綱來自&34;,&34;是個小世界,&34;,這是一曲江湖故事的必然篇章,而江湖險惡,混不好的為了節目的效果,郭德綱要忍受冷眼旁觀,嘲笑譏諷,那種心酸不是一般人能夠忍受的。據說,老郭當時能夠接受這個節目的要求,完全是因為這是一個&34;欄目,能夠在全國氛圍內播出,可以有更多的觀眾收看。沒想到若干年後,這段過往倒成老郭 &34;的象徵。也正是這些過往,練就了他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與強大的心理素質,以至於以後遇到很多的困難他都能渡過。
  • 郭德綱:自濁自清自安然
    德雲社是目前國內最火熱、最專業的大型相聲團體之一,總部設在北京,1995年由郭德綱、張文順、李菁三位先生創辦,前身叫做北京相聲大會,2003年更名為德雲社,德雲社從創辦之初經歷了售票困境、又經歷了同行排擠、再到火遍全國乃至全球華人圈、到如今穩居中國相聲界的門面,德雲社的發展經歷堪稱傳奇
  • 從德雲社的前世今生,看郭德綱《過得剛好》說江湖
    曾經德雲社走過的日子比現在要難過百倍,江湖幾乎容不下德雲社。在一點郭德綱在《過得剛好》裡都有過描述,現在德雲社的幾位公子,在做好主業的同時,參加綜藝全面發展也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這樣既擴大了這些相聲演員的戲路,不至於僅僅在一棵樹上吊死。
  • 上聯:郭德綱過得剛好,網友對出4個有趣下聯,太有水平了
    郭德綱過得剛好這個上聯共7個字,寫得是很有水平的。首先,它是一個同音聯,「過得剛」這3個字,與前3個字同音。其次,《過得剛好》其實是郭德綱寫過的一本書的名字,這又是一處玄機。最後,這7個字組合起來,意義完整,說的就是郭德綱這位相聲演員過得不錯,念出來是挺有氣場的。
  • 上聯:郭德綱過得剛好,德雲女孩男孩們對出4個下聯,不愧郭粉
    而今天要和大家說的,就是網上曾經出現過的一個有趣的上聯:郭德綱過得剛好。別看只有七個字,但是這個上聯是很有水平的,因為這是一個同音聯,郭德綱「過得剛」同音,不僅如此,對聯中還一語雙關,不僅說郭德綱過得好,而且《過得剛好》本身也是老郭寫的一本自傳。
  • 從無名之輩到相聲皇帝:47歲郭德綱,過得剛好
    以前總覺得他說的相聲是逗人開心,歡歡鬧鬧,讓人覺得日子過得剛好。如今一聽,那笑聲的背後,都是慘烈的人生。可話說多了,也容易多事,再「會說話」的郭德綱也難頂。德雲社上一次大危機還是在2010年夏天。因為和電視臺的衝突,一時封殺之聲迭起,音像作品下架,媒體集中討伐,德雲社關門整風。同時,2010年風波還有早期愛徒的背離。何雲偉、曹雲金,這兩位他花心血最多,也最得真傳的弟子,與他反目成仇。
  • 從無名之輩到相聲皇帝:47歲郭德綱北漂生活,如今《過得剛好》
    從無名之輩到相聲皇帝:47歲郭德綱北漂生活,如今《過得剛好》你可能沒聽過郭德綱的相聲,但你肯定聽說過「抽菸、喝酒、燙頭」梗。以前總覺得他說的相聲是逗人開心,歡歡鬧鬧,讓人覺得日子過得剛好。40歲的節點上回首過去,從8歲開始學藝,到20幾歲的北漂生活。風雨已過,留下的只有回首的淺淺嘆息。
  • 《過得剛好》如今的郭德綱,可不就是剛剛好。
    ——侯耀文放眼如今的相聲界,再也沒有比郭德綱的德雲社更好的相聲團隊了。不是嗎?《過得剛好》其實是對郭德綱對自身人生經歷的一個總結,嬉笑怒罵間,將他的學藝經歷和相聲的是是非非分,講了個透徹。郭德綱老師的小自傳,洋洋灑灑,道不盡的酸甜苦辣其中詩詞等張嘴就來,文字功底頗深,就像郭德綱老師對兒子
  • 郭德綱是怎麼詼諧幽默地把人生《過得剛好》?
    那幾年看春晚,相聲、小品是重頭戲,一聽到報幕,玩地正好也會坐在電視機前老實地看,看完再繼續玩。 可一年年看下來發現,相聲越來越少,後來就不見了。我不記得那是几几年,但為什麼相聲消失了這件事,就一直放在了心裡,直到郭德綱帶著相聲再次的出現。
  • 馬季是姜昆的師父,卻處處替郭德綱說話?去世後,郭德綱為他正名
    後來郭德綱將這張照片視若珍寶,收藏十幾年,時時用來激勵自己,再苦再難也要挺住。這張舊照片恰如郭德綱出道那些年的一個縮影,見證了郭德綱趟過的風風雨雨、心酸坎坷。1995年,郭德綱第三次進北京,直到2005年開始走紅,郭德綱的十年北漂,就是被花樣兒擠兌的十年。
  • 郭德綱:人生贏家,也不過是「過得剛好」
    《過得剛好》就是這位人生贏家自己親筆寫的書,親口講述他的人生江湖四十年,郭式幽默,果然「嘴毒無比」「辣味十足」,裡面還有老藝術家們的珍貴圖片。關於郭德綱,馮小剛曾經說過:德雲社十五年,去劇場聽郭老闆說相聲,一口一包袱,滿堂彩。觀眾喜歡愛戴不是因為他嘴甜,皆因其嘴毒,腹蜜口劍。「歪理邪說」是坎坷蹉跎的生存智慧,不是師父能教的。郭老闆說得好:何為草根?不過就是人參、靈芝、冬蟲夏草這些個不值錢的東西。這性定的,全場笑歪。咱能不這麼低調自卑嗎?
  • 郭德綱四兩撥千斤,輕鬆化解
    江湖子弟拿得起來,放得下。載,幾十年風雨江湖路,遭遇的背叛打擊,輕蔑,汙損,不計其數47歲的郭德綱,活出了別人74歲的人生。他說:「我這40年來,活了別人兩輩子。」郭德綱把半生的坎坷和感悟都寫進了《過得剛好》這本書裡,這是郭德綱迄今唯一一本親筆自傳
  • 郭德綱《過得剛好》:屢敗屢戰風雨交加,路途再坎坷也不後悔
    但無論如何,郭德綱通過自己堅韌的意志力和對相聲事業的熱愛,他獲得了自己想要的成就。按照他自己的來說就是:「現在的生活我很滿意,過得剛好。」,在他的自傳《過得剛好》這本書,除了寫著郭麒麟成長的秘密,也有郭德綱自己的讀書心得和一路走來的心路歷程。
  • 郭德綱調侃林志玲:志玲,上來玩會兒!之後的問題卻難倒了志玲
    2016年,夢芭莎慈善晚會上,郭德綱調侃臺下的林志玲。2016年,夢芭莎慈善晚會,愛心大使郭德綱擔綱嘉賓主持,要說論說話的水平和情商,郭德綱與黃渤不相上下。不一會兒郭德綱就提到已提前捐贈一個車隊的林志玲,接著就有了開頭郭德綱喊話林志玲那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