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是我國歷史上少有的以才情留名的女性。
其華麗的詞風,加之女性獨特的視角,成為了宋詞婉約派的代表人物,甚至被稱之為「千古第一才女」。
然而,隨著對李清照的深入了解,卻發現這千古第一才女並非那麼完美。甚至,這瑕疵還讓人非常不理解,為何「琴瑟和鳴」先夫趙明誠離世沒多久,李清照竟以49歲「高齡」再度改嫁?
今天,我就介紹李清照的生平,解開這道千古謎題。
李清照
少年富貴,生自鐘鳴鼎食之家。
李清照出生於一個愛好文學藝術的士大夫的家庭。父親李格非是濟南歷下人(也有濟南章丘人一說) [2] ,進士出身,蘇軾的學生,官至提點刑獄、禮部員外郎;母親更是狀元王拱辰的孫女(一說宰相王珪長女),很有文學修養。
家中藏書頗豐,生活殷實,耳濡目染,自小便打下了良好的文學素養。外加十分聰穎,少年時便做出了不少不朽詞篇,汴京青年才俊皆心嚮往之。
琴瑟和鳴,夫唱婦隨幸福美滿。
那一年,趙明誠,21歲,吏部侍郎之子,太學生,前途無量,頗具文才,加之藝術素養不俗,且有生活情趣。
趙明誠
那一年,李清照,18歲,正是情竇初開之時,加之乃父與趙明誠之父同朝為官且門當戶對。
二人便喜結連理,生活是少有的和諧。
23歲,趙明誠進入仕途,後雖有顛沛流離,倆人卻也作詞喝酒戲賭,過著二人小世界。
趙明誠李清照夫婦
世界坍塌,簡單的小生活支離破碎。
1127年,李清照時年44歲,金人大舉南侵,她獨自押送著輜重投奔趙明誠。
1129年,趙明誠竟中途生病,死於8月18日。
留下了孤苦無依的李清照,時年46歲。
孤苦無依,改嫁「渣男」張汝舟。
1132年,李清照到達杭州。顛沛流離的逃亡生活給予的無情折磨,使李清照陷入傷痛百般走投無路的絕境。孤獨無依之中,再嫁張汝舟。婚後張汝舟卻對李清照不斷口角,進而謾罵,甚至拳腳相加。張汝舟的野蠻行徑,使李清照難以容忍。後發現張汝舟還有營私舞弊、虛報舉數騙取官職的罪行。李清照便報官告發了張汝舟,並要求離婚。經查屬實,張汝舟被除名編管柳州。李清照雖被獲準離婚, 但宋代法律規定,妻告夫要判處3年徒刑,故亦身陷囹圄。後經翰林學士綦崇禮等親友的大力營救,關押9日之後獲釋。
至此,李清照終於又擺脫了「渣男」,重新孑然一身。
然而,李清照真的就如此貪圖安逸嗎?先夫新亡,便改嫁了張汝舟,僅僅因為孤獨無依嗎?
其實,《金石錄後續》中李清照轉述趙明誠的一段話說明了一切。
餘意甚惡,呼曰:「如傳聞城中緩急奈何。」戟手遙應曰:「從眾。必不得已,先棄輜重,次衣被,次書冊捲軸,次古器,獨所謂宗器者,可自負抱,與身俱存亡,勿忘之。」遂馳馬去。
其實,李清照和趙明誠成親兩年後,趙明誠就進入了仕途。有了獨立的經濟來源,但夫婦二人仍然過著非常儉樸的生活,且立下了「窮遐方絕域,盡天下古文奇字之志」。趙家藏書雖然相當豐富,可是對於李清照、趙明誠來說,卻遠遠不夠。於是他們便通過親友故舊,想方設法,把朝廷館閣收藏的罕見珍本秘籍借來「盡力傳寫,浸覺有味,不能自已」。遇有名人書畫,三代奇器,更不惜「脫衣市易」。
而且,兩人不僅收集古文奇字等,還為這些寫下了一本書《金石錄》。
《金石錄》體例仿照歐陽修的《集古錄》,著錄所藏金石拓本共二千種,上起三代,下迄隋唐五代。前十卷為銅器銘文和石刻的目錄,共二十條。第一條到第十七條為銅器銘文,第十八條到二十條,是先秦至北宋的一千九百餘種石刻的目錄。較《集古錄》的五百餘種要多好幾倍。
趙明誠死後,李清照一個女人,在亂世,攜帶著好多車的「文物古玩」,不僅僅官兵盜匪覬覦,甚至當朝皇帝都曾藉機索要。這對一個女人,哪怕是一個千古奇女子都是滔天的壓力。
所以,49歲,再嫁張汝舟,更多的是為了保全趙明誠的收藏,並尋一個倚靠,完成《金石錄》。
現代的人無法親歷歷史,只能透過浩繁卷帙的書籍記載中才能發現蛛絲馬跡,去拼湊去洞悉歷史的真相。雖然1174年-1189年間,《金石錄》已有刻本行世,書末附有李清照《後序》。
然而到明代已很少見。清人所知的宋刊本只有殘存的十卷本。清順治年間濟南謝世箕刻本、乾隆年間盧見曾刻雅雨堂叢書本,都以明抄本為底本。1950年在南京發現三十卷宋刊本,行款版式與殘存的十卷本全同,被認為即宋龍舒郡齋初刊本,為目前最好的本子。直到此時,李清照才真正讓現代人理解了她的行為,為她千古第一才女正了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