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忠實寫《白鹿原》4年不成,李星諷刺寫不出就跳樓,又憋2年成功

2020-12-22 鬥者阿六的創業日記

1991年臘月的一天,在關中灞河岸一座普通民房裡,陳忠實寫完鹿子霖死亡的最後一個章節,順手把鋼筆放到圓桌上,陷入一種無知覺狀態。兩年的準備,四年的寫作,無論怎樣,總算把《白鹿原》寫完了。就像託馬斯·曼所說的那樣:「終於完成了,它可能不好,但只要完成了,也就是好的。」猶如穿過一條長長的隧道,陳忠實從沙發上站起來,朝灞河岸走去。

在關中

冬天的灞河一派蕭瑟。記不清是第幾次來到灞河邊了,與往常一樣他順河岸散步。大約走了十華裡,河水拐了一個大灣,這裡是一處堤壩,路絕了。夜幕降臨,陳忠實點燃一支煙,順手引燃了河堤上的野草,歡快的火焰順著河堤朝東邊燃燒過去,在蒙蒙夜色裡蔚為壯觀。一種解脫感油然而生。沒錯,今天是個重要日子,他剛剛完成了一項大活,漫長的旅程終於要結束了。

關中的臘月

那天陳忠實回到家。他打開屋裡所有電燈,又把一隻大燈泡掛到院子裡一棵花樹上。他打開收錄機播放秦腔。做完這些,他開始為自己煮一碗麵條。6年了,就用這種簡陋的方式慶祝一下!

吸菸

然而,輕鬆的心態是短暫的。小說寫完是走完了第一步,隨後還要面臨出版問題!而在小說快要寫完時,妻子曾擔心地問他:如果出版不了怎麼辦?陳忠實愣了一下,說道:「如果出版不了,我就去養雞!」那時候陳忠實已經是陝西作協的專業作家,每個月有200多塊錢工資,發表作品後還有稿費,在大多數農村和城市人眼裡,這是一份可觀收入。但陳忠實家裡孩子們多,都在上學,開支很大。尤為主要的是,多年前出書失敗的一幕又浮現出來,讓他感到無可奈何。

凝望

有一年夏天,中原出版社的編輯李明性來到關中,聯繫要給他出書的事。陳忠實自然高興,很快與李明性達成協議,出版一本小說集,用他中篇小說《四妹子》作為書名。陳忠實很樂觀:如果小說集出版他能得到3000元稿費,那時候3000元是一筆巨款,完全可以應付孩子們上學的需求。有了這筆錢打底,他就可以開始《白鹿原》的寫作,因為他非常清楚,《白鹿原》絕非一兩年所能完成!在此之前,他還沒有寫作長篇小說的經驗,這將是一個巨大工程!

給讀者籤名

李明性組稿的《四妹子》如期出版了,但陳忠實還沒有來得及高興就接到李明性電話,說《四妹子》徵訂情況不好,為了減少出版社損失,只能由陳忠實自己銷售一部分,用來抵償稿費。事情到了這個地步還能說什麼呢?人家免費出書還給你稿費,現在情況有變,是因為他的書不受歡迎,而不是出版社的原因。無法,他和單位的司機到了中原出版社,把近1000冊《四妹子》拉了回來。作為一個職業作家,陳忠實那時的感覺是「羞愧」,甚至到了「慘烈」的程度!

在河邊

現在,《白鹿原》寫完了,它的命運如何?是與《四妹子》一樣慘烈?或者能夠改變他的「恥辱」?他實在抓拿不準!就在兩年前,陳忠實到陝西作協參加會議,評論家李星知道他在寫作一部長篇小說,問他寫地怎麼樣?陳忠實只是模模糊糊地答應。李星半是開玩笑半是諷刺地道:「已經有4年了,如果你實在寫不出來,就乾脆從樓頂上跳下去!」陳忠實尷尬地笑笑,他當然不可能跳樓,小說寫得怎樣只有自己心裡清楚!但是能不能成功,他心裡也沒底!畢竟《四妹子》失敗的陰影還在他心裡揮之不去。他實在不明白中國有12億人口,文化人大概也有3-5億吧?為什麼一本《四妹子》僅僅印刷9000冊,出版社還要積壓,作者還要自己推銷?尤其讓人想不通的是,《四妹子》裡的作品大部分都是得過獎的,被各大報刊轉載,受到專家的好評?如果連這樣的作品都賣不出去,那還有什麼理由繼續「泡製」呢?

侃侃而談

他決定孤注一擲!

他給人民文學出版社何啟治寫了信,報告長篇小說已經寫完,詢問是郵寄還是他來取。何啟治回信說派人來取。隨後高賢君和洪清波兩位編輯來到西安。當陳忠實把書稿交給他們時,不由鼻子有些發酸,看著自己的心血之作被取走,他心裡想的是:我把自己的生命交給你們了!他非常忐忑,不知道書稿的命運會怎樣。出人意料的是,20天後他就收到高賢均的來信,出版社對他的書稿評價很高。在那一刻陳忠實懸著的心終於放下,他想:我終於不用去養雞了!

沉重

《白鹿原》造成的影響出乎陳忠實的預料。《當代》雜誌分兩期連載這部小說。雜誌出售那天,陳忠實特意到離家不遠的一處郵局去買,但雜誌已經賣完,陳忠實只得到市中心的郵電大樓去買,結果那裡的40本《當代》雜誌也已經賣完,銷售人員說,這一期的雜誌特別好賣,因為上面刊發了一部長篇小說《白鹿原》,下期的雜誌已經有人預定,你要不要預定一本?陳忠實拿過預定薄翻看,見上面都是普通讀者,這下他放心了,自己的小說終於可以讓真正的讀者看到了!

白鹿原插圖

每一位作家的創作之路都很艱難,陳忠實也不例外。從《四妹子》出書失敗,到《白鹿原》的成功,陳忠實可以說憋著一股勁。人民文學出版社對《白鹿原》廣受歡迎估計不足,首印15000冊全部賣完後才手忙腳亂地加印,從1993年6月第一次印刷,到11月連續加印7次。

餘華用《活著》這本書也告訴世人:活著,每個人都不容易。「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隨下活著。——餘華

生活是活動的、圖畫是靜止的、生活供以人生命、圖畫供以人欣賞、 它們沉澱了恢弘滄桑、沉寂悽婉的悲壯、 這就是《邊城》。沈從文的文字,就像自在的水流,不急不緩,清澈自然,他是男性作家,幹過行伍,但是文字卻有一種類似女性的柔情,沒有軍人的硬氣和凌厲感。

《白鹿原》《活著》《邊城》一套三本,真正的文化經典值得每個人品讀!點擊下方連結購買!

相關焦點

  • 《白鹿原》之後陳忠實不寫了?面對質疑陳忠實回答:你懂個錘子
    陝西作家群眾素有「三駕馬車」的說法,即路遙、陳忠實和賈平凹。在「三駕馬車」中,路遙的年齡不算最大,卻最早拿出成名作《人生》。1982年中篇小說《人生》發表後,路遙儼然成為陝西文壇的靈魂人物。 有人問陳忠實,整天寫文章,為啥整不出一部《人生》來?
  • 白鹿原:寫這本書前,陳忠實自誡,「絕不能在女人問題上犯錯」
    但不料原下沉睡了一隻千年神鯨,鯨驚而西去,在原上犁出一條深溝,這就是白鹿原和鯨魚溝來歷的傳說。陳忠實出生在白鹿原北坡下的西蔣村,村中居民大多姓陳,少數幾戶姓鄭。《白鹿原》小說中,故事的發生地叫白鹿村,但現實中白鹿原上沒有叫這個名字的村子,也沒有以白、鹿兩姓組成的村子。但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現實和小說在這裡交匯了。
  • 陳忠實寫「性」約法三章:不迴避,撕開寫,但絕不作誘餌
    「陳忠實說,能夠真正打動一個作家的,恐怕就是讀者的理解了。路遙,就是因為一部《平凡的世界》,掏空了身體,積勞成疾,最終妻離子散,中年早亡。與路遙相比,陳忠實是幸運的,因為他看到了《白鹿原》的成功。6年,不必強調,讀者不認可,耗時10年也白搭。
  • 陳忠實的葬禮|封面人物
    兩年之後,到了2015年,出版社又著急了。邢小利又跟陳忠實說起這件事。這回,陳沒有反對,只是笑了笑。「我想,他就是默認了,書就出版了。」那個時候,陳忠實的身體已經發現出了問題。到了2016年2月16日,正在海南的邢小利接到了陳忠實的電話。「你寫的那個我的傳,我看完了。」陳忠實在電話的那頭說。
  • 出身寒門,高考落榜,寫作4年多次遭退稿,終究創作經典!
    對陳忠實來說,《白鹿原》就是這樣一部作品。1991年臘月的一天,在關中灞河岸一座普通民房裡,陳忠實寫完鹿子霖死亡的最後一個章節,順手把鋼筆放到圓桌上,陷入一種無知覺狀態。兩年的準備,四年的寫作,無論怎樣,總算把《白鹿原》寫完了。就在兩年前,陳忠實到陝西作協參加會議,評論家李星知道他在寫作一部長篇小說,問他寫地怎麼樣,陳忠實只是模模糊糊地答應。
  • 陳忠實:沒有《白鹿原》,我就是一個農民
    讀過《白鹿原》的人,無不為小說恢弘的構篇與氣勢所震撼,如著名學者範曾所說:奇書也!陳忠實說,陝西人說話梗梗的,很楞。其實,他說的是陝西人的質樸,不玩虛的,有什麼說什麼,決不豬鼻子裡插大蔥——裝象。陳忠實說,當時家裡很窮,連兩樣菜都做不出。西安的文友就在城裡做好兩個菜,帶著菜和酒到了鄉下的陳忠實家。陳忠實作為主人,拿不出別的,就讓妻子切了一盤蘿蔔條,權當涼菜。於是,幾個懷揣著作家夢的陝西漢子,就著簡單的菜喝酒,談文學。
  • 《白鹿原》獲茅盾獎,作協書記氣得拍桌子,範曾卻說:一代奇書
    1986年,44歲的陳忠實,突然覺得,自己寫了十幾年小說,卻沒有弄出一部硬氣的大作品,特別不甘心。所以他精心準備數年,又歷時6年完成《白鹿原》。全書共50餘萬字,該小說以陝西關中地區白鹿原上白鹿村為縮影,表現了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歷史滄桑巨變。
  • 陳忠實笑望白鹿原 那10年世外桃源的生活
    2012年9月13日在全國各大影院震撼上映。        在《白鹿原》公映進入倒計時的日子裡,我再次採訪了小說《白鹿原》的作者、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著名作家陳忠實先生。       對人生的感悟,他用最簡單的語言來描述:「饃蒸到一半,最害怕啥?最害怕揭鍋蓋——鍋蓋一揭,氣就放了,所以,饃就生了。」
  • 《白鹿原》獲茅盾獎,作協書記氣的拍桌,陳忠實:終於不用養雞了
    於是他的作品也從短篇小說漸漸的轉為中篇小說,並在1986年完成了中篇小說《藍袍先生》。但是44歲的陳忠實並不滿足,他覺得,自己寫了十幾年小說,卻沒有寫出一部硬氣的大作品,特別不甘心。所以他精心準備數年,又歷時6年完成《白鹿原》。
  • 陳忠實:我為什麼要寫《白鹿原》
    節選自《尋找屬於自己的句子》,陳忠實著,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1月出版。
  • 陳忠實去世 情色是《白鹿原》的封面
    《白鹿原》是陳忠實的成名著作,小說是一部渭河平原五十年變遷的雄奇史詩,獲得第四屆茅盾文學獎,但可能更多人是從電影知道《白鹿原》。2012年9月,電影《白鹿原》公映,這是《白鹿原》第一次以電影的形態出現。該片導演王全安談到陳忠實說:「陳忠實最大的睿智,他知道你要衝這個來,如果給你講一個《道德經》,你能翻開這本書嗎?
  • 《白鹿原》為什麼沒有第二部?陳忠實:我永遠不會再上那個原了
    作家陳忠實一輩子只寫了一部長篇小說,而《白鹿原》足以讓他名揚文壇。一、《白鹿原》創作的由來1942年,陳忠實出生於陝西西安市灞橋區霸陵鄉西蔣村,這個地方屬於西安郊區,是個典型的城鄉結合部。他愛好創作,閒暇之餘也寫小說,先後發表了《夜過流沙河》、《康家小院》、《十八歲的哥哥》等作品,一直也活躍在陝西文壇。可是寫了40年小說,卻沒有一部代表作,一直都是不溫不火的作家。
  • 《白鹿原》與陳忠實:你什麼性格,就什麼命運
    有時候,你以為抓在手中,可一不留神,又吹落到風中。1962年,20歲的陳忠實參加高考。但饑荒和經濟困難,迫使高等學校大大減少了招生名額。那年的高考作文題目是二選一:一為「雨中」, 一為「說鬼」。陳忠實本來擅長寫記敘文"雨中",可他鬼使神差般,竟選擇了議論文的題目"說鬼"。到監考老師收卷子的時候,他緊張得尿溼了褲子,但仍沒有寫完。
  • 多位名家紀念陳忠實逝世三周年 話劇《白鹿原》西安再上演
    順著村人指引,我們走上了一條彎彎曲曲的上坡路,新植的松柏將我們帶到了陳忠實墓地。視野豁然開朗,墓地背靠巍巍白鹿原,面朝湯湯灞河水。或許先生生前也曾登上這片坡地,俯視過這片他深愛的黃土地。  墓碑的安放比較別致,黃褐色的巖石砌成一圈兩尺來高馬蹄形的矮牆,仿佛一本本書籍摞起來,圍成一個十多平方米橢圓形的平臺。東邊三塊深灰色巖石隨形而立,當中一棵斜逸旁出的松樹頗有些氣勢。
  • 陳忠實談白鹿原:引以為榮的不是多次獲獎,而是讀者喜愛!
    1995年,陳忠實的《白鹿原》以全票通過了茅盾文學獎的初選,這時冒出一人,連連質問:「白鹿原,它到底有什麼好?」,這個人是誰?在終選上,一個老評論家陳湧發言,肯定《白鹿原》的文學價值,把翟泰豐看似周密的計劃全部打亂。終於,黃天不負有心人,《白鹿原》最終於1997年12月獲評第四屆長篇小說茅盾文學獎(陳忠實後來對《白鹿原》有所修改,但也只是枝葉)。談起這本書,陳忠實引以為榮的不是多次獲獎,不是超過千百萬冊的總印數,也不是被多種藝術形式表現。
  • 50萬字名著《白鹿原》,著名編輯約稿20年,作者只有高中學歷
    1973年冬,西安郊區大街上,陳忠實騎著自行車去開會,一個操著外地口音的陌生男人攔住了他。此人自稱是北京人民出版社的編輯,叫何啟治。他向只寫過一個短篇小說的陳忠實,約稿寫一部長篇小說。陳忠實當場就傻眼了,愣愣地看著老何,眼前的這個編輯不像騙子,但說話口氣也太大了!陳忠實很感動,可是他有點不相信老何,也不相信自己的實力。
  • 陳忠實《白鹿原》:原著為女性吶喊自由,影版為何飽含爭議?
    01《白鹿原》VS《田小娥傳》,哪個更成功?2012年,電影《白鹿原》一經上映就飽受爭議。「跟原著小說相比,該電影不該稱之為《白鹿原》,而應該是《田小娥傳》。」果然,為了創作《白鹿原》,陳忠實效仿路遙先生,把自己關在一個農家小院裡,構思2年、寫作4年,1992年才完成這部50萬字的巨著。1997年,陳忠實再次按照茅盾文學獎評審專家的意見,刪改了其中一些比較尖銳的觀點及大膽的描述。
  • 陳忠實想買本《白鹿原》,但被告知已賣光,他卻十分高興!
    陳忠實想買一本《白鹿原》看看,但被告知已經賣光了這部沉甸甸的小說,一經面世,就以星火燎原之勢,席捲大江南北。評論界歡呼,新聞界驚嘆,讀者爭相購閱……1992年的時候,《白鹿原》在《當代》上連載,陳忠實想買一本看看自己,但被告知已經賣沒了,這讓他很高興。回家後,就跟妻子說到:這下子,咱不用養雞了!
  • 陳忠實去世,從此世間再無白鹿原
    一生留下了數不清的奇事逸聞,全都是與人為善的事,竟而找不出一件害人利己的事來。白鹿原上人,惦記著一隻雪白的小鹿,白毛白腿白蹄,那鹿角更是瑩亮剔透的白。那些年,鹿三憤怒地拿著梭鏢刃子站在破窯洞裡,冷先生永遠冷著臉,終究沒能挽救瘟疫中兩頭放花的仙草,小娥附身鹿三控訴「白鹿村為啥容不得我住下?」
  • 陳忠實《白鹿原》經典語錄
    ——陳忠實《白鹿原》世上有許多事,儘管看得清清楚楚,卻不能說出口來。有的事看見了認準了,必須說出來;有的事至死也不能說。能把握住什麼事必須說,什麼事不能說的人,才是真正的男人。——陳忠實《白鹿原》讀書原為修身,正己才能正人正事;不修身不正己而去正人正世者無一不是盜名欺世。——陳忠實《白鹿原》好飯耐不得三頓吃,好衣架不住半月穿,好書卻經得住一輩子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