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前肅寧發布專題氣象報告!開展高炮防雹增雨作業

2020-12-19 騰訊網

據滄州市氣象臺預報,7月2日下午肅寧將有雷雨天氣,肅寧縣氣象局提前安排人影作業人員在民兵訓練基地作業點待命,搶抓有利的天氣時機開展防雹增雨作業。16時54分至17時15分共發射三七高炮炮彈40枚,有效緩解了土壤旱情。

根據區域自動站監測顯示,增雨作業效果明顯,截止3日7時全縣均出現了大雨,其中城區出現了暴雨天氣,此次降雨天氣最大降水量出現在城區,降水量為72.6毫米。

此次降水對改善土壤墒情、增加水庫蓄水、降低火險等級、改善空氣品質起到了積極作用。

信息來源:肅寧氣象

相關焦點

  • 【公告】達拉特旗人工增雨防雹作業公告
    、「三七」高炮防雹作業即將開始,為確保此期間作業安全,現公告如下:一、起止時間:2020年3月10日至2021年3月9日止。二、作業區域:根據全旗高炮、火箭設備分布的具體情況,高炮防雹作業區、地面(移動式)火箭增雨作業區為全旗所轄地區。火箭增雨主要以210國道及各地區黑色路面附近為主要輻射地區,「三七」高炮防雹以各蘇木鎮下設固定作業點為主。三、作業設備類型:人工防雹用五五式、六五式雙管37mm高炮,全旗共設有23門高炮實施防雹作業。
  • 芒市人工增雨防雹助力春耕春播農業生產
    為此,芒市氣象局密切關注天氣,提前做好人工增雨防雹各項準備工作。3月20日芒市氣象臺發布降雨天氣消息:受南支槽影響,預計3月22-24日我市將有陣雨天氣過程,降雨過程中,局地會伴有雷暴、大風、冰雹等強對流天氣,請注意防範。
  • 網爆氣象局長倒賣5門高射炮 官方闢謠(圖)
    該文稱:「楊永勝在2009年間,以要求楚雄州人工增雨防雹辦公室開展氣象科技服務為名,在未經州政府同意的情況下,指使州增雨防雹辦公室,將州政府用於開展人工增雨防雹的三七高炮以新代舊(註:此處應為以舊代新)、以借代賣的形式,以每門6萬元的價格,分別賣給文山、普洱、臨滄等地,並將其違法所得打入科技服務經營帳戶。
  • 德州市德城區第一套防雹增雨火箭發射系統落戶二屯鎮防雹增雨作業...
    齊魯網·閃電新聞4月3日訊 為更好地滿足全區防災減災和經濟建設需要,4月1日,由德州市德城區人民政府投資購置的全區第一套防雹增雨火箭發射系統在二屯鎮作業站點完成組裝並調試完畢,為進一步擴大德城區人工影響天氣工作力度,增強防災減災、趨利避害能力提供有力支撐。
  • 懷來縣將適時開展火箭人工增雨(雪),請相互轉告!
    懷來縣將適時開展火箭人工增雨(雪),請相互轉告!為確保安全,現將有關事項公告如下:人工影響天氣作業時間:全年開展火箭人工增雨(雪)作業。作業期間將有部分炮彈、火箭彈殘骸落地。如有發現或撿到者,請及時報告當地公安派出所或氣象部門,由專業人員到場處置。如遇未爆炸或未燃盡的殘骸落地,任何人不得自行處置或收藏,不能玩耍、拆卸、砸磕、割鋸、燃燒等,違者後果自負。
  • 德州市德城區首次使用火箭彈進行人工增雨作業
    齊魯網·閃電新聞11月18日訊11月18日上午,德州市德城區人工影響天氣服務中心抓住有利天氣形勢,及時開展人工增雨作業,發射3枚BL-1A型56毫米甲增雨防雹火箭彈。德城區人工影響天氣服務中心藉助氣象雷達和衛星資料,密切監視天氣動態,科學安排部署,指揮作業人員提前到作業站點調試火箭發射架,上午10點15分,一切準備就緒,德城區人工影響天氣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向德州市人影辦請求開展人工增雨作業,在經過上級主管部門同意並申請空域後,一枚枚火箭射向雲層,作業區普降中雨。
  • 膠州發布重要公告!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348號《人工影響天氣管理條例》第十二條第二款之規定,為確保人工影響天氣作業(人工防雹、增雨)時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現將有關事宜公告如下:一、作業期起止時間:高炮作業4月1日-10月31日,火箭作業不定期。
  • 看完這個,我決定不說蕭敬騰是雨神了......
    ,包括地面人工增雨防雹作業、飛機人工增雨作業等,可為我省緩解高溫旱情、降低森林火險等級、改善空氣品質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開展作業最常見的莫過於人工增雨。(網絡用圖)  在發生乾旱災害時,地面人工增雨作業可緩解乾旱區域內人畜飲水、農業及工業生產用水的需求;  在森林火險氣象等級高的時段,地面人工增雨作業可降低森林火險天氣等級;  在發生重大或特別重大森林火災時
  • 江西增雨人:拉著火箭彈四處「追雲」
    回憶最近一次人工增雨作業,王癸酉告訴記者,那是今年1月初,由於年前許多人返鄉祭掃,為了降低森林火險等級,當地政府要求氣象部門抓住有利時機開展人工增雨作業。    根據天氣過程系統的預判,1月中旬一天下午,崇義縣上空出現了充足的水汽條件,適合降雨作業。「捕捉」到積雨雲後,王癸酉和同事們換上作業服,帶上人工增雨作業裝備,駕車開往指定區域開始「追雲」。
  • 人工增雨火箭彈殘骸有關事項的官方說明來了!
    網友所稱的人工降雨,正確的應稱為人工增雨(一字之差,含義不同)。人工增雨需要在特定的氣象條件下(有符合條件的雲層、雲層含水量達到一定閾值並有水汽補充條件等)、運用作業工具將催化劑播撒到適當的雲層部位,不是任何條件都可以開展的。受作業裝備等條件的影響,我市目前僅開展了人工增雨(雪)作業。
  • 別慌,是人工增雨火箭彈殘骸
    11月17日人影作業情況人工影響天氣作業(簡稱:人影作業),是指為避免或者減輕氣象災害,合理利用氣候資源,在適當條件下通過科技手段對局部大氣的物理、化學過程進行人工影響,實現增雨雪、防雹、消雨、消霧、防霜等目的的活動,是防災減災,服務經濟社會,助力生態文明建設的公益事業。
  • 貴州多地遭遇冰雹襲擊,貴陽開展人工防雹並向天「借水」
    各級氣象部門要實時跟蹤天氣變化,實時撲捉戰機,全力開展防雹作業,最大限度減輕風雹災害。公眾要注意出行安全,遇雷電大風天氣,遠離高壓線、大樹、棚架、廣告牌及危房;遇短時強降雨,不要強行涉水過河、行車。遇突發險情災情第一時間報省應急廳指揮中心。
  • 氣球焰彈:人工增雨黑科技
    中國氣象報記者李黨紅  說起人工增雨,很多人都知道飛機、高炮、火箭等作業方式,但還有一種方式相信是大多數人都沒有聽過的,那就是氣球焰彈。在2019年全國智慧氣象服務創新大賽上,由遼寧省喀左縣氣象局研究的「氣球攜帶碘化銀焰彈增雨雪新技術」從100多個項目中脫穎而出,榮獲氣象服務技術創新二等獎。  人工增雨無論採取哪種方式,最終目的都是一樣的,即向雲中播撒碘化銀等催化劑,促使雲中形成大量冰核,從而進一步形成雪晶或雨滴降落地面,增加降水量。
  • 這兩天,玉環將適時實施人工增雨
    為緩解旱情和改善生態環境需要,根據玉環市人民政府統一部署,決定在我市開展火箭人工增雨作業。現將有關事項公告如下:一、開展作業的時間段:2020年12月23日至24日根據天氣條件適時開展作業。二、作業影響區域:玉環市行政區劃(含海域)內。三、作業用裝備:BL型人工增雨火箭發射架,BL-1型防雹增雨火箭彈。四、注意事項:火箭人工增雨作業具有一定的危險性,無關人員禁止進入作業區域。如果發現故障彈,請不要靠近,並立即向當地派出所或市人影辦報告,不可擅自拆除、搬動或儲藏。
  • 國辦:到2025年,人工增雨作業影響面積超550萬平方公裡
    到2025年,形成組織完善、服務精細、保障有力的人工影響天氣工作體系,基礎研究和關鍵技術研發取得重要突破,現代化水平和精細化服務能力穩步提升,安全風險綜合防範能力明顯增強,體制機制和政策環境更加優化,人工增雨(雪)作業影響面積達到550萬平方公裡以上,人工防雹作業保護面積達到58萬平方公裡以上。到2035年,推動我國人工影響天氣業務、科技、服務能力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 市氣象局組織「火箭+煙爐」人工增雨作業
    11月16日,漢中市人影辦發布第13號人工增雨作業指令,要求各縣區人影辦抓住有利作業時機,適時組織開展地面人工增雨作業。根據陝西省氣象服務中心監測,近期漢中地區天乾物燥、多風少雨;最新森林火險等級監測顯示,漢中地區森林火險等級二級,輕度危險。漢中市人影辦要求各縣區人影辦在11月16日20時至18日08時期間針對混合雲系,在全市範圍內開展「火箭+煙爐」地面增雨作業,用於改善空氣品質、降低森林火險等級、增加土壤墒情。
  • 河南降雪被疑是「假雪」 氣象部門:人工增雪如假包換
    河南省人工影響天氣中心副主任黃毅梅介紹,人工增雨、雪需要能達到一定條件才能作業,比如,雲層溫度低於零度,有一點厚度,雲中含水量較大,雲系處於發展階段,並有持續水汽輸送。另外,還需要雲中有過冷水(有水汽),冰晶濃度較低等。有了這些就算通過了「審核」,被認定具備增雨、雪潛力。雲也分冷暖。
  • 潮州將發射火箭彈人工增雨
    資料圖 【潮州市人工增雨作業公告】 為抗旱蓄水、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等保障需要,市氣象局決定於2020年7月3日至7月10日視情況開展火箭彈人工增雨作業。
  • 人工增雨怎麼進行?要哪些條件?
    錢報記者從氣象部門了解到,昨天下午,除了杭州主城區和蕭山,其他縣市都進行了人工增雨作業。為什麼前段時間很熱的時間不增,而現在才來增,氣象部門也進行了解釋。  錢報記者兵分多路,全程記錄人工增雨全過程。但工作人員還是說,雲層條件還達不到人工增雨的作業需要。一般,人工增雨的雲層要求,需要一定厚度和水汽含量,高度也不能太高。現場,工作人員會通過氣象雷達監測來看數據。  下午4點30分開始,百丈上空開始籠罩烏雲,空中時不時傳來悶雷聲。  餘杭氣象局工作人員說,局地山區應該有雨,現在如果人工增雨,降雨面積就可以有效擴大了。
  • 原來,氣象工作者親歷了這一段《山海情》!
    而在故事背後,2001年12月,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閩寧鎮正式成立,二十多年來,從幹沙灘到金沙灘,氣象工作者積極融入,為閩寧精準脫貧默默貢獻著氣象力量。「前幾集那滿天的黃沙,讓我覺得身臨其境、歷歷在目。」寧夏氣象科學研究所副所長李福生想起上世紀90年代初,他畢業後被分配到永寧縣氣象局參加工作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