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一位佛友問我:多吉師兄,請教個戒律的問題,我最近在看一些藏傳佛教的文章,常常看見一個詞叫「三昧耶戒」,這個戒律似乎在顯宗裡並沒有,我想請問這是什麼戒律?具體內容是什麼?
回覆:
您說的一點都沒有錯,三昧耶戒的確不是顯宗的戒律,而是密宗的戒律。或者再嚴格的說,三昧耶戒是包含了顯宗與密宗的戒律。像三皈五戒、別解脫戒和菩薩戒這些戒律,是顯密都有的,三昧耶戒也包含這些戒律。此外,三昧耶戒還包含有密乘的金剛戒,如十四根本戒等。
現在很多人受到一些別有用心的人的誤導,認為戒律對於密宗來講是可有可無的事情,這是對密宗的一種嚴重誤解。有些人聽信網上的一些傳言,認為學密的人不重視戒律,或者戒律渙散,從而令他們形成了對密法的一些邪見。事實上,學密法對於我們持守戒律的要求更高更苛刻。我們要「外持別解脫戒,內持菩提心戒,密持金剛三昧耶戒」,只有這樣才能如理如法地修行。
「三昧耶」是梵語,翻譯成漢語的意思是「誓言」,簡言之,三昧耶戒就是誓言戒。這個誓言不同於世間的誓言,如「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等,也不是一般人的「天打五雷轟」的賭咒發誓。三昧耶戒是弟子與上師之間就修行而建立的誓言。
在密乘儀軌中,不論是皈依、依止上師或接受傳法、灌頂,都有三昧耶的戒體。廣義上講,凡是上師針對弟子身口意所制定的修行要求都屬於三昧耶戒的範疇,也就是說,上師所傳的全部的戒律都具足叫三昧耶戒,因此三昧耶戒也是最廣大的一個戒。我記得宗薩仁波切曾經就三昧耶戒這樣開示過:「我們的修行應該不會讓自己忘記我們曾經許下的諾言。」這句話是我們持守三昧耶戒最應該記住的話。
保持對上師的清淨信心,而這清淨的信心,便是我們和上師之間的三昧耶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