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河圖天地之數?為何古人佔卜要棄一而不用呢?

2020-12-22 騰訊網

大衍術的運用,標誌著中國數學史上加、減、乘、除四則運算創立

作者:武漢趙向陽(原創)

古河圖

河圖的確與天文有關,河圖是用白圈黑圈點為數字組成的數圖。

上下是二七對一六,左右是三八對四九,中間是雙五夾五。

圖中奇偶之數分別由內圈上下端向外散發,形成有兩條旋臂的左旋渦圖案,恰似銀河系旋渦正視圖案。

奇偶合一,則中圈的一、二、三、四和外圈的六、七、八、九連線分別呈8字形,合起來則為同軸的「8」字形,這是河圖最明顯的特徵。

河圖旋臂

古人對河圖數字之間的關係和方向,有一個說法:

一與六共宗,而居乎北;二與七為朋,而居乎南;

三與八同道,而居乎東;四與九為友,而居乎西。《太玄經·玄圖》

其中一與三為生數,九與七為成數。

一為生數在正北,則成數九(二加七)在正南,兩數合十;

三為生數在正東,則成數七(三加四)在正西,兩數合十。

陽數定在四正方,陰數定在四隅方。

六在正北之右,則四在正南之右,兩數合十;

八在正東之右,則二在正西之右,兩數合十。

天左旋,地右轉;陽數左旋,陰數右轉,數字方位就出來了:

一正北,二西南,三正東,

四東南,五正中,六西北,

七正西,八東北,九正南。

這樣河圖方位就與洛書方位完全吻合,可見兩者本為一個淵源。

近人杭辛齋說,河洛之數合一百,列為平方,每平方為十,對角分之,則河圖得五十五數,洛書得四十五數。

杭辛齋(1869—1924)

(杭辛齋,海寧人,現代易學大家。他於1896年(光緒22年)在天津創辦中國人獨立自營的第一家報紙《國聞報》,特聘嚴復為旬刊主筆。

1915年間,他雖為袁世凱舊友而堅決反對袁氏稱帝,遭袁捕押。

1916年他在袁死後出獄,即搜集古今《易》學圖書620餘種,埋頭鑽研。

著述有《易楔》、《學易筆談》、《易數偶得》等多種。)

劉歆(公元前50年—公元23年)

漢代劉歆說:「河圖、洛書相為經緯,八卦九章相為表裡,此語自有傳授,非後世所能言之。」

這都是強調必須用整體觀來看待河圖、洛書。

河圖之數稱為大衍之數,《周易·繫辭》說:「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

天數五,地數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數二十有五,地數三十;凡天地之數五十有五,所以成變化而行鬼神也。」

這段話是強調天地之道,一陰一陽,孤陰不生,獨陽不長,必須陰陽和合。

天數為陽數,一三五七九;

地數為陰數,二四六八十。

天數: 1+3+5+7+9=25

地數: 2+4+6+8+10=30

天地之數: 25+30=55

古人把這10個自然數看得很神秘,認為是衍化一切數的根本,稱之大衍數。

又有人認為大衍數為勾股弦數,勾3股4弦5分別乘方:3×3+4×4+5×5=50

右一金景芳(1902~2001)

今人金景芳認為「『大衍之數五十』,有脫文,當作『大衍之數五十有五』,脫『有五』二字。」

此說明代萬曆舉人張燧即已指出:

「此脫文也,當雲『大衍之數五十有五』,蓋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正五十有五。

而用四十有九者,除六虛之位也。

古者卜筮,先布六虛之位,然後揲著而置六爻焉。

如京房、馬季長、鄭康成以至王弼,不悟其為脫文,而妄為之說,謂所賴者五十,殊無證據。

……蓋數始於一,而終於五,天以藏德運化,數之始終於此,該而用之,消長於此。

神故虛一與五,退藏於秘而弗用,則其用四十九焉而已耳。

老氏所謂『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是當其無而有大衍之用也。此聖人千載不傳之奧旨。」(《千百年眼·卷八》)

大衍術的運用,標誌著中國數學史上加、減、乘、除四則運算創立;也標誌著九九乘法表、六十四卦的形成。

相關焦點

  • 河圖之數告訴你!
    子曰上期給大家介紹了河圖之像和河圖之理,這期就來給大家講河圖的最後一個知識點——河圖之數!由於子曰對數字不太敏感,故差點兒忘了河圖之數這個點,大家莫怪!下期我們和洛書不見不散!河圖之數共包含陰陽之數、天地之數、五行之數、生成之數、大小衍之數五個概念,子曰接下來就給大家一一解釋:在上期,子曰給大家講過河圖裏白點屬陽,黑點屬陰;且屬陽的數字為1 3 5 7 9,屬陰的數字為2 4 6
  • 易經裡的大衍之數說的是啥?大衍之數與河圖洛書的關係
    說起大衍之數,很多人不甚了解,或是雲裡霧裡。到底是五十還是五十五。這是歷來爭論的問題,古人都搞不清,我們也沒必要糾結在這個問題上。不管五十還是五十五,但實際應用只用四十九。這也是個值得探討的問題。古人一直沒有說清。先說大衍之數五十的來歷;《系詞》中講大衍之數五十,其用四十九。
  • 現代風水學的源碼之「河圖」「洛書」
    「河圖」和「洛書」在杜來章老師之前講解風水學概論的時候,大家就已經見過這兩個看似代碼本源的圖案,看似非常簡單,卻揭示了玄學眾多理論體系的本源邏輯,它涵蓋任何玄學,無論是算命、風水、預測等都離不開的兩本天書,這兩本書怎麼來的呢?據說河圖是上古時代,伏羲錘一頭龍馬拿過來的,至於洛書是大禹治水的時候,有一頭龍龜送給他的。
  • 易經入門之河圖口訣與五行生成數體系
    ——節選自太極博弈原理之易學入門指迷以上兩幅圖便是河圖洛書,據聞揭示的是宇宙、時空、天地人、萬物的運轉規律。圖簡易微,乃為大用。注意:圖上的點為有效圖案,將點連接起來是有助於看成是一體。即以下圖案更接近河圖洛書的原象(原象的定義見太極博弈原理第一部萬法歸宗)。
  • 易學常識——何為「佔卜」
    【何為「佔卜」】在古代文字中,「佔」、「卜」和「筮」(shī)三者是有區別的,我國古代最早的詞典《爾雅》疏云:「佔者,視兆以知吉兇也。」——可見「佔」是指佔卜的整個過程。《周禮·大卜》注云:「問龜曰卜。」
  • 古人用河圖之數解決了,為什麼奇數為陽,偶數為陰的問題
    河圖為體, 演化出先天八卦。白的陽, 黑的是陰, 其中一三五七九是天數, 二四六八十是地數,天數累加二十五,地數累加三十,兩數之和五十五。天數是奇數,是陽, 地數是偶數,是陰,陰陽相索。河圖中有五十五個數。 天數,地數,我們主要是立人數,是天地人三個數。
  • 為何古人說「天圓地方」
    古人認為 有其象必有其數 有其數必有其理。商高(西周初數學家)說,數法出於圓方。圓出於方 方出於矩。數法陰陽 術數才是真正的中國數學概念。數法陰陽,是說任何一個數都是根據陰陽的變化而產生的;數法日月星辰,是說數不是扳著手指頭腳趾頭數出來的,它是根據日月星辰的運轉而來的。數之法,出於圓方。圓出於方,方出於矩。
  • 易經「數往者順,知來者逆」,古人是如何知道天地規律的?真厲害
    易經一直以來在人們的心中都是神一樣的存在,因為在很久很久之前,古人竟然知天地的運行規律,就比如「天道右旋,地道左旋」,古人那時候就已經知道天地在旋轉了,並且還知道地球在圍繞著太陽旋轉,再加上易靜中這一句「數往者順,知來者逆,陰順陽逆,易逆數也」,就更百思不得其解了!
  • 古人堅信天圓地方,原來是河圖、洛書昭示了蓋天之說!
    作者:武漢趙向陽(原創)管仲(約前723年-前645年)河圖、洛書究竟為何物?歷來看法不一:管仲說是祥瑞。管仲,齊國宰相。後來朱熹命弟子蔡季通入蜀,從隱者手中購得河圖、洛書及太極圖,列入《周易本義》卷首,以後成為歷代易學者必研之圖。(《漢上易傳進書表》)明代萬曆四十五年(公元1617年),一個自號「挹玄道人」的鄉紳,在為一尊古佛裝金時,竟然從佛肚裡發現了一部卷帙浩繁的奇書—《開元佔經》。
  • 《河圖》解說
    河圖出現在伏羲氏時代,在黃河中由龍馬背負而出。《河圖》的出現,反映出以地球為中心的宇宙空間結構,聰明睿智的大禹,將此圖案用作八卦九州的分布圖案。打開百度App,看更多美圖河圖《河圖》本身為天地之定位,內中包含著深奧玄機,明代風水先師暮講師雲:「坎離逢震巽、艮兌合乾坤。」
  • 古人為何要把新婚之夜叫做「洞房」?拜天地的禮儀又是從何而來?
    洞房聽上去,讓人想著古代人是不是條件太簡陋,結婚的時候也只能住在山洞中,這樣解釋似乎也說得通,那麼究竟是不是這麼回事呢?這還要從遠古的首領巢氏(又稱 「有巢氏「」)說起。古時候,人們沒有掌握建造房子的本事,沒有安全的棲身之地,即便是住在洞穴裡面,也容易被山林中那些野獸襲擊,因此人們每天還是會提心弔膽的。於是巢氏就帶著大家用山林中的斷木建造房子,這樣可以很好地規避野獸。後來人們為了感謝巢氏,就舉薦他為部落首領。
  • 河圖洛書圖像位置的排列決定其規律和變化,伏羲八卦是兩者的結合
    人的慣性思維很容易讓我們導致認知上的偏差,比如自古就有「天一生水,地六成之」的說法,是因為天一與地六它們都位於河圖的正北面,至於為何天一與地六為一組大多靠後人的猜測或者一些邏輯不清晰的規則來解釋,實際上天一與第六有沒有關係和意義,他們是不是代表一組圖像或者數,我們都不知道,所以任何前人對河圖洛書的研究成果都只能作為參考。
  • 天心易道:河圖、洛書是怎麼排列出來的?
    上面說了,河圖為體,洛書為用。換句話說,河圖以靜御動,洛書以動統靜,這叫陰陽合德、動靜有常、剛柔有體。 那麼,河圖是宇宙及術數的本身規律,從所有單數來看,一三五七九,這五個奇數,屬陽,屬天,即所謂「天數五」;二四六八十,這五個偶數,屬陰,屬地,即所謂「地數五」。
  • 佔卜為何在古人生活中那麼重要?屈原、司馬遷來告訴你
    我是跟黃鵠比翼,自由飛翔呢,還是跟雞鶩爭食,做個鬥雞呢?讒人高張,賢士無名。我默默無言無話可說,誰知道我的廉貞呢?!詹尹聽完,不給他佔卜了,說,你還是走吧。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物有不足,再智慧的人也有不聰明的時候 ,你這是心理問題,佔卜搞不定的,神明也幫不了你——「數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
  • 風水:沈氏玄空,河圖解讀
    沈氏玄空,河圖解讀 有關河圖、洛書的最早記載是在《周易》中:「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河圖、洛書是中華文化、易經和八卦、陰陽五行術數之源,也是玄空學理氣派數字之源。
  • 從金字塔到河圖洛書 看懸疑小說《蜥蜴》的神秘性
    金字塔能」的超自然現象,他們通過數學、天文學、物理學、建築學研究發現,金字塔的這種能量是由於某種宇宙的力量和地球引力相結合的產物,是一種高頻振蕩讓人體細胞中的粒子保持有規律的運動,是金字塔自身結構與地球空間之間形成的微妙的平衡......為什麼秦始皇陵的封土堆那麼像一座金字塔,為什麼黑水城又被稱為東方金字塔的西夏王陵,為什麼美洲的瑪雅文明也有高度相似的金字塔,人類對這種三角立體錐形為什麼那麼情有獨鍾呢?
  • 河圖洛書:上古星圖,宇宙魔方!
    天地之數:河圖共有10個數,1、2、3、4、5、6、7、8、9、10。其中1、3、5、7、9為陽,2、4、6、8、10為陰。陽數相加為25,陰數相加得30,陰陽相加共為55數。所以古人說:「天地之數五十有五」,即天地之數為55,「以成變化而行鬼神也」。即萬物之數皆由天地之數化生而已。2.
  • 《易經》河圖與數字起源
    河圖洛書起源於中國文字還沒誕生的遠古文明,整個圖像其實沒有一個文字,只所以有天一生水,地二成之……等文字,都是文字產生以後,後人進一步的注釋內容。是否符合原意,已經無從考究。但是天地自然的規律,是永恆不變的,我們通過自然,可以詮釋其基本的含義,和表達的內涵。
  • 精讀西遊:第一回(2)天地之數
    原文:蓋聞天地之數,有十二萬九千六百歲為一元。將一元分為十二會,乃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之十二支也。每會該一萬八百歲。且就一日而論:子時得陽氣,而醜則雞鳴;寅不通光,而卯則日出;辰時食後,而巳則挨排;日午天中,而未則西蹉;申時晡而日落酉,戌黃昏而人定亥。
  • 華為地圖即將上線取名「河圖」意義深遠
    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我們都知道河圖洛書是華夏文化之源頭。對我國傳統文化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河圖洛書對祖國文化的意義和深遠影響。自從華為打算開始自己做移動服務生態圈建設以來,地圖服務是不可缺少的一項。在華為內部,地圖項目命名為:「河圖」,影像項目命名為:「洛書」。華為地圖命名背後是否有高人指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