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快報訊 「霜景催危葉,今朝半樹空。」銀杏飄葉,走在中河邊,金黃、深綠、嫣紅各色夾雜,形成一條五彩綠道。
截至11月底,杭州2020年綠道建設任務提前完成,合計新建提升501.73公裡,其中新建350.23公裡,改造提升151.5公裡。
杭州綠道的骨架網逐步成型,基本實現主城範圍5分鐘步行可達綠道網。
全國率先實現 「建成區5分鐘步行可達綠道網」
拱墅區康橋街道的新開河生態綠道近日全線開通。河道全長約1.5公裡,河面寬約10米,兩側綠化帶寬度約15米,園路寬2米。這次新增綠化面積1640平方米,結合景觀地形、常綠和落葉設計。以垂柳、桂花、香樟、水杉、黃馨、紅花檵木、紅葉石楠等作為主要植物品種,營造鄉野原生態的氧吧環境。
如今,杭州市以西湖為「綠芯」,錢塘江、運河綠地為「綠帶」,河流、道路沿線綠地為「綠脈」,各級公園綠地和綠化廣場為「綠葉」的綠道脈絡體系,杭州綠道的骨架網逐步成型,已基本實現主城區範圍「5分鐘見綠」的詩意綠道生活。
2020年,杭州全市完成500多公裡綠道建設,建成上塘河—皋亭山綠道環、慶隆綠道環、桐廬沿江環線3條精品環線約30公裡,加快推進西溪溼地綠道環等17條環線建設。
杭州市建委、市綠道辦相關負責人表示,2020年,杭州綠道建設的重點是貫通區域綠道,完善濱河綠道慢行系統,加快推進綠道精品線建設,形成服務更多人群的精品綠道線。目前全市已建成環湖、沿山、沿江、沿路、沿河、溼地、公園、鄉村等8種類型綠道約3713公裡,實現繞城內綠道密度達到1.5公裡/平方公裡。
接下去還要打造更多的特色精品綠道,加入更多的運動、休憩、娛樂、健身等元素,就地取材設計施工。
「如郊野綠道方面,以歷史文化、古村美麗田園為主題,打造了總長4.108公裡的『你好新葉』綠道檀新線段、沿溪段;在都市綠道方面,以留住鄉愁留住記憶的城市節點為主題,打造了長約4.7公裡的苕溪南、北街綠道。」杭州市綠道辦相關負責人說,杭州綠道建設還將進一步放大騎行功能,確保各區的騎行綠道基本成環,為杭州人提供更多低碳出行、休憩暢遊的選擇。
推廣「杭州綠道環」精品線路
今年主城區計劃新建總長約30公裡的綠道項目22條,改造綠道項目16個。重點結合錢江新城區塊、三墩區塊開發,推進上塘河綠道、嬰兒港綠道等沿河生態健康廊道建設。
去年9月,杭州綠道地圖導航查詢功能在高德導航系統正式上線,這在全國尚屬首次。
去年底,杭州市綠道辦又策劃推選了包含中東河綠道、青山湖綠道、新安綠道、富春綠道、千島湖綠道等100條精品綠道線路,製作了《杭州綠道100導覽圖》,計劃將許多還「養在深閨」的「高顏值」綠道線路展示出來。
富陽區重點推進富春綠道中沙島段,即洋浦江綠道,全長4公裡,定位為精品城鎮型綠道,與富春綠道主線相連接,設計一條能環繞一期範圍的3米寬彩色透水混凝土自行車道以及2米寬步行遊步道。兩條道路時而臨水,時而遠水,增設水生美人蕉、黃菖蒲等開花的水生植物,體現洋浦江傳統自然的野趣風格。
杭州上城區重點推進的中河龍山河(白塔嶺—鳳山門)區域段兩岸綠道,總長約7.7公裡,環通整個河岸綠道系統,原有1.5米綠道加寬到2米,新建部分2.5米綠道,同時完善標識系統、環境衛生設施、遊憩設施、照明亮化、健身器械等配套。設計上以傳承展示古橋文化歷史為主線,劃分為白塔延伸段、古橋人家段、城市公園段三個片區,打造城市休閒型沿河綠道。
餘杭區的豐收湖公園綠道總長約1公裡,寬2米,設計上將緊密結合豐收湖公園的創新互動、文化體驗、景觀遊憩等功能,還能有效串聯其他公共開放空間,形成可達性強的綠色遊憩網,打造都市活力綠道系統。
據悉,杭州市還將推出綠道健步走等綠道旅遊文體活動,加快「智慧綠道」建設步伐,促進有條件的區域開展5G進綠道工作,讓綠道成為聯繫城鄉、拉近市民、親近自然的「和諧之道」,更好地惠及杭州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