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以「疝」小而不為!小兒疝氣什麼時候做手術最佳?手術風險大嗎

2021-01-18 妙手醫生健康科普

疝氣是兒童比較常見的一種疾病,主要是由於腹股溝管發育沒有完全,內環口沒有閉合,會導致腹腔內容物進入陰囊,當患兒哭鬧時可加重,平臥後又可消失的,可復性包塊。

一般來說一歲以內,內環口都有閉合的機會,但是對於患兒一歲以後如果仍反覆出現這樣的狀況,就需要到醫院進行手術處理了。

小兒疝氣怎麼治最好?

首先需要明確的是,疝氣通過服用藥物是沒有任何效果的,早期我們可以通過疝氣帶進行治療,但是對於一歲以後,我們主要是採取手術方式來治療疝氣。

目前手術分為兩種,一種就是傳統切開手術方式,另一種就是腹腔鏡手術,也就是所謂的微創手術,微創手術,具有很好的效果,比如恢復快,創傷小,而且預後效果比較好。

一般來說當天手術,即可回家,而且孩子痛苦比較小,且不易復發。

什麼時候做手術最佳?

對於小兒疝氣來說,手術的時間是很重要,所以說好多家屬認為我們能不能把手術往後拖延,等孩子再大一些進行手術。

從醫學上建議是對於一歲以內的孩子,建議以保守治療為主。當然,對於極個別,比如反覆脫出甚至有嵌頓的情況,這種情況下建議就是採取手術治療。

當然對於一些孩子來說,情況比較平穩,沒有任何太大的影響,建議還是一歲以後,然後根據孩子情況選擇進行手術。

當然,對於一歲以後的孩子,幾乎來說沒有癒合的機會,而且對於孩子來說,如果反覆疝氣會影響他的發育甚至出現疝囊內環口增大的情況,所以說建議一歲以後及時進行手術治療,而且聽從醫生的安排,做好術後的護理,防止疝氣再次復發。

小兒疝氣做手術有風險嗎?

小兒疝氣做手術肯定是有風險的。主要有以下4方面:

1,麻醉,由於孩兒較小,中樞神經系統發育不完全,所以麻醉可能會造成孩兒中樞神經系統以及智力的發育障礙。

2,手術後傷口癒合,正常傷口一般5-7天癒合。

3,傷口有無感染。

4,有無疝的復發,術後患兒必須避免劇烈的哭鬧,避免感冒,反覆的咳嗽,避免劇烈活動,避免大便乾結,要進食一些易消化的,新鮮的瓜果蔬菜。

飲食注意:

手術以後,孩子需要注意一些事項家長要牢記,儘量避免患兒劇烈哭鬧,劇烈活動,其次就是注意平常飲食要清淡,儘量避免刺激性食物。

另外需要防止大便乾燥,腹腔內壓力增高,引起內環口兒再次破裂等情況。總的來說微創手術是具有很大優勢的。

更多閱讀:

肺癌:緊盯亞洲女性的一種癌,幹預方案主分4種!肺腺癌屬於肺癌嗎

血糖升高不一定是糖尿病引起的!常見8個原因,可變因素複雜

他達拉非片和金戈有什麼區別?同樣服用50mg,哪個效用更強勁?

相關焦點

  • 《我要當醫生》節目預告:勿以「疝」小而不為
    「疝氣」,很多人都知道,但是經常被忽視。到底什麼是疝氣?它是怎麼形成的?「網傳」的治療方法靠譜嗎?不手術會導致嚴重後果嗎?本期節目,我們請到兩位專家,他們是:首都醫科大學附屬朝陽醫院疝和腹壁外科主任、主任醫師 、教授陳杰;首都醫科大學附屬朝陽醫院疝和腹壁外科副主任醫師楊碩。
  • 男童腹股溝脹痛兩年,一查是疝氣
    近日,父母帶著他來到東莞市人民醫院普外科普濟一區就醫,經檢查,醫生診斷他患了「雙側腹股溝斜疝」,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疝氣。經充分的術前準備後,在全麻下,普外科普濟一區主任醫師孫宏武為小宇施行了「單孔腹腔鏡雙側小兒疝高位結紮術」。術中,僅在他的肚臍眼開一個5毫米的小孔,通過小孔伸入手術器械,在他腹腔內進行疝囊結紮。
  • 小兒疝氣不用怕,我科微創手術從入院到出院只需一天
    其實,原因很簡單你的寶寶可能是被疝氣纏上了人們常說的疝氣臨床稱為腹股溝疝,分為斜疝和直疝兩種,小兒幾乎均為斜疝。是小兒最常見的外科病之一。那麼這個時候寶寶也很有可能就是得了疝氣哦!  小兒疝的患兒一歲以內有自愈的可能,一歲以後才發現的疝氣,基本無自愈的可能,需要手術治療。一歲內,反覆發生嵌頓者,也需要手術。如孩子在手術前一周出現感冒、腹瀉、皮疹等症狀時,需延期手術。小兒疝氣手術的方法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傳統開刀的方式,在大腿根部的地方我們切一個小口,找到疝囊進行高位結紮。另一種是採用腹腔鏡技術在腹股溝內環結紮疝囊。
  • 小兒疝氣微創手術過程是什麼_搜狗立知_媒體合作_太平洋親子網
    小兒疝氣微創手術過程是什麼2020-11-26 10:42:36出處:PCbaby作者:佚名  日常生活中,小兒疝氣是非常常見的一種現象。而且小兒疝氣對於寶寶的身體是會帶來很大的傷害,所以需要及時的治療,生活中很多爸爸媽媽在寶寶出現疝氣的時候會通過微創的手術進行治療,那麼小兒疝氣微創手術過程是什麼?小兒疝氣微創手術過程是什麼?  小兒疝(shàn)氣俗稱"脫腸"、"小腸氣",在胚胎時期,腹股溝處有一"腹膜鞘狀突"。
  • 小兒包皮,隨做隨走!小兒疝氣,盡「疝」盡美!蓮花醫院為孩子健康保駕護航!
    小兒包莖:小兒包皮是指包在男寶寶陰莖頭(也叫龜頭)外面的那層皮膚,大多數寶寶在學齡之前,包皮緊緊包著陰莖前端的龜頭,起到保護龜頭的作用,稱為生理性包莖。若3歲後上翻包皮陰莖頭還是不能顯露則可診斷為小兒包莖,需要門診或手術治療。
  • 醫者手記|勿以「疝」小而不為,茶農大伯痛得差點受不了
    我檢查了張大伯的情況,是臨床上老年人很常見的疾病腹股溝疝。通過問診了解到大伯患有支氣管炎,平時常常會咳嗽,還有前列腺增生,加上長期的辛苦勞作,這些都是發生疝氣的誘因。傳統的腹股溝疝,一般都需要通過開放手術治療,但老人聽說開刀會「傷元氣」,不是很想做。
  • 寶寶得了疝氣怎麼辦?日間手術刀口小,恢復快!
    改善傳統手術,減輕患者痛苦總醫院胃腸外科目前廣泛採用小切口腹股溝疝疝囊高位結紮術治療小兒疝,相比傳統手術,手術切口更小,不到一公分,術後小兒切口疼痛明顯減輕,同時術程短(10-15分鐘),恢復快,深受廣大家長認可。
  • 濰坊市中醫院專家提醒小心小兒嵌頓疝
    什麼是嵌頓疝?小兒嵌頓疝是小兒腹股溝疝氣中危險性很高的一種急診情況。疝門較小而腹內壓突然增高時,疝內容物可強行擴張疝囊頸而進人疝囊,隨後因疝囊頸的彈性收縮,又將內容物卡住,使其不能回納,當疝內容物堆積過多,疝環因疼痛刺激而收縮,增加了復位的難度,使疝內容物無法還納腹腔,則會出現腹痛、腹脹、嘔吐、大便不暢、煩躁不安。什麼是小兒疝氣?說到這裡,就不得不介紹一下小兒疝氣這個疾病。
  • 醫生:別大意,很有可能是疝氣
    孩子經常不明原因地哭鬧,發現在孩子哭鬧或是使勁咳嗽的時候,大腿根部會有一個包塊,躺下休息時又消失。有的人說這是「小腸氣」,買個疝氣帶綁著就行了?
  • 成人疝不可自愈,別拖了!日間手術即可輕鬆搞定
    成人疝不可能自愈 很多老百姓認為,疝氣不是什麼大病,八成選擇忍耐。但您不知道的是,疝病久拖不治,只會越拖越大,甚至危及生命。 究竟何為疝氣?講堂一開場,段鑫解釋,疝氣的普遍叫法是「小腸氣」, 在老百姓眼中,「疝氣」是時隱時現的包,但在外科醫生眼中,「疝氣」包塊的根源是腹壁缺損,是腹腔內的腸管「跑偏」,通過腹壁的「破洞」進入到皮下形成包塊。 在我國,「疝氣」是老人和兒童的常見病。
  • 小兒推拿李波:寶寶疝氣莫煩惱,腹股溝疝氣小兒推拿調理穴位手法
    小兒推拿李波:寶寶疝氣莫煩惱,腹股溝疝氣小兒推拿調理穴位手法 小兒疝氣 小兒疝氣是指小腹疼痛牽引睪丸腫痛而言。
  • 那些給孩子的手術方式選對了麼?
    「咱們也不知道是咋回事,給做手術的是個做疝氣好多年的老主任了,按理說不會出問題的,現在孩子肚皮上那五公分的疤痕才恢復得好一些,難道又要給他再做一次手術麼?如果可以我真想替孩子挨這一刀。」小張痛心的說道。
  • 疝氣手術後又鼓出來了,這是復發嗎? - 齊魯壹點
    王先生患有疝氣(腹股溝疝)多年,因懼怕手術未行治療,前幾天聽朋友介紹說能做微創手術,遂來到濟南顯微外科醫院進行了微創手術,確實恢復的很好,只用了三個小孔,三天就出院了,也沒有任何痛苦。但近來又感到疝氣部位又有腫塊,是不是又復發了?
  • 疝氣就醫指南,看完這篇總結就夠了
    雙醫生根據自己的臨床經驗,從患者的角度出發,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寫出自己專業範圍內疾病的就醫指南:如何初步判斷疝氣?疝氣重點預防措施是什麼?疝氣高發人群?疝氣發生嵌頓時該掛哪個科?手術治療全過程...為患者朋友減少就醫彎路,配合好醫生完成最佳的診療方案,以求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
  • 腹腔鏡下治療疝氣的四大優勢
    並且因為時間長,疝氣加重明顯,現在已經發生了疝氣嵌頓的情況,需要及時進行手術治療,否則將會有腸管壞死的風險。經過科室商討,決定為張先生全麻下行「腹腔鏡下左側腹股溝斜疝無張力修補術」。在腹腔鏡直視下,在腹部打三個孔,便完成了打開腹膜、游離疝囊、補片修補、壁層腹膜縫合關閉等操作,由於患者治療前反覆手推腫塊復位,導致疝囊大且與周圍組織粘連嚴重,分離有一定難度。
  • 小兒男科公開課-小男孩的包皮
    包皮環切術:包皮環切術適合於包皮反覆感染引起的瘢痕狹窄和至學齡前期經過非手術治療包皮仍然不能上翻的包莖,也適合家長要求新生兒出生1周內割包皮的。手術在麻醉下環形切除狹窄段及過長的包皮,術後龜頭大部分顯露狀態。割包皮手術的最佳年齡總的說來,包皮手術年齡越小做越好,出血少,反應輕,恢復好。
  • 科學 給寶寶用「疝氣帶」靠譜嗎?
    歡迎各位媽媽來稿分享交流自己在養教方面的育兒經,或者向萌媽直接提問!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商業使用請聯繫郵箱 mengmaclassroom@163.com萌媽說:大約一個月以前,後臺有個媽媽說自己的寶寶得了疝氣,需要做手術。她說,儘管知道疝氣是一種很常見的新生兒疾病,但看著寶寶躺在手術臺上,還是忍不住難過,於是點名讓萌媽寫一篇介紹疝氣的文章,供各位爸媽參考,目的是早發現早治療。
  • 別小看疝氣,有患者因此切了腸子和睪丸
    一例小兒,發生了腸壞死;一例老人,不僅腸壞死,睪丸也同時壞死。案例14歲小男孩,一直有腹股溝疝,之前諮詢醫生後決定5歲後再手術治療。平時疝鼓出來,從陰囊上方可以看到鼓包。休息或睡覺時鼓的包就回到肚子,表面看不出來。家長都習慣了,想等著孩子再長大點去手術。
  • 「疝氣」雖小,也能要命!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大多數情況下,疝僅表現為局部的腫塊,平臥和按壓後腫塊可回納,此時為易復性疝,患者通常無疼痛及其他不適症狀,因此往往被忽視甚至被認為無需治療。其實,這是一種誤解,疝不僅需要治療,而且應該儘早手術治療。否則易導致急性併發症的發生。01「疝氣」為什麼會發生「嵌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