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已至,湘艾艾灸冬病夏治丨二十四節氣裡的長沙非遺(視頻)

2020-12-27 澎湃新聞

大暑已至,湘艾艾灸冬病夏治丨二十四節氣裡的長沙非遺(視頻)

2020-07-22 11: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大暑,時間點在7月22日—24 日之間。大暑相對於小暑,天氣更加炎熱,是一年中日照最多、氣溫最高的時候,也是喜熱作物生長速度最快的時期。大暑一般在「三伏天」裡最熱的「中伏」前後,大地上暑氣蒸騰,極其悶熱,很多地區的旱、澇、風災等各種氣象災害也最為頻繁。

大暑,正值「三伏天」的頭伏中,表示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溼、悶熱的日子已來臨。大暑將至,冬病夏治,「夏治」是指在夏天中最熱的「三伏天」裡,自然界和機體陽氣最旺之時,通過溫補陽氣、活血通絡等方法驅散寒邪。冬病夏治的中醫方法很多,最常見、有效的便是艾灸和三伏貼了。

長沙地區氣候溼潤,艾草繁密旺盛,是「藥用湘艾製作技藝」項目的重要原材料產地,在這陽氣生發的大暑時節,不妨點燃一根湘艾,退散寒邪的同時還能防蚊殺菌。藥用湘艾製作技藝是利用湖南地區生產的新鮮艾葉作為原料,經過傳統方式加工,生產出艾絨,再製成各種藥用艾產品的手工技藝。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大暑時節,不妨點一根湘艾...
    大暑時節,不妨點一根湘艾...,夏天的最後一個節氣萬物繁茂,炎熱至極長沙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長沙晚報掌上長沙聯合出品大暑相對於小暑,天氣更加炎熱,是一年中日照最多、氣溫最高的時候,也是喜熱作物生長速度最快的時期。
  • 二十四節氣丨大暑養生防暑溼 飲食清淡莫貪涼
    資料圖片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大暑,這是夏季最後一個節氣,也是一年中最熱的日子。北京中醫醫院主治醫師徐潔介紹,大暑時節,不僅要防止暑溼乘虛而入,導致免疫力低下,更要當心中暑、熱中風、肩頸疼痛,胃腸道疾病等疾病。
  • 二十四節氣·大暑 | 八類人群易中暑多發,大暑點養生?
    荷花盛 蟬聲鳴 大暑至 夏正濃大暑二十四節氣,是人們關於時節輪迴、鬥轉星移的獨特智慧,是古人棲居於山川自然的偉大創造。始於立春,終於大寒,依時而農,依時而食,依時而醫。
  • 2020節氣艾灸方案及原理一覽表,你值得擁有!
    艾灸驗方(附穴位圖),身上重要的30個艾灸穴位高清經絡循行動圖,人體穴位大全!穴位配好對;治痛翻10倍!(最全收藏版)九種體質的艾灸方案(非常全面)史料中這些驚人的艾灸案例,值得拜讀!艾灸配穴一覽表艾灸雖好不要盲目灸,超全艾灸知識大普及!
  • 大暑|大暑至 夏正濃 與選調 同消暑
    01.大暑小暑,上蒸下煮大暑,每年7月22日或23日,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二個節氣,也是夏季的最後一個節氣。古書有云:「大者,乃炎熱之極也。」大暑節氣的到來,往往意味著「蒸煮模式」的開啟,此時,氣溫最高,農作物生長最快。同時,很多地區的旱、澇、風災等各種氣象災害也是最為頻繁。
  • 珍藏版丨中國二十四節氣手機壁紙,絕美!
    四年前的11月30日,中國人的「二十四節氣」入選世界非遺名錄。在國際氣象界,這一時間認知體系被譽為「中國第五大發明」。二十四節氣,是國人驕傲,是先民智慧,是時令指南,亦是生活美學。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二十四節氣,七十二候,一期一會,好日常在。
  • 【萬佳溫馨提醒】今日大暑丨節氣養生6大妙招
    趁暑化溼解冬病  大暑是全年溫度最高,陽氣最盛的時節,在養生保健中常有「冬病夏治」的說法,故對於那些每逢冬季發作的慢性疾病是最佳的治療時機,在夏季養生中尤其應該細心調養暑天陽氣旺盛,治病就是通過艾灸等方式利用 補充陽氣來達到療養效果,通常情況下,那些冬天容易患的疾病也就是陽虛症的疾病是可以冬病夏治的。比如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支氣管哮喘、腹瀉、風溼等陽 虛症疾病,有上述慢性病的人可以利用好大暑這個時節治病,若是一些體質熱的慢性病人就不適合用這種方式來治療了。
  • 冬病夏治 督脈灸正當時
    醫院針灸科副主任、主任醫師劉未艾介紹,督脈灸又稱「鋪灸」「長蛇灸」,是一種在背部督脈循行處施以隔藥灸的療法,其通過經絡、腧穴、藥物、艾灸發泡等多種因素共同作用,從而達到益腎通督、溫陽散寒、壯骨透肌、破瘀散結、通痺止痛等功效。督脈灸療法具有作用持久、療效可靠,安全無副作用的特點,每次治療約1個小時左右,每月最多只需治療2次,每年治療3~4次即可達到很好的療效。
  • 二十四節氣歌,必須永久收藏!
    2018全國未成年人網絡春晚《二十四節氣歌》福多多:一年四季共有24節氣,依次稱為: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和大寒。 —02—七言節氣詩地球繞著太陽轉,繞完一圈是一年。
  • 大暑時節到|健脾祛溼不能少,三伏灸養生要知道!
    也是一年中最熱的時期,氣溫最高,農作物生長最快,同時,很多地區的旱、澇、風災等各種氣象災害也最為頻繁,也是冬病夏治最佳時期。「稻在田裡熱了笑,人在屋裡熱了跳。」大暑顧名思意,天氣炎熱,人們食物大多清淡清涼飲食,注重消暑防暑。唐代詩人白居易曾描寫過一首詩句「何以銷煩暑,端居一院中。眼前無長物,窗下有清風」。
  • 「立春」「冬至」,誰才是二十四節氣之首?
    究競二十四節氣應以「立春」為首,還是以「冬至」為首呢?這決定於對四季節氣的劃分方法及其功用。已知劃分方法計有五種,即天文劃分法、氣象劃分法、古代劃分法、農曆劃分法和氣候統計法。其中歷史上多採用的劃分法有兩種:第一種是天文劃分法,即以白晝最長、太陽最高為夏季,以白晝最短、太陽最低為冬季,冬夏兩季的過渡季為春秋季。
  • 二十四節氣,二十四首詩詞:春去冬來,美極了
    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大雪,春去冬來,時間流轉,二十四節氣就快走完新的一年,今天,詩詞君就來總結下一年的二十四節氣,再次感受下時間的流轉吧!小滿小滿時,夏熟作物的籽粒開始灌漿飽滿,但還未成熟,只是小滿,還未大滿,故稱小滿。《歸田園四時樂春夏二首》宋·歐陽修南風原頭吹百草,草木叢深茅舍小。麥穗初齊稚子嬌,桑葉正肥蠶食飽。老翁但喜歲年熟,餉婦安知時節好。
  • 大暑丨預防中暑:涼食敗火,願君夏安;節氣民俗與美食有啥講究?
    7月22日,我們迎來大暑節氣。大暑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2個節氣,也是夏季最後一個節氣。小暑不算熱,大暑三伏天。「大暑」節氣正值「三伏」,是一年中氣溫最高的時節。【節氣食俗】大暑節氣的民俗,也體現在吃的方面。民間飲食習俗有兩種,一南一北,殊途而行。一種是吃涼性食物消暑,一種是在大暑時節吃熱性食物溫養。
  • 二十四節氣之歌
    這首小時候背熟的二十四節氣歌,沒想到會在不平凡的庚子年裡再次刷新發酵。因新冠疫情,長時間窩居宅家,故特別關注節氣變化情況,期待春噯花開,期待夏日豔陽,期待秋風送爽,尤其是期盼疫情早點過去。還天以青,還地以淨,還人間四季祥和,歲序井然,黎庶安康。    心有所寄,便有所動。於是從立春始,至大寒終,逢節一歌,居然都堅持下來了。
  • 二十四節氣色卡美圖,每個節氣都有屬於自己的專屬配色
    一年四季可以用五行金木水火代替,即春木夏火秋金冬水。二十四節氣也就可以簡單的用青紅白黑來代替。一年四季,二十四節氣,每個節氣都有屬於自己的專屬配色。解讀故宮的色彩密【立春】天地靈氣二十四節氣之立春節氣是大自然的呼吸立春二十四節氣的開篇
  • 二十四節氣諺語合集,你能背對多少?
    小夥伴們要記得記哦~中國二十四節氣分別是:冬至、小寒、大寒、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立春節氣諺語雨淋春牛頭,七七四十九天愁。立春之日雨淋淋,陰陰溼溼到清明。
  • 腎病病人為啥需要「冬病夏治」?帶你了解「腎病敷貼」
    什麼是「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是我國傳統中醫藥療法中的特色療法,它是根據《素問》中「春夏養陽」、「長夏勝冬」的克制關係發展而來的中醫養生治病指導思想。
  • 【李海林二十四節氣律詩作品賞析】 || 文:李海林
    注1:勾芒,即木正春官句芒(春神),祝頌,即火正夏官祝融(夏神),另外有金正秋官蓐收(秋神),水正冬官玄冥(冬神),土正之官后土(地母)。注2:諸龍柳,木正春官勾芒坐騎雙龍與武器柳枝。兩火黃,祝融坐騎雙龍和腳下風火輪。
  • 今日大暑,讓我們借天地之火去身體之寒另附《健康食譜》!
    氣象專家提醒,北方降雨已進入尾聲,但東北地區仍要注意防禦城市內澇和山區地質災害;南方地區高溫熱浪來襲,公眾要注意做好防暑降溫的相關措施。大暑是一年最熱的時候,是最適合於冬病夏治,所以如果有一些是秋冬發病的那種病,比方說天氣一轉涼他就有哮喘,他就有肺氣腫,哮喘發起來都沒辦法躺下去睡覺,他要拿兩床被子墊起來,這個人只能坐在那裡睡覺,你看這多辛苦。
  • 二十四節氣詩書——夏至
    夏至 6月21日卯時(5-7點)  夏至是我國先人採用土圭測日影,最早確定的一個節氣。夏至是太陽的轉折點,夏至日最長,從夏至始日逐漸短,到冬至日最短。有「夏至一陰生」的說法。《黃帝內經》主冬病夏治,通過溫補陽氣,散寒驅邪,吸收陽光,多食苦菜,治療秋冬疾病。送你一首養生歌謠,幫你度過「夏熱」:「夏至心靜自然涼,晚睡早起午休躺。暑傷津氣炎熱防,切忌飲食過寒涼。神清氣和胸寬暢,戶外防曬講著裝。」  2016年11月30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把我國二十四節氣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