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7月18日清晨,位於法國西北部南特市的聖伯多祿聖保祿大教堂冒出熊熊烈火。消防局大約在7點44分接到報警,據報導,直到10點火勢才被控制住。當日下午,法國總理卡斯泰、內政部長達爾馬寧和文化部長巴舍洛趕到現場。
可疑的是,這次大火有三個起火點,分別是教堂大管風琴附近和教堂中殿左右兩邊起火,因此,鮮有可能是偶然引發的火災。目前,南特檢察院以故意縱火案對此展開調查。
▲ 大火過後,教堂內一片廢墟。
鎮堂之寶——大管風琴完全被燒毀
令人痛心的是,教堂內的鎮堂之寶,一臺擁有400年歷史的大管風琴完全被燒毀,大管風琴所處位置的屋頂也極為脆弱,很可能會塌陷。
▲ 南特大教堂內的大管風琴
▲ 火災後,大管風琴幾乎都燒沒了。另外,管風琴身後的16世紀玻璃花窗被打碎。
這臺管風琴歷史可追溯至1619年,來自昂熱的管風琴工程師雅克·吉拉德(Jacques Girarded)受命製造了一臺16英尺高的管風琴,隨後,經過多位管風琴工程師的改裝,到1784年才完成現有規模。現在,這臺管風琴有49個音栓、5層手鍵和10個風箱。
▲ 南特大教堂三位管風琴演奏家之一的Michel Bourcier說,就在大火前一天17日,他還在用這臺管風琴演奏。
▲ 另一位在南特大教堂演奏了20年的管風琴演奏家Jehan在接受電視採訪時泣不成聲。
南特大教堂曾歷經多場大災難,但大管風琴都被保存下來。
▲ 南特大教堂於1434年4月14日由布列塔尼公爵約翰五世奠基,耗時457年,最終於1891年竣工。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南特大教堂被炸彈毀壞,部分彩色玻璃花窗被毀,但這臺管風琴卻幸運地存活下來。
1972年1月,南特大教堂遭遇大火。在消防員的全力努力下,大管風琴被搶救下來。
▲ 南特大教堂1972年遭遇大火,經過13年的修復,才於1985年重新開放。
▲ 教堂內所剩無幾的16世紀玻璃窗花也在這次大火中被毀。
怎會想到,這臺管風琴,經歷了數百年的風雨,卻毀於如今「和平年代」,不禁讓人扼腕嘆息,十分痛心!
就好比現在大多數基督徒的靈性都不溫不火,現在已經到了緊迫的時候,許多事情都告訴我們主來的日子近了,弟兄姊妹要時刻預備了。聖經中十個女的故事告訴我們的還不夠明顯嗎?
主把十個童女分成兩組,其中五個是聰明的(wise),五個是愚拙的(foolish)。她們的差別不在於外表,因為她們都盛裝參加婚筵,同樣拿著燈,對新郎的認識與尊敬也是一樣的;在新郎來到之前燈也都點著了,在新郎遲遲未來之時,她們都在打盹。
她們的不同,是在「新郎來了」時才顯現出來,因為聰明的另外預備了油,愚拙的卻因油用盡了,而無法進入婚筵之中。
聰明的童女,她們認知未來的需要,隨時預備、未雨綢繆、儆醒等候。而愚拙的只知應付眼前,對於未來毫無預備等候的心。主在比喻的末了,強調:當時刻儆醒等候,隨時預備迎見主,因為那日子、那時辰,我們不知道。
我們要像那五個聰明的童女,經常保持燈中有油,在這黑暗的世界裡,持續為主發光。將我們的生命交由神來管理,如此我們的燈才能經常有油,永遠發光。
親愛的弟兄姊妹,世上的一切都將過去,當預備迎見你的主。(摩四12)
等候中的禱告:
親愛的主啊,經驗告訴我們,不論我們的需要多麼多,我們的難處多麼大,我們的指望多麼渺茫,然而我們的責任只管等候禰,直等禰自己的時候滿足,幫助就來了。奉主耶穌基督聖名,阿們!
禱告:
親愛的朋友,今天神已經預備好救恩,就等著你去接受了!如果你願意,可以跟著我一起禱告,領受神的救恩:
主耶穌,我承認我是一個罪人,我相信禰為我的罪死了,第三天復活了,我求禰用禰的血洗淨我一生的罪孽,我願意打開我的心接受禰作我個人的救主,將一生包括我的婚姻全都交給禰管理。
奉主耶穌的名求,阿們!
朋友,恭喜您做完這個決志禱告,因為聖經上告訴我們:」
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信的人有永生。 ----約翰福音6章47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