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母教堂與阿伯拉爾的悲情

2021-02-28 武大爺作坊

文明的記憶與路標(21)

聖母教堂與阿伯拉爾的悲情

春天裡的一場大火,讓人們的目光又投向了巴黎。大火燒了整整14個小時,驚慌的人們目瞪口呆,束手無策,眼看著著名的尖塔和木屋頂煙飛灰滅。巴黎聖母院的大火是全人類的心痛。

我曾多次去聖母院參觀,聖母院裡的祭壇、迴廊、門窗等處的雕刻和繪畫,都令我流連忘返。但更讓人驚豔的是建築本身的壯麗。巴黎聖母院始建於1163年,1345年全部建成,歷時整整180多年。歐洲許多著名的教堂,都經過了一百多年甚至數百年的營建過程。這是需要多麼大的耐力、多麼用心的虔誠啊!聖母院正面雙塔高約69米,後塔尖約90米,是法蘭西島地區的哥德式教堂群裡面,非常具有關鍵代表意義的一座。它是天主教巴黎總教區的主教座堂。它的地位、歷史價值無與倫比,是歷史上最為輝煌的建築之一。雨果說:「這座古老的紀念碑的每一面,每一塊石頭,不僅是歷史,國家,而且是科學和藝術史的一頁。」

站在聖母院門前的廣場,觀摩教堂前立面的雕刻,走進教堂的大廳,都會油然而生肅穆的感覺,多少令人驚嘆的歷史故事也令人回眸。

1163年巴黎聖母院奠基之前,這裡是聖母教堂。它就建在聖母教堂的原址上。在此之前,聖母教堂也是巴黎很有影響的一座教堂。著名的巴黎大學起初就建在聖母教堂的旁邊。

    巴黎大學是歐洲最古老的大學之一,最早可以追溯到1150-1160年天主教修士在聖母教堂建立的大學。英國第一所大學牛津大學就是1167年從巴黎大學回到英國的師生建立的。尚波的威廉(William of Champeaux)是該教堂學校第一位為人所知的校長,他在聖母教堂的一座修道院發表的演講,促成了一場知識運動。1103年,阿伯拉爾來到巴黎,發表了一系列著名的演講,使得學生紛至沓來,巴黎從此成為法國最受歡迎的學術中心之一,他也因此被視為巴黎大學的創始人之一。

 

    在中世紀的哲學家中,這位阿伯拉爾也是一位極有影響的人物,被人們稱為是才華最高的哲學家之一。不過,使他著名的不僅由於他的學說和才華,而且更由於他與愛洛伊絲的催人淚下的愛情故事。阿伯拉爾與愛洛伊絲之於法國人,就像羅密歐與朱麗葉之於英美人那樣家喻戶曉。這對生活在中世紀的情侶給世人留下一個哥德式的離奇故事。在中世紀所有愛情故事中,唯有他們用激情、希望、絕望和痛苦寫就的長篇敘事詩具有雙重悲劇色彩,打動了一代又一代人。他們那文辭流暢、內涵深刻的拉丁語通信和阿伯拉爾自傳《我的災難史》也成了法國愛情史上最早的標誌性作品之一。

阿伯拉爾(Pierre Abelard)生在法國布列塔尼的一個貴族家庭。他和當時的許多貴族青年一樣,渴望著知識和教育。在20歲的時候,他隻身到巴黎求學。當時的巴黎是歐洲文化活動的中心,這裡的學校聚集著大批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學青年,充滿了自由和獨立思考的氣氛。阿伯拉爾進了正在建造的附屬於聖母教堂的學校,與5000名來自歐洲各地的講拉丁語的學生一道學習講演術和辯論術。阿伯拉爾年輕好勝,風度翩翩,出語機智幽默,善於獨立思考,常常和人發生辯論。他敢於藐視教會權威,批評當代名家,每每使同學們感到震驚。有一次競和老師發生了激烈的爭辯,結果被趕出巴黎。

阿伯拉爾先後在巴黎近郊的默倫和科貝爾設校自成學派,開始教學生涯。他講授邏輯,並在講學期間抨擊過去的師長與同窗,為教會所仇視,迫使他再度流浪。流浪期間,他曾前往拉昂,在安塞姆指導下學習神學,然而他對安塞姆也有所批評,認為他只是長於辭令的頑固守舊者:「他長於辭令,但言之無物,更乏推理能力;他燃火時,使滿室烏煙燻人,卻不能使之大放光明。」此舉引起安塞姆的學生不滿,遂向未曾讀過神學的阿伯拉爾辯論對《聖經》的看法;阿伯拉爾花了一天的時間研究聖經,次日用標準評論方式解說《聖經》。此舉再度使教會當局不快,認為他未讀過神學,有無照解經之嫌。阿伯拉爾被迫離開拉昂。

    阿伯拉爾繼續在各地遊學,鑽研神學和哲學的知識,不久之後便又回到巴黎,在他曾求學過的聖母教堂的迴廊裡建立了自己的學校,講授哲學、神學和辯證法。他思想敏銳,更敢於反對教會、《聖經》和信仰的權威。他針對奧古斯丁的名言「我信仰而後才理解」,提出「理解才能信仰」。他指出使徒教父們包括奧古斯丁也會有錯誤,《聖經》的手抄本也會有錯誤,所以,「在學問上最好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就是堅持經常的懷疑。……由於懷疑,我們就驗證;由於驗證,我們就獲得真理。」

阿伯拉爾的魅力、口才和精神使他成為一代名師,成為了當時歐洲最受歡迎的導師。他聰明、博學、雄辯、迷人,喜歡自我陶醉,自我標榜,說自己是"地球上唯一一個有威望的哲學家"。一時間,他名聞四海,學生們蜂擁而至,從者如雲,據說有幾千名學生來追隨他學習。他們來自世界各地,其中有穿戴華貴的法蘭西貴族,有披著長皮鬥篷的盎格魯撒克遜人,有頭著皮帽、腳踏長靴的德國人和波蘭人,也有黝黑而機敏的義大利人和披黑袍的削髮增。每天早晨,教堂的鐘聲敲響時,他們紛紛走出家門、小客棧和旅店,湧向講演大廳。一位助手在地上鋪上乾草,學生們席地而坐,傾心聆聽老師優美的言辭,在屈膝支撐的木板上做筆記。每次上課都持續六七個小時。著名哲學史家梯利說:「他有奇異的才能,是當時聲名顯赫的教師。」他的墓志銘上寫著:「高盧的蘇格拉底」,「一個多才多藝的、精細的、敏銳的天才」。

幾年之後,阿伯拉爾的朋友阿貝·福拉奎斯在寫給他的一封信中說:「羅馬將她的子弟送給您教導,……沒有距離、山谷或路途能阻止青年從世界各地奔向您。英國的青年渡過危險的海峽群集到您的課堂上,西班牙、法蘭德斯、德國各地也來了許多學生,他們對於您心靈的力量讚不絕口。我說,不但所有巴黎的居民,就是最遠的法國人都渴望聆聽您的教誨,幾乎沒有一種學科的學者不能從您而學。」

1115年,阿伯拉爾36歲的時候,他被任命為聖母堂的參事。也就是在這時,他結識了愛洛伊絲並深深愛上了她。阿伯拉爾和愛洛伊絲的羅曼史是歷史上最著名的愛情故事之一。

愛洛伊絲是一位聖母教堂參事福勒伯特的侄女,她不僅美貌動人,而且是一位才女,聰明機智,學識淵博,聰慧過人,不僅掌握了拉丁語,後來還諳熟希臘語和希伯來語。兩人一見傾心,很快就陷入熱烈的愛情之中。當時愛洛伊絲17歲左右,阿伯拉爾約37歲。他給她寫情詩,她回他以情書,兩人完全沉浸在愛河裡。阿伯拉爾要和愛洛伊絲結婚,但她懇求他不要為了兒女私情犧牲了他的輝煌前程和生活上的獨立。不過,由於阿伯拉爾的堅持,他們逃往布列塔尼並秘密結婚,並生有一子。

不久後,愛洛伊絲為了阿伯拉爾的前途(如果結婚就沒法當神學院的院長)否認這樁婚姻,此舉遭到局外人誤會。愛洛伊絲的伯父福勒伯特以為阿伯拉欺騙其侄女感情,懷疑阿伯拉爾想要拋棄愛洛伊絲。於是,他收買了阿伯拉爾的一個僕人,在夜裡乘阿伯拉爾熟睡之機鑽進他的臥室,殘忍地把他閹割。不過,做惡的人,出賣他的僕人和福楊伯特的一個幫兇,後來遭到逮捕,被刺瞎雙眼並閹割。福勒伯特隻身逃出巴黎,他的財產被沒收充公。

在羞辱和絕望之中,阿伯拉爾當了修道士,愛洛伊絲當了修女。此後的10年裡,阿伯拉爾和愛洛伊絲兩人天各一方,默默地過著隱修的生活,其間連書信往來也沒有。

不過,雖遭此不幸,阿伯拉爾的名望絲毫沒有受到影響。當地隱居一年之後恢復講學時,仍然和以前一樣聲名顯赫。但是禍不單行,他的激進的思想早就引起教會的不滿,譴責迫害接踵而來。他被放逐到一所修道院,他的著作被當眾焚毀。後來,他又被迫到荒無人煙的地方過隱士生活。然而他的隱居地被人發現了,學生們成群結隊地聚集到他這裡,坐在他的身旁。他在哪裡落腳,學生就跟隨到哪裡,為了同他接近,甚至願意在窮鄉僻壤結廬而居。他們的感情使這位流亡者得到慰藉,他把他的避難所叫做「帕拉克利特」,這個詞含有安慰者的意思。

最後,阿伯拉爾到布列塔尼的一所修道院當院長。這是一個十分貧窮的地方,院裡的僧侶是一群粗野、淫蕩、不守教規的鄉下人。

時隔10年以後,阿伯拉爾與愛洛伊絲又見面了。現在,阿伯拉爾把愛洛伊絲當作"我的教妹而不是我的妻子"。在悽慘的放逐生活中,使阿伯拉爾唯一感到慰藉的是愛洛伊絲的一片深情。雖然他們天各一方,但頻繁的書信往來把他們的心緊緊連在一起。這些著名的書信專誠熱情,既是優美的文學作品,也是撫慰他們那受到重創的心靈的良劑。這對情侶的兩地書熱烈、坦率,滿紙柔情、多少辛酸,打動了一代又一代的讀者。他倆的的通信後來彙編成《阿伯拉爾與愛洛伊絲的情書》。該書英譯者毛爾頓說:「阿伯拉生時為倫理學家,偉大的領袖,著述甚多,現在早已遺忘了。他的哲學家的名譽,也死去了——但是他的情書還活著。」

在隱居期間,阿伯拉爾還寫作了著名的自傳《我的災難史》。當這本自傳的抄本傳到愛洛伊絲的手裡時,她給他寫了如下的回信,也許這是歷史上最優美誠摯、最感人肺腑的情書之一:

 

致她的老師,也是父親,她的丈夫,也是兄弟;他的使女,也是女兒,他的妻子,也是姊妹:致阿伯拉爾,愛洛伊絲。我的愛人,偶然得見您寫給朋友的一封信,我相信沒有人讀了它或是聽了它而不落淚。它重新喚起了我全心的悲傷。……為那位一直護衛您的神明,為基督的緣故,以他和您的使女的身份,我們懇求您不時給我們來信,把您所遭遇種種絕望的事告訴我們,至少您還擁有我們與您共享悲歡……。

 

最親愛的!所有的人都知道我為您所失去的是什麼。我服從您的命令,改變了我的習慣和心志,為了表示您是我的心靈和肉體的唯一擁有者。我所追尋的,既不是婚姻的保證,也不是豐盛的嫁妝。假若妻子的名份顯得更加神聖和合法,那麼朋友這個字眼對我則更甜美。甚至,如果您不介意,姘婦或情人之名對我更甜蜜。我願請神為證,即使奧古斯都君臨世界,讓我做他的皇后,把整個世界獻給我主宰駕馭,對我來說,亦不如做您的情人更為幸福和尊榮。在王者和智者中誰能與您並享盛名?那個王國或城堡不急欲見您?我問,當您公開露面時誰不急於看您一眼?什麼樣的少婦痴女會不渴望見到您,在您出現時不熱情洋溢呢?那麼,貴婦或皇后能不嫉妒我的歡樂和我的臥榻嗎?……

 

我肯求您注意我的要求,至少借著您所書寫的話語賜給我您那甜美的影像。從您那裡我應得到更多,我願為您做一切事情。我只是一個少女時,被誘導而受到皈依修道院的苦楚。這並不是出於對宗教的奉獻,而只是因為您的命令。我不會期待從神而來的賞賜,因為盡人皆知我並沒做什麼配得上神愛。

 

為此,在神的名下,您奉獻了您自己。在神的面前,我請求您,不論您用任何方法,請您借著那慰藉的書信,回到我的身邊。

 

阿伯拉爾在悽涼的修道院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是愛洛伊絲的深厚情懷給他安慰和希望。

但教會仍沒有放棄對他的迫害。1141年,一位叫伯納德的教土又以異端的罪名指控阿伯拉爾,並在一次宗教會議上通過譴責他的決議。阿伯拉爾忍無可忍,便決意親自去羅馬為自己申辯。但他已心力交瘁,健康受到嚴重推殘,在途中一病不起,幾個月後便去世了。愛洛伊絲得到他的死訊後,立即給羅馬教廷寫了一封信,並最終等到了對阿伯拉爾贖罪卷。

愛洛伊絲在阿伯拉爾去世後又活了22年。她成為教會中地位最高的女修道院院長之一,她的虔誠精神和廣博學識贏得了人們的尊敬,並先後建立了6所附屬女修道院來接納日益增多的見習修行者。她的聰慧和管理才能在事業中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和補償,隨著時間的流逝,終究「消弭了所有激情,尋找到內心的寧靜」。當她居住的修道院關閉後,她就移居到阿伯拉爾在荒漠中建造的避難所帕拉克利特。愛洛伊絲死後,人們按照她生前願望,把他和阿伯拉爾葬在一起。傳說埃洛伊絲的遺體一放入墳墓,阿伯拉爾就張開雙臂擁抱她。

後來,兩人遺骨被遷到巴黎的拉雪茲神父公墓中,與巴爾扎克、莫裡哀、王爾德、普魯斯特等人一起靜靜地安息。在他們的墓上,矗立著一座哥德式的建築,環繞著現代的鐵欄。據說,許多熱戀中的情侶,都要到他倆的墓地上獻上一捧鮮花,祈求著對愛情的守護。

————————————

武斌,祖籍山西盂縣,1953年生於遼寧撫順一個礦工家庭。小學六年級畢業,就遇到了「文革」,胡亂念了一年初中,16歲就做工去了。八年之後,考入南開大學哲學系,實實在在讀了四年書,幸遇恩師車銘洲教授指點,確立了學術道路的小目標。混跡於哲學、社會學、歷史學和博物館學等領域,出版過各種書籍數十部,拿的出手的不過三五部,其中《現代中國人——從過去走向未來》被翻譯成阿拉伯文在科威特出版;6卷本《中華文化海外傳播史》自認為是安身立命之作;2卷本的《絲綢之路全史》入選2018年度30本中國好書;《文明的力量——中華文明的世界影響力》入選2019年9月中國好書。此外,還寫點散文和辭賦,以為文字遊戲。

大學畢業後,多年在遼寧社會科學院以學術研究為業,後來到瀋陽故宮博物院當了八年院長,期間還兼任過許多名譽性的虛職。現為北京外國語大學比較文明與人文交流高等研究院特約研究員、上海師範大學絲綢之路研究中心研究員、黑河學院遠東研究院客座教授。

       還在讀書和寫作,總覺得還應該寫點更好的東西。

 

 

 

 

相關焦點

  • 幾所聖母升天和聖母大教堂的管風琴
    美國加州聖母升天大教堂(Cathedral of St Mary of the Assumption)圖文節選自傻子炸糕微博       這座聖母瑪利亞大教堂是1972年竣工的。是加州三大教堂之一,也是遊客必來看看的地方。這座大教堂不同於過去的教堂,從上空看像個巨大的十字架。
  • 愛情故事:中世紀神學家阿伯拉爾與埃羅伊茲
    巴黎聖母院牧師福爾伯特為侄女愛洛伊絲聘請家庭教師,這個家庭教師就是阿伯拉爾。這一年,愛洛依絲16歲,阿伯拉爾38歲。這件事使得愛洛依絲興奮異常,因為阿伯拉爾的名字早已如雷貫耳,關於阿伯拉爾令人動心的故事,恐怕早已亂了她的方寸。一個才華橫溢,英俊瀟灑;一個年輕貌美,單純熱情。兩顆心很快碰撞在一起,阿伯拉爾與愛洛伊絲相愛。秘密地過起了夫妻生活。
  • 好書推薦:《布魯內萊斯基的穹頂:聖母百花大教堂的傳奇》
    教堂是基督徒敬拜、讚美上主,信徒交通、聚會的場所。有些雄偉美麗的教堂,不僅是崇拜、聚會的功能,而且以其高超、精美的藝術成就,向世人述說著上主的榮美。人一進入其中就有種至高無上的體驗,從而產生敬畏之心,更加親近主。因此,雄偉的教堂同樣是一篇美好的布道詞,是拉進神人關係的一種媒介。歐美各國都有不少高大雄偉的教堂,位於文藝復興名城佛羅倫斯的聖母百花教堂是其中重要的瑰寶。
  • 佛羅倫斯聖母百花大教堂1
    在這尊雕塑裡,支撐基督身體的老年尼科代莫正是作者的自畫像。同時代的傳記作家阿斯卡尼奧·孔蒂維和喬爾喬·瓦薩裡記載,米開朗琪羅欲將這件雕塑放置在他未來將埋葬於其中的教堂的祭壇上作為紀念墓碑,這裡的教堂指的應該是位於羅馬的聖母大教堂。他甚至構造了一個禱告的場景,其中「資助人」(即米開朗琪羅自己)擁有了《聖經》人物的特點。
  • 法國尼斯聖母大教堂恐襲案後續:一名未成年男子被警方拘捕
    據法國媒體11月4日消息稱,法國警方4日傍晚在法蘭西島大區塞納聖旦尼省(Seine Saint Denis)逮捕了與尼斯聖母大教堂恐襲案相關聯的一名未成年男子。據稱,該男子今年17歲,曾與兇手有通信聯絡。
  • 法國尼斯聖母大教堂恐襲案後續:一未成年男子被拘捕
    據法國媒體11月4日消息稱,法國警方4日傍晚在法蘭西島大區塞納聖旦尼省(Seine Saint Denis)逮捕了與尼斯聖母大教堂恐襲案相關聯的一名未成年男子。據稱,該男子今年17歲,曾與兇手有通信聯絡。截至目前,與該案件相關的調查仍在進行當中。
  • ...法國尼斯市聖母大教堂發生持刀襲擊事件,已導致3人死亡,多人...
    【法國尼斯持刀襲擊事件致3人死亡】據法國BFMTV等外媒報導,法國尼斯市聖母大教堂發生持刀襲擊事件,已導致3人死亡,多人受傷。法國媒體Actu17援引警方消息人士稱,一名死者在教堂內遭到斬首。據悉,行兇者在中彈後已經被捕,正在醫院接受治療。
  • 【法國尼斯遭恐襲教堂曾收到多次警告】10月29日,法國尼斯聖母大...
    2020-10-30 06:24:38來源:FX168 【法國尼斯遭恐襲教堂曾收到多次警告】10月29日,法國尼斯聖母大教堂附近發生恐怖襲擊事件,該教堂主教稱事發前曾連續多日收到警告:「我們對此有點警惕和防範,但我們沒想到事情會發生成這樣。」
  • 絕境聖光:《史達林格勒聖母像》的故事
    在德國柏林的威廉皇帝紀念教堂(Kaiser-Wilhelm-Gedächtniskirche)陳列著一副畫風沉鬱,筆觸簡陋的聖母像
  • 瑪利亞的聖母崇拜,5 世紀前後,女神形象逐漸被聖母形象取而代之
    6 世紀時,教會又指定 8 月 13 日為聖母升天節,而這一天曾是女神阿爾忒彌斯的節日。在此之後,聖母崇拜進入了空前高漲的階段。隨著瑪利亞聖母崇拜的發展,15 世紀有教會正式頒布了用於敬禮聖母瑪利亞的禱文《聖母聖詠》(《玫瑰經》)。
  • 聖約瑟天主大教堂,中國三大教堂之一,在江西這個小城市裡
    大教堂始建於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竣工於民國7年(1918年),哥德式建築,整體顏色偏向於粉紅色,教堂內裡琉璃碧綠色,有點西方童話裡的城堡。滿滿的少女心,在此禱告,又聖潔又肅穆。教堂中央的神臺上,懸掛著約瑟,耶穌,聖母瑪利亞三座雕像,教堂四壁牆畫為14200塊紅,藍,紫色異型玻璃花窗,抗日時期遭日軍飛機轟炸,之後經過修復,保存至今。聖約瑟教堂大門上有尖頂高窗,還有大型的玫瑰花花,中間有銅色十字架。
  • 在中華聖母節再談對於中華聖母像的認知
    ,然而這就是中國語言文字的藝術,中華聖母像和中國風的聖母像,這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自1987 年至今,他曾為無數教堂、學院等繪畫聖像及插圖,作品遍及世界各地,而時下廣為人知的《明裝聖母子像》、《旗裝聖母子像》、《滿服聖母子像》等作品便是出自他的筆下。以上所述,筆者皆曾經過詳細查考,絕非信口開河,而本文所言亦非爭論《中華聖母像》之來歷,而只是從此一事件當中,筆者注意到今日教友們的信仰知識亟需積累。
  • 上海老照片之佘山教堂,天主教徒朝聖地,遠東第一教堂
    拍攝於1873年,剛剛新建完成的第一代佘山教堂。第一代的佘山教堂屬於希臘式的建築風格,但也融合了不少中國元素。1894年,半山又建了可容500餘人、中國傳統風格聖母堂。拍攝於1935年,教堂內正在做彌撒。如今教堂內部的照片。拍攝於1935年,山腰的三聖亭。在文革中被摧毀,現在的是重建的。重修後的三聖亭。現存在上海佘山天主教堂從1925年開始重建,直到1935年才竣工,基本保持到了現在。有「遠東第一教堂」的美譽,是遠東地區的天主教朝聖中心,同時也是上海市第一批優秀歷史建築。
  • 中華聖母節——惠東白花教堂慶祝主保瞻禮
    ……今天需要我們反省的是:我們把教會、家庭、生活、工作、一切都託付給聖母便萬事大吉了嗎?我想不是,就如耶穌把若望託付給聖母一樣,另一方面更需要我們在家庭生活中實際地效法聖母的榜樣。聖母瑪利亞和大聖若瑟是與我們一樣的平凡的普通人,過著平凡的普通人的生活。
  • Kollam的11個教堂:欣賞豐富的歷史和奇妙的建築
    · 聖母教堂· 聖十字拉丁天主教堂· 嬰兒耶穌大教堂· 聖託馬斯雅各布東正教敘利亞教堂· 聖安東尼教堂· 神聖家族拉丁天主教堂>· 聖彼得教堂· 聖約瑟夫羅馬天主教堂· 聖弗朗西斯澤維爾教堂· 聖史蒂芬教堂· 聖母聖殿教堂1.聖母教堂我們的聖母教堂在當地廣為人知,是科隆港口教堂,是科隆和整個州最古老的教堂之一
  • 2020世界上最大的5座教堂!
    教堂附近一些沒有工作的年輕人會加入到教堂修建的行列,他們接受專門訓練後,採用傳統工藝對教堂的建築材料進行切割加工,以求建築風格統一完整。教堂的鐘樓高約98米,原為清真寺的宣禮塔,1568年被改建為教堂的鐘樓,是大教堂中最古老的部分。
  • 靈魂的洗禮——現代教堂設計
    「雲之澤」教堂,取代原先的「白之翼」教堂,作為 La-Vienna 婚禮大廳的組成,是銘刻生命中最重要日子的地方。 06 義大利 滴淚聖母教堂 位於錫拉庫薩的滴淚聖母教堂是整個西西里島上最大的朝聖教堂
  • 歐洲文化古城,文藝復興的起源地,有一座輝碧堂皇的教堂
    其中有一個教堂,名叫聖母百花大教堂。它是佛羅倫斯的代表之一,雖然在歐洲,它的名氣沒有法國的巴黎聖母院名氣高,但是它的建築學史上的地位可是和巴黎聖母院同等級的,也是建築學中的優秀教科書。在聖母百花大教堂中有一個建築很亮眼的,那就是穹頂,它是由紅色的磚頭搭建的。
  • 遠東第一大教堂,是中國唯一活躍的全國性天主教朝聖中心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佘山天主教堂,一座曾經具有希臘式的山頂大堂的聖母大教堂,雖然後來因為擴建原因拆除了。如果你打算在十一期間去佘山森林公園,到了可以去看看這座宏偉的教堂。教堂內設3000個座位,可容納近4000名教徒。從高空俯瞰,教堂宏偉氣勢,坐落在一片蒼翠間,非常的引人注目。鐘樓高38米,按一定音符排列著8隻大鐘,由紫銅鑄成的聖母像,聖母銅像高4.8米、重1.2噸,頂部圓穹上豎立一銅鑄聖母腳踏毒龍、手託小耶穌銅像,寓意歡迎各地前來的朝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