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老照片之佘山教堂,天主教徒朝聖地,遠東第一教堂

2020-11-19 地圖說史

拍攝於1873年,剛剛新建完成的第一代佘山教堂。第一代的佘山教堂屬於希臘式的建築風格,但也融合了不少中國元素。

1894年,半山又建了可容500餘人、中國傳統風格聖母堂。中堂正門兩側刻有一副對聯:上聯「小堂築山腰,且憩片刻休孝子禮」,下聯「大殿臨峰頂,再登幾級求慈母恩」,西面建有三聖亭。

拍攝於1935年,教堂內正在做彌撒。

如今教堂內部的照片。

拍攝於1935年,山腰的三聖亭。在文革中被摧毀,現在的是重建的。

重修後的三聖亭。

現存在上海佘山天主教堂從1925年開始重建,直到1935年才竣工,基本保持到了現在。有「遠東第一教堂」的美譽,是遠東地區的天主教朝聖中心,同時也是上海市第一批優秀歷史建築。現存教堂是在1925年重建之後的。

仰視佘山教堂。1942年,羅馬教宗庇護十二世冊封佘山教堂為宗座乙級聖殿,這是遠東第一座受到教皇敕封的聖殿。於是佘山教堂開始享有「遠東第一教堂」的美譽,成為遠東地區的天主教朝聖中心。

鳥瞰佘山教堂的全景。1989年,佘山教堂入選上海市第一批優秀歷史建築。最後求關注,可查看更多精彩圖集,您的支持是小編更新的動力。

相關焦點

  • 遠東第一大教堂,是中國唯一活躍的全國性天主教朝聖中心
    在上海生活的朋友,如果不方便遠行,附近走走也不錯。前幾天寫了一篇文章,裡面有提到上海佘山森林公園。我去佘山森林公園的時候,特地去看了位於西佘山山頂上的佘山天主教堂,據說,這是是目前中國唯一活躍的全國性天主教朝聖中心。
  • 佘山北大居掠影之佘山動遷房:上海富人區佘山的伊甸園
    上海享譽盛名的四大富人區是古北、陸家嘴、碧雲及松江佘山,其中松江佘山被譽為隱形富人區,前三大富人區都在中環內,只有佘山富人區在外環外,那麼松江佘山是如何超越長寧、楊浦、黃浦、虹口、徐匯等頂級內環板塊的呢?縱觀上海,山景資源甚至比黃浦江景資源更稀缺,再者上海之根的文化薰陶,成為上海頂級富人區之一也是情理之中。
  • 烽火連天的左雲邊城,在劫難逃的八臺子教堂
    左雲城的邊塞古堡長城向人們展示了它農耕文明與草原文明交匯的大千氣象,而天主教八臺子教堂的出現更讓它成為一道獨特的東西文化交相輝映的盛景。 二、多災多難的天主教八臺子教堂如果按左雲政府網站資料,八臺子天主教教堂始建於1890年,但是如果按當地教堂的記載,是一位名叫張老倫神父,在1876年建設了八臺子教堂,存在14年的時間差。
  • 佘山拾翠是上海新十景之一,被譽為大上海的後花園,人文景觀眾多
    要說到大山、名山,大家也許首先會想到五嶽,畢竟東嶽泰山之雄,西嶽華山之險,中嶽嵩山之峻,北嶽恆山之幽,南嶽衡山之秀,都是無山可及的。但今天向北要給大家介紹一座不太出名但又十分值得一去的山峰——佘山,它就是上海第一高峰,是大上海的後花園,同時是人文薈萃之地。
  • 這個和天安門廣場一樣大的國家,為啥要修一座全球「最大」的教堂
    梵蒂岡是世界上最小的主權國家,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少的國家之一,這個國家的面積只有0.44平方公裡,正好和我們的天安門廣場一樣大,領土包括聖彼得廣場,聖彼得大教堂,梵蒂岡宮殿和梵蒂岡博物館。梵蒂岡不大,但它有世界上最大的圓頂長方形教堂——聖彼得長方形教堂,公元4世紀,羅馬皇帝康斯坦丁為了紀念耶穌的殉道者門徒聖彼得,建造了古老的聖彼得大教堂,今天的聖彼得大教堂是布拉曼特、米開朗基羅等義大利最好的建築師歷經120年的重建,先後設計建造的。
  • 上海佘山一天玩不夠好伐?!
    佘山的好玩之地,多到你想不到!今晚淘最上海就要告訴你佘山一天玩不夠!點擊文末「閱讀原文」獲取Uber50元乘車優惠代碼推薦理由:西佘山林地面積 800餘畝,是佘山風景區裡林地面積最大的一處,而在這座山的山頂,珍藏著一個超過一百年歷史的超大型寶貝,就是中國近代第一臺的天文望遠鏡,而且這裡還培養出了中國首個在月球上留名的天文學家高平子,當然天文臺一旁「巴洛克」風格的紅頂教堂也別錯過啦,它可是採用了無木無釘無鋼無梁的四無結構
  • 外人眼中上海這座山還不如土丘,山下卻都是億元別墅,為上海頂級...
    你問上海人,上海境內有什麼山值得一爬的?99%的上海人都會回答你,佘山!佘山是上海唯一的陸地自然山林旅遊區,分東佘山與西佘山,山門一條街之隔;第一次來玩的遊客都會選擇歷史古蹟更多的西佘山,體力好時間多的也可以選擇兩座山都爬。剩下那1%小夥伴基本屬於嚴謹派,他們會說,佘山不是上海境內唯一一座山。
  • 哈爾濱雪國之旅第一站——聖索菲亞大教堂
    今天去嗨皮將帶著大家一起去哈爾濱,領略聖索菲亞大教堂的非凡魅力~聖索菲亞大教堂是典型的拜佔庭風格式建築,中國十大最美教堂之首,聖索菲亞的名氣甚至超越了哈爾濱。可以說,沒有一張和聖索菲亞的合影,就等同於沒來過哈爾濱,與聖索菲亞的合影可以嘗試多種角度,多種時段。
  • 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傑作之「徐霞客的重遊地」佘山
    說到上海,大家的第一反應都是高樓大廈,上海是中國數一數二的的一線城市,其實在上海也有很多美麗的景色,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一下佘山。餘山位於上海松江區境內,為九峰之一。這座山分東西兩峰,東餘山海拔72.4米,西餘山海拔97.2米。整座山佔地面積約116.7萬平方米。其中東餘山約56.7萬平方米,西餘山約60萬平方米,其間有松青公路穿過。如今。
  • 在歐洲,為什麼除了教堂就沒什麼可看的?
    、俄羅斯聖母大教堂、英國威斯敏斯特大教堂、西班牙科爾多瓦大清真寺。 三是創造了把穹頂支承在獨立方柱上的結構方法和與之相應的集中式建築形制。 四是大面積用馬賽克或粉畫進行裝飾。
  • 遠東地區規模最大的索菲亞教堂,為何修建在哈爾濱
    讓她有了「萬國建築博覽之城」的美譽。索菲亞教堂是哈爾濱市著名的標誌性建築,其規模宏大可與莫斯科瓦西裡教堂媲美,造型精美堪與巴黎聖母院並列。每一位到過哈爾濱旅行的人,都會被她富麗堂皇,典雅超俗的藝術造型所折服。打卡拍照後,俄國人為何在哈爾濱修建這樣一座大教堂呢?
  • 倫敦聖保羅大教堂影像欣賞
    作為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的首都,倫敦的著名景點不少,白金漢宮,大笨鐘,威斯特敏斯大教堂等都是世界聞名,今天要介紹的是聖保羅大教堂。聖保羅大教堂(St Paul's Cathedral),是世界著名的宗教聖地,世界第五大教堂,英國第二大教堂(第一是利物浦大教堂),教堂也是世界第二大圓頂教堂,位列世界五大教堂之列。
  • 天主教徒登上王位,教堂事件引爆兩派衝突,細談布拉格事件前後
    波西米亞的人口構成中包含著馬丁·路德的支持者、加爾文主義者以及天主教徒。在這個國家中,宗教構成雖然複雜,但彼此之間還算平靜和睦。但是這種平靜最終還是因一位皇帝的到來而被打破了。這位皇帝就是來自奧地利的費迪南二世。費迪南二世是一個忠誠且狂熱的天主教徒,他一直十分相信世俗的權力和宗教是無法分割的,而且他一直都很想重複天主教帝國鼎盛時期的輝煌歲月。
  • 上海最著名的教堂,有一個世紀的歷史,只在周日開放
    今天給大家說說上海的一個小景點--基督教慕恩堂。如果描述有什麼不對的地方,也歡迎大家留言指出。慕恩堂位於西藏中路與漢口路交匯處。它是一座紅外牆的基督教堂。教堂原名「三一堂」,始建於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它是哥德式建築風格,磚木結構,尖頂有一個十字架。它的對面是上海著名的公園人民廣場。
  • 菲律賓的宗教與教堂
    信仰原始宗教的人相信萬物有靈,崇拜自然神,尤其崇拜鱷魚和鳥類,認為有一種神鳥是偉大全能的創造之神,它創造了天、地和人,稱為巴塔拉。據資料稱::麥哲倫來到宿霧宣揚天主教教義,適逢當地土著族族長Rajah Humabon攜妻子Queen Juana及近400名土著人接受洗禮成為天主教徒。
  • 澳門教堂匯總|世界文化遺產專題
    澳門歷史城區是中國境內現存最古老、 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和最集中的東西方風格共存建築群,當中包括中國最古老的教堂遺址和修道院、最古老的基督教墳場、最古老的西式炮臺建築群、第一座西式劇院、第一座現代化燈塔和第一所西式大學等。
  • 上海最著名的教堂之一,有100多年的歷史,只在周日開放
    每個人在他的人生發軔之初,總有一段時光,沒有什麼可留戀,只有抑制不住的夢想,沒有什麼可憑仗,只有他的好身體,沒有地方可去,只想到處流浪文章類型|旅行見聞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上海基督教慕恩堂的一個小景點,如果有描述錯誤的地方,也歡迎大家留言指出。沐恩堂位於西藏中路與漢口路交叉口,是一座基督教教堂,紅色外牆。教堂原名"三一堂",始建於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為哥德式建築風格,磚木結構,頂部為尖頂十字形。
  • 基督教的派系之分,新教出現,全因這座教堂的修建!
    當時的西歐只有一個基督教派——天主教,所以當時所有的基督徒都是天主教徒。直到下面的故事發生,天主教內部便開始分裂了。16世紀,羅馬教皇想要在羅馬修建一所教堂,他連地址都選好了,就建在當初君士坦丁老教堂的位置上,修好的教堂要叫聖彼得大教堂。據說教堂選址的這個地方,就是當初聖彼得受難的地方。如果這座教堂真的建成,那麼他在基督徒心目中將佔據十分重要的位置。
  • 安藤忠雄教堂三部曲——光之教堂
    光之教堂絕對是日本建築大師安藤忠雄教堂系列設計中的巔峰之作, 其他兩座教堂遠離塵囂,位於風景宜人的山中,而光之教堂建造在城郊的住宅區,是一座老教堂的擴建工程,遠遠比不上另外兩座教堂得天獨厚的環境,但正是在這些諸多約束下,安藤忠雄創造出了另外兩座教堂難以企及的藝術效果。
  • 旅遊時仰望不同風格的教堂和十字架,你能認出是哪種教派嗎?
    因耶穌降生於晚上,12月24日為聖誕夜,所以教堂會舉行慶祝耶穌降生的夜禮拜。基督教除了節日,還有需要避諱的兇日。耶穌的受難是因12門徒中猶大的出賣造成的,受難之日為星期五。最後的晚餐連耶穌在內有13人,所以有些西方人忌諱數字13,並將13日與星期五視為兇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