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攝於1873年,剛剛新建完成的第一代佘山教堂。第一代的佘山教堂屬於希臘式的建築風格,但也融合了不少中國元素。
1894年,半山又建了可容500餘人、中國傳統風格聖母堂。中堂正門兩側刻有一副對聯:上聯「小堂築山腰,且憩片刻休孝子禮」,下聯「大殿臨峰頂,再登幾級求慈母恩」,西面建有三聖亭。
拍攝於1935年,教堂內正在做彌撒。
如今教堂內部的照片。
拍攝於1935年,山腰的三聖亭。在文革中被摧毀,現在的是重建的。
重修後的三聖亭。
現存在上海佘山天主教堂從1925年開始重建,直到1935年才竣工,基本保持到了現在。有「遠東第一教堂」的美譽,是遠東地區的天主教朝聖中心,同時也是上海市第一批優秀歷史建築。現存教堂是在1925年重建之後的。
仰視佘山教堂。1942年,羅馬教宗庇護十二世冊封佘山教堂為宗座乙級聖殿,這是遠東第一座受到教皇敕封的聖殿。於是佘山教堂開始享有「遠東第一教堂」的美譽,成為遠東地區的天主教朝聖中心。
鳥瞰佘山教堂的全景。1989年,佘山教堂入選上海市第一批優秀歷史建築。最後求關注,可查看更多精彩圖集,您的支持是小編更新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