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23 11: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中共達開支部在四縣交界的革命活動
1946年4月,中共中央華東局副書記陳毅根據全國鬥爭形勢的變化,令原隨軍南下的廣西籍幹部廖聯原、黃傳林繼續執行中共中央的指示,返回廣西工作。6月,廖聯原回到家鄉貴縣達開鄉。該鄉與桂平、武宣、來賓三縣毗鄰,從此,廖聯原即在貴(縣)、桂(平)、武(宣)、來(賓)四縣交界地區,組織群眾反「三徵」 (反徵兵、反徵糧、反徵稅),秘密開展革命活動。在鬥爭中,發展廖松和、廖聯本加入黨組織,10月成立中共達開支部,廖聯原任支部書記。由於廖聯原與當地黨組織沒有橫的關係,所以從本年度開始,至1949年12月,中共達開支部(後桂中地工委)及其領導的群眾組織和武裝組織(1949年下半年起習慣稱該系統為桂中區,簡稱中區),便在四縣交界地區與中共武宣縣特支(後武宣縣工委)系統交叉活動。
1947年至1949年3月期間,關於廖聯原在貴桂武來地區領導的黨組織規模,黃傳林1949年7月3日赴中共中央香港分局報告「二年多來的鬥爭中只發展了10個黨員」。
祖籍武宣縣桐嶺古潭村(又名潭水村,後遷進對面祿鴻村)的廖聯原,其祖先於清道光末年遷移貴縣奇石(達開)鄉車田村居住,到他這一代已移民近百年。少年時代,廖聯原曾在武宣就讀中小學。1946年7、8月間,他兩次到武宣縣桐嶺、三裡等鄉村,走親訪友,進行社會調查,針對各階層人民的思想動向,做好地方開明士紳的統戰工作,揭露桂系當局追隨蔣介石獨裁、內戰、賣國的反動政策,並從群眾的切身利益出發,號召各族人民團結起來,開展反三徵。
桐嶺祿鴻村-趙水安攝
他首先到桐嶺鄉大覃村廖桂玲家宣傳群眾。第二站就到祿禪村廖烈那裡,廖烈那時是武宣縣參議長。廖聯原少時沒錢上學,在廖烈家裡面讀私塾,廖烈父親待他很好。廖聯原通過這層關係,在桐嶺活動開了。他晚上到群眾中間去講抗日怎樣勝利,也講窮人為何窮,怎樣搞窮人翻身,減租減息等一套套。接著到三裡鄉旺村、桐嶺鄉下盤古村和灣龍村等,找到廖少潘(大地主)、廖仲山、餘恩埔(當過國民黨縣長)等社會上層人物,跟他們談國民黨蔣介石獨裁賣國,他們很贊同廖的講法。廖聯原還到桐嶺鄉的雅八村、祿鴻村、中灣村、塘蓮村活動,進行社會調查和革命串聯,對貧僱農講華北解放區怎麼樣,農民聽了覺得很新鮮。
桐嶺鄉村
1947年6月,廖聯原到桂平縣新隆鄉主持召開秘密會議,發動陳德榮、陳有炳、陳運興等準備武裝暴動。
從山東省回到廣西老家後約半個月,廖聯原即聯繫上同鄉六爐村韋志龍,並派他到縣外活動。主要任務是了解當前社會各階層的思想動態,秘密串連,物色革命骨幹。
韋志龍也曾經在武宣就讀中小學。1946年11月下旬初,他越過貴、武縣界白花山,到塘蓮村、馬步鄉平田村、祿新鄉地有村轉了一個輪迴,又重返塘蓮村韋揚志家、韋繼初家,與韋揚志、韋繼初、韋朝相密談革命道理、共產黨的主張和政策、廖聯原從華東回來一些情況。韋志龍當時還不是共產黨員,這是他第一次和該村群眾談革命話題,住了3個晚上就回貴縣龍山。
1946年12月下旬,他同本村韋兆猷到塘蓮村,決定把韋楊志、韋繼初、韋朝相3人成立一個小組,名稱叫做「革命小組」,韋楊志為組長。
1947年1月上旬起,他再深入桐嶺、馬步、祿新、通挽,進入來賓縣的南泗,貴縣的山北、中裡、棉村、慶豐,以及桂平縣的蒙圩、新隆鄉等地搞革命活動。1月24日,韋志龍為了避開國民黨貴縣、武宣兩縣團隊清剿,出走到塘蓮村等地避難,同時搞革命活動。
2月1日,他到慶豐鄉大衝村,接著下桂平蒙圩、新隆等村住了20天,找到新隆鄉韋子東為骨幹對象。桂平新隆與桐嶺龍山村委接壤,到了六十年代被淹沒在達開水庫之中,不復存在。
2月23日,離開桂平回到貴縣山北鄉馬千村韋布煒家,在長嶺村韋世敬家住了一段時間,找到該村進步青年韋能勁。
3月11日從貴縣長嶺村回到武宣縣塘蓮村。
3月13日同韋楊志一起到地有村,下來賓縣南泗鄉的裡化、陸軍、平田、古辣等村,轉從馬步鄉平田村韋英群家回塘蓮村。在南泗時找平田村韋上謀為革命骨幹對象。
平田村-覃允府攝
3月29日把塘蓮村「革命小組」改為「革命領導小組」,增韋楊發、韋朝樓、韋朝猛為領導成員,組長韋楊志,副組長韋繼初。
3月31日,韋志龍結束出走避難之行,回達開鄉馬古村(與武宣新龍村委一山之隔)向廖聯原匯報2個月以來活動的情況。廖叫韋物色2個連長幹部,韋志龍物色了中裡韋寄安、通挽韋華琰為對象。這兩個人,是做槍枝買賣,常到韋志龍家,來往密切,信得過。有一次帶韋華琰去見過廖聯原,從此廖對韋華琰印象很深。由於地下革命鬥爭的保密制度所致,廖聯原、韋志龍並不知道,韋華琰、韋寄安是韋敬禮的部屬。
敵人對龍山地區清鄉後,廖聯原、韋志龍兩次到韋寄安、韋祖樹家鄉石賢村和池河村開會發動,組織該地反圍剿。然後通過韋寄安、韋祖樹、韋志龍到伏柳村、汶村活動。
五月初六,通挽鄉汶村韋善政到韋志龍家探聽消息,問情況如何,怎麼搞。韋志龍告訴他,要武裝自衛,敵人來了就打。
七月下旬,何其球、韋繼初、韋楊發等人去找見廖聯原,韋繼初、韋楊發等要求吸收何其球為「革命領導小組」成員,韋志龍贊同他們的意見,同時把塘蓮村革命領導小組改為「反三徵領導小組」。
2015年初稿於廣西仙城
作者:韋啟龍
原標題:《中秋起義傳記(連載1)》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