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和清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兩個封建王朝,有一種說法叫漢唐是可敬的,宋朝是可愛的,明清是可怕的。特別是清朝的文字獄,往往讓人不寒而慄。明朝最厲害的皇帝供認的是明成祖朱棣,清朝最厲害的皇帝比較認可的是清聖祖玄燁。很多人經常拿這兩個人做對比,接下來小殷就來分析一下究竟是清聖祖玄燁厲害一點,還是明成祖朱棣更勝一籌!
1:政治方面永樂帝和康熙帝所做出的的政績
政治方面康熙皇帝一方面勤於政務,加強皇權;另外一方面他在康熙十六年設立南書房,專門選擇才學兼優的人才。另外在親政後著手整頓吏治,不過晚年吏治敗壞,導致官員貪汙的現象屢見不鮮。
永樂皇帝政治方面的成就斐然,他遷都北京,修通南北大運河,創建內閣制度。現在北京城的由來歸功於朱棣,而且內閣制度的實施很大程度上分擔了皇帝處理政務的權利。為了牽制內閣,設立東廠組織,雙方互相牽制。很明顯在政治這一方面,朱棣顯然要更高一籌!
2:軍事方面永樂帝和康熙的一些成就
康熙十二年吳三桂起兵反清,一直到康熙二十年叛亂被平定。歷時八年的時間,早期勇猛善戰的八旗鐵騎早已腐朽不堪。後面還是漢人最終打敗了吳三桂,平定了三藩之亂;另外平定臺灣,徵討蒙古都是舉國之力。此時的大清朝相繼統一了中國,蒙古經過明朝幾百年的削弱和東北俄羅斯的崛起,早已是強弩之末。永樂皇帝在軍事上最顯著的成就就是五徵蒙古,第一次是跟韃靼打仗,當時韃靼大汗擅殺明朝使者。首先派大將丘福北徵,未曾想由於其輕敵全軍覆沒。
無奈之下他只好自己親自出徵,五十萬大軍打了韃靼大敗。韃靼部衰落之後,瓦剌部開始逐漸興盛。為了平衡各部落之間的勢力,又來攻打瓦剌部,明軍取得了最終的勝利。後面的三次北徵雖然有點名不副實,北方草原作戰找不到蒙古主力的原因,被人家朱棣嚇得屁滾尿流。綜上所述,永樂帝還是比康熙要好。
3:外交方面永樂帝和康熙帝進行的對比
外交方面康熙帝沒有明顯的成就,為了徹底解決臺灣鄭氏。他在初年頒布了遷徙禁海政策,規定沿海30裡的居民內遷,片板不許下海。總之,讓整個東南沿海地區,成為一個無人區。據統計,這次遷徙死傷的人數數以千萬計。
永樂帝派遣鄭和六下西洋,有人說他下西洋完全是徒勞無功。其實不然,要知道編修永樂大典,五徵蒙古,徵討安南等多次大事沒有銀子金錢怎麼能做?派遣鄭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不是為了找建文帝,更多的是宣揚大明國威,拓展朝貢貿易。這麼一看,永樂帝更是遠勝康熙。
4:文化方面永樂帝和康熙帝的主要成就
文化方面康熙帝基本沒有什麼著名的成就,主要的就是文字獄。根據專家統計,康熙為了在思想上控制臣民,大興文字獄,光康熙一朝就有十幾起。不但本人被殺,家人更是受到牽連,誅殺殆盡,婦女則被弄到寧古塔當奴僕,手段極其殘忍。
永樂皇帝死後被稱作太宗文皇帝,他是馬上天子,能被稱為文主要是在他統治期間做了一件大事。編修了古今第一奇書「永樂大典」,起初讓解縉編修的不過是文獻大成,朱棣不滿意。於是讓自己心腹姚廣孝主張編修,最終歷時三年永樂大典問世。
朱棣和玄燁都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明君,政治上有汙點很正常。比如說康熙的文字獄,朱棣的屠滅十族。不過我看不慣某些人一個勁的無腦吹,我們看這位帝王是不是很偉大?主要看他有沒有做到對當時時代的推動性。
康熙很明顯沒有做到,文字獄就是他終生的汙點。朱棣用他勤懇的一生向大家展示了一代明君的風範,是當之無愧的永樂大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