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樂大帝,明成祖朱棣的自救之路——從自救到君臨天下

2020-11-19 文史輕論

建文帝朱允炆,為了穩固皇權,在沒有計劃周全時便匆匆削藩,燕王朱棣為自救而造反,建文帝於「靖難之役」後逃離京城,朱棣順勢奪取了皇位,便從自救到華麗轉身成為了一代雄主君臨天下——題記

前言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閏五月,朱元璋留下深深的遺憾!兩腳一蹬去了天國。

為什麼說他有深深的遺憾呢?因為自太子朱標死後,朱元璋為了接班人一事操碎了心,有著眾多兒子的他本不應該為接班人一事勞神,可除太子以外沒有一個兒子讓他滿意的,總覺得他們都不是當皇帝的料,挑來挑去沒有一個兒子入他法眼。

至於為什麼都入不了他法眼,誰也不知道原因,後來他接受了學士劉三吾的建議,立皇孫朱允炆為皇太孫。

朱元璋不立皇太子而立皇太孫,自然引起了藩王們的不滿。

為此,朱元璋感到非常的憂慮。有心立太子,又沒有合適的人選。自此後便留心觀察皇子們的動態,用時間來驗證他們的作為。後來朱元璋身染重疾,自知來日不多,為防止藩王們亂政,他預設了不少交接權利的方案。

直到臨咽氣時才想出了如何讓朱允炆順利接班的方法,並立下遺詔:「皇太孫允炆仁明孝友,天下歸心,宜登大任。諸王在封國,不得回京師奔喪」,並告誡朱允炆:「燕王勢大,對繼任皇權有威脅,只可安撫,不可驚擾激怒」。為了順利讓皇孫朱允炆承接皇位,朱元璋真是用心良苦。

削藩

朱允炆登上大位後,採納了齊泰,黃子澄的建議,忘了皇爺爺朱元璋的告誡。草率地開始了轟動朝野的削藩運動。

建文元年(1399年)四月朝廷削齊,湘,代三位親王,將他們廢為庶人。

湘王朱柏因絕望舉家自焚而死以全名節;齊王朱榑束手就擒羈押在南京;代王朱桂被軟禁大同。

不到一年的時間,周王,岷王,湘王,齊王,代王先後被廢。

燕王朱棣見藩王們先後被廢,並沒有驚恐慌亂,還異常鎮靜,他明白唯有自救才是唯一出路。

為了贏取自救的時間,他一邊裝病,裝瘋,一邊籌劃。從容地做大戰前的準備。

朱棣造反自救

後來,建文帝朱允炆得知朱棣裝病,裝瘋,便派大將軍耿炳文率師30萬伐朱棣。

大軍剛達到真定,先鋒還未過雄縣,就被朱棣偷襲,首戰就損失了9000人馬。

出師不利損兵折將,激怒了大將軍耿炳文,盛怒之下率全部人馬匆匆出擊復戰,沒料到朱棣早設下了埋伏,幾十萬大軍被就這樣被朱棣輕而易舉地擊潰。

朱允炆情急之下臨戰換將,遂以勳戚李景隆代替耿炳文。誰知李景隆也再三敗北,後又換盛庸代替李景隆。

盛庸接任後,沒有急於用兵,而是將所部軍士重新整訓,過了數月才集結所部,尋機在東昌大敗燕王朱棣之師,此一役燕軍損失有點慘,連主將張玉也戰死。

直到建文三年(1401)二月,朱棣才緩過氣來,三月,在沱沱河打敗盛庸,進而於鄴城又打敗吳傑等。

話說朱棣雖然勝多敗少,然而由於兵少將寡,攻下的城邑,沒有軍力據守,因此不少城池又被朝廷奪去。

到了(1401年)底,獲內臣情報南京空虛,朱棣於是改變戰略,於建文四年(1402)正月,朱棣全線出擊,轉攻南京。一路摧枯拉朽,連破何福,平安,泗州,盱眙,直抵楊州。

建文帝知境況不妙,於是派慶成郡主前往見朱棣,乞求割地求和。這時的燕王朱棣知道大局已定,又怎麼會答應建文帝朱允炆的乞求。

攻克南京,君臨天下

拒絕了建文帝的求和後,朱棣乘勝揮師直下鎮江進攻南京。江防都督陳瑄自知不敵率師投降。

建文帝四年(1402年)六月朱棣攻佔南京後,朱允炆不知去向。直到今天還是一個謎案,究竟是死是活無從考證。

建文帝朱允炆不知所終,對於朱棣來說是一個不好的消息,但這並不影響朱棣即位。

常言道:國不可一日無主,朱棣清醒地明白這個道理,為了穩定政局,在這檔口沒有猶豫,即刻上位,稱明太宗,後改稱明成祖。

上位後朱棣廢除了建文帝在位期間的年號——從建文元年起,至建文四年改為洪武三十二,三十三,三十四,三十五年。

同時把建文帝頒布的各項政令包括改革舉措,和各項法律法規等,凡是屬於建文帝更新過的施政綱領全部廢除。

就這樣把建文帝在位時間的所有政令和制度都廢止,抹去。次年改元永樂元年,從此後便心安理得地穩掌皇權君臨天下。

結語

建文帝朱允炆厲行削藩政策,諸王束手無策,幾乎都是坐以待斃。而朱棣則積極採取一切手段和措施,主動應對,以"奉天靖難"為自己的謀反正名,發動靖難之役,起兵反擊建文帝,終於在建文四年(1402年)攻克南京,奪取了皇權,成為一代雄主。

朱棣為了自救,從不得已而造反到君臨天下,的確是中國古代歷史上一個逆襲傳奇,即使存在爭議,也不影響他敢與命運抗爭的形象。

朱棣這種不屈服於命運,積極向上的心態,是值得我們學習的——不管境況如何糟糕,命運如何不堪,絕不放棄自己,也不坐以待斃,振作起來奮起抗爭一切皆有可能。借用一句話結束,那就是:「自助者,天助之。」

怎麼看?歡迎評論!

資料參考:(《明史成祖本紀》等)

本文由文史輕論原創發布

相關焦點

  • 《推背圖》與歷史之20,永樂大帝朱棣
    這一年,朱棣已經7歲了。朱元璋命人在宮中修建太學,收攏天下名士、名儒,輪班授課,教育太子和諸位皇子。其中,朱棣最為聰穎好學。11歲時朱棣被封為燕王。公元1376年,朱元璋決定讓皇子們到外地當藩王,體驗民間疾苦,首先安排他們到了安徽鳳陽老家。
  • 永樂大帝——朱棣
    兩人與他交談時,朱棣更是滿口胡言,讓人不知所以然。張、謝二人見狀,相互對視了一下,就告辭了。但誰知燕王府官吏葛誠告密說:「燕王是裝病,你們千萬別受他矇騙。」兩人聞後,正在猶豫間,朱允炆密令張、謝二人和原為朱棣親信的北平都指揮張信設法逮捕朱棣。這時的張信猶豫不決,回到家中把事情告訴母親,母親說:「這件事不能這樣辦,我聽說燕王應當據有天下,王者不死,難道是你一人所能逮捕的嗎?」
  • 永樂大帝朱棣輪姦建文帝忠臣妻子,活剮三千宮女
    派遣鄭和下西洋的「永樂大帝」明成祖朱棣,是明朝數一數二的暴君,比起老爹朱元璋毫不遜色,甚至有過之無不及。
  • 永樂皇帝,明成祖——朱棣
    朱元璋去世後,繼位的建文帝朱允實行削藩,朱棣遂於建文元年(1399)七月發動靖難之役,四年六月攻入南京,奪取了皇位。次年改元永樂。朱棣即位之初,對洪武、建文兩朝政策進行了某些調整,提出「為治之道在寬猛適中」的原則。他利用科舉制及編修書籍等籠絡地主知識分子,選擇官吏力求因才而用。他對建文時逆命諸臣,殘酷屠殺,大肆株連。
  • 永樂大帝朱棣為何成為藩王篡位第一人,明太祖朱元璋錯在哪?
    本欄目由三味工作室承制出品本期導讀他遷都北京,通運河、修故宮,伐蒙古、開貴州,徵越南、下西洋……新系列開啟,永樂大帝明成祖朱棣。為什麼講朱棣?兩個機緣,一個是前一陣中國《永樂大典》,有兩冊在法國拍出了800多萬歐元的天價,相當於6500萬人民幣。《永樂大典》就是永樂大帝朱棣時期修的書,這和他有直接的關係。另外一方面,今天是7月17號,歷史上的今天,1402年的7月17號是朱棣在南京繼位登基,成為明朝第三個皇帝的日子。所以這兩個機緣咱們今天可以開始講講朱棣。
  • 永樂大帝朱棣所發動的對安南的戰爭,屬於侵略戰爭嗎?
    明永樂四年(1406),明成祖朱棣下令出兵安南,由朱能、張輔統帥三十萬大軍,歷經一年,在永樂五年四月,平定安南,結束了安南的混亂局面,並在當年六月,改安南為交祉,設置了布政使司,使安南成為中國的一部分,這也是自漢唐以來,安南喲喲一次成為中國的領土。
  • 明成祖和清聖祖兩個代表,不吹不黑,朱棣其實能力更高一籌
    明朝最厲害的皇帝供認的是明成祖朱棣,清朝最厲害的皇帝比較認可的是清聖祖玄燁。很多人經常拿這兩個人做對比,接下來小殷就來分析一下究竟是清聖祖玄燁厲害一點,還是明成祖朱棣更勝一籌!1:政治方面永樂帝和康熙帝所做出的的政績
  • 嘉靖皇帝的奪權之路,第一槍就把矛頭指向了曾經的永樂大帝
    明朝嘉靖皇帝為了能夠讓自己父親的牌位進入太廟,為何要把永樂皇帝朱棣的牌位移出太廟呢?換句話說,他哪來的膽量敢於拿朱棣開刀呢?難道當時的嘉靖皇帝不清楚自己的實力嗎?難道他不知道自己的處境和尷尬的身份嗎?一邊是為大明朝立下煌煌偉業的永樂大帝,一邊是生前連個皇帝身份都不是的普通王爺,就連嘉靖他自己,如果不是運氣夠好,皇位一輩子都不會跟他有什麼關係。
  • 歷史上真實的永樂大帝,和他三個兒子,是否真如《大明風華》中一樣?
    而一旦提起這些人,自然少不了一些像嬴政、李世民等代表性的人物,今天小編要和大家分享的是明朝開創永樂盛世的明成祖:朱棣。特別是有不少人被裡面明太祖朱元璋的出場給嚇到了,驚呼:怎麼和書上畫的一模一樣呢?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朱棣在位期間和三子的片段應該是該劇中最為引人注目的,雖然朱棣早早的就把大兒子朱高熾立為太子,但是其兒子朱高煦和三子一直虎視眈眈的覬覦那個皇位,所以他們父子4個人常常因為皇位的事情,吵得熱火朝天。那歷史上真實的永樂大帝和他的3個兒子是不是真的和《大明風華》中演的一樣呢?
  • 張衡聽了會心一笑,朱棣聽了欣喜若狂
    明成祖朱棣,年號永樂,朱元璋的第四個兒子,能為了皇位打一場靖難之戰,傳說會殺人十族的主兒,絕不是個好脾氣的皇上,你議論他長得像龜還是像蛇,是不是活膩歪了?言歸正傳,有沒有人發現金殿中這位真武大帝和明成祖的畫像很相似?據記載,這尊真武大帝像就是以明成祖為模特所造。靖難之後,為了表達對真武大帝的感激之情,明成祖還把真武欽定為皇家的主神,用十二年時間、三十萬勞役在武當山為其重修廟宇,形成了今天的武當山「天下第一山」的道教建築群。
  • 還是,明成祖?——從朱棣廟號的「宗」與「祖」品中華文化
    眾所周知,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廟號為「明太祖」,而朱棣我們稱他為明成祖,那為什麼明朝會有兩個「祖」呢?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這一段歷史,一探究竟,看看「大明洪熙元年成祖遺制」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給大家講個秘密,其實朱棣的「原名」不是明成祖,他本來的廟號叫明太宗,那他為什麼改為了明成祖呢?
  • 為什麼永樂皇帝到處供真武大帝,我給他做個心理分析
    有人說,明成祖朱棣信奉道教,這兩座廟是他安排造的,可是我不認為朱棣最信奉道教。因為據歷史記載,朱棣從50多歲開始,一共抄寫了20多萬字的佛經,而且他安排在永樂大鐘上鑄造了20多萬字的佛經。如果說,朱棣真信奉道教,他應該供太上老君,不應該供奉真武大帝!在道教裡頭,官位最高的有好幾位,除了太上老君是教主,三清是道教的最高神,三清就是玉清、上清、太清(元始天尊、靈寶天尊、道德天尊德)。
  • 明成祖朱棣是朱元璋的兒子,為什麼會是明朝第三位皇帝
    明成祖朱棣是朱元璋第四個兒子,可是他卻是明朝第三位皇帝。眾所周知,朱元璋是建立朱明王朝的人,那麼他的兒子朱棣為什麼會是明朝第三個皇帝呢?
  • 明成祖朱棣時代的大明帝國,如果放眼全球當時是第幾強國?
    時間階段:明成祖朱棣在位的起止時間為1403年(永樂元年)至1424年(永樂二十二年),前後共二十二年。二十多年在歷史長河中也就是一瞬間。所以我們選取一個中間的時間節點方便各國實力的比對。我們選擇的年份是1415年。此時,明朝在成祖統治時期已經穩定下來,東北龐大的奴兒幹都司也已經納入帝國的版圖。
  • 馮紹峰演永樂大帝,陳寶國和張豐毅給他作配,驚喜的是成毅也在
    而這裡的四皇子和太子就是朱棣和朱標兩兄弟,《山河月明》講述的正是明成祖朱棣戎馬倥傯的傳奇一生,說起朱棣相信很多朋友都會想起這樣幾個詞,比如「靖難之役」、「永樂大典」以及「鄭和下西洋」等等,都是跟朱棣有關的歷史事件,而除了這些之外,朱棣還是一位真正踐行了「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皇帝,他的一生真正可謂是戎馬一生。
  • 明成祖朱棣為搜捕一女子,竟下令抓捕全國的尼姑,為何?
    朱棣抓捕尼姑的事情在《明史》中有過簡單記載,永樂18年(1420),山東蒲臺地區有「妖女」唐賽兒起義,然而唐賽兒起義失敗後,卻沒有被官軍抓獲,為此朱棣派人在全國範圍內抓捕尼姑近萬人。原來明成祖朱棣之所以下令抓捕全國的尼姑是為了搜捕起義軍女首領唐賽兒。
  • 明成祖朱棣的生母是誰?
    眼下,電視劇《大明風華》正在熱播,其中王學圻扮演的明成祖朱棣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74歲王學圻出演鍾南山,曾經的銀幕經典永樂大帝,卻無人知曉
    說到王學圻,他的演技是真的沒得說,曾經出演過《大明風華》的永樂大帝——朱棣,其形象傳神的演出讓人折服,一句「滅口,有點兒不好意思!」成為當時大家的笑談。尤其是說到朱棣自己雖然「篡位」,但是卻殫精竭慮,不曾一日虛度光陰時,激動的鬍子都顫抖
  • 明成祖朱棣為什麼不多生幾個小Judy
    所以朱棣就開始了一口氣不要停的育兒生涯,不但又好又快地跟嫡妻徐氏生了三男四女,甚至還跟其他姬妾生了一子一女。但7:2 的產子比例,也許是朱棣此時較為專一的旁證:從朱高熾到朱高煦到朱高燧,三兄弟整整齊齊地間隔兩歲,徐氏幾乎就是懷孕-產子-坐月子-再懷孕-再產子-再坐月子的單曲循環。
  • 【歷史秘聞】朱棣為何活剮三千宮女?
    派遣鄭和下西洋的「永樂大帝」明成祖朱棣,拋開對明朝的政績貢獻來說,算是明朝數一數二的暴君,比起老爹朱元璋毫不遜色,甚至有過之無不及。對於建文忠臣的妻女,朱棣竟把她們送進妓院、軍營,讓人輪姦。有被摧殘至死的,朱棣就下聖諭將屍體餵狗吃了。魯迅先生《且介亭雜文·病後雜談》也曾提到明成祖如何對付建文帝的舊臣:景清剝皮,鐵鉉油炸,他的兩個女兒則發付教坊,叫她們做婊子。據《明史》記載,景清不但被滅族,而且「轉相攀染」,到處牽連,所謂瓜蔓抄,結果整個村莊成了廢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