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貴州少年刺死霸凌者獲刑八年引發廣泛關注,校園霸凌問題也再度被沸議。
2018年,最高人民法院發布校園暴力司法大數據專題報告顯示,2015年至2017年,88.74%的校園暴力案件受害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傷亡情況。其中,11.59%的案件受害人死亡,31.87%的案件中受害人涉及重傷。
事實上,相比實施暴力、敲詐勒索等顯性的霸凌行為,還有許多「軟暴力」被視而不見,習以為常。
霸凌行為往往發生在暗處,而被霸凌者和被霸凌者心理都有一塊陰影,那些霸凌者身後,常常是破碎的家庭、缺位的教育。霸凌的雙方往往都需要被拯救,或許拯救一個霸凌者,能拯救很多個被霸凌者。
在校園霸凌面前,我們能做什麼?今天柒叔就來和大家聊聊,這個隱秘角落裡的沉重話題。
01
柒叔好,我是多雲。
我今年已經25歲了,但卻一直覺得自己仍然活在從前,走不出來。
上初中的時候我遭到了校園霸凌,時間整整持續3年。
當時班上有一個太妹型的女生很討厭我,她在學校混得很開,「人緣很好」。剛開始是帶頭排擠、調侃我,散播謠言,說我家是收垃圾的(沒有看不起收垃圾的人,對不起),後來慢慢還升級到敲詐勒索和毆打,以至於我一分錢都不敢帶出門。
記得有一次她下課後把我叫到廁所,七八個女生排隊一起扇我耳光,被扇完整個臉都是麻的,但我卻不敢還手。她罵我的話我至今還記得:「死肥豬,打你我都嫌手油」。
總之最醜惡的霸凌都在我身上發生了,我不想再回憶細節,只能說網上曝光的那些新聞全是真實會發生的。
在經受霸凌一段時間後,我終於鼓起勇氣和我爸媽說,結果他們竟然毫不在意,說「你別理她們,繞遠點就沒事了」。和班主任說,他找來帶頭的女生到辦公室教育了幾句也沒有了下文。從那以後我就知道,好像沒有人能幫我走出這種地獄。
總之初中三年我都是在戰戰兢兢中度過的,每天睡前夜裡都會哭,還會向上天禱告,希望她們明天不要再那樣對我。偶爾還會很想死,學習更是無法集中,成績一落千丈。現在回頭想,我那時應該是患上了很嚴重的抑鬱。
我其實到今天都不知道為什麼那位太妹會這麼討厭我,難道就因為我當時又醜又胖,還戴眼鏡嗎?可是我那麼平凡,不該更被忽略才對嗎?我想不通,可能霸凌沒有理由。
直到上了高中,我到一所離市區很遠的學校上課,這個噩夢才停止。可是那三年給我造成的後遺症已經太多了,我發現自己根本無法擁有正常的人際關係,比如敏感多疑,還有些被害妄想症。我現在的工作也是在圖書館,基本上不需要和人打交道。
隨著年齡增長,家裡催我談戀愛交男朋友,殊不知我根本沒有辦法走入親密關係,根本沒談過戀愛。雖然曾經有過曖昧對象,但也在我的糾結之下不了了之。
柒叔,難道當時的陰影會這樣跟隨我一輩子嗎?我也很想走出來,可是我真的不知道該怎麼做。
02
多雲你好。
讀了你的文字,柒叔感受到了你內心的恐懼,痛苦,脆弱,無助,無力,茫然,和看不到希望的狀態。柒叔真的很心疼,很想給你一個擁抱。
很多人覺得校園霸凌並不可怕,大家都還是涉世未深的孩子,可柒叔認為說這些話的人簡直是愚蠢,請不要用自己的思維去理解其他人,沒經歷過的人,根本無法對其感同身受。
這份生命中的灰色地帶,如泥潭般,你似乎越陷越深,不知如何掙脫出來。但你之所以來稿,便代表有求救的意識,那就成功了一半,因為你渴望改變,不是嗎?這是一個很大的進步,你只是缺少勇氣和方向。
要走出這個陰影,可能是個很長的過程。也許,我們需要去了解霸凌後面隱藏的真相。
霸凌者的內心認為,強大的可以欺負弱小的。或許這些人童年經常遭受父母的欺凌,他們的內心特別恐懼脆弱,因為在他們的家庭裡弱小不會得到幫助,而是受到欺凌。這些人其實也同樣脆弱,他們為了緩解自己內心的痛苦,就會把自己內心的痛苦投射到他人身上,如果被投射的對象沒有表現出強大,而是表現出寬容,那麼他的霸凌就成功了。
而像你一樣受霸凌的孩子,可能是比較順從,聽父母話的孩子或者在早年的養育過程中,有過多的侵入性身體接觸,比如玩玩具的時候經常被父母強行打斷或者被串門的阿姨強行抱起來親臉等類似的行為,讓孩子的原始邊界感被打破。
受霸凌的根源也許是與父母的關係,現在也許需要處理的是自己的內在小孩和自己內在父母的關係。
你的情況屬於II型心理創傷,也稱為複雜型創傷,過去的那些無助、無望、無力長期影響著你,甚至摧毀著你的人格。走出創傷的最好辦法是建立一種新的關係,打破你以前的關係模式。比如建立一段親密關係,或者與諮詢師的諮詢關係。而基於你現在的情況,進入諮詢關係比較適合。通過長期穩定的心理治療,才能逐漸好轉。
下面,柒叔還想分享一些自我療愈,走出陰影的方法:
1)去處理你的自責。這需要正確的自我同情練習。自我同情需要的是恰當的自我對話,你可以照著鏡子對自己說一番話。比如:當時你只是一個未成年的孩子,你像許多人一樣,缺乏反抗暴力的勇氣,這不是你的錯。
2)察覺你的恐懼。因為強迫的核心是恐懼,所以,去觀察自己的恐懼。這種觀察很難,靠你自己,幾乎無法做到,在從諮詢師那裡習得後,可以自己反覆練習。
3)回到當時的場景,發洩出積累的情緒。比如心中再回到那個當下,長大的我看著小時候的我,對她說,沒事,我陪著你,想哭就哭吧,我是長大的你,我會一直陪著你。
03
《烏合之眾》中說:「一旦開始抱團,惡行可能會沒有下限。群體作惡的程度,由他們當中成員最低點來決定。」
當我們受到霸凌時,請反覆告訴自己:「這不是我們的錯」。
也想告訴各位家長,當孩子受到霸凌向你求助時,請一定記得拉他一把。因為可能把他推向深淵的,正是你的熟視無睹。